我国农村中小学生进入城镇就读问题的研究述评
2016-03-21白亮,李倩
白 亮,李 倩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 730070)
我国农村中小学生进入城镇就读问题的研究述评
白亮,李倩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西部很多地区农村学生进入城镇就读人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通过对我国关于农村中小学生进入城镇就读问题相关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了农村中小学生进入城镇就读的原因、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主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目前,关于农村中小学生进入城镇就读问题的研究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存在着研究内容碎片化,缺乏系统前瞻的理论思考,单一学科视角研究较多,缺乏多学科综合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结论尚不明晰等问题。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生;进入城镇就读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社会二元分治的社会结构,造成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无论是经费投入、硬件还是师资队伍建设,农村教育的发展都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近年来,我国虽然针对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学生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等诸多问题,出现了大量的农村中小学生进入城镇就读的现象,农村教育资源闲置与城镇学校大班额、教育资源紧缺的结构性矛盾加剧。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农村中小学生进入城镇就读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我国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问题相关研究的内容,并指出了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今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关于农村中小学生进入城镇就读问题的相关研究
(一)农村中小学生进入城镇就读的原因
1.农村社会的转型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农民“离土离乡”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了当前我国农村家庭的主要生存形态。基于这样的认识,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人口的转移是导致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直接原因,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现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李玲等研究者从人口学视角指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民向城镇集中,许多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学龄人口也由在农村上学转变为进城就读。[1]胡俊生也认为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强力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城镇化。实现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贫困的农村孩子不能分享优质化的城镇资源、大批已入城或即将入城求读的农村流动学生在城镇上学面临较多困难的问题。[2]
2.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
谢芳等研究者从城乡教育质量的视角出发,指出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过大是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客观上的诱致性因素。近年来,随着国家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农村中小学虽然在校容校貌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自然衍生出的二元制教育结构在我国已根深蒂固。同时,国家公共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使其优先考虑城市的需求利益,导致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在师资、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3]
在师资方面,冯文全认为受地域环境的限制,城乡资源配置不均,特别是师资配置不均。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师资结构矛盾突出,一师兼多科的现象普遍存在,生师比配置的不合理导致有些学校甚至无法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新课改的实施更是举步维艰。[4]张茂聪认为农村学校的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环境、教学条件还是工资待遇方面与城市学校教师相比起来普遍较差。因此,随着城区学校规模急剧膨胀,一旦城区教师出现缺口,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农村学校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就会外流至城区学校。与此同时,师范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大多也不愿在农村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这些因素都致使农村中小学出现优质师资严重缺乏的局面,于是大量农村中小学生纷纷选择进入城镇就读。[5]
在文化环境方面,胡俊生等学者认为,城乡教育差距,不仅表现在校舍、师资、设备等看得见的客观条件上,同时还表现在环境、氛围、心理等看不见的文化场域上。城镇学校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教育环境远比农村学校优越,教育教学质量更是明显高于农村学校。在这种客观的现实背景下,“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其实是一种“差距—刺激”的效应。[2]
3.家长及其子女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有研究者从农村家长及其子女的角度出发分析,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大量农村学生进城就读的热潮,是生活开始富裕的农村家长及其子女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一种外在表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日趋富庶起来。然而,城乡教育却在方方面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许多农村家长都希望送子女去城镇就读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同时,农民经济宽余,也具备了送孩子去条件相对优越的城镇学校就读的物质基础。再加上农民观念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局限于对吃、穿、住、行等物质方面的追求,而是对学习科学化知识的重要性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尽早让孩子分享到城镇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当今绝大多数农村家长的目标,而通过子女进城接受教育来改变“世代为农”的身份、命运的愿望更加强烈,因此在对子女进入城镇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上不惜花费一切人力、物力、财力。[6]王鲁楠认为农村中小学生向城镇流动也是基于学生对城镇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及对农村教育现状和前景的不满而产生的必然结果,他们意识到只有进入城镇就读才有可能在事实上拉近与城镇学生在客观条件上存在的差距,才有可能在一个相对平等的起跑线上通过竞争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7]
地形图的定位,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①移动光标;②鼠标定位;③输入坐标。先设置原始图对应的比例尺,再设置绘图比例尺,将默认值确定为1∶10000,距离容限一般为25m,表示线路交点间距不能小于这一数值。
4.管理政策的松动和布局调整的实施
杨润勇认为,教育管理政策层面的松动是引发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热潮的重要外部推力。2007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中明确规定,每个适龄儿童,在全国任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此外,从2008年秋季开始,全国范围内实行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的政策,免费政策的实施让更多的农村家长坚定了将子女送入城镇学校就读的决心,[8]之后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现象。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加速了农村儿童进城上学的步伐。杨润勇通过对赣南两县的专题调研,指出农村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引发“农村学生进城热”现象的重要因素。合班并校后,家长们认为,与离家较远的农村学校相比,他们更愿意把孩子送到条件好、质量高的县城学校就读。[8]苏浩认为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政策背景下,农村家长纷纷将子女送到县城学校读书,学生们在学校附近租房子居住或在学校寄宿,这样既避免了上学路途中的“长途跋涉”,也减小了诸多不安全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导致大量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的外部助推力。[9]
(二)农村中小学生进入城镇就读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主要问题
1. 农村中小学生进入城镇就读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1)有利于实现城镇学校的规模效益
有研究者指出,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扩大了城镇学校的办学规模,并且提出了规模办学的几个优点:规模办学可以集中财力办教育,有利于教师学科结构的合理配置,发挥骨干教师科研带头作用;能够使学校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风,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及使教学资源得以合理的利用。[10]
有研究者从师资的角度着手分析,认为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可以集中优秀教师。随着城镇学校生源的急剧增多,城镇学校的教师会出现紧缺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城镇学校面向县域内外统一选招教师,竞聘那些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到城镇学校任教。这样,城镇学校事实上就集中了全县最好的师资,使学校的教育质量大大提升。[11]
(2)有利于农村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2.农村学生进入城镇就读产生的主要问题
(1)给城镇学校的发展带来重压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农村中小学生大量涌入城镇就读会对城镇学校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城镇学校普遍承受“大班额”重压。由于大量的农村学生来到城镇读书,导致城镇学校的规模和班级规模急剧增加,大班额的班级既很难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第二,城镇学校资源紧张,教师的工作量和教学难度增大。城镇中小学人满为患,原本为特定的学生人数所配备的资源现在被更多的学生分享,因此,城镇中小学教育资源不足矛盾突出。与此同时,由于城区学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教师出现缺口,骤然增多的工作量加大了城镇教师的工作压力,进而影响教师的工作质量。此外,进城就读的农村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水平与城市的同龄学生相比不足,面对同一个班级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教师的教学难度增大,因材施教难以实行,长此以往,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会下降。第三,学生管理难度加大。激增的学生数量使城市学校原本就狭小的活动场地不能满足学生日常活动的需求,学生踩踏、冲突事件增加,住校生在住宿、饮食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只能采取严格的纪律、规定、制度来管理学生,使得原本应该充满活力的校园变得死气沉沉。[12]
(2)影响农村学校的发展
杨润勇通过对进城热现象的思考,指出大量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首先会导致农村中小学生源萎缩。在县域范围内,农村学校呈现萎缩、凋敝甚至“空校”的局面,致使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出现严重的闲置浪费,农村教育举步维艰;其次,农村学校由于生源的减少会出现教师严重超编现象,如果按照规定的生师比重新整合教师配置,就会有部分教师失去工作的机会;再次,由于农村骨干教师不断地被缺师严重的城区学校挖走、调离,加之大量成绩优秀、学习有潜力的农村学生也进城就读,农村中小学留守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面对人数少、成绩差的学生,留守的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最后,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进程受阻。随着进城就读热潮的出现,农村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仅仅满足学校平日正常运转所需。[12]
(3)农村子女融入城镇学校困难较多
有学者针对进城就读对农村学生产生的影响做了专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学生进城就读之后会在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几个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或隐患。一是学习方面:由于城乡教育教学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后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学习不适。二是生活方面: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普遍较差。农村中小学生来到县城居住、就读,有家长陪读的学生往往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这样不利于学生吃苦耐劳优秀品质的养成。三是心理方面:农村中小学生进入城区学校,融进新的班集体进行学习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四是安全方面:农村的社会环境比较单纯,社会治安相对县城要好得多,这也使得进城居住、就读的农村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具体表现为对陌生人的防范意识不强、遭遇人生侵害时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上下学途中面临的交通安全问题等。[13]
(4)增加了农村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研究者普遍认为农村学生进城就读会使农村家庭教育支出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增大。农村学生进城之后,部分学生就会面临着走读或寄宿的困境。选择走读的学生,除了路途遥远带来各种不便外,在来回上学的途中,还会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让孩子进城就读,许多经济条件不允许进城的农村家庭,举家迁入城区,有些条件较差者,为了给孩子提供生活上的保障,也选择到城区的校外租房居住,专门抽人到城区照顾孩子,成为了“陪读族”。陪读使农村劳动力减少,导致一些农田荒废和农作物产量下降,这样既影响了农村家庭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经济开支的增加使得一些原本就较为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如果是寄宿制学校,农村家庭还要额外承担学生的交通费用,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14]
(5)农村社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熊春文认为文字和学校已成为农村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所造成的村落学校突然地急速消失,必然会给对村落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这种“文字上移”是“离土中国”在农村教育层面的表征,将对中国农村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15]也有学者认为由于大量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农村学校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严重,为了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发挥教育资源的集中效应,农村学校实行了布局调整。村小和教学点的取消,使村屯社区失去了文化的载体,这不仅降低了村屯的文化氛围,而且给农村文化建设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忽视了文明在乡村的传播,加速了农村社会的萧条。同时也造成对农村孩子恋乡恋土的乡土价值教育的缺失。[16]
(三)对农村学生进入城镇就读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杨林通过对渠县中小学生源分布现状调查,认为面对不期而遇的农村学生进城热潮及其带来的城乡生源大裂变,提出了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正视问题,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农村生源“流城”的社会配套工程,同时也要规划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同时,为了接纳更多的农村学生到城镇就读,超前并科学的谋划城镇学校新布局,加大对城镇学校财政投入力度,更新、添置各种设施设备,扩大城镇办学规模,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村学生进城读书的需要。[17]
还有学者从发展农村教育的角度分析,认为当前应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办好农村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留住农村生源,实施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加速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同时也指出,为了缩小城乡学校教育质量差距,满足广大农村家长及其子女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应该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城乡师资互动交流机制。[18]
陈宗炫等研究者针对农村学生进城就读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提出为了弥补进城就读学生亲情及家庭教育的缺乏,给予进城就读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更多地照顾和关爱,学校应该建为寄宿制模式;设立“亲情热线”,满足进城就读学生感情上的需求;为了给进城就读学生提供心灵上的慰藉,学校应加大阅览室和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建立“书香校园”,陶冶他们的情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进城就读学生提供倾诉的渠道以及建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们对孩子科学监护、教育的能力。[19]
有研究者从宏观的政策层面提出建议对策,指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第一,建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基础教育发展趋势和要求,对城乡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第二,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和舆论宣传,转变育人环境和成才观念;第三,建议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保障农村教学秩序;第四,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建立结构合理的教育体系,转变升学压力。[14]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大部分农村家庭因“陪读”而导致的家庭经济负担过重的问题,应该落实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补贴政策,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资助的力度,切实减轻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5]
二、我国农村中小学生进入城镇就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中小学生进入城镇就读被认为是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所引发的一种现象,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其进行了讨论和研究。综观目前国内研究的成果,关于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者在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尚待进一步的完善。
(一)研究内容碎片化,缺乏系统前瞻的理论思考
对于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问题的研究,学者们研究的内容比较零散、碎片化。大多集中在对其原因、结果、对策建议的研究或就其中的某个重点问题展开讨论。虽然有研究者提出学生进城就读可以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弥补城乡教育资源二元鸿沟等,然而实际却缺乏用“均衡发展”“城乡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等思维对该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缺乏系统思维的研究范式导致对农村学生进城就读问题无法做出全局性、系统性的分析。研究缺乏系统前瞻的理论思考,就问题谈问题已成为大多数研究者的思维桎梏,无法给解决农村学生进城就读问题带来真正转机和希望。
(二)研究学科视角单一,缺乏多学科综合研究
从研究的学科视角上来看,虽然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问题的研究涵盖了人口学、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但是不同研究者囿于自己所属的学科,学科事业狭窄缺乏多学科联合对该问题展开研究。例如在研究过程中,有些研究者提出了诸如“用城镇教育代替农村教育”、“资源下沉,强基固本”等完全对立的观点,这是由于不同的研究者,站在不同的学科视角,运用不同的学科思维和方法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难以达成共识的结果。当前,对农村学生进城就读问题的研究多是研究者专注于所属学科领域各自为阵,忽视多学科的联合研究,对问题的理解缺乏学科融合。
(三)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结论尚不明晰
已有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的缺点是自身无法近距离的观察和了解研究对象,只能被动接受他人研究中已有的观点,缺乏对农村学生进入城镇就读真实情况的了解。在调查研究方面,仅仅使用量化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缺乏深入扎根研究和田野研究的现实感,缺乏对农村学生个体差异、城镇大班额的资源紧缺和农村学校资源闲置浪费结构性矛盾等问题的深入分析。很多问题都是就现象论现象,使研究流于表面,宏观政策分析较多而微观深入不足,以致对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问题缺乏全面性的观察和深入的了解,对所隐含深层次的问题鲜有触及。虽然目前有许多研究者对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问题展开了研究,但已有的研究结论大多停留在研究者个人的主观经验,加之对他人相关成果的总结与归纳。因此,研究结论在很多方面都是重复的,致使对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问题的研究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即相对于丰富的研究成果而言,研究结论尚不明晰。
[参考文献]
[1]李玲等.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优化研究——基于学龄人口变化趋势预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4):20-24.
[2]胡俊生,李期.城市让教育更美好——再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6):69-75.
[3]谢芳等.从“陪读”现象看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以甘肃省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8):13-18.
[4]冯文全,薛梦琦.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问题及对策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3,(5):57-62.
[5]张茂聪,冯永刚.公平与均衡视域下义务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研究——以山东省农村中学生进城就读现象为例[J].教育研究,2009,(12):100-104.
[6]杨林.积极应对农村学生进城潮流——渠县中小学生源分布现状调查暨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06,(5):23; 姜彦红,夏长富.当前农村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J].吉林教育,2015,(5):20.
[7]王鲁楠,贾林祥. 教育城镇化:改善农村教育的必由之路[J].教育评论,2014,(10):143-145.
[8]杨润勇.“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现象思考——基于赣南两县的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2009,(1):6-10.
[9]苏浩.农村儿童进城就学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10]郝文武.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布局问题[J].教育研究,2011,(3):31-35.
[11]李期,吕达.关于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可行性探讨[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4-118.
[12]此类论文见潘洪建,孙静静.中小学大班额教学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1,(12):94-96;胡伶,范国睿.博弈论视角下的“初中进城”政策研究——以中部某省FY县“初中进城”政策过程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12-16.
[13]李超.农村学生进城上学弊端多[J].吉林教育,2008,(26):68.
[14]王倩.县域“初中进城”:优势、问题与反思——以山东省平原县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3,(16):50-52.
[15]熊春文.“文字上移”的社会学解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1.
[16]孙艳霞.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得失[N]. 人民教育报,2004,(22):4-5.
[17]杨林.积极应对农村学生进城潮流——渠县中小学生源分布现状调查暨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06,(5):23.
[18]虞小强,陈宗兴,霍学喜.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困境与选择[J].现代教育管理,2011,(6):22-24.
[19]陈宗炫,谢泽源.进城就读农村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0,(7):48-49.
(责任编辑张永祥/校对水心)
Research on Problems of Rural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Studying in Cities and Towns of Our Country
BAI Liang,LI Qian
(Research Center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ies,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PRC)
[Abstract]In the recent years,with the quick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pace,it is showing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that more and more students from countryside are studying in the cities and towns in many western regions.By studying the relevant problems of“Rural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tudying in Cities and Towns”of Our Country,we can see that the main contents involve the cause of the rural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tudying in cities and towns,the produced social benefits and main problems,as well a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such problems.At present,the study on“Rural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tudying in Cities and Towns”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featured with fragmented research contents,lack of systematic and forward theoretical thought;more study on single discipline,but lack of comprehensive study of multiple disciplines;the study method is single,and the study conclusion is not definite etc.
[Key words]rural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studying in cities and towns
[收稿日期]2016-05-11
[基金项目]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基金项目“云南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SYSX201419);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基金项目“西北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质量指标体系与监测系统研究”(CGA12012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白亮(1981—),男,甘肃武山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人类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 521;G 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779(2016)03-007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