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范式转型
2016-03-21任恺
任 恺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北京 100101)
“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范式转型
任恺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北京100101)
[摘要]以音乐学科为例,借助互联网教育的思维,并结合教育心理学视角,对课堂范式转型的三个维度进行应用性阐释,提出课堂范式转型:开启课堂师生平等对话下的动静态教学内容互补范式;延展课堂的时空范围,注重教育大数据的挖掘和价值提炼;开启以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为先导的行动方法范式,注重教学细节的把握和提升,促进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心理学化”;开启以体验型课堂为侧重点的价值实现范式,建立育人价值为先的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范式转型;互联网教育
课堂教学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传播的核心方式,是教育价值最大化的实现过程。教育终极价值的实现,关键在于课堂内部教育行为和教学实践的与时俱进、不断科学化,一方面要与学科发展外在的时代特点和前沿相互融合适应,另一方面应与教育教学内在客观规律之间实现互通有无,提升有效性并促进价值最大化。在互联网教育崛起的今天,作为新的教育资源载体、教学辅助平台和教育社交场域,互联网的崛起势必对传统课堂产生影响和对接甚至改造。同时,作为教育教学的内在法则,“教育心理学化”自瑞士教育思想家裴斯泰洛齐提出以来,在实践中依然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存在进一步的思考空间与价值探寻。本文从互联网教育与传统课堂的融合、对接以及如何应用教育心理学规律来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课堂范式转型等问题,展开一定的探索。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明和文化的重要显现。远至古希腊柏拉图的传世理念与春秋时期孔子的乐教实践,近到20世纪晚期席卷全球的学校课程改革和我国正在实施的最新一轮教育改革,音乐教育始终体现出实现审美创造的追求,提升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完善人格的形成,催生人文素养的积淀、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等重要价值与功能。与此同时,音乐作为一种媒体,其传播过程的互联网化事实上先于互联网其他应用的大规模实现,并逐渐完成全产业链的互联网化运作。当下,音乐的制作、传播、分享的高度互联网化已对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带来诸多冲击与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音乐教育在诸环节上的一些陈规。音乐以及相关产业的信息化、数字化、互联网构成了音乐课堂的外围环境,也使音乐课堂更易向互联网化转型。因此,本文将以音乐学科为例,展开思考与阐释。
一、课堂师生平等对话下的动静态教学内容互补范式
当下,互联网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这种关注度的激增,一方面源自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及在人们生活中渗透度的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互联网事实上已经对许多行业带来革命性影响。例如,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颠覆了商品流通世界的基本法则,成为行业旧制的颠覆者和行业新规的倡导者,从而引领了一个时代潮流。互联网对零售业、金融业、服务业等行业的颠覆性改造,使“互联网+”自下而上地发展为国家战略,且存在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有关互联网教育的定义及其价值挖掘尚在进行之中,定论尚未形成。不过,从技术层面看,“互联网教育是指基于互联网及移动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社交平台、搜索引擎等信息技术,实现教育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1]从形式上来看,一切与互联网发生联系或以互联网为载体、模块的教育形式都可以归类到互联网教育的范畴之下,代表性范例包含开放课程、在线教育、翻转课堂、微课等诸多新的教育形式,其形式背后折射出的互联网教育的颠覆性和创新力以及巨大的潜在价值,值得细细品味。
其一是互联网改变了学习资源的流通和获取的基本法则,间接地消解了教师占据绝对权威地位的传统,使教学中的对话模式有机会逐步开启并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灌输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有实质性提升。
其二是互联网成为学习资源集结地和分享平台,成为课堂之外更广义的知识、信息源头,并大幅度降低传播成本,有助于教育民主和教育公平机制的完善,其意义不亚于造纸术、印刷术的出现对于历史上文明发展的意义。应当说,互联网所发挥的作用相较于造纸术、印刷术对文化传播和教育的功能,在本质上几乎如出一辙,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展开应用性探索。
其三是互联网的社交化特性。它改变了学习中主体与主体、文化与文化间的相互关系,互联网构筑起来的宏大的虚拟世界正在不断与实体世界产生交融,和谐共生。
如今,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与互联网的接触几乎无法避免。一线教师利用互联网,从丰富教学内容的角度挖掘教育资源,分享和传递教学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然而,简单地通过互联网收集、整理、重组并利用教学资源,只是教育资源载体的变化和丰富程度上的差异,并不能视作是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创新的本质。在信息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层出不穷,有助于教师的个体经验转化为群体经验,便于教育资源公平流动,能够提升教育的均衡性和公平性。但是从消极的作用看,这些资源的丰富和冗余,也会导致惰性,甚至成为教学原创动力的障碍。
互联网教育思维,不仅意味着信息、资源的大规模开放和流动,更意味这整合之后的创新和创造,暗含着不同学科视野、不同新知识及观点在课堂中产生跨界融合,并产生集成创新的潜质。
笔者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之下,课堂教学至少有三种可供尝试的可能性。首先,利用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开启老师和学生间的平等对话模式,模糊师生关系的绝对属性。其次,课堂教学内容应当考虑传统教学的静态化内容与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动态化内容间的协同一体,增加学生在教学动态化内容选择上的机会,提升学习动机、学习的选择性和教学的参与性,增强主体意识。再次,利用虚拟化学习环境和平台,延展课堂的时空范围。
互联网不是信息的集散地,更不是知识的“新仓库”和“搬运工”,其背后承载的海量信息、大数据,及其不断联通和累积的社交网络,有机会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行业规则和内在机制。
比如,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是自在而独立的“闭环”。在课堂内部,教学的两端,自有内在微环境、微生态,实现学与教的周而复始。21世纪以来,教育叙事成为教育领域的创新热点,启动了教育教学元认知的实现模式。教育叙事的大量原始资料,记录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经验、反馈的文本,在建立起“元分析”标准的前提下,通过互联网改造和数字化收集、整理、分享,并进行数据转化和处理,就某种程度上,为课堂教学研究带来颠覆性影响。以音乐学科为例,“一台钢琴”为代表智能钢琴和钢琴智能陪练系统(音乐笔记①)等互联网教育硬件和软件的层出不穷,展现了新的钢琴教学模式初步形成,或将引领音乐教学走入大数据时代:通过对海量的教学情境、教学问题和解决方案有效性的大数据分析,有可能改变音乐课堂教学研究的固有模式,同时大幅度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问题解决的精准化。这正是研究未来课堂教学如何提升教学有效性时,值得高度关注的方向。
二、以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为先导的行动方法范式
“教育心理学化”是瑞士教育思想家裴斯泰洛齐的重要观点,其主旨和核心是“要求教育的思想、理论和实践都符合人的心理发展,特别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教育活动或教育过程与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和特点协调一致”。[2]因此,利用教育心理规律来指导教学实践,立足教育传统,这是教育发展的底线,也是一切教育创新的源头。
比如,首因效应就与“新课导入”之间关系密切。这一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3]新课导入的重要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恰恰是课堂教学在教学起始阶段的决定性环节,而这种重要性,在一般课堂教学中受重视程度似乎不够。重视首因效应,就是要创造性地设计新课导入环节,使学生对整个课堂教学产生更多的兴趣和正面评价。以音乐学科为例,从目前的绝大多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来看,新课导入部分也存在程式化倾向:以简单的播放音乐、视频资料或打拍子等简单切入,从整体上看,缺乏新的创意和足够吸引学生眼球的高明之举。教师从某种程度上,应从创意产业的一些经典案例和相关艺术中获得启发,反复推敲、思忖新课导入的方式和可能性。另外,一线教师也可以从一些优秀教学公开课中相互借鉴、学习,力求更好地实现首因效应,先声夺人。
“有意义学习”的倡导者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4]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合理选择音乐教学内容,在按照教材内容教学的同时,适度增加一些衔接性的内容,使新教学内容与先前教学内容间,打造实质性的联系。同时,使音乐课堂内外发生更密切的联系,避免课堂所学仅限于课堂,而脱离真实的音乐生活和音乐实践,割裂音乐与生活中的相关艺术以及与非艺术学科间广泛而深刻的联系。
教师应当善于利用自身在知识、技能方面的优势,使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崇拜”,建立偶像感而非空洞的权威感,使学生凝聚在教师身边,沉浸在课堂之内。行为主义模式下简单的奖惩机制固然可以约束和短暂改变学生的行为,形成外在学习动机,但这种“硬性”做法也可能迅速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引发学生产生某种程度上“隐形辍学”②的连锁反应。
无论是我国的《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稿)》,还是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都十分重视音乐中的创造,后者更在“艺术过程”部分,将创造放在首位。[5]重视音乐创造,应当借鉴一些优秀音乐教学法的做法,适度地软化评价标准的刚性,增加学生取得多样化成功的可能性。同时,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突出个体内差异评价,即以学生自身作为参照性进行评价,就可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提高持续性学习动机形成的概率。
此外,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由此提高教学效能感,提升“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影响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他们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4],利用网络化、社交化的教育叙事,提升教学元认知,不断反思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在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互动中,提升教学思维水平和操作能力。
三、以体验型课堂为侧重点的价值实现范式
长期以来,学科教学的教案设计存在明显的内容化和程式化倾向。鲍勰在《音乐课程与教学的育人价值优化研究》中,通过对2万多份教案的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教案未经充分准备就机械地设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取向的占据多数。音乐教师更多地“分析教材难度”,考虑“学生去如何适应教材”,“更在意的是怎样‘漂亮地’完成教学内容,并没有给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挖掘留有余地,没有全面意识到音乐课程的育人价值。”[6]
一方面,过分突出学科主体和知识主体,关注教学结果而忽视教育过程,导致教学的育人价值缺失,使教学容易流于形式和过场,难以对学生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帮助,客观上偏离了学科教学的主旨;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一定程度上并非完全以学生为中心,并未着眼于学生从课程中所获得的收获和价值究竟几何,那么,良好的学习体验就难以发生。“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的论调,通过近几年来一些调研报告可发现,在目前似乎有所改观③,然而,音乐课堂教学目标表述的刻板性、教条性、预制性的确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在一定上是良好学习体验不足导致的。凸显育人价值使学生产生真正的收获,并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课堂范式转型,才能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实现学校教育有效性在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建立育人价值为先的课堂,就是要把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核心从三维目标的机械拼凑,转向对课堂多维度的价值、意义、诉求的综合研判,基于意欲实现的育人结果来尝试富含意义的教学“逆向设计”④,即以学科学习的终极目标、价值为导向,而不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知识、技能传递的多寡之分为导向。以育人价值的获得为统领,反推出课堂教育不同内容、环节、方法,以育人价值实现为首要目的,教育教学才能出现意料之中的改变与创新。
就音乐学科的学习而言,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不仅限于对音乐本体和音乐习得过程中“美”的挖掘和把握,也要更重视音乐对于精神世界更为广义的微妙而持久的影响。要关注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在综合化和实践化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所暗含的育人价值的实现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的空间,并关注由此对学习者带来的深远影响。
音乐课堂的学科学习价值,既在课堂之内,更在课堂之外,在音乐课程结束之后的漫漫人生旅途中。诚然,音乐教育,要重视本体价值,过分地重视音乐教育的非本体价值,音乐学科的“合法性”难免会受到动摇。然而,重视音乐的本体价值和“单一地”重视音乐本体教学并不是一个概念。音乐教育育人价值的实现和人文素养的获得,离不开重视音乐本体价值的音乐教育。因为,忽略了音乐教育的本体价值,其他价值和素养的获取断然是无源之水。但是,音乐教学也绝不止于关注音乐本体的教育教学,音乐教育所实现的育人价值,既包含了本体价值,也包含了非本体价值,而非本体价值,比如“政治价值、民族文化价值、宗教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伦理道德价值、科学发展价值、智慧发展价值等”[6]的获取是建立在音乐本体价值先行得到挖掘的前提之下。
当下音乐课堂教学的缺失,恰恰在于音乐课堂难以在音乐学习的本体价值获取与非本体价值获得间,找到巧妙且合乎情理的转化与衔接,在音乐课堂教学价值的延展性、发展性和终身化等问题上,缺乏意识层面的重视、钻研以及实践层面的探索、尝试。音乐教师应当注重音乐本体教学中,引导在学生更深入地掌握音乐知识、技能、体验、审美之外,审视音乐对于个体终生发展所提供的人文性支持,以及对于学生修养、品行、趣味的终极影响。这需要长久的思考和精妙的设计与引导,而不是简单的观念认同而在现实教学中浅尝辄止。
从偏向内容型的课堂到偏向体验型的课堂,归根结底,其差异在于:是更重视课堂教育计划的实施、过程的驾驭监控和结果取得,还是更加关注由此产生的学生心理感受和心理、现实需求。一切教育教学过程的实现中,如果学生的体验得不到提升,教育的结果、价值的有效性和长效性就难以保障。
培养学生兴趣的确是老生常谈,但需要有新的注解与解读:兴趣,从心理本质而言是动机的持续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一,是由内容的趣味性、价值性和吸引力所致;其二,由过程、方法的新颖性、趣味性和不同教学内容的组合、搭配和顺序安排来决定;其三,受学生的付出和收获的价值之间的“权衡利弊”所影响;其四,由参与度以及参与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功体验和失败体验之间的比重大小来决定。
传统课堂教学中过分关注学生对知识的传递和在理解、掌握、应用、评价中的有效性和效率,侧重于内容型的课堂范式,带来的问题是课堂良好的学习体验不足,学生难以产生内在的兴趣和动机,导致短期价值取得有余,长期价值获得不足的困境。目前,高等教育中出现的学生厌学、隐性辍学、旷课、“混日子”等现象绝不是个例。从本质的角度看,是基础教育阶段中良性学习体验不足,导致对于学习难以产生内在动机,并业已形成习惯,其结果自然是学生缺乏付出学习努力的持续性。
因此,要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第一,通过打造育人为先的课堂,使学生通过学习收获更多的学习价值,看到学习与未来发展之间的明确联系。第二,要注重教学形式、手段、方式的多样化和与时俱进,互联网教育就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并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教学过程和方法多样化、多元化的补充和可能性,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进而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实现。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有可能参与到教学中,成为教学的主体之一,比如,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资料收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供备选方案等等。第三,打造体验型的课堂教学,要在关注学生取得学习成果的同时,增加对学生学习付出的有效性和效率研究。以音乐为例,一切音乐教学方法,本质上,并非只是加快知识、能力的掌握速度和效率,而是在收获知识、能力的前提下,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无效劳动和付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更少的付出和更多的收获恰恰是持续性内在学习动机获得的核心。第四,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能否提升课堂参与度和参与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音乐教学中,以国际上流行的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来看,虽然“实践”一词包含了比“参与”或“做”更多的含义,然而,从整体上看,更多的学生能有机会真正以活动或其他形式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依然是其首要含义。就音乐学科而言,律动、合唱、游戏、音乐戏剧或表演、创造都是提升学生参与或“实践”的绝佳机会。在此过程中,增加学生成功的体验,而不是一味的发现问题、指出问题、解决问题,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也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社会心理学所强调的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在课堂教学之中,就是要合理增加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和比重。音乐的抽象性和感性,恰恰提供了评价的多元性和模糊性,从而提升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成功体验的比重。一些国外知名音乐教学法,如奥尔夫、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在实践和教学评价环节中,都或多或少地“刻意”回避教学评价的绝对标准和“刚性”,增加多元化评价机制的弹性和学生取得多方位、多层次成功学习体验的可能。这样,课堂体验才会获得进一步提升。
四、结语
本文借助互联网教育的思维,并结合教育心理学视角,对课堂范式转型的三个维度进行应用性阐释,提出课堂范式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第一,开启课堂师生平等对话下的动静态教学内容互补范式:延展课堂的时空范围,注重教育大数据的挖掘和价值提炼;第二,开启以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为先导的行动方法范式:注重教学细节的把握和提升,促进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心理学化”;第三,开启以体验型课堂为侧重点的价值实现范式:建立育人价值为先的课堂。应该指出的是,三者存在连续性和整体性,课堂教学的深层次变革,需要三者合一,综合发挥作用。未来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无论如何,不能脱离时代、社会发展的大格局和新变化,要有前沿性和适度的超前性,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尤其是教育及其相关学科固有的、较难颠覆的本质规律和内在核心。以学科规律的深层次、创新性、实践性挖掘为前提,紧跟科技、文化、教育领域的新思想、新技术、新变化,中国教育未来的改革和创新之路就能在理想和现实、经典和前沿、理论和实践之间找到更为恰当的平衡点。
[注释]
①音乐笔记是一种基于演奏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分析为特点的智能钢琴陪练系统。不仅将名师钢琴演奏过程呈现给学生,还将师生演奏数据对比后生成直观的分析数据呈现出来,让他们知道与老师的具体差距。音乐笔记可从节奏、乐句、音准、协调性、指法、力度、演奏法、松弛度八个维度细化对比分析师生演奏差异,让老师的演奏成为学生可直观对比的演奏模版。音乐笔记的信息采集分析技术,对演奏者动作、肌肉松弛度的采集频率达1000次/s,远远高于肉眼的捕捉频率。据曲线便可看出在节奏、乐句、音准、协调性、指法、力度、演奏法、松弛度上的薄弱点。详见产品官网:http://www.raintai.com/web/index.html。
②所谓“隐性辍学”,是相对于显性辍学而言,即学生虽然人在学校,但整天处于不学习状态。
③详见刘欣在2014年的《湖南省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硕士论文中发现,相对于其他课程,音乐课是小学生在学校中最喜欢的课程。张黎红在2012年的博士论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一文中指出,绝大多数中学生对音乐教师的上课方式满意。米砚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吗?——2001-2010年中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调查类研究的系统评价》,得出学生对音乐课堂的满意度在提升,整体上是满意的这一结论之一。
④1999 年,美国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专家 Grant Wiggins 和 Jay McTighe 在反思传统教学设计之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设计模式——逆向教学设计(Backward Design),即“从终点——想要的结果(目标或标准)开始,根据标准所要求的学习证据(或表现)和用以协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形成教学。详见Tasmani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Principles of Backward Design[EB/OL].http://www.ltag.education.tas.gov.au/planning/models/ princbackdesign.hrtn.2010-9-17.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杨浦区支持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试行)[R].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公报,2015,(2):10-11.
[2]李明德.裴斯泰洛齐与“教育心理学化”[J].教育评论,2010,(3):142-146.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心理学基础(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吴珍.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的背景解读与概念框架[J].中国音乐教育,2015,(6):4-8.
[7]鲍勰.音乐课程与教学的育人价值优化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5.
(责任编辑陈育/校对云月)
The Transformation of Classroom Paradigms from the Dual Perspectives of Internet-based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N Kai
(China Conservatory of Music,Beijing,100101,PRC)
[Abstract]Based on the ideas of internet-based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s,this paper takes the teaching of music as an example to make an interpretation of classroom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from three dimensions.Firstly,it suggests the balance of dynamic and static teaching contents under the equal dialogu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by extending the class time and space,and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big data and values of education.Secondly,it suggests an action paradigm 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which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tail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promotes the psychologiz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Thirdly,it suggests an value-realization paradigm with its emphasis on experience-based classroom,giving priority to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class.
[Key words]classroom teaching;paradigm shift;internet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6-04-22
[基金项目]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YETP1544)资助
[作者简介]任恺(1981—),男,中国音乐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 43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779(2016)03-00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