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问题式教学法在剩余价值规律教学中的运用
2016-03-21汪翠荣
论问题式教学法在剩余价值规律教学中的运用
汪翠荣1,2
(1.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488)
摘要: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在剩余价值规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进而提出新的问题的问题式教学法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本文对剩余价值规律相关重点教学内容的问题式教学设计进行了探索,以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作出有益的贡献。
关键词:剩余价值规律;问题式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效果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即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剩余价值的生产,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1]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剩余价值规律,能使其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剥削本质,并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仰,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问题式教学法及其在剩余价值规律教学中的必要性
1.1 问题式教学法的内涵
问题式教学法是以问题为线索,通过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帮助学生增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引导性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问题”来开展。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动力,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在让学生就某一问题充分思考和表达观点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必要的深化和总结阐释,以解答问题,消除疑惑。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鼓励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进行探索性和发散性思考;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通过组织讨论、交流总结、答疑解惑的方式予以解决。
运用问题式教学法教学,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问题的提出与创设,问题的难易程度、理论性、现实性、层次性等都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教师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强烈求知兴趣和解答欲望的问题并刺激学生提出问题的课堂,才能不断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的教学吸引力。
1.2 在剩余价值规律的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马克思在其鸿篇巨著《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二、三、四、五这几篇中,通过大量的实地材料和数据显示,对货币转化为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等进行深入分析,为我们揭示出一幅清晰的资本主义生产及其剥削过程的原景图,使得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公之于世,剩余价值规律就在这一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深入剖析中揭示出来。
对于有着较深理论功底的专业学者和研究者来说,学习和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并不十分困难。但对于广大非本专业的普通大学生来说,他们极少可能去系统阅读《资本论》原著;而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统编教材普遍简之又简,只剩一些基本知识点和概念的情况下,学生有限的教材阅读和学习对于理解剩余价值规律这一重要理论内容是比较困难的。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授和引导成为一件需要高校理论课教师动脑筋、费思量的工作。问题式教学法自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提出来后,目前已经普遍被国际上各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重要教学手段。在问题式教学法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寻求解决(提高能力)—解决问题(增强信心)—提出和解决新问题”几个阶段的实施,能够达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
2在剩余价值规律的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
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感受,主要围绕在剩余价值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怎样创设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谈一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材中相关重点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
2.1 对“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问题式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统编教材中,剩余价值理论是在第四章的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中讲述的。这一节的第一个教学内容“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引入部分,虽还没有直接揭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但学好这一部分对后面深入理解剩余价值的生产至关重要。这一部分概念较多,内容抽象,并且由于教材比较简单,学生通过书本获得的信息跳跃性强,内涵量大,必须通过教师设计合适的、循序渐进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和掌握。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劳动力商品?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在哪里?什么是资本?货币怎样才转化为资本?让学生顺着这几个问题先自主学习,进行思考,鼓励他们相互讨论,并踊跃回答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问题中需要重点强调和指出的知识点予以讲解,并联系现实,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在对于什么是劳动力商品的问题上,要提醒学生注意劳动力、劳动和劳动者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及其联系。劳动力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劳动者是劳动力的所有者,资本家是劳动力的使用者。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商品,而不是劳动;只有将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劳动。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资本家通过暴力和掠夺手段促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加速了劳动力商品的形成。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需要从商品的二因素角度来分析。劳动力作为商品,必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这两个因素都具有特殊性: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者所消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其构成中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通过提出问题、启发思路、引导性解答,帮助学生对“劳动力商品”这一基础性概念有了比较透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联系我国现实国情,创设新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无劳动力商品?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劳动力商品?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商品有哪些特点?这一系列问题由于紧密联系现实,能激发学生较大的思考与讨论兴趣,师生交流,互动互促,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教学完成之后,进行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教学。什么是资本?货币怎样才能转化为资本?对于“资本”这一个名词,学生听说的比较多,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但是要他们回答其确切的定义和内涵,就会觉得比较困难。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很多同学回答:钱,就是资本;有的说:知识、技术、专利是资本;还有的学生说:资源是资本;甚至有学生回答:漂亮的外表、健康的身体就是资本等等。学生对“资本”这一概念的理解基本停留在直观层面,还不能深入到其本质。
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之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规范性的解答。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来表现:货币、机器、厂房、原材料、石油、煤炭、矿藏资源,还有技术、发明专利等等,都可以成为资本。但这些“物”,并不天然就是资本。只有当它们投入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能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使得价值发生增殖时,才成为资本。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资本流通的公式是G-W-G’,货币流通的公式是W-G-W。两个公式表明资本与货币的根本区别:在货币流通中没有发生价值的增殖,流通的目的是为了两种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相交换;资本流通中发生了价值的增殖,流通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在资本流通公式中,只有用货币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劳动力商品,其特殊的使用价值——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并且创造比它本身价值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通过以上问题的设计和解答,使得学生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逻辑联系,使其区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不同,对“资本”这一概念的理解从直观层面上升到本质内涵的层面。
2.2 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的问题式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
针对本部分首先提出这样一个核心的问题:剩余价值究竟是怎样产生的?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思考,然后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交流讨论。学生通过看书自学,一般都能给出“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生产出来的”这样的答案。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商品,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支付工资,这是一种等价交换、平等自愿的买卖关系。但是在这种看来十分平等互换的关系中,为什么资本家赚取了大量财富而工人却相对甚至绝对贫困,只能维持基本生存呢?就此问题要求学生深入思考探讨,并进行启发引导。
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显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资本家剥削工人、榨取剩余价值的秘密。以一个纺纱厂为例,一个工人一天劳动力价值为3元,其工作6个小时,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正好是3元,这种情况下资本家没有赚到剩余价值。但是资本家支付了工人一天劳动力的价值,工人不可能只工作6小时,如果资本家让工人一天劳动12小时,则超过的6小时就是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且资本家赚取的剩余价值和工人得到的劳动力价值相等。只要工人劳动时间超过了补偿其劳动力价值的6小时以上,资本家就能得到剩余价值。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就是资本主义在支付工资的平等交换掩盖下的剥削实质。工人有人身自由,能自由地决定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某一个资本家,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与以往奴隶制和封建制相比的进步性。但工人不得不出卖劳动力,否则他就不能生存;资本家是资本的所有者,其在价值分配中处于强势地位,能获得大量剩余价值,而工人只能获得维持生存的劳动力价值。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深入分析和探讨解答,学生们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了清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创设新的问题:在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无剩余价值的存在?如果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存在剩余价值,它们是怎样表现出来的?你对其如何评价?这一系列问题紧密联系现实状况,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能激发学生思考。教师要联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及从对私有制经济的规范、管理、引导等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答。
2.3 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的问题式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
在这一部分教学中,主要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怎样理解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什么是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是什么关系?
对于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这两个概念,学生一般通过阅读教材,比较容易理解。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延长和劳动强度的提高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前者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广泛采用的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工人阶级反抗的加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逐渐取代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而居主要地位。
对于如何理解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的问题,必须帮助学生理清楚一条线索:要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就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劳动者消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降低劳动力价值就要降低生活资料价值;根据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原理,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活资料生产的劳动生产率;而生活资料生产是社会的终极生产部门,其劳动生产率提高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生产部门都提高)的结果[2]。因此,由这一条线索,理清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全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
在全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率先使用先进技术、进行科技革新提高生产效率的个别企业,由于其个别劳动时间缩短,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那一部分差额,即为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先进企业所获得的,是不稳定的。当新技术普及,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超额剩余价值消失,而所有的资本主义企业获得了相对剩余价值。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在各资本主义企业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为整个资本家阶级所普遍获得。在关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与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问题上,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根据问题,细心点拨,条分缕析,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纠偏矫正,以帮助其深入理解重点教学内容。
3运用问题式教学法进行剩余价值规律教学的效果评价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运用问题式教学法进行剩余价值理论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剩余价值规律。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极大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教学环节的主要参与者。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以听讲、记笔记为自己的任务,被动接受老师提供的信息,课堂教学不能形成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问题式教学法以提问、讨论、争辩、分析等种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敢于表达观点、乐于分享个人见解,让政治理论课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活跃、智慧汇集、挑战脑力的场所。
(2)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走近和引导学生。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社会思潮涌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思想战线领域面临巨大的震荡与考验。新时期的大学生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思想观点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状态。在传统讲授性教学中,教师唱主角甚至是独角,不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不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造成教师和学生脱节,教与学脱节。问题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观点,使得教师能真正走近学生的内心,贴近学生,这样才能了解学生,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不断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3)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大大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传统式教学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尽管老师细心讲授但学生普遍感觉理论过于枯燥深奥,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问题式教学法让学生直接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课堂教学延伸到国际国内的广阔领域,使学生能更多了解社会现实生活。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分析和讨论,处于兴奋求知的状态,大大增加了对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兴趣。在解决一个个现实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得到锻炼,不断改进过去简单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观察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责任校对莫秀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1-0061-04
作者简介:汪翠荣(1973-),女,湖北应城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0630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