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创新教法初探

2016-03-20河北省正定县正定镇学区胜利街小学付锡娅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牵牛花音乐教师

河北省正定县正定镇学区胜利街小学 付锡娅



小学音乐创新教法初探

河北省正定县正定镇学区胜利街小学付锡娅

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素养,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总结新的教学结构与方法,指导教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 创新精神 想象力 培养

一、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

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小学音乐教法指出,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音乐艺术是以最赋予情感的音乐形象,直接向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这些音乐形象为他们提供了情感体验意境。情感体验中,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感受音乐形象中的崇高思想,形成自己美的观念。

音乐艺术通过形式和内容的美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确定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极为重要。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先学习本课涉及的乐理知识、音乐技能、节奏练习,再识谱、唱谱、填词。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受学生欢迎,反而让许多学生对音乐产生反感。音乐教育应从该学段学生特点、教学大纲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审视小学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在音乐中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感悟中陶冶情操。因此,认知活动和技能训练活动不应成为其主要内容,而是在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并不单单关注其中的一个方面。

二、音乐教学应遵循开放性原则

音乐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它看不到,摸不着,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模糊性”特点,实际操作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的思维想象不苟于模仿和统一,充分开放课堂,学生个性得以健康发展。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对音乐的感知力、感受力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不一样,对音乐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传统教学中,教师总喜欢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和感知以及表现形式强加于学生,事先设计好的动作由学生一遍遍模仿,反复练习,达到最后的预期目标,追求整体划一,以“齐”为美。这种机械操作必然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更不用说发展学生个性。而现代教育则注重学生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培养个性。

例如,欣赏课《瑶族舞曲》一改原有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选择《瑶山百灵鸟》的主题部分,结合多媒体直观教学,在学生面前展现瑶族人民穿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喜庆场面,进一步了解瑶族的风土人情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欣赏《瑶族舞曲》时,学生先听作品再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不再像原来那样死气沉沉,而是发言踊跃:

仿佛看到了他们背着长鼓热情的舞蹈!

在篝火旁欢快的跳舞,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此时,教师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设计简单的舞蹈动作,学生自由选择,根据音乐旋律配以律动,学生个个表现得惟妙惟肖,张扬学生个性。学生直接参与操作实践,使学生从中获得表现的机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又如,《金孔雀轻轻跳》,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先欣赏一段傣族风光,使学生感觉身临其境,仿佛真的到了美丽的西双版纳,进入美丽的傣族园,欣赏美丽的孔雀舞。学生欣赏完这段有声有色的音乐后都跃跃欲试,笔者带领他们随着范唱音乐跳起美丽的“孔雀舞”。舞蹈中,学生轻松掌握歌曲的节奏、节拍,了解傣族的一些民俗特点,丰富学生知识,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加一些小情节。学生不仅能感受音乐,熟悉歌词,还可以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再弹琴,学生自然就能很有感情地演唱歌词,不仅能学唱得更快,还能增加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学生学会歌词后,教师再指导学生进行曲谱练唱,学生很快就能完成学习任务。

这个过程中学生发挥了主动精神,促进了学习积极性,利用多余时间反复演唱音乐作品,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演唱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训练学生的形体。

三、音乐教学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玩是学生的天性,对于学生来说,游戏、表演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例如,《小小牵牛花》一文,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直观感受牵牛花的生长过程,在动画中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节奏,看到花儿有节奏地生长,学生的身体随着动了起来。

这个过程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使他们在不经意间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通过理解歌曲歌词、旋律的理解编出许多舞蹈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享受音乐、感受音乐的能力。这样做比让学生生硬地听教师讲理论效果好得多。

教师应把握时机,在学生唱准、唱好歌曲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随着音乐想象牵牛花的生长环境:牵牛花生长在农家小院,小院里有房屋、树木、篱笆,篱笆上爬满了牵牛花,还引来了蝴蝶、蜜蜂。学生根据想象自由结组,运用自己编出的动作分工合作,将想象中的情景表现出来。学生分组“汇报演出”,虽然动作稚嫩,但每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都“动”起来,既可以开动脑筋,又可以发挥想象力。

四、音乐源于生活,与生活紧密联系

教师应在音乐教学中创设本课音乐的现实情景,使学生从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下感受音乐。例如,《祝你生日快乐》,教师可以创设生日情境,由教师手持贺卡,声情并茂地表演《祝你生日快乐》,通过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歌声唤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拍起手,和教师一起哼唱本课旋律。

通过新教法,丰富多彩、富有创意,使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实效,推动学生全面提高音乐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ISSN2095-6711/Z01-2016-06-0094

猜你喜欢

牵牛花音乐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牵牛花
开在冬天里的牵牛花
音乐
圆我教师梦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