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问题学生”研究

2016-03-20西藏大学农牧学院黄晓慧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教育者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黄晓慧



隐性“问题学生”研究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黄晓慧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隐性“问题学生”。隐性“问题学生”的本质是学生在发展个体中出现偏差。这种情况从侧面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阶段出现偏差。因此,我们需要关注隐性“问题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从中找出这一现实问题的规律、特点、成因,建立一套易于操作且系统完整的引导措施。对隐性“问题学生”的教育是研究者的艰巨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隐性“问题学生”的特点,阐述家庭因素对“问题学生”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提出转化“问题学生”的实践方法策略。

隐性“问题学生” 研究

一、隐性“问题学生”的特点分析

根据实际调查问卷、访谈、综合文献资料的方式,笔者得出“问题大学生”的不同类型特点。本文对此结果进行综述,方便负责学生工作的高校工作者清晰辨别“问题大学生”属于哪个类型,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1.心理障碍型。一个人因为社会、生理或心理原因而产生的异常心理或者异常不适宜的行为叫作心理障碍。心理障碍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异常行为无法得到社会认可,此行为结果对本人和社会都是不适宜的。有关部门对南京高校一万名大学生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大学生存在一定心理障碍,其占比不低,多是存在心理问题。我们对“问题大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也与其吻合,确定“问题大学生”的主要表现是在心理问题上。即便是其他类型的“问题大学生”,其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型“问题大学生”主要表现为情绪起伏大,易出现心情烦躁、焦虑的情况,脾气暴躁,有的“问题大学生”会有无助、迷茫、抑郁的情绪,甚至不愿意同外界接触。

2.交往障碍型。交往障碍型是指在人际交往和与人沟通方面存在严重障碍问题的大学生。这类“问题大学生”与人进行交流时,形式比较死板固定,让人感觉其有自卑内向、胆小孤僻、妒忌消沉等负面情绪,不善于与他人交往。

3.学业不佳型。学业不佳型是指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校园中,没有学习规划,对学业持消极态度,没有明确目标的学生人群。这类“问题大学生”不仅缺乏对学业积极的竞争意识,更缺少主动学习的动力,学习效率不高,学习压力大,成绩还无法提升。

4.道德失范型。这类“问题大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言行举止缺乏规范,比较偏激,与大众的思维、情感、理念以及道德规范存在一定偏差。有的“问题大学生”的行为甚至与道德规范背道而驰。这类大学生产生这种情况有多方面的原因,学校只有从根源着手找出原因,才能让此类学生脱离“问题大学生”群体。

二、隐性“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调查与分析

1.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具有特殊性。一个人的成长生活离不开家庭,家庭为人的成长创造基本的生活环境。“问题大学生”的形成因素是与其生活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家庭环境对人的思想行为、生活习惯会产生很大影响,甚至有决定性作用。家庭教育既是基础性教育环节也是关键性教育环节。“问题大学生”的出现不仅同家庭环境的客观因素相关,还与家庭的文化氛围密不可分。家庭文化良好、家庭氛围和美愉快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性格特点。反之,在压抑、紧张、苦闷的家庭氛围影响下长大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长时间积累将逐渐变成“问题大学生”。除此之外,家庭的教育模式也对大学生有重要影响。从本质上看,家庭客观因素、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模式中,家庭教育模式是影响“问题大学生”家庭环境教育过程的核心因素。家庭教育侧重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心理建树,使学生参与生活实践。这个过程中,家长扮演“家庭教师”的角色。

2.学校因素。大部分社会舆论会将青少年问题出现的矛头对向学校。青少年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学校教育具有因果关系,所以这样认为也不是没有道理。青少年问题主要反映在教育的认知、理念、体制、管理以及教育者素质等方面。对青少年的影响因素中,家庭因素是情感上的,学校因素是客观上的。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比在家庭接受教育的时间长,家庭教育塑造学生情感上的认知,学校则塑造他们的理性认知。学校对学生进行知识文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意识和人格的培养。不同的教育理念、阶段、管理以及教育者会对学生产生不同影响。整个教育环节中,任何环节的偏差都有可能导致“问题大学生”的产生。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影响“问题大学生”产生的重要因素。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从学校向社会转化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不断吸取社会信息,处于了解社会的成长期,社会中的人和事以及各种环境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带来很大冲击,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学生除在学校学习课业外,还不断探索社会中的周遭环境。无论是对人和物的认知,还是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大学生不具备成熟、系统的是非观和判断能力。由于大学生不完全具备成熟、系统的人生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思想、思维、心理、道德标准等受到周遭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容易出现偏颇,从而形成“问题大学生”。

三、隐性“问题学生”挖掘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1.长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调查。研究调查得出,“问题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居多。近几年,一些发生在高校的案例中的作案人不仅触犯我国《刑法》,还对自己和家人带来无尽伤痛。这些事件从侧面反映“问题大学生”由心理问题而逐步引发的恶性行为。近几年,大学生恶性事件频繁发生,给高校敲响警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职责重大。心理疾病怎样预防,怎样才能有效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教导,怎样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引起高校重视,从而探讨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2.经济问题大学生需要给予重视。随着国人收入水平的提高,贫困学生的数量不断减少。同时,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相关政策在不断实施,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有所改善。贫困学生上学问题虽然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但生活经济的提高,使很多大学生表现出“炫富”行为。因此,无论是贫困学生还是富裕学生,教育者都要对其有足够的重视。

3.关注交往障碍、学业不佳、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的“问题大学生”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生活随之改变,博客、微博、qq、微信等不断改变大学生与周围人群的交流方式。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无限诱惑,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交流十分有限,久而久之容易出现交流障碍。除此之外,学业不佳、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的“问题大学生”在学业、道德、行为上出现的问题也需要教育者的重视,这些问题是目前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隐性“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实践方法策略

教育工作者转化“问题大学生”的方案称为“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实践策略。这一方案的实施要在具有强力可操作性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实施此方案能有效对“问题大学生”进行转化,能具体、全面、准确、专业、科学地解决“问题大学生”教育工作,提高“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成效。

1.情感沟通策略

对“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的过程中,情感沟通的力量比认知力量更大。转化策略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打开“问题大学生”的心灵,走入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消除他们情感上的敌意和排斥,使他们能接受、相信教育工作者。因此,情感沟通策略必不可少。它包含师生平等、情绪宣泄等策略。

2.教育激励策略

教育工作者采用教育激励策略,可以给“问题大学生”全新的自我认识和信心。许多“问题大学生”的产生是对自我的认知不清楚,无法给自己定位。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自卑是自己的一种认知,以这种思维对自己进行暗示。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失去自信变得自卑,降低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度,对生活失去信心,这何尝不是教育的失败?

怎样才能让大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和清醒的自我意识,成为当代教育的重大问题。实施教育激励策略能使“问题大学生”重新树立自我价值认知,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自信心。教育激励策略中的激励不是某些教师认为的“激将法”。“激将法”在某些时候或许会起到作用,但给学生带来的负面情绪会更多,有可能让他们产生更多的叛离心理,激化师生矛盾。教师不应采用“刺伤”和“羞辱”的方式对待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在于不断激励学生追求美好生活、树立信心和自尊以及面对现实的勇气,使学生不断吸收正能量。这能有效减少“问题大学生”的产生,让处于“问题大学生”行列的学生脱离出来。

五、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是进行教育转化的必由之路

对“问题大学生”进行教育转化是比较系统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有效配合,矫正“问题大学生”与社会标准不适应的极端行为,从根源上对其进行转变。“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包括多方面因素,“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并不仅仅是学校的事。“问题学生”德智体美的正常发展,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协作,找出“问题学生”的根源,对症下药进行综合教化。

教育者施教过程中,必须符合教育和转化的需要,刚柔并济,人性化管理,建立完善有效的转化机制。教育转化过程中,学校要具备帮助“问题学生”进行转化的良好氛围,积极的环境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关爱。长此以往,他们会逐渐打开心扉,增强自信心,与旁人更好地交流,逐步融入集体中。在集体良好氛围的影响下,“问题学生”以前的不良行为、极端行为会随之改变,对集体会产生归属感,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在具体教育转化的过程中,教育者要灵活运用教育方式,将多种教育力量和各方面资源有机结合,协作对“问题大学生”进行教育。

“问题大学生”的教育矫正,不仅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本课题对相关策略研究的根本所在。高校教育旨在培养有先进文化知识、优良品格、良好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学生。“问题大学生”教育转化工作必不可少,此方案实施效果良好,不仅有利于“问题大学生”的矫正和全面发展,更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内在素质,有利于实现我国从教育大国转为教育强国的目标。只有让“问题大学生”在思想上实现真正转化,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自信、积极向上的品格,才能从根源上杜绝和改变其过激行为。这是一项长期艰巨但十分重要的任务,需要高校教育者高度重视。

[1]黄志伟.问题学生与学生问题[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2]孟祥燕,宋 丹.高校“问题”大学生成因及其思想政治工作[J].科技信息,2012

[3]罗世瑛.问题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5

ISSN2095-6711/Z01-2016-06-0233

猜你喜欢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浅议高职“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
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策略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也谈后进生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