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班班通”提高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2016-03-20安徽省庐江县盛桥镇金城学校孙敏英
安徽省庐江县盛桥镇金城学校 孙敏英
浅谈利用“班班通”提高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安徽省庐江县盛桥镇金城学校 孙敏英
“班班通”是学校每个班级都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班班通”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发展。“班班通”为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班班通 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 学习效率
去年,笔者所在学校添置了新的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电子课本、上网、课件和视频节目讲授教学内容,“班班通”走进农村初中课堂。“班班通”要求数学教师使用常规教学手段的同时,恰当利用信息技术动态图像、演示技术以及媒体信息,直观显示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刺激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一、利用“班班通”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教学环境。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数学教学可以多从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出发,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班班通”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情境资源。教师可以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技术融为一体,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且形式多样,丰富和扩展书本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此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学习中,笔者用相机把我县百货大楼与安德利贸易中心“十一”促销活动的广告拍下来放到“班班通”上。其中,百货大楼全场物品六折销售,安德利实行买满三百送一百的活动。笔者提出问题:同一款商品标价一样的情况下,到哪家购物更合算?问题一出,许多学生觉得这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会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二、利用“班班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过去,农村初中教学条件不成熟,设备不完善,缺少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学生获得数学信息的机会不多,使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心理。“班班通”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趣味化、系统化。“班班通”可以向学生展示语言或一般教具无法表现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理解。“班班通”可以把教材中静止的图片转变成动态画面,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加积极投入学习。兴趣在一定情境中产生。
例如,教《图形的旋转》时,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再现平移和旋转这两种常见的物体运动方式,通过“班班通”演示其动态图像,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班班通”突破重难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班班通”具有直观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表现力强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实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在突破重难点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全等三角形这一章时,学生对通过平移、旋转、翻折能重合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一概念没有感性认识。面对一些图形复杂的题目时,学生找不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点、对应角、对应边。这时教师如果使用“班班通”信息技术,使三角形动起来,把对应边标相同的颜色、相同的角标上相同的记号,学生能很形象地看出哪两个三角形全等,容易找出对应角和对应边,以此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使学生轻松学习。
四、利用“班班通”增加数学课堂教学容量,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教学中,“班班通”可以使学生的练习多样化。以前,练习设计依靠黑板、卷子、书本等呈现形式,长时间学生会厌倦乏味。现在教师使用图、文、声、像并茂等特点的“班班通”,能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始终保持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班班通”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首先需要教师课前花大量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教师不要盲目追求,不能以其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过程不能少。最后,教师要把握利用“班班通”的度,积极探索,扬长避短。数学教学各环节中,数学教师要科学、合理、恰当地运用“班班通”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信心。教师要把传统教学和“班班通”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选择,让“班班通”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丁兴富.从校校通到班班通[J].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4
[2]谢 玲.“班班通”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及作用[EB/ OL].http://www.jxteacher.com/360925000004230031/ column67678/6b2c82c6-90b2-4fd1-a33c-3bf49fd412ee.html,2014
ISSN2095-6711/Z01-2016-09-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