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项策略助推研究性学习课程落实
2016-03-20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实验中学周爱杰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实验中学 周爱杰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六中 孙 刚
六项策略助推研究性学习课程落实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实验中学 周爱杰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六中 孙 刚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课程改革新增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对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淄博市博山区实验中学为例,阐述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六项实施策略。
高中 研究性学习 实施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对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受高考升学率的影响,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并不理想。为全面落实高中新课程方案,打造学校特色学科,依据《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博山实验中学通过十几年的探索,逐渐摸索出研究性学习课程落实的六项有效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研究性学习组织机构
博山实验中学有60多个班,3000多名学生。学校要让每个学生都主动积极地参与研究性学习,并对他们进行及时合理的评价,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因此,学校建立健全研究性学习组织机构尤为重要。学校成立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长任组长,教科研处具体管理,成立研究性学习教研组和备课组,形成“学校领导小组——教科研处——教研组、备课组——各班指导教师——各课题组”的管理体系。这种完善的管理体系能保证信息及时传递和反馈,提高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效率。
二、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
学校制订中长期和近期教师培训计划,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培训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计划,学习《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学习有关专家对研究性学习的论述,提高教师认识,使其转变教育观念。第二阶段: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使教师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了解该课程的基本要求。第三阶段:培养教师实施研究性学习技能,如组织管理能力,指导能力等。第四阶段:组织教师到省实验中学、北师大附中等学校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
三、统筹规划和安排高中三年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时间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将研究性学习分为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规定学生从高一到高三第一学期完成5个专题研究,涉及课题研究和项目(活动)设计。学校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总体规划高中三年的研究性学习。高一学生学习研究性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完成2个课题类的研究;高二学生完成2个科技项目设计类研究;高三第一学期,学生完成1个社会性活动设计类研究。这一活动每周2课时,排入课程表,用于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课题研究过程。另外1课时分散安排,用于学生在校内外调查研究、采集信息。之后,教师集中安排课时,展示和评比学生的课堂成果。这样有计划地安排使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序化、常规化,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每类专题的研究。
四、狠抓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管理
为保证研究性学习教学有序进行,学校从四个环节加强过程管理。一是教研组、备课组、指导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科研处检查验收;二是备课组集体备课,合作教学,教务处督导检查;三是教科研处加大听课、评课的教研力度,做到“三查”即查教案、查记录、查成果;四是年级组和教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进行汇总评定,教科研处审定给予学分认定。
五、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最终的结题评价。过程评价内容主要有:①小组成员出勤率;②活动记录的完整性、及时性、真实性;③查阅资料的数量与质量;④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⑤活动预期目标的达成度;⑥各种书面材料的规范性与完整性;⑦其他教师规定要求的达成;⑧活动中获得的体验与收获等。实施过程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区别于只重结果评价的传统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学校必须认真做好的一项基本工作。结题性评价是指导教师主要依据课题成果展示和结题论文。评价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公开进行,由学生自评、同组成员互评、指导教师评价三方面结合进行。所有评价分为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级别。对不合格的课题或项目,学校要求指导教师继续指导学生完成,直到合格为止。
六、加快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增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设备与设施,如图书资料、电脑网络、实验仪器等,以改善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环境条件,提高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同时,学校加强对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金晶集团、祥和集团、万杰集团、崮山社会实践基地等企业、社区相互合作,建立良好关系,使学生真正走出学校,深入社会,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使课程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因此,学校一方面购买中国知网、学科网、第二教育网等网站资源,为师生提供各种教学资源,指导学生有效地选择和利用网络资源;另一方面,在校园网建立研究性学习资源库,分级部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库、教案、教学课件、研究成果案例等分类上传,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通过以上措施,博山实验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既规范扎实又有特色。学生动手、创新、交往等各种能力得到提高,涌现出一大批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五年来,学校有近百项研究成果在省市区各类科技大赛中获奖。学校连续五年获得淄博市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实现了教育观念及教学方式的转变,专业素质大幅度提高。多名教师在省市公开课、优质课中获一等奖。学校连续两年被评为淄博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并作典型发言。
ISSN2095-6711/Z01-2016-09-0061
周爱杰(1973.11—),女,汉族,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实验中学,中学高级,教学实践;孙刚(1974.10—),男,汉族,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六中,中学一级,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