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探析

2016-03-20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初中生新课程教学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  杨 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探析

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杨慧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课堂应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下实现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充分挖掘初中生物学科的魅力所在,结合科学的教学方式和实验探究的手段,将学生吸引过来,使他们对初中生物充满兴趣,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课堂的效率。

新课程改革 初中生物 课堂效率

发展知识经济已成为国家和社会普遍重视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初中课堂教学在环境、背景等方面发生较大变化。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初中教育的主流思想。素质教育即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目标,取代以提高学生学科成绩为教育目标的教学方式。初中生物学科以实验为主,其中涉及很多学科的内容,如动物学、植物学、遗传学等。生物学科中的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初中生物学科的开展,不仅是为培养生物专业人才,更在于提高初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初中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有效拓展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实验探究能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转变生物教学方式、理念,是提高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措施。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措施

1.在差异性教学方法中,提高初中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传统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主要看他对生物知识的识记程度,这是我们对生物课程知识性的定位,使学生对生物课程知识陷入死记硬背之中。传统初中生物教学方式是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式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被限制,制约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使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下降。差异化的教学方式以新课程标准中因材施教作为理论基础,突破性地将生物学科进行分类,分类之后对其进行有层次的组织教学,即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让每个学生学习生物的时候都能在自身学习的基础上获得新进步。例如,介绍传染病的时候,教师要了解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学习这一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其有效了解传染病,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形成良好的预防疾病的习惯。明确教学目标之后,初中生物教师需要按照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

初中生物课程中,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基础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主要体现于学生的主体位置。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支配权。例如,学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如果教师仅按照书中的文字讲解,那么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认知会存在抽象性。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意识到,生物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素材,其必须通过有效、实用的方式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内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教师要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得以提高,使学生自己表达对生物的认识,以此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生物知识的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采取实验探究性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知识的意义在于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与个人修养,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初中时期,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人生发展的定位处于规划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如何让生物知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结合生活情境,用生活化的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初中生物本身是一门需要通过实验验证的学科。初中生物教科书中,每个生物观点都是通过事实总结出来的。初中生物课堂中,实验探究性学习是初中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生物教师进行生物教学时应重视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生物奥秘。如果教师仅从生物知识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会变得十分抽象、片面。如果教师用生活中的事实对生物知识进行论证,那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变得生动形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3.挖掘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内涵要求。对初中生来说,生物知识不仅是其参加社会实践的主要知识基础,更是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支柱。初中生物知识点的迁移和拓展要以完善的生物知识网络为基础。初中生物教师进行生物课堂教学之前,应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善而全面的知识结构框架,让学生具有迁移和拓展的能力,利用科学手段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应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例如,学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通过互相沟通、探索,了解绿色植物。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总结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师培养初中生的一种方法与手段。初中生掌握学习生物知识的方式,获得并能充分运用生物知识是生物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对初中生采取差异化层次性教学,使学生积极利用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利用实验探究性教学方式,明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内涵,以此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

[1]成映宏.新课程背景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成效的思考[J].考试与评价,2013

[2]刘信忠.新课改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策略[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

[3]杨岗楼.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

ISSN2095-6711/Z01-2016-11-0051

杨慧(1978—),女,博士,研究方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猜你喜欢

初中生新课程教学方式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