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语文”在高中课堂的体现
——以探析黄厚江老师的《葡萄月令》教学为中心
2016-03-20蔡巧玲
蔡巧玲
“真语文”在高中课堂的体现
——以探析黄厚江老师的《葡萄月令》教学为中心
蔡巧玲
随着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各种语文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各大语文教育名家各执己见、推陈出新,纷纷展示自己独特的研究成果。部分一线语文教师仅着重展现自身成果,从而让语文课堂变相地成为了教师展现自我、标新立异的舞台。我们把这种语文课堂称之为“假语文”课堂。有这一现象的出现,伴随而来的就是对“真语文”回归的呼喊声,“真语文”就是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师教授给学生真的文化、真的知识,让学生从语文知识出发感受真情,培养审美。可以说,黄厚江老师的《葡萄月令》教学就是将“真语文”的真、“真语文”的情、“真语文”的美在高中课堂上充分体现的一个示范。
假语文;真语文;高中课堂;黄厚江;《葡萄月令》
迄今为止,关于语文的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却是从其独立分科而算起的,只有近百年。独立设科后,语文教育才从伦理道德教育转向具有科学意义的学科教育,从而教给学生符合时代生活所需要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时代背景下形成较为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语文,在这近百年里一直作为文化的承载者、信息的传递者及思想的启蒙者,也因而展示着其自身价值。当今,为响应时代的创新号召,语文也在寻求自身的创新,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的理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在探寻之路上,作为领路人的语文教师,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用发展性的眼光来探寻语文发展的最终奥秘。与此同时,作为教育者也必须要保持语文的本真性 (即传播本真文化、传递真情实感、传达真切知识)。然而,当下的语文教学界却慢慢地丢失了语文教学的最初目的,语文课看上去不再是语文课,而逐渐地演变成了一堂堂表演课、音乐课、思想品德课等。教师在讲台上意气风发地演唱,学生如粉丝般地盲目推崇、捧场,表演的主角与配合的群众演员之间相互应和。像这些离经叛道的、变异的语文课及相关现象的出现不得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反思!
一、何谓“假语文”及“假语文”的教学现象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1]确实,在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听、说、读、写的能力且应用于生活中。这也是语文的本色所在。然而,在现阶段语文教学发展、创新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有悖于语文角色及使命的现象。
“假语文”便是这之中突出的一个现象。语文课堂成为了教师拿来展现自己新意的舞台,而学生则被当做是群众演员,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一味地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特立独行和与众不同而忽视了语文的最初使命。例如,某老师讲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激情昂扬,他在讲台上提前设下机关,讲到炸碉堡时,老师一跺脚,台上轰隆巨响电光石火烟雾缭绕,台下听课的老师和学生以为是地震,全吓跑了。这时候,教学过程就仅仅是教师的个人表演,拙劣而毫无意义。再如,《再别康桥》是关于诗人徐志摩对友人和情人的怀念的诗作,有些老师非得说它表达的是诗人热爱祖国、热爱故土的情感。一部分教师追求与众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产生这种严重曲解原文意义的解读,这严重背离了作者的原意。可以看到,教师角色扮演的错位导致了“假”语文的出现。再者,还有语文教师将语文课变成了思想品德课,把目标制定在培育孩子“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现代道德观上。例如《斑羚飞度》的教学,一些老师单一地都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老斑羚牺牲自己来成全小斑羚飞跃悬崖的这种无私、伟大的母爱上,让学生去学习老斑羚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课本中习得正确的价值观。
众所周知,语文既是一门传达思想的学科,又是一门传授基础的文字知识的学科。如果语文教师只一味强调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基础文字的表达与启发,那么语文也就失去了它最基本的职责。思想的领悟必须建立在对文字的认识及理解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语文知识来承载,文本蕴含的思想也就无从体现了。
二、何谓“真语文”及“真语文”的特征
在这些有悖于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行为甚嚣尘上之际,语文教学界对“真语文”回归的呼喊声也越来强烈了。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2]从叶老先生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就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合称。江西师范大学的欧阳芬教授也说:“语文是以语音,文字,词汇为物质材料,以句法,章法,修辞为组合手段,通过听说读写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动态形式,表达或吸收思想感情及信息的交际成品。”从以上表述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语文”是建立在一定的语文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传达情感和意识的一门学科。那么,语文教学就应以文本为主,就文本本身来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教学的原则便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师生合作之中完成知识的获取和思想的升华。语文教学的内容除了基础知识的教授,还应该进一步在情感价值观和意识传达层面进行努力。
那什么是“真语文”?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先生认为,“真语文”的基本要求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3]从这我们能够看出“真语文”的基本特征所在:其一,教学目标应立足于文本来传授语文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师的目标不应该限于课文内容的教授,而应该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其二,教学方法应遵守“二主”原则来贯穿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方法应当以教师分析理解课文为主导,以学生的实践练习为主体,将各个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地组织;其三,教学内容应围绕 “真”“情”“美”主旨来提升思想境界。
三、“真语文”特征的具体体现
“真语文”是立足于文本,遵守“二主”原则,力求“真”、“美”、“情”的真实语文教学。那么“真语文”的特征是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具体展现的呢?下面,笔者将对黄厚江老师的《葡萄月令》教学进行探究与分析。
(一)教学目标应立足于文本来传授语文知识
在2016年“真语文”南昌站的活动中,黄厚江老师为南昌二中的高二学生讲解了课文《葡萄月令》。《葡萄月令》是苏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抒情性散文,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一年之中与葡萄的种植、培育、采摘、贮藏等有关的“知识”。在讲解这篇课文时,黄老师用的是一种娓娓道来又环环相扣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寻求最本真的语文知识。开篇时,黄老师以问题“文中哪个词用的次数最多”入手,范读一二段,让学生在教师范读过程中去发现课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及句子的长短等来探究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从学生回答“了”字在文章中出现次数最多出发,黄老师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朴素、家常、口语化的语言特点。其次,黄老师又从课文长短句结合的句式特点,如“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茵陈蒿。碧绿。”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淡而有味并且富有表现力的特点。一篇文章的生动总是与它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关,因此黄老师也鼓励学生找出具体例子来佐证作者这篇看似普通却又意味深长的文章特色之所在,带着问题——“为什么会得到很好的评价,为什么能够选进课文中当范文”去深入探究作者的苦心经营之处及文章的结构特点,激发学生细读文本、精读文本的兴趣,立足于文本来解析语言风格。黄老师通过文中描写葡萄生长过程的字数不同总结出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通过写葡萄的生长、葡萄的种植及与葡萄无关的四季景色的变化等描写内容得出这篇文章属于“神散而形不散”的散文结构特点。这种逐步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在黄老师的这一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出,黄老师在文本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探索了文本学习中的语言风格、相关分析方法与总结方法。期望学生明晰语言特色可以从语言文字出现的频率和词性来入手,文章结构可以从语句的组织形式来探析。换句话说,“真语文”即是基于文章内容,结合文中的具体的词句来向学生传授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结构方面的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取语文基础知识,就如韩雪屏老师说的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4],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探索更多未知的知识,为学生未来的终身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课文也只是一个例子。对知识的获得与事物的理解,都需要经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过程需要主体清楚而详实地进行阐释。我们上面分析的黄老师通过《葡萄月令》这篇课文来引导学生掌握语言风格和散文化的结构的过程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语文教材及课文文本就是抽象知识具体化的重要载体,教师需重视课本知识的教学,才能让受教者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教学方法应遵守“二主”原则来贯穿教学过程
黄老师的课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分析理解课文,以学生为主体实践练习解答课文,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完美地结合。在知识教学步骤中,黄老师从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结构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可以看出,黄老师扮演的主要是一个问题的主导者,在问题的提出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和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知识教学层面上,体会作者的真实情感是语文文本教学里的重要原则。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黄老师激励学生自己提出自己心中对这篇文章存在的疑问,使学生进入自我解读文本的角色,随后从学生提出的“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的这一问题入手来探究作者的情感。从这可以看出,黄老师从知识教学步骤中的引导者变成了发现问题步骤中的启发者,学生成为了发现问题这一环节的主人,课堂教学的方向由学生的问题来主控,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现代课堂理念。
进而,引导者顺水推舟,黄老师利用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压缩。这一要求对于高中生来说相当于是文章概括能力的考察,同时又区别于概括能力的训练。学生在对课文的压缩过程中,其最初概括的是“葡萄的生长”或者是“葡萄的种植”,而学生的答案与老师的答案“葡萄一月在窖,二月出窖,三月上架,四月浇水、施肥,五月开花,六月浇水、喷药、打条、掐须,七月掐须、打条、喷药、追肥,八月著色,九月下了果子,十月自由生长,十一月十二月入窖”的参考答案是有出入的。在经过多名学生的回答之后还未得出理想的答案,黄老师一步一步耐心地引导学生,在学生未能答到点上时,黄老师一直以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仔细想想。在多名女同学回答完毕后还未答出,黄老师就说:“我们这个班都是女孩子在说,来,让我们班站出来一个男人来回答下,我们的男人在哪里?”这句话引来学生的一阵大笑,同时也激励了班上一些男孩子踊跃地站起来回答问题。课堂上黄老师的这一幽默的话语调节了学生思考的紧张,同时又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在经过学生一个个的回答后答案越来越接近理想答案,最终在黄老师的引导下一位女同学说出了答案。
可以看出,黄老师在课堂上一直扮演着一个引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与探索。此类教学方法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同时又提供给学生以实践的时间,让学生敢说、会说、能说。在了解了《葡萄月令》一文的语言特色、语言风格及具体的内容之后,黄老师从隐晦的课文标题含义入手来让学生自主地区分说明文与散文的区别,以问题“什么是月令?”来引发学生思考,强调从压缩的内容来看这篇文章应该是散文而不是说明文,从而触发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知识与黄老师提出的疑问中所蕴含的新知识的碰撞,让学生回到对语言特色的分析,更透彻地了解本文的行文特色及结构,出演并确立一个尽职尽责的引导者的身份。
(三)教学内容应围绕“真”、“情”、“美”主旨来提升思想境界
黄厚江老师说“语文教学应该真,应该有情,更应该美。 ”所谓“真”,就是不做作,不虚夸,不弄假,不故弄玄虚,遵循规律,实事求是。所谓“情”,就是感受“情”,交流“情”,表达“情”。所谓“美”,指内容的美,美的文章,美的感情,美的文字等。[5]包含“真”、“情”、“美”这三点的语文课体现了语文课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学科的特征。
黄老师在带领学生领悟文章情感的教学步骤中引用了汪曾祺女儿回忆汪老的《老头儿汪曾祺》一书中的一段话,让学生找出听到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思考在女儿的话语中表现的作者对葡萄的感情。这里体现了内容的真。首先,他借用作者女儿的追忆将作者的形象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女儿回忆的文字好像直接把作者站在葡萄树下为葡萄浇水施肥的场景展现出来了,这证明了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其次,他让学生联系文章中一些对葡萄描写采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来进行回答,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找出了把葡萄比作孩子、少妇的句子,自然而然学生能够想到作者把自己比作葡萄的父亲这一引申意义,引领学生体会作者对葡萄的喜爱之情。
鼓励每一个学生开口说、敢说,进而能说、会说,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学感悟站在文章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和感受丝丝真情。在知识的教学时,黄老师从语言特色的随性美、行文结构的散文美入手让学生体会美感。黄老师的教学语言生动而幽默,且具有时时启发、步步设疑的教学特色。同时,黄老师巧妙地使教学步骤环环相扣又回环往复,自如地掌握课堂进程,又适时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留白,真不愧是美到极致的课堂。黄老师引领学生走向对文章主旨及作者生活态度的领悟,在经过文章语言文字的推敲理解及行文结构的掌握之后作者豁达和热爱生命的人生观都明晰地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学生这时也愿成为自己生活中的葡萄,怀着热爱、怀着豁达。
可以说,语文知识的讲授、情感的探究都潜移默化地被黄老师融进这堂课的教学中。整堂课以语文基础知识为切入点,以语言为核心,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依据,让学生敢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真诉情。在黄老师看来,阅读教学就是“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以语文活动为主线”三者的一种交互活动的过程,而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在这种交互活动中实现“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积累、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阅读教学目标。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页。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38页。
[3]黄厚江:《把语文上成语文课》,《语文建设》,2013年第5期,第4页。
[4]韩雪屏:《真语文的标志:坚守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建设》,2013年第9期,第19页。
[5]黄厚江:《语文“三味”与诗意》,《黄厚江本色语文系列》,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29d4d601011c2m. html。(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辑:舍予
责任编辑: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