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研究
2016-03-20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孙 勇
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研究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孙 勇
当前,人们的工作状况和生活习惯,使人们运动得越来越少,很多人是亚健康状况。一些大学生沉迷网络,忽略体育锻炼。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调查大学生体育运动项目、时间和时间分配等方面的情况,根据结果给出合理建议,为大学生体育锻炼做出指导。
大学生 体育锻炼 现状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关注度下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提出,学校要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各地各校要大力推动足球、篮球、冰雪运动等项目,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校园活动时间,“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将在教育工作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
大学生体育锻炼日益突出。生命在于运动,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大学生是青春与朝气的体现。为增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锻炼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校要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从三峡电力职业学院随机抽取100名大一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高等职业院校体育锻炼的项目
我们对院校学生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进行调查,其中球类项目居多,前三分别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由于男女生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大部分男生喜好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较强的项目,女生相对喜好羽毛球、排球等具有技巧性的项目。
此外,在调查中发现,因为学生基本没有经济收入,大部分学生喜好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这种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运动项目。在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主要受场地器材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学校免费的场地进行体育活动,很少选择收费场地。
通过对本校体育设施满意度的调查,多数学生表示学校的体育设备能基本满足需要,说明校内的体育设施基本齐全,能够满足学生锻炼的要求。
2.影响大生锻炼的因素
多数学生认为增强体质是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丰富课余生活也是相关因素之一。多数学生对运动的热情较高,普遍认可运动对生活的重要性。但有少数学生对运动没有兴趣,其中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不喜欢运动;二是没有形成运动的习惯;三是沉迷于电脑游戏,而不参加户外活动。
3.大学生体育锻炼数量
通过调查分析,有24%的学生没有进行体育锻炼,有40%的学生锻炼次数为1~2次/周,20%学生的锻炼次数为3~4次/周,只有16%的学生锻炼次数为每周5次及以上。
调查表明,现在很多大学生已逐渐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但参加体育锻炼的频次总体偏低。
4.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锻炼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普遍在中饭和晚饭后的时间段,平均锻炼时间是1到2小时之间。
大学生除体育锻炼外,其余的课余活动主要包括上网、看电视、逛街、看书、唱歌等。体育锻炼并不占主要。这是由于现代社会娱乐方式的多种多样,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和时间。作为体育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以健康的方式利用好课余时间。
四、结论与建议
1.为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开展,高校应树立整体的学校思想,将培养目标、教学指导思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等多个环节作为整体来考虑。高校要以体育教育为中心主题,使体育课内与课外活动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创建良好的体育环境和氛围,突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使学生形成主动积极的体育锻炼习惯。
2.针对体育锻炼硬件设施薄弱的问题,高校应加大对体育设施和器材等方面的建设投入,进一步提高高校现有的体育场地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要求。
3.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高校要突出大学生社团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使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管理体育活动,调动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4.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的讲座和宣传工作,把体育锻炼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融为一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教师要从组织、锻炼方法、技术水平等方面积极指导和帮助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此外,学校应积极指导单项体育社团的组织形式,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同时,学校应积极指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充实业余生活,使大学生认识到体育生活方式的意义,突出体育教育的德育因素,加强对体育教材的改革,充分挖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潜力,调动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ISSN2095-6711/Z01-2016-10-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