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话中建构民主课堂
——听韩锦锦执教《胡同文化》有感
2016-03-20陈燕珍
陈燕珍
在对话中建构民主课堂
——听韩锦锦执教《胡同文化》有感
陈燕珍
最近听了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韩锦锦老师执教汪曾祺 《胡同文化》,这是一篇文艺小品文,是汪曾祺先生为摄影集 《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文。汪曾祺先生通过描写北京胡同,表达对胡同背后蕴含的文化的思考,文中的语言独特,具有悠闲、散淡、平和的特点。按常规,我们会采取讲授教学法,老师带领我们品味文本语言,在解读时更侧重于逐段展开,教师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的参与度会比较少。而在聆听与观摩韩锦锦老师的教学后,发现有很多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在对话中完成教学,立足文本整体感知,文本解读的独到之处等等。以下试对韩锦锦执教 《胡同文化》的课堂作一些阐述。
一、教学设计的新颖性
韩老师在自身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用了三分钟时间阐述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和目标。教学目标是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探究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感情,品味具有京味儿的语言。教学重点是探究胡同文化的内涵,难点在于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感情,教学方法采用了诵读法、讨论探究法和比较法。教学过程先是导入图片使学生对胡同文化有直接的感受;再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接着是引导学生探究讨论胡同文化,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感情;最后是拓展延伸,思考南京是否存在这样的现象。
韩老师的教学思路深入浅出,教学内容新颖、实用、简约,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合理性。教学方式在传统讲授教学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具有创新性。精到的课堂设计也体现了韩老师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彰显了教师自身的优良素质。在课堂中,韩老师充分践行这种教学理念、实行这种教学方式,在讲解前感知课文的整体内涵,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文本、参与课堂。其教学思路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观 “发现学习方式”,与过去的 “接受学习方式”相区别,在新颖实用的教学设计下,韩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在对话中完成了对文本的有效解读,并让学生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
二、课堂组织的民主性
在课堂环节的安排上,韩老师在讲解时并没有搞 “一言堂”,而是用了课堂的大半时间在和学生的交流对话中完成,老师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课堂结构严谨:用图片导入后,提问学生初步对胡同的感受;接着整体感知,提问学生提炼胡同文化的特点;最后是思考作者对胡同的感情。每个环节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提问密度高,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继续追问,并适时反问,老师调控课堂的水平高。对文中典型语句采用齐读的方法,调动全体同学的激情,这些都促成了高效率的教学。
韩老师的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导入时用 PPT放映胡同图片,同时播放音乐,让学生最直观地感受胡同的特点;同时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并且问题与问题之间逐层深入,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深入感悟。
如先提开放性问题 “胡同文化有哪些特点?”用四分钟时间让四位学生回答,接着提问“描写风味意识的特别有意思的句子?”学生找出这一句子后,韩老师就让同学齐读这个句子。接下来,又层层追问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和内涵,提问了五位同学,最后老师全面板书出胡同的特点。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点评得当,会适时地追问和反问,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师生互动,用了十分钟作业时间完成了一个教学目标——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
韩老师紧接着又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交流自己感悟较深的文化内涵,PPT上同时显示 “从北京胡同文化中可看出什么文化内涵”字样,并提问了五个同学。学生朗读自己找到的句子,并欣赏这句话蕴含的意义,品味语言的魅力。对 “能忍”、 “睡不着”等词都有所解读,中间穿插让同学齐读 “忍,睡不着就眯着”这句话。通过品味文章语言,深入地感悟其中的文化内涵,完成了品味京味儿语言和感悟胡同文化等教学目标。韩老师又紧接着前一环节,深入地挖掘学生的感受,并提出 “你自己有什么感受?”学生各抒己见,同学们齐读文章 “有窝头”这一节。
文章中的语言很有特色,韩老师注重挖掘语言的独特性,在PPT上也放映了老师改写的一段话,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语言。同时在教学中也让学生改编京味语言,齐读文中的句子。在解读完文本的语言和了解了胡同特点之后,韩老师又提问学生 “文中流露出什么文化特点”,并进行了拓展延伸,引用林语堂的话加深学生的感受。
韩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提问中完成文本解读,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同时教学手段上传统和革新并用,建构了这一民主、和谐、平等而又有生命力的课堂。
三、教学效果的丰厚性
在 《胡同文化》这篇课文的讲解中,韩老师比较充分地实现了高效课堂的建构,引导学生自主感知课文,独立解决老师课堂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提高了语文素养,增进了师生交流。提问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提供了合理的教学反馈信息,更有助于教学的安排。
学生在韩老师的课堂中充分配合,积极踊跃地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学得愉快轻松,在对话中充分理解了胡同文化的内涵和胡同文化背后蕴含的感情。如韩老师提问 “北京胡同有什么特点,并找出写特点的句子”,“胡同文化内涵的特点?封闭性体现在哪里?”以及韩老师安排分组讨论时,学生的表现也是很积极踊跃的。学生信息的反馈和课堂的高参与度是韩老师教学效果丰厚性的体现。
“寓教于乐”、 “教学相长”,在对话中师生愉快地相互学习,通过解读文本学生充分体会了 “京味儿”语言的特色,学生感受到了胡同文化背后的内涵,并相应地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接轨,教学效果充实、丰厚而高效。
韩老师秉持着 “民主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课标理念,在对话中完成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其中民主的教学理念是非常值得称赞的,也是一线教师需要汲取的营养。课程设计、语言玩味和板书设计方面都是亮点。整个课堂也充分展现了韩老师的个人魅力,板书设计独具特色,教学情感深,导入和提问的策略都是很有艺术性的。上课期间穿着得体大方、朴素简洁,面部表情得当,自然温和,学生回答后会有微笑,能给予学生激励和鼓舞,手势得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常进行眼神交流。教学期间的各方面表现都充分张扬出教师的个人魅力,展现了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总之,聆听了韩锦锦老师执教的汪曾祺《胡同文化》之后,笔者受益匪浅,感受到了民主课堂的高效性,学习到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当然,其中也还是有一些瑕疵之处。如韩老师的普通话带有一些方言的味道,“zh、ch、q、h”发音不太标准, “中国、时候、秋、嘲讽”的读音都不太准确;对话教学是韩老师上课的一大特色,但有点过犹不及的感觉,可以适度地减少一些;提问的时候有一些教师口头语值得注意,对语言的拓展深度上还可以加强;最后,就是课堂上还可以再留一点空白之美,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韩老师的课堂是瑕不掩瑜的,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整体水平也是很高的。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辑:苏雨
责任编辑: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