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笺注本切韵》三种之体例比较

2016-03-20吴风航

古籍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笺注注音内容

吴风航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古籍所)

《笺注本切韵》三种之体例比较

吴风航

周祖谟先生编著的《唐五代韵书集存》(下文简称《集存》)把三种《笺注本切韵》*本文每一种敦煌韵书残卷的命名沿用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分类的命名。残卷归为一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文字和训解有增加,注文中兼有案语,大抵都是依据许慎《说文解字》笺注形体异同,或增广义训*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73页。。这三种残卷是:《笺一》S.2071,《笺二》S.2055,《笺三》P.3693、P.3694、S.6176、P.3696。

关于三种《笺注本切韵》反切用字不同、体例的差异,《集存》已有详尽的解释,本文不再赘论。下文主要就三种残卷的4种特点展开讨论:1. 各有新增的训释。2. 各有新增的韵字。3. 各有新增的注音。4. 各有新增的小韵。第1、4项主要是补充《集存》没有讨论的问题,第2、3项是新的观点。《笺一》与《笺二》能够比较的韵是钟江支脂之五韵。《笺一》和《笺三》可比较韵是铣狝篠小巧晧哿马荡梗耿静迥有厚黝寝琰忝拯等豏槛范质物栉迄月没末31个韵。

一、 新增训释的比较

《集存》注意到《笺二》、《笺三》的训释与《笺一》不同,“所注训释也跟笺注本一不尽相同”,“在注解方面,本书与笺注本一也不一致”,只是概括了《笺二》与《笺一》注文的训释不同,其实《笺一》新增的训释是比较多的,现把《笺一》、《笺二》所有新增的训释胪列出来:

1. 《笺一》新增训释:

支韵:“羲,气。”“觜,星名。”*文中先列出韵部,再列出新增训释的训释,新增训释下划横线。下同。

脂韵:“貔,豹属。省作豼。”“资,财”“肌,肥。”“鳲,鳲鸠,获谷”“遗,失。”“馗,神名。”“麋,鹿属。”

之韵:“怡,悦。”“颐,年。”

2. 《笺二》新增训释:

钟韵:“漨,水名。”

支韵:“訾,思也。量也。”

之韵:“圯,桥名。从土,巳声。”“丝,丝绢。”“錤,鎡錤。古作兹其。”“僛,舞皃。”“基,基址。”“箕,簸箕。”“鶅,东方爲雉”“滋,多。或作稵。”

两种韵书的训释皆各有增加,《笺二》比《笺一》新增的训释要多。

再看《笺一》和《笺三》新增训释的比较(《笺三》入声新增训释较多,不列入本表):

1. 《笺一》新增训释

铣韵:“茧,俗作蠒。古典反。五。”

篠韵:“窱,窈窱,深远皃。”

哿韵:“菓,菓实。”“蠃,蜾蠃,虫也。蜾蠃。”

马韵:“冶,鑪。”

梗韵:“秉,持。”

寝韵:“噤,寒。渠饮反。口噤。二。”“陕,县名,在弘农。失冉反。又分陕于此。”“掩,掩取。弇同。”

2. 《笺三》新增训释

巧韵:“爪,侧绞反。三。手爪也。”

荡韵:“荡,草中爲莽”

梗韵:“挭,大略。亦生挭。”

静韵:“靖,立竫;或曰细皃,并出《说文》。”“炯,光。又音泂,炯诫。”

有韵:“茆,凫葵,水草,《诗》云:言采其茆。又莫饱反。”

拯韵:“拯,救溺。无反语,取丞之上声。俗作拯。”

就如上文所述,《笺三》和《笺二》的性质相同,《笺三》新增的训释比《笺一》多,但是从《笺一》和《笺三》两书上声新增训释比较来看,《笺一》上声新增的训释几乎和《笺三》相当。两书新增训释的主旨不相同,《笺一》以训释字形为主,几乎占了一半:解释俗体字4例,或体字5例,古字3例,没有直接标识“《说文》”的训释,对词义的比例和解释字形的比例相当;《笺三》主要训释词义:新增训释解释俗体字2例,或体字2例,引“《说文》”的1例,引“《诗》”2例,其余则解释字义。两种残卷新增训释的目的一目了然。从两书新增的训释数量相当的事实来看,可以证明《笺一》也是一部新增了许多内容的韵书。

二、 新增韵字的比较

《笺一》和《笺二》相比较,《笺一》新增韵字较少,《笺二》新增较多,《集存》只是举例说明《笺二》增加韵字的方式是“几加几”,其实《笺二》有些韵字的增加并非通过“几加几”的形式,有时并没有标出,现把所有新增的韵字全部列出:

之韵:洍媐碁辤 斄 鰦

《笺一》和《笺三》新增的小韵字的比较,《集存》认为《笺三》“在同一纽之中本书收字也略有增加……也有少数几纽的字数比笺注本一少”*《唐五代韵书集存》,第845页。并举例说明。我们认为《集存》的看法是对的,但只是举了一些例子,没有列出完整的数据。现将两书新增的小韵字全部列出,并分析《笺三》新增小韵字的来源。《笺一》新增7例韵字,《笺三》新增的韵字29例:

1. 《笺一》新增韵字

狝韵:瓛 篠韵:愀

晧韵:騲 哿韵:笴

养韵:俩曏饟

2. 《笺三》新增韵字

梗韵: 迥韵:胫。

琰韵:渰揜弇

三、 新增注音的比较

《集存》注意到《笺一》和《笺三》的反切用字有部分不同*《唐五代韵书集存》,第846-847页。,但却没有讨论两书新增注音的现象。这些注音包括给注文中难字注音的形式“某字某某反”(新增的注音下加横线)据我们统计,《笺一》增加注音10例,《笺二》1例,《笺三》7例:

1. 《笺一》新增注音

铣韵:“萹,萹竹,草。又布玄反。”

篠韵:“湫,隘。子了反。又子攸、在久二反。隘字乌懈反。二。”

晧韵:“好,呼浩反。又呼到反。一。”

有韵:“右,又于救反。”

有韵:“否,又符鄙反。”

厚韵:“[謏],[謏]訹,[诱]辝。又苏了反。訹字辛聿反。”

厚韵:“喽,嗹喽,烦皃。嗹字路贤反。”

寝韵:“恁,信。又如林反。”

等韵:“等,齐。多肯反。又多改反。一。”

2. 《笺二》新增注音

脂韵:“遗,又于季反。”

3. 《笺三》新增注音

小韵:“□,目重睑。又纪小反。”

迥韵:“炯,光。又音泂,炯诫。”

黝韵:“黝,黑。于糺反。又于幼反、益夷反。二。”

琰韵:“剡,削。又县名,[又]时琰反,在会稽。《说文》:鋭利。”

琰韵:“猃,猃狁。《说文》又力险反。”

没韵:“杌,动摇。又音月。”

末韵:“癹,除草。又匹末反。”

《笺一》的新增注音既有又音“又某某反”,也有为释语难字注音的“某字某某反”;《笺二》、《笺三》除了《笺一》的两种注音形式外,还有“音某”的直音形式及引用“《说文》又某某反”两种,形式比较多样。但是,数量却没有《笺一》多。照上文两项的比较,《笺一》的增幅没《笺二》、《笺三》多,但是由《笺一》新增的注音数量来看,就不能简单的判断《笺一》所收的内容比《笺二》、《笺三》少。因为韵书回归到本质上而言,就是以反切为主的,新增韵字和训释只是增加篇幅,增加又音却是增加了韵书的语音单位,更能够显示出一部韵书的增修情况,又音的增加更凸显出增补韵书的人有意为之,所以又音的增加更加能够体现韵书的增补情况。这一点前贤较少关注。

四、 新增小韵的比较

1. 《笺一》新增小韵2例:

寝韵:“廞,虚锦反。又虚金反。陈车服。一。”

琰韵:“渐,自染反。二。”

2. 《笺三》新增小韵13例

狝韵:“嫸,之善反。一。[出]《说文》”

荡韵:“懬,丘晃反。一。新加。”

琰韵:“[燄],□□反。一。“火行微燄燄也”,新加,出《说文》。”

豏韵:“嵁,(嵁绝),□□。(士)□□。□。□□。”*本小韵字注文残损比较严重,《广韵》注文作“嵁绝,山皃。士减反。一。”与本纽字数相当,后两字当是“新加”字样。

质韵:“叱,呵也。齿日反。一。”

质韵:“咥,笑。勑一反。一。”

月韵:“钀,鏕也。鱼揭反。一。”

没韵:“猾,楚词。又滑。又淈,同。侯忽、公忽二反。一。”

综上比较可知,《笺一》和《笺二》、《笺三》其实都新增了许多内容的韵书,只是增幅的目的不相同。《笺一》新增的内容主要有两项:1. 新增韵字比较少,新增训释数量比《笺二》、《笺三》少,但是说解字形的训释比较多。2. 新增注音比较多,包括“某字某某反”的类型;《笺二》、《笺三》新增的内容有4项:1. 所收韵字增加,2. 新增训释以《说文》加注比较多,同时也有解释字义的。3. 新增小韵(只见于《笺三》)比较多,4. 新增注音比较少。两者都是《切韵》的增补本,但新增的内容着重点不同,不仅仅是小韵字的训释不同、收字多寡不同而已。《笺一》和《笺二》、《笺三》从体例、收字、反切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可以归类为同一种韵书,但是通过上文的比较,我们注意到《笺一》和《笺二》、《笺三》三种残卷新增的内容有很大的独立性。由此可见,流传于敦煌地区的韵书,经过增补之后新增了许多的内容,说明韵书在传抄、增修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增加了许多的人为因素的作用。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古籍所)

猜你喜欢

笺注注音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用语文方法为数字分组
《四库全书总目》五峰集 斐然集笺证
诗史、索隐与晚明记忆
《曝书亭集词注》笺注内容探析
《说文解字》注音释义识略
主要内容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注音有变化
东巴文从音补到注音式形声字的演变
“坠我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