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FMEA的企业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

2016-03-19杨贵州宫德卿王秀国梁家勇张开凤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

安全 2016年1期
关键词:标准化建设应急管理

秦 卿 杨贵州 宫德卿 王秀国 梁家勇 张开凤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



基于FMEA的企业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

秦 卿杨贵州宫德卿王秀国梁家勇张开凤
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

【摘 要】在企业中运用FMEA推行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从应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上进行标准化指导,主要目的是对突发事件在响应过程中的处置程序上的每个步骤及时间和区域的全方位进行规范设计,提升反应快速、协助程序流畅、应对有效的综合处置能力。

【关键词】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FMEA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多数因应急救援不力,而导致事故不能及时遏制,以至于事态扩大或衍生事故的发生。如何全面提高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应急处置与救援综合能力的建设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拟采用FMEA模式探讨应急管理及应急处置救援方面推行标准化体系建设的规范,从而为我国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管理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

1 问题提出

在应急管理标准化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很多学者鲜有提出,多数在学术研究层面研究体系及框架的构建等等。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及实际情况自主研究实效性的应急管理标准化规范工作较为少见。

FMEA模式强调的是“事前的预防”而不是“事后的追悔”,作为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管理虽然是最后一道屏障,但是,通过采用FMEA模式[1]建立应急管理标准化,能精确找出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置综合能力的潜在失效模式,将应急管理的重心前移到事前预防。根据范围确定FMEA分析内容[1],确定应急管理的系统、子系统或部件,在FMEA开始前,必须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管理清晰理解。目前由于国内还没有应急处置及救援能力建设的标准化和专业规范[2-6],在突发事件的临危状态下,只能凭借应急预案中的应对措施进行处置,由于应急预案在编制过程中依据编制导则所形成的预案文稿,在实际突发状态下的科学性、可操作性都存在着执行折扣[5]。原因是编制的应急预案中并未对应急响应的时间做出明确的规定,一系列操作中的实际问题都有待进行标准化要求。

从应急处置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上进行标准化指导,主要目的是对突发事件在响应过程中的处置程序上的每个步骤及时间和区域的全方位进行规范设计,提升反应快速、协助程序流畅、应对有效的综合处置能力。

2 研究方法与程序

2.1 企业层面应急管理标准化

企业层面应急处置和救援综合能力建设要做到“四有一能”的目标。“四有一能”:编制预案有针对性、响应人员有梯队、响应时间有标准、应急资源有

储备、区域职责能明确。

编制应急预案要有针对性[4]。采用FMEA展开潜在失效原因进行分析,一般应急预案的编制通常是针对事故类型进行应对的编制,编制预案时应该充分考虑保护人员安全是首要任务,员工是最有价值的资产;其次是财产安全。本着这一原则,列表编写应急预案,列表内容包括所有装置及功能区域、面积、能量集聚、风险等级排列等,基础数据的摸排清晰,方能逐一针对编制应对措施,并现场验证确保有效。

响应人员有梯队,响应时间有标准。应急响应人员的梯队明确是体现在人员空位时的递补关系,从应急指挥者到功能组成员与现场操作人员的应急队伍中的成员,采用FMEA关系矩阵图,根据功能划分响应区域与范围,标注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响应示意图,组织及指挥者事前离开工作岗位时通报第二梯队负责人,依次类推;现场应急响应人员的梯队要求则是在突发事件时,本区域内的第一梯队响应人员在响应时间上要求2分钟内到场履行响应措施,第二梯队响应人员5分钟到场履行响应措施,第三梯队响应人员10分钟内到场进行应急响应。对快速响应做出具体时间规定,前提条件是功能区域及责任区间规划合理。

应急资源有储备。员工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应急资源首先要储备足够的、高标准的人员应急防护器材及个人防护用品;其次是储备有针对性的应急物资,结合应急响应区域功能规划,合理配置相应应急物资,既能兼顾各应急响应区又满足要求。做到应急物资要物尽其用、优化储备、完好能用。

区域职责能明确[7-10]。依据人员和工作岗位,明确辖区内的责任,细化到每个灭火器的拿取、能源切断阀门的位置及人员,疏散人员撤离的方向及路线,转折处的信息传递等环节的列表方法进行示意标注,体现细节责任落实到人头无缝隙。

2.2 班组层面的应急标准化

班组应急处置“四个一”建设:一法、一图、一点、一号。一法—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法(常用急救方法);一图—应急疏散图;一点—紧急集合点;一号—报警电话号码。

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法(常用急救方法)。危化品企业班组应急处置方法必须简洁有效,针对事故类型首先明确能源切断环节的关键部位、预防能源聚集的释放环节及措施、采取保压方式的能源疏导等重要步骤都应一一罗列,在班组中张贴上墙历历在目。

班组应急疏散图。安全通道及安全出口处都应张贴应急疏散图,图中标注清晰的逃生路线、紧急集合点、应急防护设施、相邻区域影响范围等,体现疏散图的实用、清晰、明了的宗旨。

紧急集合点。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特性,每个功能区应设置多个紧急集合点,根据事态的大小和风向的因素等确定启用紧急集合点的使用,所以在功能区域的四周空旷地带分别设置紧急集合点是灵活使用的前提。

报警电话号码。危化品企业的报警电话要根据应急功能的需要进行明示,消防、环保、生产运行等不同功能的响应组织的电话要张贴并牢记。

2.3 岗位层面的应急标准化

岗位应急处置“五个一”:编制一套规范实用处置方案、人手一张现场应急处置卡、张帖一张应急处置图表、每月一次应急处置培训、每季一次现场处置演练。

编制一套规范实用的处置方案[11]是一起应急管理的基础,特别是岗位处置方案,安全作业或安全行为是把控突发事件的第一环节,处置方案要简化到3-5步骤,直接明确事件,写明处置步骤,个人注意事项,按责任分工响应。

人手一张现场应急处置卡。便于岗位人员学习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一卡在手耳濡目染变无意记忆为有意记忆,将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固化于脑。

张贴一张应急处置图表。简化应急流程,张贴岗位上墙,人在应急状态下受过专业训练人员的智商只有35%左右,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低于10%,因此,在岗位上张贴简化后的应急处置图表是再次提醒处置步骤。

每月一次应急培训和每季度一次应急演练。将应急预案的理论学习、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综合演练进行常态化,常态化的培训与演练能及时根据岗位情况变化,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不断的完善、改进,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同时随时修订应急预案。

2.4 员工应急能力标准化

员工应急处置“六能”:能熟悉预案、能熟练演习、能迅速反应、能冷静应对、能快速处置、能四不伤害。

能熟悉预案。员工参与应急预案的编制,特别是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员工的技术与经验要融入应急处置方案中,体现处置方案是集体的智慧,要熟练掌握与运用。

能熟练演习。根据现场处置方案内容,在岗位工作期间与处置方案结合,在操作或巡检过程中体验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结合实际对突发事件进行头脑风暴法式的演习,将潜在的风险全部看见。

能迅速反应、能冷静应对、能快速处置、能四不伤害是指员工在应急响应中,要保持冷静、快速进行应对,按照现场处置方案进行有效控制,在应对过程中注意个人安全防护的同时,能兼顾他人的安全。

2.5 应急演练标准化

应急处置演练“六化”:应急演练常态化、应急演练真实化、应急演练无纸化、应急演练突袭化、应急演练细致化、应急演练评价化。

应急演练常态化。国家标准要求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每年一次,专项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每年不少于两次。笔者认为应急演练要常态化,每季度至少要一次,应急演练是接近实战的最好方式,演练必须常态化。

应急演练真实化。演习不是演戏,要假戏真做,认识到位,态度严肃,按预案进行演练,每个环节都用秒表进行验证,在应急演练评价环节提供量化依据。

应急演练无纸化。避免演练时编制演练方案和导演剧本现象的存在,实行无纸化演练。应急演练只通知参加演练人员和观摩人员,临时设定演练科目,一起响应环节与措施都采用预案进行应对,检验真实的预案掌握情况与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演练突袭化。在不影响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针对岗位或班组进行突袭化应急演练,在不通知的情况下,发布异常事件情况,检验员工应急处置的反应能力与相应时间,真正全面检验在突发事件下人员的真实应对能力状态,根据相应情况进行级别评定,为今后的应急培训提供依据,便于应急培训的因材施教。

应急演练细致化和评价化。将应急演练的每个环节、每个人用秒表测试,对处置步骤及过程进行时间计算,列表开展项目,利用FMEA评价失效模式的潜在要因,为预案的修订完善、人员培训或应急能力提升提供数据量化的准确依据,从而确定正确的应急管理工作方向和目标。

3 结果及分析

基于FMEA的应急标准化研究,并根据标准进行企业、班组、岗位、人员及演练环节的落地探讨,最终形成应急管理的不同层次的标准化目标、方式、方法等。

针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应急管理,明确了企业应急预案的方向性,指挥系统的明确定位与职责,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等完善标准化建设,并能结合企业实际和作业环节进行有效的落地。

对于企业内部不同生产单元的应急管理标准化要求,明确了应急处置中的关键环节和必备要素,为企业在班组应急管理中提供理论依据,对班组应急响应的关键环节进行了阐述,特别是危险化学品企业的能量把控环节的应对措施,提出人员是最有价值的资源,目的明确后的工作思路将会提供有效性。

把应急管理中检验应急能力的主要环节应急演练进行了六化要求,通过脚本演练方式倒推事故起因的研判,旨在对事前预防的深入。

采用FMEA失效模式和关键性分析,编制一个应急管理潜在失效模式分级表,以便建立应急管理来考虑预则立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

4 结论

经过FMEA的分析应急管理及标准化环节的落地研究,得出:

(1)应急预案编制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关键要素要明确,措施要简洁易行,避免繁文缛节。

(2)应急处置和救援综合能力建设要做到“四有一能”,特别是要强化应急梯队建设与相应时间的标准要求。

(3)岗位员工是应急响应的第一环节,应急处

置的“六能五个一”是应急标准化落地的直接环节,也是应急管理标准化的关键要素。

(4)应急演练的“六化”是全面检验应急管理标准化的系统评估措施。

基于FMEA的应急管理标准化研究,只是采用了单一的分析模式,针对作业的第一环节研究,有的信息收集有可能存在完整性的缺陷。并且,该研究仅仅是在危险化学品企业中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是否具有对于跨组织跨行业的特征尚无法说明。

今后的研究需要继续采用FMEA全面的分析模式,探讨应急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的落地机制。

参考文献

[1] 姜秀慧.安全生产中介组织参与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 11(5):159-163

[2] 盛勇,孙庆云,王永明.突发事件情景演化及关键要素提取方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1):17-21

[3] 李晶晶,朱渊,陈国明,等.城市油气管道泄漏爆炸重大案例应急管理对比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2014, 10(8):11-15

[4] 李湖生.美国企业应急预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10(11):65-70

[5] 张吉军,姜一,申婧.企业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形成机理探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10(10):160-165

[6] 史丽萍,王影.基于FMEA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化实现成本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6):123-128

[7] 黄亮华,贾立江.企业安全应急管理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9,(22):95-96

[8] 侯月丽.应急管理标准化工作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2, (10):70-74

[9] 肖振红.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研究[J].企业活力,2009,(9):89-93

[10] 刘铁民.重大事故应急处置基本原则与程序[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3):3-6

[11] 汪云峰,白庆华,周晓莉.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1):84-89

猜你喜欢

标准化建设应急管理
营配信息集成的客户停电应急管理研究
基于知识元和有色Petri网的应急实施流程优化方法
浅谈地市级烟草商业企业标准化建设
浅谈烟草商业企业系统化管理整合的方法
变电站精益化管理的研究与实施
民族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油气储运标准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研究
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路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