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化人才联通“一带一路”:角色、需求与策略

2016-03-19辛越优

高校教育管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需求一带一路

辛越优, 倪 好

(1. 浙江大学 “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2.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8)



国际合作办学

国际化人才联通“一带一路”:角色、需求与策略

辛越优1,2, 倪好1,2

(1. 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2.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8)

摘要:国际化人才是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基础,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参谋助手”、“政策推手”和“项目抓手”。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领域的重要合作,离不开全球领导型、高端技术型、创新创业型、金融领军型和人文交流型国际人才的保障。面对国际化人才需求,政府、高校、产业界等应互通有无、协同发展,科学制定人才战略;高校应该承担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责,特别是应加快跨学科培养“一带一路”方向人才,设立“一带一路”国家留学基金;政府应在充分利用已有国际化人才资源基础上,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和实践平台,形成“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后盾,朝着厚植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进程“软实力”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教育;需求;策略

“一带一路”是中国发起的全球性倡议,旨在推动沿线国家深化各领域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发布的《“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需要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支点和关键[1],战略框架内各项内容的深层推进,都离不开复合型、高素质、外向型国际化人才队伍。在战略推进的新形势下,分析我国迫切需要哪些类型的国际化人才,以及如何占领“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高地,是当前摆在政策制定者、高等教育机构、企业界等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 国际化人才是保障“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主要角色

人才是“第一资源”,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资源。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地球村的形成,国际化人才将主导时代的发展。国际化人才除了具备所有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外,还应具备一些特别的能力:在专业范围内视野宽阔,自觉或不自觉地越过地域、文化甚至时代的局限;求真、求新、创新意识强;在坚持民族、时代特色的同时,符合当代乃至未来人类发展的普遍的价值标准和发展进步的主旋律[2]。国际化人才需要精通相关外语、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善于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3]。

“一带一路”所经国家众多,空间辽阔,国情民意复杂,合作领域广,因而也迫切需要大批专业素质高、通晓国际规则、掌握多国语言的国际化人才。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国际化人才必将作为“主角”推进各项任务的实施开展。

(一) “一带一路”战略决策的“参谋助手”

“一带一路”战略是世界性的系统工程,关系着沿线60多个国家和谐发展、合作共赢的命运。各国家层面的重大决策将主导着未来“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有效决策的形成应当是各方智慧的结晶。重大决策的过程需要先期调研、综合评估、形势预判,这就需要大批了解各国民俗文化、善于把握全球发展动向、擅长外交谈判沟通的专业性人才,提供科学、及时、合理、可靠的咨询信息,发现深化与沿线重要国家合作、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可能,充当国家重大决策与战略布局的“参谋助手”。

(二) “一带一路”战略引导的“政策推手”

《“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和相关政策表明了沿线国家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同时也确定了合作的重点领域,绘就了发展路线。“一带一路”蓝图相对来说是固定的、有章可循的“参考坐标”,各国可以在“一带一路”多维空间“坐标系”范围内灵活发挥。国际化人才是推进沿线国家政府与企业、社会团体、国外媒体、外国专家学者等协调沟通与政策解读的主力军,他们的工作有助于促进国内外各界对“一带一路”政策的正确理解,达成共识,促进民心相通。

(三)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项目抓手”

纵观世界,每个实力大国背后都有强大的国际化高科技、高级管理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体系作支撑。美国的国际留学生比例全世界最高,而且极高比例的留学生选择移民留在美国STEM领域工作[4]。这些国际化高科技人才为美国的繁荣与强大奠定了重要的智力基础。硅谷地区的高校与企业协同发展,创造了象征美国科技文明的“高科技圣地”,高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是其中的核心要素。我国高端科技、企业、基础建设等领域因缺乏高科技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而屡屡受限。“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工程建设、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产权交易、电子物流、国际采购等国际贸易方面,科技转化、商务谈判、贸易往来等创新创业方面,都需要能力突出的“项目抓手”。

二、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5]。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为主要内容,重点加强合作[6]。 “五通”的合作领域,相应地需要各类国际化人才。

(一) “政策沟通”需要全球领导型的国际化人才

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沿线各国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政府间友好交流、增进互信、达成共识的重要途径。过去,国家部门层面主要以国内事务为主,涉及国外事务较少,如国家发改委以往主抓国内项目审批、国内经济发展研究等。然而,随着全球化深入和“一带一路”推进实施,国外事务和参与国际谈判与合作越来越多,涉外业务日益繁忙。因此,政策沟通方面所需国际化人才主要是高层次领导型人才为主,涉及外交、高访、区域合作规划对接等方面的具体事务,需要大量的懂多国语言、善于外交谈判、深知具体专业领域业务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政策沟通是基础,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关键。所以,迫切需要全球领导型国际化人才引领跨国外交、谈判、协商,这样才能保证“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 “设施联通”需要高端技术型的国际化人才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设施联通主要需求技术型、创新型、懂经营管理等的工程技术类国际化人才。沿线国家将在航空、高铁、航海、输气管道、跨境光缆等方面扩大合作,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以土木工程师、交通工程师、信息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等为代表的技能型、创新型、高精尖型人才将是促进设施联通建设的主干力量。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难以满足日益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需求,熟练掌握外语,懂外派出国的法律、政治、民俗、建设标准的高精尖人才,则是更加稀少。“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最终都得靠具体项目加以支撑,因此,基础设施的国际化人才开发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果,是展现我大国风采、取信于沿线国家的基石。

(三) “贸易畅通”需要创新创业型的国际化人才

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沿线国家将努力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生效和实施。贸易畅通主要需要懂经济产业、会经营管理、有国际企业工作经历等的国际化人才。推进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工程技术、核电、太阳能、新材料等产业合作,加快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等。每一项贸易合作,都对国际化经济、贸易人才提出较高要求。调查发现,63%的“走出去”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认为国际人才短缺是影响企业“走出去”效益的主要因素,而且,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推进,国际化人才不足将成为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7]。2005年,麦肯锡公司对80 多位人力主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0 %不到的求职者符合外资公司的会计、财务、工程等岗位要求, 大多数求职者缺乏不同语言和文化间的沟通能力[8]。可见,具备国际化素质的人才是掣肘企业“走出去”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韩国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通过持续增加人才培养投入,以提高公司生产效率,弥补国际化人才短缺问题,相对具有前瞻性[9]。同时,在经济转型和优质产能合作的背景下,更需要大批国际创新创业人才,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业,促进当地就业。

(四) “资金融通”需要金融领军型的国际化人才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我们要重点推进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双边货币互换、债券市场开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方面的合作与建设。所需求的国际化人才主要以金融相关人才为主。根据“一行三会”制定的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未来10 年的中国金融从业人员总量将按照年均3.5%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515万人[10]。可见,中国金融人才市场需求非常旺盛。因此,国际化金融领域迫切需要能够充当领军人物的高级管理人才、高级专业人才、高级金融服务人才、高素质的金融业领导人才[11]。推进“一带一路”中金融领域合作与发展,关键问题不再是国际金融机构应如何适应我国国情,更不是我国政府应如何保护中国金融业,而应是中国金融行业如何以更为积极的态度适应国际竞争规则。如何才能在这样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中国经济金融平衡健康的运行和发展,是资金融通面临的、关系沿线国家经济兴衰的全局性战略问题。金融业的竞争实质上是金融人才的竞争,金融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处于核心层次、核心岗位的高层次、国际化金融人才的竞争[12]。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有50多个国家加入,涉及国家多,资金链复杂,未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运行与管理,必然需要大量高层次国际化金融人才。

(五) “民心相通”需要人文交流的国际化人才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文化根基。民心相通,说到底是民族理解的加强与文化交融的加深,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基础,是消除误判、加强合作的必要条件。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是促进双多边合作的坚实基础。民心相通的国际化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教育、文化、旅游、医疗卫生、法律、就业等方面。譬如教育方面,主要包括国际教育研究专家、双语教师、孔子学院志愿者、国际组织教育项目的推动者等;旅游方面,主要包括国际导游、了解国外民风和当地特色文化的策划专家等;医疗卫生方面,主要包括国际医学专家、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中国代表、国际救援医疗团队等;法律方面,主要包括国际法专家、国别法律研究的学者和能够为国家和跨国企业维权的律师等。

三、 国际化人才保障“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策略

如何保障国际化人才服务“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是当前亟须各界重视和研究的课题。针对当前“一带一路”推进情况、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政府应科学制定人才战略,通过设立“一带一路”国家留学基金,深化国际组织合作培养国际领导人才等策略保障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机构应对国家重大需求,应当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跨学科式培养“一带一路”方向人才。各界应携手共进,厚植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进程中的“软实力”。

(一) 科学制定人才规划,使国际化人才保障有据可依

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探索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教育路径,离不开《“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一纲领性文件的指导。然而,针对“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保障专项规划尚未拟定,目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仍处于无据可循的尴尬境地。国际化人才是保障“一带一路”顺利实施的关键主角,是决定“一带一路”是否取得良效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国家和政府有必要制定“‘一带一路’人才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推进方案”。中央组织部门或国家人社部门应牵头,会同发展改革、教育、外交、财政、商务等相关部门做好“一带一路”战略人才保障问题研究和需求分析,制定出台“‘一带一路’人才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推进方案”,明确部门职责,预算专项资金,推进人才开发的若干项目实施。此外,国家还需研制国际化人才开发推进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有效、有序推进实施。地方根据各自的“一带一路”规划框架,以重点产业、合作领域、发展特色为基础,制定符合地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规划,与国家有效衔接。国家、地方制定“‘一带一路’人才发展规划”时,要突出以国际化人才开发为重点,以行业需要为基础,并细化具体措施,使“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开发有规划可依,有政策可循。

(二) 教育先行,是“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基础

教育先行,特别是高等教育要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主动改革,以适应“一带一路”战略所需的国际化人才发展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13]因此,我国应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各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深化跨境教育合作,设立相关政府奖学金,增加沿线国家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的招收名额,同时也加大派出留学人数,重点在小语种人才、工程技术人才、金融人才、政治法律人才、创新创业人才等领域,尽早培训和培养符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领导者。

(三) 设立“一带一路”国家留学基金,促进国际化人才流动

人员流动是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小语种高端人才奇缺、战略性外语人才储备不足、对合作国家民心社情了解不足的情况下,设立留学基金,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同时鼓励本国学生“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方面,《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指出,除中国外,泰国、马来西亚等中高收入国家和印度、印尼、菲律宾等中低收入国家在2000年至2012年间留学生数量增长幅度超过120%,已经成为主要留学生源国,学生需求高涨,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中国留学生的目的国以英语国家为主,但“一带一路”沿线等与中国有经济交往活动的国家逐渐受到重视[14]。也要看到,目前我国非通用语言人才短缺,远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国家可以通过学生交换、师资互派使问题得到缓解,甚至做到沿线四十余种官方语言全覆盖。国家相关教育行政机构应设立“一带一路”留学基金,用于支持与沿线国家的师生交流,并至少涵盖专业性人才项目、联合培养类项目和语言类项目。

(四) 倒逼教育改革,以跨学科方式培养“一带一路”国际化专门人才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倒逼我们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全面审视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5]。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流的、受国际认同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师资力量等等。随着知识生产模式II的兴起,知识在大范围地潜在知识生产场所之间和不同的应用环境之中传播[15],以问题逻辑为导向,以应用情境为场域的知识生成,带有天然的跨学科性。国际化人才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汲取来自外交、语言、国际法律、商贸等众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拥有更加全面、复杂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国家对人才进行宏观布局、综合分析、全局衡量和长远规划。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流培养模式还是单学科模式,“懂教育的人不懂经济,懂经济的人不懂外语”等话语体现出人才在知识结构上的重大缺陷,学科分化与知识“碎片化”制约实践发展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应审慎研究“一带一路”专门人才所需的关键知识、技能,研制相关培养方案,选拔优秀人才进行专门性、跨学科式的培养。

(五) 充分利用已有的国际化人才资源,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和实践平台

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家和地方的高层次国际化业务人才,驻外使领馆人才,联合国贸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中国代表,外国华人华侨,留学生等都可以被视作已有的国际化人才资源。这些国际化人才将是“一带一路”先期实施的引路人和先行者,政府应加大对现有国际化人才的利用和培养,多选派相关人才外出学习和调研,利用驻外机构和在外国际化人才团体等收集沿线各国的相关政策、制度信息,组织翻译投资、金融、工商等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应发挥海外6 000万华侨华人和商会的集体智慧[16],引导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力争多派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到相关国际组织与机构任职和工作,提升我国的话语权。

与此同时,我国还应完善高层次、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引进机制,吸引更多国际化人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政府需重点落实国家“千人计划”“留学归国人才”等的引进和安置工作,采取高薪聘请、企业股权分配、提供合适平台等方式留住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国际化人才引进的服务,激发海外国际化人才热情,促进人才流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领域中;实施“一带一路”特殊人才引进工程,吸纳世界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引领产业转型,提升管理效能,创新技术改革,充实人才队伍。

此外,国内有条件的部门或相关高校可联合组建“一带一路”战略专家智库,依托高等学校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学科优势,加大援外培训、学术交流和政策研究的力度,同时作为相关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撑。为培养创新创业型、金融领军型国际化人才,各省应建立“一带一路”相关咨询机构,按照企业“走出去”的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先期调研和方案制定;企业通过购买服务,掌握对象投资国民俗、文化、政策体系、投融资的法律制度、用工条件等信息,从而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判断,为具体投资策略与行动方案制定打下基础,降低企业“走出去”的风险。

“一带一路”战略是适应中国和平崛起需要与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17]。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也获得了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东盟等国际组织及政府间合作组织的积极回应[18]。庞大、复杂的世界性系统工程的推进实施,除了考虑政治风险、非传统安全因素和经济、法律、道德上的挑战[19],必须优先考虑国际化人才保障的问题。一是要转变重项目设立,轻人才开发的传统思维。二是要转变单打独斗,唱独角戏的方式。既要跳交谊舞,又要跳集体舞,集各国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智慧力量,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实现互利共赢。三是要转变仅抓市场投资,放松人力资源投资的观念。政府、企业应当将人力资本投入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抓手,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创新发展力度,转变学生培养方式,力求多出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将“优先投资人才资源”的理念贯彻到“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1]周谷平,阚阅.“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 教育研究,2015(10):4-9.

[2]赵立宪.什么是国际化人才的关键特征[J].国际人才交流,2013(7):55.

[3]王焰新.“一带一路”战略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化[N].光明日报,2015-05-26(13).

[4]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the National Academies.ResearchUniversitiesandtheFutureofAmerica:TenBreakthroughActionsVitaltoOurNation’sProsperityandSecurity[M]. Washington D 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12:35.

[5]瞿振元.“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教育新使命[N].光明日报,2015-08-13(011).

[6]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3.

[7]王辉耀,孙玉红,苗绿.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18.

[8]王一兵.中国大学的国际化——一杆标尺和一张路线图[J].高等教育研究,2011(4):1-5.

[9]Vance C,Chow I,Paik Y,et al. Analysis of Korean Expatriate Congruence with Chinese Labor Perceptions on Training Method Importance: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Talent Management[J].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2013(5):985-1005.

[10]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EB/OL] .(2011-11-29)[2015-10-06].http://www.chinaccra.org/uploads/fujianzhucexindaifenx

ishi.pdf.

[11]许一帆.金融国际化背景下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7):15-17.

[12]殷孟波. 时代呼唤高层次国际化金融人才[N]. 中国教育报,2002-02-08(003).

[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5-10-06].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14]王耀辉,苗绿.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85.

[15]迈克尔·吉本斯,卡米耶·利摩日,黑尔佳·诺沃茨曼,等.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M]. 陈洪捷,沈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5.

[16]王耀辉,苗绿. 国际人才蓝皮书: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8.

[17]李向阳.“一带一路”:定位、内涵及需要优先处理的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2.

[18]杨善民.“一带一路”环球行动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87.

[19]王义桅.“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86.

(责任编辑刘伦)

doi:10.13316/j.cnki.jhem.20160614.012

收稿日期:2015-12-05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重大资助项目(2016-03-15)

作者简介:辛越优,博士研究生,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推进“一带一路”办公室)西部开发司借调挂职干部,从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6)04-0079-06

International Talents Connec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Roles, Demands and Strategies

XINYueyou1,2,NIHao1,2

(1.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Zhejiang University;2.College of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8, China)

Abstract:International talents are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ey serve the initiative as adviser, helper, policy-promoter and project-implementer. Without global leaders, high-tech innovators, entrepreneurs, financial leader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coordinators, it is hard to strengthen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in terms of policy coordination, facilities connectivity, unimpeded trade,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people-to-people bond. Facing the rising demands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government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the industry sector should develop synergistically, and formulate talents development plans and strategies reasonably.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be responsible to cultivate more international talents to respond to the rising needs, especially in training speci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fo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set up national scholarships for studying abroad. Governments need to first make full use of existing talents, and moreover to improve the mechanism of talents introduction and practice platforms, so as to reserve more talents for the Initiative. And all thes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wards the goal of promoting soft power of the Initiative.

Key words: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ternational talents; education; demands; strategy

专题主持/林金辉

倪好,博士研究生,从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

主持人简介:林金辉,教授、博导,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从事中外合作办学、跨境教育、比较教育等研究。

网络出版时间: 2016-06-14

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2.1774.G4.20160614.1605.024.html

猜你喜欢

国际化人才需求一带一路
我国国际商务人才供求失衡问题研究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高职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浅谈国有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如何培养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
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职业院校远程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