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学学术研究的综述*
2016-03-19王恒安韩山师范学院教务处广东潮州521041
王恒安(韩山师范学院 教务处,广东 潮州 521041)
我国教学学术研究的综述*
王恒安
(韩山师范学院 教务处,广东 潮州 521041)
摘要:我国教学学术研究体现了“依附与借鉴”的研究态势。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国外教学学术研究的介绍与引进等方面。我国学术界对于教学学术研究的主要贡献,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对于教学学术本身概念、内涵的界定;对于教学学术与教师发展的论述;对于教学学术能力及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但整体上教学学术的研究依旧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标志性原创学术成果。
关键词:教学学术;研究综述;学术成果
如果说自1990年博耶首次提出“教学学术”的理念作为开端,那么关于教学学术的研究已经持续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查阅中国知网CNKI,可以发现我国关于教学学术的学术论文最早出现于2000年发表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的题为《着力提高大学教学学术水平》的论文。由此开始纪元,我国关于教学学术领域的研究也持续了近15年之久。文章通过分析知网自2000年起至2015年所有以“教学学术”为主题的论文进行筛选、分类、评析,对我国教学学术研究的历史演变、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一次“素描式”的勾勒,尝试完成对我国教学学术研究做一次“全景式”的综述研究。
文章以知网收录的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搜索“教学学术”为关键词,以“主题”“篇名”等不同方式进行筛选,时间统一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剔除会议主题综述、刊首语等非学术论文,共检索到约220篇关于教学学术研究的论文。考虑到研究时间与精力的问题,同时为了进一步聚焦研究的方向,通过设置“核心期刊”“CSSI”来源为限定条件,从220篇论文中筛选出核心论文(含CSSI)共计113篇,作为本研究的主要对象。当然,文章的数据来源仅限于学术期刊,而没有添加一些以“教学学术”为主题的硕士、博士论文,主要考虑到这些学位论文很多核心的观点会包含在同作者后来发表的期刊学术论文之中,当然也难免挂一漏万,所以同时摘录了关于教学学术为主题的硕博学术数十篇论文摘要,作为主要参考资料之一。
一、我国教学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
单纯从每年发表的核心论文的数量上分析,可以明显的看出,在2008年以前关于教学学术研究的论文基本上都是零星的几篇,说明这一段时期学术界对于教学学术的关注度很少,相较于2008年,2009、2010年连续两年都以100%递增,发文数量分别为8篇和16篇,然后2011年短暂的回落到9篇,从2012年起连续三年都稳定的保持在15篇左右,2015年达到最高峰值23篇。每年核心论文的发表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总体趋势,可以看出我国对于教学学术的研究日渐关注,特别是2009-2010年,正值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之时,《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所以学术界对于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相关的“教学学术”理念迸发了极大的热情与关注,两年合计共发表核心论文25篇。虽然相较于教育类核心论文总发文数,关于教学学术研究的论文数还是仅占很小的一个比例,但教学学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学术理念,自此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词汇”,并且逐渐被大众所慢慢熟悉。
从研究内容上看,我国教学学术研究体现了很明显的“依附与借鉴”的研究态势。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国外教学学术研究的介绍与引进等方面,毕竟美国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关于教学学术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作为后来的研究者,一开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汲取精华,实现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这是学术研究的必经之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关于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的介绍[1],博耶的教学学术思想的阐述[2],以及舒尔曼对于教学学术思想的解读,让教学成为公共知识财富等[3],此外还有对于国外实践教学学术的一些效果的总结,比如威斯康星大学实践美国大学教学学术思想述评[4],国际教学学术运动的进展与挑战——基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三国的分析等。[5]通过对国外的教学学术观点的介绍、引进与评述,使我们开阔眼界,打开了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把外来的“教学学术”理念逐渐本土化,形成符合我国特色教学学术的理论成果。
二、我国教学学术研究的现状
青年学者王玉衡和宋燕是我国教学学术研究领域研究比较深入的“核心”学者,这两位女性学者各自依据自己博士论文出版了两本关于教学学术的专著:《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王玉衡)和《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宋燕),同时也各自发表了数篇关于教学学术的“高引用率”的学术论文。其中王玉衡博士系统的介绍并引进了美国数十年来关于教学学术的最新成果与发展历程,比如通过研究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系统演化阶段:学者型阶段、教学型阶段、策略-结果型,总结了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核心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重点分析了美国大学教学学术思想的形成基础:学科教学论知识,并对美国大学实践教学学术思想思路、方式及成效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阐述,她总结到,美国的大学教学学术运动具有“思想原创性、组织的政府性、影响的国际性、实践的探索性和参与院校和教师类型的全面型”的特点。[6]
学者宋燕则从教学学术制度化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特别是教学学术作为一种颠覆性的“学术观”,如何论证“教学即学术”的合理性的问题,成为教学学术研究一个首要解决的问题。她创造性的从“什么是学术”的角度开始论证教学学术的合理性。“学术”作为我们日常耳熟能详的术语之一,虽然大家经常使用这个词汇,甚至大学教师的天职之一就是学术研究,但真正要让大家说出什么是“学术”,反而给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宋燕从学术产生的历史脉络与发展演变展开论述,她认为无论什么类型的“学术”基本构成都包括:学术的内容(高深知识)、学术的形式(研究、传播、应用)和学术的保障(自主),学术的内容表征为高深学问,具有复杂性、专门性和动态性,学术的形式具有研究性、创新性和交流性,学术自由是其保障。[7]由此逻辑演绎出学术是大学教学的本然面貌,教学学术具有“科学性”与“价值性”,从而证明了教学学术的合理性。同时针对我国的大学教学水平的现状,她分析教学学术在实践中开展的主要障碍:既有制度性障碍,如现有的职称晋升、考核与奖励制度明显偏重于“科研”的各种政策导向,又有更加隐蔽与顽固的传统观念的惯性阻碍教学学术理念的传播。由此,她建议从内外两个层面建立制度保障来确保教学学术理念在大学的落地生根与开花结果。
由于教学学术本身的多维度解读,造成了教学学术本身缺乏一个明晰统一的概念内涵的界定,所以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尝试界定教学学术的内涵与外延。周仕德对于“教与学学术”的定义为,“教师在本身专业学科领域的教学与学习的过程,进行公开化及系统化的研究,藉由同行检视和学术社群的共同探究,反思教学实践与学生学习以求改进,发展教学实践智慧,进而将此研究成果公开发表,以促进学术交流与分享。”[8]学者王贵林则认为:“教学学术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指开放性的教学过程观,不仅包括课堂教学,更包括理性的备课和课后的反思与研究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反思评价、理性思考等途径对教学活动在继承、发现、综合及应用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高超能力与所做出的创新性成果。”[9]
国内学者王建华2007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大学教师发展——“教学学术”的维度》是所有关于教学学术引用率最高的论文之一。把教学学术作为大学教师发展的维度,这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贡献。他认为:“大学教师发展的核心在于教学专业的发展,而教学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重构学术内涵为切入点,牢固确立教学学术的观念,理顺好教学学术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之间复杂的关系。”[10]而学者周光礼则把教学学术概念具体化教学学术能力,他认为:“教学学术能力体现了科教融合的理念,大学教师的发展应该包括学术发展与教学发展,建构教学学术能力的主体是大学和教师,大学教师的发展是个人发展和组织变革的结合;教学学术能力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项广泛的政策议程;教学学术能力应该成为学术职业管理政策的组成部分,教学学术能力主要通过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能力来表征,这是建构大学教师胜任力特征模型的基础;教师胜任力特征模型由学术能力、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三个特征因子构成;教学学术能力概念不但是评价大学教学学术能力的有力工具,也是评价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11]
三、我国教学学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纵观我国十几年教学学术研究,虽然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但整体上教学学术的研究依旧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标志性原创学术成果,同时,教学学术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流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内,教学学术研究依旧处于大学主流学术研究的“边缘化”的尴尬地位。我国教学学术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回到文章的研究对象,仔细阅读我们筛选出来的113篇核心论文的内容,可以很明的发现我国关于教学学术的研究一直缺乏实践领域的研究,整体研究氛围倾向于纯理论的思辨研究,教学学术的理念一直没有引起一线教师的认同与关注;其次,国外关于教学学术的研究,从概念内涵的发展经历了从“教学学术”发展为“教与学学术”的两个明显的阶段。教学学术的理念的提出,第一次把教学上升到与传统学术研究同等重要的地位,确实提高了教学的地位。从这一方面来说,教学学术的理念确实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无论如何,教学学术的理念依旧把教学等同于“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代表着“教师中心”的传统观念的延续。“教与学学术”则强调大学教学必须要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以学生为中心,达成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为目标的高质量的教学过程。可以说“教与学学术”是对“教学学术”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是更加完善与先进的理念。相较于教学学术,“教与学学术”的概念解读更加明晰,且形成了统一的概念界定,更加有利于指导实践,并真正在教学实践领域实施“教学是学术”的理念。而我国现今的学术研究中仅有一篇明确的表述为“教与学学术”,[8]从这个角度而言,今后的学术研究,从术语规范表达的角度,统一表述为“教与学学术”可能更为妥当。最后,我国现实的研究环境相较于美国,缺乏更加有力的支撑条件。比如我们一直没有形成类似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一样强有力的组织支持,整体的研究资助少,且没有形成专门的学术期刊,由此,我国的学术研究重复研究的多,原创的少,依附多于借鉴,没有形成本土独特的研究框架。当然这些困难与不足,也正是我们今后发展与提升的方面,一个可喜的变化,是现在高校普遍设置的“教学发展中心”,正是国家层面对于“教学学术”理念认同并制度化的一种体现,依托教学发展中心的资源与实践,我国教学学术研究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王玉衡.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 (2):84-90.
[2]魏宏聚.厄内斯特·博耶“教学学术”思想的内涵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9(9):38-41.
[3]王玉衡.让教学成为共同的财富——舒尔曼大学教学学术思想解读[J].比较教育研究,2006(5):51-54.
[4]王玉衡.威斯康星大学实践美国大学教学学术思想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8(1):11-14.
[5]郝永林.国际教学学术运动的进展与挑战——基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三国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4(3):44-49.
[6]王玉衡.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8]周仕德.大学教与学学术研究:意涵取向、核心观点及发展趋势[J].高教探索,2014,4:83-91.
[9]王贵林.教学学术:教学型大学教师发展的基本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03-107.
[10]王建华.大学教师发展——“教学学术”的维度[J].现代大学教育,2007(2).
[11]周光礼,马海泉.教学学术能力:大学教师发展与评价的新框架[J].教育研究,2013(8):37-4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3-0257-03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地方师范院校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学术研究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GDJG20142392)
作者简介:王恒安(1978-),男,河北辛集人,韩山师范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管理。
Abstract: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reflects the obvious"dependency and reference"research trend.Early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ntroduction.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our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for academic research can be summed up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defining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academic teaching;stating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teachers'development;researching on teaching academic skills and competency model and so on.While there has been fruitful academic achievements,but the teaching of academic research as a whole is still in"preliminary"stage,being lack of iconic original academic achievements.
Keywords:scholarship of teaching;survey research;academic achiev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