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西北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青年教师生存发展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2016-07-22皮婧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丽江674100

高教学刊 2016年13期
关键词:高校转型滇西北青年教师

皮婧(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00)



滇西北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青年教师生存发展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皮婧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00)

摘要:采用自编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滇西北高校转型发展时期青年教师的生存发展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滇西北高校的青年教师主动把握政策导向,从自身认知、教学和科研取向等方面都做了调整,为学校的转型发展积极助力。滇西北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分项因子上低于全国一般水平,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高于全国一般水平。

关键词:滇西北;高校转型;青年教师;生存发展;心理健康

一、问题的提出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云南省教育厅出台了系列推进高校转型发展的文件,位于滇西北的四所高校围绕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指导文件,也制定了符合各自校情的实施方案。

高校转型发展应包含的实质内容是不变的。首先是高校办学理念的定位,其次是围绕办学定位的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再次是是围绕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建设。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滇西北高校中,学历相对较高、精力充沛、适应性强的青年教师(本研究认为青年教师即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教师)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主导者,其生存发展和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学校未来尤其是转型期的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滇西北4所高校中随机抽取的部分青年教师,发出问卷285份,回收有效问卷283份,回收率为99.3%。滇西北地区位于云南、西藏和四川的交界,包括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地区和大理白族自治州[1]。截止2015年底,其间的高校有大理大学、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林职院)、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丽江师专)和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大旅院)四所。(表一

表1 被试构成

(二)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滇西北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青年教师生存发展状况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量工具[2]进行调查。自编问卷包括被试基本情况和目前状况两部分共29题;症状自评量包括90个项目,采用1-5五级评分,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

三、调查结果

(一)滇西北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青年教师的生存发展状况

1.对学校转型发展措施的态度及压力状况

59.4%的教师认为实施高校转型发展这项措施比较好。71.8%的教师对学校转型发展措施有部分了解,其中非常了解的占4.2%。90.4%的教师对适应转型发展措施比较有信心,其中15.2%的教师表示非常有信心。

50.9%的教师感受到来自实践教学的比较大的压力。60.5%教师感觉工作负荷较转型前变得繁重了。

2.在学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87.3%的教师认为角色变化不大,主要还是以高校教师为主,其中58%的教师还认为高校教师的社会角色因为学校的转型而更加丰富,还充当了其他的角色。47.4%的教师认为转型给教师的校外发展提供了比较多的空间和机遇。4.6%的教师认为其角色会因学校的转型而有所降低。

86.2%的教师愿意迎合转型而尝试学习一些新东西,其中71.4%的教师非常愿意学习新东西。

58.3%的教师认为,通过转型,教师的社会地位将得到提高。12.4%的教师则认为会稍微降低,1.4%的教师认为将完全降低。

3.应对高校转型发展政策作出的调整

35.7%的教师正在或已经响应学校转型政策到企业、行业一线挂职锻炼且13.5%的教师感觉收获很大,如有机会还愿意再去。52.7%的教师暂时无计划。11.7%的青年教师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下企业锻炼。

88.4%的教师结合学校制定的政策,开始尝试调整自身专业发展,其中54.1%的教师主动调整了自身专业发展。在科研取向方面,64%的教师主动调整自身科研取向;25.1%的教师想要调整,但觉得有难度。在教学方面,62.9%的教师已经开始在自己的教学中融入了部分到企业行业一线锻炼时学到的实践经验;19.4%的教师想要融入实践教学的内容,不过感觉操作麻烦;8.8%的教师不得不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内容;8.8%的教师表示学校转型对其教学工作无影响。

4.转型政策给青年教师带来的影响

表2 滇西北高校的转型政策给青年教师带来的影响状况的多重响应频次分析

主要影响是71.6%的教师开始思考自身专业如何才能与一线行业结合;52.8%的教师开始调整自身教学的手段、形式和内容;51.8%的教师认为自身的操作实践能力会有所提升。(如表2所示)

表3 滇西北高校青年教师SCL-90量表总分及因子分与全国常模的比较结果

(二)滇西北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1.总体状况

通过与国内常模[3]比较(表3),滇西北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均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同时,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的均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

2.滇西北本专科学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

表4 滇西北本科和专科学校青年教师SCL-90测试结果差异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滇西北本科学校(大理大学和云大旅院)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总均分显著低于专科学校(丽江师专和农林职院)的青年教师。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差异亦如此。

四、分析与讨论

(一)滇西北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青年教师生存发展状况分析

教师们对高校转型发展措施的态度是积极的,认为这项改革很有必要,且对自身适应这项措施充满信心。

教师们对自身角色进行了合理定位并开始尝试着调整自身专业发展计划,纷纷响应学校号召下企业锻炼提升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的科学研究开始倾向应用型研究;教师更加注重实践经验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虽然感觉到了压力的存在。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教师对于学校的转型政策是抗拒的。就下企业锻炼这一政策来说,在已经下过企业锻炼过的35.7%教师中,有7.1%的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学校任务而已,52.7%的教师暂无下企业锻炼计划,11.7%的教师表示对该政策不知道。

结合目前已有转型政策来看,滇西北高校青年教师所受到的影响是围绕学校的政策调整而发生的,如职称在中级及以下的教师在一个聘期内必须到行业企业一线进行锻炼;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等。

(二)转型发展背景下滇西北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教师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上的状况较全国一般水平糟糕,人际关系敏感性差。

高校转型需要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岗位要求,不仅能“讲”,还要能“练”,既要会讲理论,还要能指导实践。国家高等教育办学的快速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对高校教师而言本身就富有挑战性,再加上滇西北落后的教育教学条件和生源状况整体不理想的实际给青年教师又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教师们既要完成毕业到就业的转变,也要完成教学、管理和科研于一身的工作任务,还要兼顾个人成家立业、赡养父母、抚养后代的现实状况,这些种种问题容易导致心理的失衡,让教师们处在生存和发展的焦虑中,进而诱发各种躯体的不适感、认知的障碍、对工作现状的焦虑甚至害怕面对各种工作上的麻烦问题。另外,因为滇西北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低的开放度,使得身处其中的青年教师们的人际关系敏感度是偏低的。

本科学校青年教师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专科学校的青年教师,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上也如此。

在调查中,有部分本科院校教师对“双师型”教师概念也表示不清楚、不了解,这说明滇西北本科学校的转型政策的执行力度较专科学校是不够强硬的。所以,专科学校的青年教师感受到的转型政策实施所带来的压力较本科学校的教师是更大的。再加上所面对教育对象的层次的差异,使得滇西北专科学校青年教师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不如本科学校的乐观。

五、建议

(一)围绕顶层设计,扩大宣传,为青年教师转型明确方向

高校转型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办学理念的定位,而学校的系列政策就是学校办学定位的具体体现,调查中,有26.1%的教师对学校的转型发展政策是不太了解甚至不了解的,不了解导致对其角色的定位、应对态度和行为都是消极、被动的。所以,滇西北高校应围绕定位,积极宣传,为本校青年教师转型指明方向。

(二)出台配套政策,搭建平台,为青年教师转型助推

就调查看,滇西北高校的转型正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改革是逐步进行的,配套政策也是在有序出台,现有政策大多是一些强制性政策,如在一个聘期内要求中级职称以下的教师必须下企业锻炼达多长时间等。强制性政策固然可以勒令教师们完成学校下达的任务,可是难免有强迫之嫌。如果再配套些鼓励性政策或优惠性政策,对于助推青年教师加快转型效果会更好,而这也有利于激发教师自主转型的内部动力,对于整个教师队伍的成功转型有着“领头羊”的作用。

(三)营造关爱青年教师的良好氛围

青年教师本身的生存状况就压力重重,不容乐观,刚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现在又要应对来自学校在转型过程中种种改革性政策,所以其生存和发展的境遇更是显得危机四伏,非常需要得到关注。尤其需要来自社会、各级部门和学校的共同支持,只有给予青年教师们更多的生活、工作的关怀和政策的倾斜,才真正帮助滇西北青年教师更加健康发展,从而在转型发展的大潮中发挥作用,实现服务学校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杜鹏飞,张会艳,杜文涛.滇西北地区人居环境问题与对策[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0):38.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1999.

[3]金华,吴文源,张明圆.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1986,12(5):260-263.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3-0223-03

*基金项目: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2015年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滇西北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青年教师生存发展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编号:2015C123Y)”课题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皮婧(1984-),女,云南丽江市华坪县人,理学学士,讲师,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工作。

Abstract:The survival,development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young teachers,who work in Northwest Yunn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self-made questionnaires and self-rating scales of the SCL-90.The young teachers in Northwest Yunn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rasp the policy guidance actively,and make many adjustments from their own understanding,teaching and research orientation and other aspects to support the schools'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Generally speaking,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situation of the young teachers of Northwest Yunn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good,their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anxiety,terror,psychiatric sub-factors are lower than the general level,in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factor is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Keywords:Northwest yunnan;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young teacher;survival and development;mental health

猜你喜欢

高校转型滇西北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滇西北高原机场一次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滇西北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体育课程改革关联性研究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异质型村庄共同体何以维系——一个滇西北民族村寨的互惠实践研究
高校转型背景下的跨文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民办高校大学英语师资队伍优化改革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几点思考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滇西北鲁甸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铀矿找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