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念探析*
2016-03-19罗庆林黄海莲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罗庆林 黄海莲(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念探析*
罗庆林黄海莲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摘要:通过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这一概念的外延、内涵的分析,总结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定义,澄清目前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种种误区,进而明确实践教学的形式、要求。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念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tension and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defini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summarized; various related misunderstandings are clarified; the modes and requirements of Practical Teaching are further determined.
Key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connotation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强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由此,实践教学成为思政课教学中的一个热点,也是难点问题。究竟什么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否就是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实践?学术界对此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有原则说、独立课程说、教学模式说等多种提法。正因为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没有统一的界定,各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往往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的规定及评判体系,使得实践教学的质量不高,实效性不强,形式大于内容的居多,缺乏计划性、持续性、针对性和广泛性。因此,明确什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效果,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概念,是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相区别的基础。明确概念,我们才能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进而规划该怎么做。因此,对于什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如何开展,也应该从其基本概念入手。
1.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外延是大学思政课,这就决定了其立足点应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那么,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就应该服从、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机制、教学规律、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如果与大学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没有联系,即使是走出校门,如组织学生去参观、考察等,都不能算作是思政教育的实践教学。同时,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也应该是一个体系完整的教学环节,具有与其它教学环节一样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教学考核等规范的内容,以保证其实践效果的最终实现。
2.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是“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矛盾产生物质及意识概念。物质与意识的认识是实践的规律性规定。实践的内在矛盾是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自我解放必然。实践的基本主体是人,实践的基本矛盾就是人的基本矛盾,其规律就是人的运动规律。人的行为范畴就是实践的行为范畴。综合以上对实践的理解,我们认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明确以下几个要点:第一,实践是专属于人的活动;第二,实践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活动;第三,实践是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相结合的活动;第四,实践是一种主客体相互改变的活动。
从以上对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概念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是:在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学生运用理论、观察社会、指导实践、提高实践理性和实践能力,自觉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从而坚定信仰、加强修养的教学活动。
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发现,在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还有以下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1.认为实践教学就是社会实践活动。这一观点认为,只要走出校门,就是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没有把思政课的教学规律、教学内容等作为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比如校园的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这种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指导的实践活动,学生固然能够得到社会实践的锻炼,但是离思政教育的要求却有距离。因此,不能笼统地认为,实践教学就是社会实践活动。
2.认为实践教学就是社会实践教学。这一观点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场所就是在教室之外,从而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割裂开来,把实践教学的重心放在组织各种校外活动上,比如参观、考察或者是社会调查等。而对于在活动中是否结合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并不注重。这样子的实践活动,虽然形式上有可能是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但是由于忽视了思政教育的教学要求,往往并不能达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的。
3.认为主要承担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不是思政课教师,而是高校党群办、团委、学工处的相关教师,这种看法同样没有看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学科性特点,由于课内课外的脱节,往往也不能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
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概念出发,而真正意义上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具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课堂实践教学。指围绕课程内容,在课堂上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教学活动。如分组讨论、辩论赛、情景模拟剧等。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接受理论知识,并内化为行为、信念。
2.校园实践教学。指思政课教师独立开展的,或者与学工处、分团委等学生工作部门联合开展的,以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为主题开展的校园活动。如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等。这些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热情,提高认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相关能力。
3.社会实践教学。指思政课教师独立开展的,或者与学工处、分团委等学生工作部门联合开展的,与思政课四门主干课程和形势与政策课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革命纪念地、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活动中增强对课程学习的认识。
在这些实践教学中,为体现实践教学的内涵,达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应该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前期指导。前期指导主要由教师负责。教师应事前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开展活动之前明白活动内容,活动意义。从而增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做好参加的准备,使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2.活动进行。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活动的参与者,更应该是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走到前台,主导活动的进行。而教师则应该退居次席。主要起观察、引导的作用。这种安排,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图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对理论知识的重新理解。
总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连接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桥梁,是学生学以致用,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理想、信念、人生追求的重要一环。从概念上明确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增强实效性,无疑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广大思政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2005-2-16.
[2]吴绍禹,刘世华.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及环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
[3]方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辨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4]李木柳.对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及路径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2(23).
作者简介:罗庆林(1978-),女,壮族,江西宜春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黄海莲(1985-),女,壮族,广西平南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JGLX1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1-01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