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学校发展类型的文化分析
2016-03-19王枬,徐莉
王 枬,徐 莉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广西民族学校发展类型的文化分析
王枬,徐莉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广西的民族学校历经百年演进。如今,挂有“民族牌匾”的民族学校共118所,分布于广西各地。由于各地发展差异以及各民族学校不同的价值取向,民族学校的发展类型有三:顺应—生存型、同质—单一型和融合—发展型。从历史的视角看,广西三种发展类型的民族学校在发展中走过了不同的成长路径;从发展的现状看,由于生存条件以及学校自身对当地条件利用的差异,广西各民族学校的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从发展的趋势看,广西各类民族学校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广西民族学校,要调整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存质量;要增强民族意识,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传统;要立足民族身份胸怀世界图景,积极开展多元文化教育。
[关键词]民族学校;顺应—生存型;同质—单一型;融合—发展型
民族学校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国民教育的基本单位。在当下的世界文化格局之下,全球一体化及文化多元的冲突与和谐,为民族学校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如何调整办学定位、处理好民族传统家庭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关系、处理好培养适应主流社会的少数民族人才的育人功能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文化功能二者的关系,是当前民族学校变革与发展所必须面对的。
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其民族教育经历了百年的演进过程。据史料记载,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修仁县(今属荔浦县)金秀瑶山设“开化小学”1所。这应当是广西早期的民族小学。民国二十三年(1934),广西教育厅依据教育实施方案,成立了特种部族委员会,举办了“特种部族教育”,包括“特种部族师范教育”和“特种部族小学教育”。据《广西特种教育》记载:“特种教育”一词首创于广西。国民政府为了改造“特种部族”,“适应其需求,以达到政权统一及同化合作起见,特创至此种教育,而实施全省的特族社会,因其自为体系,而别于普通教育之外,故以此为名”。书中认为:“特种教育”的重大意义有四:一是“融合民族感情,弭止一切变乱,增进省民合作幸福”;二是“统一国家政权,增加国防力量”;三是“利用特族服从勇敢、勤俭耐劳的美德,发展生产,改良技术,必能繁殖人口,增进富源”;四是“于本国历史、语言的研究,及人类、民俗各种学术的探讨,能获得多量的新材料”。[1]这成为广西历史上对少数民族实施义务教育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广西民族学校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在民族学校的规模上,还是教育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至今,广西共有校名冠上“民族”两字的民族学校118所*民族学校是在民族聚居地举办且挂有“民族学校”牌匾的学校。广西民族学校主要包括民族小学和民族中学,分布于广西各市,其中南宁市18所,柳州市4所,桂林市11所,梧州市1所,北海市2所,防城港市5所,钦州市3所,贵港市7所,百色市23所,贺州市2所,河池市19所,来宾市9所,崇左市13所,玉林市1所。。
为深入了解广西民族学校发展现状,研究广西民族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促进新时期民族学校快速发展,我们对广西桂北、桂东、桂中和桂南18个市县的24所民族学校展开实地调研,基于调研获得的数据展开分析。
一、广西民族学校发展的基本类型
这里以广西民族学校的文化适应状况、发展水平现状以及价值选择的实际,将广西民族学校的发展类型分为以下三种:
1.顺应—生存型
“顺应”即通过行为模式的调适以适应文化环境的变迁,“生存”即保持存在的状态。 “顺应—生存型”民族学校即在处于多元文化相互冲突的文化场中通过改变原有的活动机制去适应环境变迁以求取生存的民族学校。由于经济的不发达导致了学校的窘迫,学校无暇顾及自身的文化角色定位,而把希望寄托在能够争取到更多的经济援助上,从而使学校得以保存下去。
具体表现为:第一,当地经济欠发达。这类学校所处地一般为山地或比较偏远的农村,村寨群落比较分散,交通运输不便,运输工具比较落后,信息相对闭塞,民族、宗教、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多样。而落后的经济和单一的生产方式使家庭和社区对教育的投入有限;社区文化服务设施和商业不发达因而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低,市场对人才的吸收率和利用率也较低。比如,A民族小学所属的恭城瑶族自治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也是一个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河(无通航河道)、不沿路(铁路、公路国道)的“四不沿”县。学校所在的莲花镇东寨村,距镇政府所在地16公里。全村2 948人、734户,95%以上是瑶族,人均年收入为2 800元左右。第二,学校办学条件较差。这类学校原有办学起点低,学校硬件差,校舍陈旧,办学规模偏小,教育教学设施短缺,图书资料缺乏。第三,文化处于自在状态。从文化学视角看,文化自在与文化自觉是个体文化意识发展的两个阶段,文化自在是无意识的、较低级的阶段,而文化自觉是有意识的、较高级的阶段。文化自在状态的民族学校师生在长期适应环境变迁的过程中,已渐渐失去对本民族族源、历史发展、语言的记忆,也没有刻意地去了解、去传承这种民族文化,更不关心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顺应—生存型民族学校大致经历了艰难起步期、扶贫发展期、安于现状期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艰难起步期。顺应—生存型民族学校一般都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山区或农村,都是在政府资金和政策扶持下建立起来的。这类学校散布在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的乡镇或村落中。如A民族小学建于1946年,当时学校只有两个高小班,两间教室,不仅规模小,而且只有中农以上家庭出身的孩子才能入学。解放后在政府及老百姓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规模慢慢扩大,学生人数增加。虽然教学设备、教学质量不及县城、市区,但相比过去的教育有了很大的进步,基本能够满足当地百姓对教育的需求。这种状况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第二个阶段:扶贫发展期。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国家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项目,其中包含了国家对民族教育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顺应—生存型民族学校在这些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A民族小学在村民集资和县教育拨款共31万元的情况下,新教学楼建成了,校门得到修建,操场得到硬化,电教设备得以在校安家,支教取得成效,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得到启蒙。再如B民族小学在投入大量资金后,教学楼得到扩建,图书室、多媒体室、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增加,师资力量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三个阶段:安于现状期。民族学校作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窗口,是国家和政府对民族地区学校扶持的第一批对象,而民族地区还有很多更贫困、更需要国家和政府帮助的学校,于是,顺应—生存型民族学校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由于扶持力度减弱,大多处于停滞期。教育观念相对比较落后,学校管理水平较低,改革和开拓意识不强,师资水平较差,缺乏学科带头人,好教师进不来、留不住。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数量相对不足,学校规模普遍较小,办学成效不高。
2.同质—单一型
“同质”是指民族学校与普通学校相比并无二致,“单一”是指文化取向单一。因此,“同质—单一型”民族学校能够在两个或者更多文化场之间权衡,从而生发出适合当地教育和学校发展的出路。这种权衡通常会面临两难选择:既要保存本土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并通过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又要完成国家基础教育的任务,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以获得更好的发展。这类学校既要照顾民族地区传统的需求,又要平衡主流文化的传播,处理当地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主流文化间的关系,然而最终的选择却是不断弱化传统民族文化特色而日趋与普通学校保持一致的价值取向,单纯注重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进入主流社会。
具体表现为:第一,较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背景。这类民族学校所依靠的自然地理环境大多数是拥有比较深厚文化积淀的民族地区。这些地区一般位于城市或城市周边,交通较为便利,经济条件较好。因而,地理环境和当地的经济条件为学校面对和选择各种发展条件提供了可能。如C民族小学所处的县城归属南宁,其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县城的教育事业发展较早,是壮族聚居地区教育事业较为发达的县份之一。这里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毗邻中心城市南宁的优越区域位置,建立了较完备的工业体系,财政收入也比较丰厚,已步入广西先进县行列。这为民族小学的办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学校文化价值选择的两难性。同质—单一型的民族学校大多面临着文化选择的两难,即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主流文化传播中选择的两难。这类学校通常会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根据学生及家长的要求,在文化选择、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作出调适。如C民族小学刚推行“壮汉”双语教学时,当地很多家长并不愿送子女来学校上学。他们普遍认为双语教学会阻碍学生学习普通话,影响学生今后进入主流社会。虽然学校积极推动壮文实验教学,但学生和家长对学习壮文的热情并不高,相反更主动迫切地学习普通话以更好地融入主流文化。第三,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与冲突。同质—单一型民族学校的文化场主要由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外来主流文化以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碰撞所形成的文化构成。一方面,民族地区特殊的本土文化所形成和依赖的客观物质环境是民族本身无法抹去的历史印痕,另一方面,这类民族学校所要面临的不仅是外来主流文化对当地民族文化的冲击,同时当地的民族文化也在这种冲击中不断调整、边缘化了自身的传统性。
同质—单一型民族学校的发展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民族学校建校初期。由于少数民族的不认同而面临着从无到有、从不被接受到努力开始获得当地民族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间的冲突导致的入学率低及学校资金、规模、管理上的障碍。第二阶段,民族学校的调适期。在面对文化冲突时,这类学校作出了适合本校发展道路的调适选择,按照普通学校和主流社会的标准调整办学定位。这个阶段各个学校并没有统一的历史发展时间表,而是根据各校具体的情况来划定。第三阶段,民族学校的生长期。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这类学校会面临新的问题,做出新的发展规划,提高升学率,以满足更多少数民族学生及家长的要求,从而使学校获得新的发展。
3.融合—发展型
“融合”即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交融共生,“发展”即变化、进步。“融合—发展型”民族学校是属于不断创新、探索、进步、发展的学校。这一类学校明确自身对文化角色的定位,并正沿着既定的路线持续发展。这类学校在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间已经作出了一定的选择,并探索出一条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模式。这类学校力图在不同文化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达到共生、互赢的目的。
具体表现为:第一,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有机融合。“融合—发展型”民族学校把“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看成是一所民族学校独特性的体现。因而,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并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而将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的发展,特别有助于树立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同时,这类学校也重视主流文化的传承,教学质量在当地同类学校相比十分优秀。另外,这类学校也提倡学生通过现代化手段获得外界更广泛的知识与文化。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也是使这些少数民族学生达到民族自觉的一条途径。第二,地理环境与经济条件优越。“融合—发展型”民族学校所处地区交通便利、经济相对较好,因而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学校各方面发展所需的支出。另外,这些地区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汇点,民族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选择文化。如D民族中学所在的县城地处广西东北部、柳州地区北部、云贵高原苗岭山地向东延伸部分;水利交通便利,枝柳铁路贯穿县城及附近5个乡镇,全县有公路干线6条。[2]这成为学校文化交流与选择的基础。第三,多元文化共生共荣。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学校理应在办学思想上体现民族特色,在新形势下更要以兼容并包的姿态,让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主流文化融合在一起,互惠互补,努力完成“宣传民族政策,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培养民族人才”的培养目标。如D民族中学所在的县城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自治县,本土文化以苗族文化为主,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其中。D民族中学就是在这一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所初级中学。学校抓住了苗族文化的精髓,在校园文化气氛里融入了苗族文化的元素,最早出现的是芦笙队的组建,学校校园中央还树立了象征着苗族精神的芦笙柱。在现今的民族学校,这种民族文化场域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从“融合—发展型”民族学校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把它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为民族学校创建初期。由于资金短缺,刚建立起来的民族学校规模较小,招生人数少,办学设施简陋,加上当时处于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交通与信息不发达,外来文化不易进入,学校的文化也相对单一。学校的发展还处在生存状态,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计划建立民族特色的兴趣小组。如D民族中学是1987年正式招生的,1989年即组织了一个芦笙兴趣小组。正是由于这一远见,这一活动成为今后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开端,成为今后民族文化在学校历史积淀的第一笔。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民族学校快速发展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各国各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1992年3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在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要扩大民族间的交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搞好双语教学,大力推广普通话,国家还提倡汉族学生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医学等,要使各族学生增进了解,广交朋友,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在享受国家的倾斜政策与政府的资金投入之外,这类学校得到多种资金捐助,使学校的发展突飞猛进。如D民族中学得到了不少慈善组织和个人的捐助,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贫困学生的上学问题得到了解决,特别是原来一些成绩优秀却苦于贫困面临失学的少数民族学生获得了继续读书的机会。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为民族学校稳步发展时期。由于网络技术在校园的逐步普及,学校呈现出多文化融合的状态。通讯、网络等新技术进入校园给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影响。学校本身作为一个现代文化的场域,在将中西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之后,形成了独特的发展之路。
二、广西不同发展类型民族学校的差异比较
从历史的视角看,广西三种发展类型的民族学校在发展中走过了不同的成长路径;从发展的现状看,由于生存条件以及学校自身对当地条件利用的差异,广西各民族学校的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异;从发展的趋势看,广西各类民族学校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1.自然条件的差异
自然地理条件是教育赖以发展的重要条件。广西民族学校在起步阶段便明显不同:
——顺应—生存型民族学校的低起点
错综复杂的地理环境、贫瘠匮乏的自然资源、原始落后的交通条件决定了顺应—生存型民族学校的低起点。顺应—生存型民族学校多坐落于村、镇。在自然资源上,矿产的储存量、可利用耕地的数量极少,能种植的农作物、经济作物种类也很少;在地理位置上,学校所在地多处于远离城市、县镇的山区、林区等贫瘠地带;交通工具与交通手段非常落后,少数民族人口少,居住较为分散,地广人稀,学生多寄宿在学校;在信息传递上,因交通的不顺畅性及人口居住的分散性,区内与区外的交流较为困难,地区内的相互交流也不便利。在这类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建立起来的民族学校可利用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相当匮乏。因而,顺应—生存型民族学校起步阶段的起点很低。学校规模小、师生人数少,办学条件简陋,不仅获取的资源少,而且因为生活空间的封闭性,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的教学思维和管理者的管理思维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融合—发展型民族学校的高平台
优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先进的交通条件决定了融合—发展型民族学校发展的高平台。融合—发展型民族学校多为市级、县级学校。在自然资源上,学校所在地的矿产、农作物、特有经济作物等比较丰富;在地理位置上,学校所在地多处于交通要道上,位置极为优越,水利资源丰富,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学生居住较为集中;在信息传递上,因交通的便利性及人口居住的集中性,区内与区外之间以及区内之间的交流非常密切。在这类自然环境优越的地区建立的民族学校可利用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比较丰富。因而,融合—发展型民族学校起步阶段的起点较高,学校规模较大,师生人数较多,办学条件好。学校不仅能获取丰富的资源,并且因为生活空间的开放性,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的教学思维和管理者的管理思维受到各种先进事物的启发,其思维水平处于较高的层次。
——同质—单一型民族学校的大空间
处于中间地带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交通条件决定了同质-单一型民族学校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质—单一型民族学校多为县级学校。其所在地及学校本身能获得的资源情况介于顺应—生存型与融合—发展型民族学校之间。在自然资源上,学校所在地的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在地理位置上,虽不如融合—发展型民族学校般处于优势地位,但与顺应—生存型民族学校相比,其地理地貌、交通条件等更利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信息传递上,互联网已普及,地区内外的交流较为顺畅。在这类自然环境优越的地区建立的民族学校可利用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较为丰富。这样的外在自然状况决定了同质—单一型民族学校无法达到融合—发展型民族学校的高起点,但是,与顺应—生存型民族学校相比较而言,这类民族学校可利用、可发掘的资源更为丰富,发展空间也更为宽阔。
2.经济水平与文化选择的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对民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
从历史发展的经验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是民族教育发展的基础,民族教育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总进程中得到发展的。这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能力决定了民族教育的发展能力;二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结构规模决定了民族教育的结构规模。[3]178在某种程度上,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差异性决定了民族学校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
民族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活动所形成的国民收入的分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能力越强,国民收入的“蛋糕”做得越大,可供民族教育的绝对量也就越大。[3]178三类民族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差别甚大,经济落后是禁锢顺应—生存型民族学校发展的主要根源。顺应—生存型民族学校所在地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对该类民族学校投资的总量。缺乏雄厚经济基础的支撑,学校没有足量的资金配备较好的师资、优质的教学设施,也没有足量的资金建造充足的校舍、获取最新的信息、扩大学校的规模,致使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升。与此相反,较高的经济水平是融合—发展型民族学校快速发展的坚实后盾。原本就处于高起点的融合—发展型民族学校在充足的资金保障下,发挥其已有的优势,不断改善师资、更新设施、建造校舍,令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师生数量越来越多,其教育教学质量也更上一层楼。
——文化选择在民族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分化作用
每个民族的文化从发源发展到现在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外来主流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整合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与他文化的交互作用中,少数民族文化的整合结果可简单概括为三类:一是外来文化淹没了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几乎丧失殆尽;二是外来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并存,少数民族文化保存较为完好;三是外来文化被民族文化同化。然而,民族学校作为少数民族融入主流社会的重要手段,传承主流文化是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民族学校中文化融合的结果主要呈现为前两类状况。不同类型的民族学校具有不同的文化选择能力,文化选择在一定意义上对民族学校的分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相对而言,顺应-生存型民族学校文化选择能力弱,教育教学质量低;同质-单一型民族学校文化选择能力中等,教育教学质量中等;融合-发展型民族学校文化选择能力强,教育教学质量高。
3.办学定位的差异
——各类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特色定位的不同
由于受自然人文条件、历史传统以及各类学校自身文化选择能力与选择倾向等因素的影响,广西民族地区各类民族学校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这些差异体现在各类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特色以及教育质量等方面。顺应—生存型民族学校大多是村级学校,星罗棋布地分布于民族地区的各个角落,有限的教育投入和稀缺的外界援助对它们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学校硬件设施的不完善是阻碍其发展的最大羁绊。同质—单一型民族学校作为一方少数民族的重点学校,在招生和教育资源上充分享受着国家对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倍受外界援助单位的瞩目,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不是眼前所急,把教学质量再推上一个新台阶以创造学校的品牌或者恰当处理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才是学校的当前所需。融合—发展型民族学校在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关系的处理上已游刃有余、取舍有度,如何保持学校现有的品牌、争取更多资金投入到民族文化教学中则是它们正在考虑的问题。
——各类学校发展内在诉求的差异
作为植根于民族地区、以传播主流文化为己任的民族学校,在多种文化互相撞击、再度焊接的场域里,三类民族学校的内在诉求显示着发展的三个层次。顺应—生存型民族学校坐落于以主流文化为特征的民族地区,办学条件的艰难使此类学校的日常教学步伐走得踉踉跄跄,从而失去了文化选择的能力,顺应当地文化的主体特征、尽量完成主流文化的教学任务、提高升学率,以便使学生融入主流社会是它们唯一的出路和追求。它们处于文化自在的状态之中。相比之下,同质—单一型民族学校在办学上就多了不少从容,但处于当地深厚民族文化与自身传播主流文化的焦点上,此类学校面临着作出文化价值判断的精神痛苦。它们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互场域中左冲右突,不断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自我归属和发展路向于迷茫中摇摆不定。融合—发展型民族学校已亲历了这种痛苦权衡的阶段,坚持学校教育的民族特色已成为学校发展的信念支撑。在享用相对现代的教学条件、收获高质量教学成果的同时,它们越来越注重挖掘自己民族的独特性。凭借招生上的优势,此类学校把自己文化身份的标识传递给了本民族中较为杰出的青少年。
三、广西民族学校的发展对策
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文化态势,世界文化的将来走向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思考。大多数学者认为,“和而不同”应是当下各种文化交往的行为原则和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走向。 “和而不同”的文化交往原则和未来走向,“就是要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客观存在,肯定各种文化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及合理性,不盲从强势国家的文化,也不歧视弱小国家的文化,在坚持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允许各种文化之间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使各种文化在对立和冲突中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最终达到总体的和谐。”[4]世界文化图景是民族学校发展的大环境,当下的文化关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复杂多变,冲突与融合并存,挑战与机遇共生。从世界文化格局的发展趋势中,可以分析出广西民族学校在适应未来的发展走向上应采取的对策。
——调整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存质量
民族学校担负着为学生融入主流社会及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然而现实中的一些挂牌民族学校往往“有名无实”,学生读书仅仅是以升学为唯一目的。一旦升学无望,加之学校所学的知识与当地社会严重脱节,那么,单一的普通教育功能不能满足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生产要求时,读书无用论必然大有市场,培养的学生则是“种地不如老子,养鸭不如嫂子,用工又无一技之长”。实际上,民族学校的学生来自于拥有自身文化系统的民族地区,面对以主流文化为内容的教学和升学标准,他们存在诸多的不适应,能顺利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数量毕竟有限。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在学习学校一般性课程的同时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掌握一些对他们今后的实际生活有帮助的技能更为重要。只有看到教育对实际生活正面、真切的影响,民族学校才能在少数民族地区根深叶茂,支撑起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调整办学目标,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传授学生将来生存的切实所需,是民族学校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而这,还需要转变观念、制定相关政策、大力开展民族学校课程改革乃至招生制度变革,才能切实提高民族学校教育质量,办好百姓满意的教育。
——增强民族意识,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传统
“由于现代性带来的经济全球化及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人曾经确定无疑的身份仿佛被罩上了浓浓的迷雾而变得复杂与不确定,从而加剧了人类的‘文化乡愁’,即每一个民族对自身生存状况的忧患以及对自己文化的失落感和伤感的回忆,也增加了人类生命之根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一种‘生活在别处’的惆怅和‘流浪愁绪’的感伤。”[6]85因此,在学生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学校教育时期,民族学校理应增强民族意识、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传统,搭建起一方民族学生的终生精神家园。从地域角度看,民族学校作为官方设置在民族地区的文化机构,承担起传播主流文化以增强民族地区人们融入主流社会能力的重任责无旁贷;但处在民族地区的独特性又赋予其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学校教育作为文化中的关键因素,理应在民族地区人们精神家园的建设中有所作为,即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传统并加强民族文化传承。广西三类民族学校将在不同起点上不同程度地增强民族意识并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传统。
——立足民族身份胸怀世界图景,积极开展跨文化教育
世界文化的浪潮距民族学校并不遥远。民族学校所面对的将不再仅仅是正规课程中所代表的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矛盾,多重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必然要求民族学校具有世界文化视野的应对策略。跨文化教育是一个囊括民族文化教育并且在外延上大大拓展的概念。通过跨文化教育,在总体上要达到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发现、挖掘人类已有的文化知识,并在实践中创造新的文化知识,丰富人类共有的知识宝库,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促进民族平等共存、交流合作,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消除文化冲突,促进各国和平发展,加强国际合作,解决世界性重大难题,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国民素质。知识目标包括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知识,他国、他民族的文化知识,不同文化交流与合作、沟通与对话的知识。情感目标包括培养学生面向世界的开放心态、爱国意识和民族情感、竞争意识和平等、尊重、宽容、理解的态度。能力目标包括对文化的辨别能力、选择能力、适应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6]147-153可见,跨文化教育是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必然应对,是对民族学校的一种更高要求,更是它发展的未来指向。
[参考文献]
[1]刘介.广西特种教育[M]. 桂林:广西省政府编译委员会,1940:1-2.
[2]融水苗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孙若穷.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M].北京: 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178.
[4]陈时见, 徐莉. 全球化视野下的多元文化教育[M].南宁: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9.
[责任编辑苏良亿]
Cultural Analysis of Guangxi Ethnic Schools’ Development Type
Wang Nan, Xu Li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ract:118 ethnic schools have now officially established in all parts of Guangxi province after one hundred year’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As for the development type, it can be listed into three on the account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distinctions and different values of each school: including types of the adaptation-survival, the homogeneous-single and the developmental convergence. From a historical angle, these three kinds of ethnic schools have chosen various development path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ent situation, owing to different levels of economic and natural conditions, development levels of each school are vastly different. Viewed from their development trend, all schools have huge space for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xi ethnic schools, school-running goals need to be adjusted and quality of students’ life ought to be improved through education. They should strengthen national consciousness, excavate cultural resources and develop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based on national identity but in a whole world view.
Key words:ethnic school; adaptation-survival; homogeneous-single; developmental convergence
[作者简介]王枬(1960-),女,辽宁沈阳市人,广西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徐莉(1964-),女,北京市人,广西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
[收稿日期]2015-09-15[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女性现状与因地制宜脱贫政策研究(12BMZ080)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16)01-0001-07
doi:10.16088/j.issn.1001-6597.2016.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