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状及可能原因*

2016-03-19徐静向茜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00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科教科云南个旧66000

高教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医患沟通医学生

徐静 向茜(、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00  2、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科教科,云南个旧66000)



浅析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状及可能原因*

徐静1向茜2*
(1、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00 2、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科教科,云南个旧661000)

摘要:医患沟通不仅仅关系到患者的治疗,甚至可能成为医疗纠纷的起源,因此医患沟通能力在临床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生的储备军,关注其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医学生沟通技能的培养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综述就实习医学生目前的沟通能力作出客观评价并分析原因,强调其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医学生;医患沟通;沟通技能

Abstract:The physician-patient communication not only concerns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but also may become the origin of the medical disputes. Therefor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linical work. As a reserve army of future doctors,it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medical stud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hysician-patient communication ability. But at present,our country has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kills of physicianpatient communication. This review is about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ability of the physician-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of medical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practically,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mmunication ability.

Keywords:medical students; physician-patient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skills

“医患沟能”(physician-patient communication)是指:在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诊疗、服务、健康及心理和社会等相关因素,以患者为中心,以医方为主导,将医学与人文结合,通过医患双方各有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使医患双方达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指引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达到维护健康、促进医学发展的目的[1]。

目前的“生物医学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患者为中心”,不仅要求重视患者生理健康,更强调重视患者心理健康,同时,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医学生不仅要具有过硬的医学专业知识,交流沟通的技能也是不可或缺的[2]。正如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福冈宣言》中指出的:“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与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

关于医学教育中沟通技能的培训,中外存在较大差异。世界各国医学院校把培养医患沟通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英国早在1987年就将沟通技能的评估纳入到执业医师的考试范围中,美国早在2004年执业医师考试中就规定必须包含沟通技能的内容[3]。我国早期医学教育模式较注重医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人文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视不够,就使得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较低。直至2003年我国首部高等医学教育《医患沟通学》教材出版,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才在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和技能目标中明确提出医学生“应具有有效交流的能力”。目前我国医学生的沟通技能仍较为薄弱,极需加强[4],本文就我国医学生沟通能力的现状及其原因综述如下:

一、我国医学生沟通能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医学生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

据梁嵘[5]关于医学生对医患沟通认识的调查研究显示:医患沟通能力并不计入学习成绩,也无关就业,导致许多医学生重医疗技术,轻医患沟通。而梁栋[6]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临床医学生重视人文素质教育;邓凤[7]调查发现:95.28%的医学生同意或完全同意“学习医患沟通技能与学习医学技能同样重要”,无论其性别及学制的医学生对医患沟通的学习持积极态度。郑剑明[8]调查研究显示:78.6%的医学生认为开设医患沟通课程是必须的,63.4%的医学生认为医患沟通的学习应同医学知识的学习一样重要。分析可能原因是:(1)既往医学教育对医患沟通重视不够,导致医学生在校期间也是只重专业技术而轻沟通能力;(2)当前医闹事件越演越烈,新闻媒体对医患纠纷的有意炒作,让医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巨增;(3)随着进入临床实习后,医学生更加明显的切身体会到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从而明白了迫切需要提升自身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二)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自我评价

郑剑明[8]、唐丽媛[9]对医学生对自我沟通技能评价的调查内容显示:只有11.4%的医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能力,66.7%的医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不足,18.1%认为自己存在缺陷;67.3%的医学生在社交场合会感到紧张,65.8%在生活中会因倾听或者理解错误而做错事。周栩[10]调查发现:通过实习,医学生清晰的发现自己在医患沟通上的薄弱之处。管园园[11]调查发现:88.83%的医学生需要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可能原因分析:(1)医学生缺乏医患沟通方面的系统培训;(2)大部分患者对医学生的疑虑与不信任,导致医生学没有机会进行沟通实践获得经验。(3)由于临床技能较低,对专业知识掌握亦不全面,造成其与患者沟通时缺乏自信心,心理上有退缩,顾虑重重,阻碍了沟通交流的展开与深入[12]。

(三)医学生对人文素养课程的满意度

当前,医学生对学校开设的人文素养及医患沟通类课程多为不满意,据梁栋[6]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医学生认为,目前学校设置的人文素质教育相关课程对提高医患沟通技效果不明显,在临床沟通实践中帮助不大。郑剑明[8]研究显示:67.6%的医学生认为医患沟通不应单独开课,应插入专业课程和临床中,80.5%认为应以案例教学的形式出现。可能原因分析:(1)医学院校内的课程多是以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为重,涉及医学伦理、人文素养类的课程重要性排序都是靠后的,在培养医学生的沟通水平上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医学生在校期间也是重专业技术、轻人文、沟通教育[13];(2)虽然国内前后已有超过百家的医学院校开设了医患沟通类课程,但即使是开设此课程的学校,课时较短,操作性不强,而且是作为非限制性选修课,部分的医学院至今还未开设此类课程,而大部分医学院校只是在医学伦理学或其他专业课教学中涉及少量概念性知识[14];(3)此外医患沟通和交流技巧相关课程缺乏具体指导和必要的实践教学,医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显著提高。

(四)家庭经济情况及环境对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影响

据唐丽媛[9]调查研究显示:无论是在自评还是他评的情况下,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高于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来自农村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最低,来自城镇的学生沟通能力居中,来自城市的学生沟通能力最高;而非独生子女的人际沟通能力高于独生子女。分析可能原因是:(1)经济因素,农村的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习或是勤工俭学上,而无暇顾及同学之间的交往,也无经济条件去参加更多的社交活动;(2)心理因素,来自城市的学生,自身就存在优越感和自信心,而农村的学生,因经济条件受限制,心里存在自卑感,与人交往中往往不自信,导致沟通能力较差。(3)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宠爱,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容纳他人能力普遍偏低。

(五)医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对沟通能力的影响

在网络、电子化信息传播盛行的时代,手机及网络依赖人群日以巨增,吴心灵[15]关于医学生网络依赖程度的调查研究显示:男生的网络依赖总分及人际交往困扰显著高于女生;非独生子女的网络依赖总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分析结果表明,医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越深,其人际关系困扰问题越为严重。唐丽媛[8]调查研究发现:在互联网时代,“低头族”、“手机控”越来越多,特别是学生这一大群体,接受新生事物速度更快,更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当中。可能原因是:医学生使用网络的主要原因不是用于人际沟通,更多是用于休闲娱乐,男生主要是以网络游戏娱乐放松、宣泄感情为主,而女生则更多是在网络交往关系中寻求情感支持为主[15],对网络产生过度依赖感,不仅影响了正常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进而会影响到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六)医学生对当前医患关系的满意度

我国当前的就医环境不容乐观,医患纠纷更是日趋激烈,据郑剑明[8]调查研究显示:见习过的医学生对当前医患关系不满意占见习人数67.44%,没有见习过的医学生对医患关系不满意占见习人数38.84%,可见大部分医学生对当前的医患关系持有不乐观的看法,特别是在实习或见习后,对医患关系更为不满意。蒋晓敏[16]调查研究发现:不论是中国本土医学生还是到中国求学的留学生,都表示医患关系紧张让他们失去了很多实践机会。可能原因是:医学生对自我沟通能力期望值过高,而自我沟通能力较低下,而经过实践之后发现,医患之间复杂的关系,超出了预期。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上调查研究[4-5,8-11]显示,我国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现状令人堪忧,国内医学界已逐步认识到医学人文的重要性,但主要是学术界,对直接和患者接触的临床医生和医院的影响却远远不够[17],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教育当务之急的任务,也是我国当前整个医疗环境极需改善的现状问题,只有提高医学生的培养水平,才能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王锦帆,尹梅,唐宏,等.医患沟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董慧.从医患关系看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J].河北中医,2010,32(3):473-474.

[3]崔渺.重庆市“三甲”医院住院医师医患沟通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

[4]高中玉,钟懿隽,任为民,等.浅析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方法[J].西北医学教育,2010,2:427-428.

[5]梁嵘,胡晓桦,李永强,等.临床医学实践中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索[J].华夏医学,2013,6:1145-1147.

[6]梁栋,李艳妮.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医患沟通知识的缺失及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48-51.

[7]邓凤,欧阳运薇,王忠,等.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教育现状调查[J].重庆医学,2015(9):1241-1243.

[8]郑剑明,郑剑聪,李继香,等.医学生见习对医患沟通认识的调查[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2,33(4):55-57.

[9]唐丽媛,陈洁,芮丹云,等.某高校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实证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26):364-365+366.

[10]周栩,金为民.临床医学生沟通能力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21:101-102.

[11]管园园,王锦帆.低年级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现状研究——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41-143.

[12]赵丽,王良滨,吴锦娟,等.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医患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9:82-83.

[13]苗丽娜,杨俐玲,刘宏.多途径提高临床医学生沟通能力[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7-19.

[14]姚锡涛.医学生沟通技能课程有效性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4,19:22-23.

[15]吴心灵,王津,杨晓静,等.医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与现实人际沟通差异及影响因素探讨[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 (2):45-48.

[16]蒋晓敏,孙忠河.教学医院医学生对我国医患关系现状认知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26:166-167.

[17]贾文妍,景惠荣,赵桂秋,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人文教育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A),2014,5:80-83.

*通讯作者:向茜(1975-),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要从事内分泌与代谢学临床诊疗及医学教育工作。

作者简介:徐静(1984-),女,汉族,籍贯:云南省个旧市,2015年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成人教育护理专业,本科,护师,现就职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科教科,从事科研管理工作。

*基金项目: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校级教研教改课题(项目编号:2015-JY-Y-61),项目名称:实习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现状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1-0058-02

猜你喜欢

医患沟通医学生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教学工作中进修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医患沟通能力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培养
浅谈口腔医患沟通的人文素养
“微信”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研究
医患关系管理新探索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