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统视野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

2016-03-19阙海宝雷承波

高校教育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转型大学院校

阙海宝, 雷承波

(1. 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6; 2.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行政管理服务保障中心, 四川 绵阳 621000)



大学文化建设

文化传统视野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

阙海宝1, 雷承波2

(1. 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6; 2.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行政管理服务保障中心, 四川 绵阳 621000)

中国文化传统长期受“重文轻技”“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思想的影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存在着角色冲突、理念失序、固守成规、以分定级,思维定势、利益权衡,路径依赖、制度制约等问题。文章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出了准确定位、彰显特色,嬗变观念、积极实践,柔性引智、进走结合,路径创新、建立品牌等建议。

转型发展;文化传统;路径依赖

2013年6月,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开启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序幕。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颁布,似乎使得长期以来有关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如何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争论尘埃落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鉴于此,探索文化传统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制约作用和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意义。

一、 文化传统的内涵

文化传统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简言之就是本民族文化的传统,即“透过文化现象人们能够体验领悟到的一种精神、风格、韵味,这便是传统”[1]。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本民族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是本民族在长期社会生活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是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和自在的精神诉求,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2]。由于文化传统是“活着”的文化,其影响的范围和深度深远。正如潘懋元先生所说:“文化传统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所形成的……同时又以观念的形态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意识与潜意识之中……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要不同程度地受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制约;任何一个人,都要自觉和不自觉地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3]总而言之,文化传统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深深根植于人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中,对人们的生活理念和行为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 基于文化传统视域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问题分析

(一) 角色冲突,理念失位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起步较晚,仅仅只有十多年的发展史,然而“文化传统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取向影响最为深刻”[4]。这主要是受“德成而上,艺成而下”“重文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学”比“术”重要,人为地把学与术的关系分割,使其对立起来。甚至连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也认为学与术应该分离,他曾说:“鄙人以为治学者可谓之‘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两者有性质之别,而不必有所限与程度之差”[5]。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传统背景,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出现了认知上的角色冲突和行为上的理念失位。

首先表现在认知上的角色冲突。一些地方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学院更改为大学,从专科升格为本科,盲目乐观,认为今后的办学方向应该努力向研究型大学靠拢,迷失了自我,忘记自我脚下沃土,不慎丢失了几十年专科办学所积累的经验和特色。其次是行为上的理念失位。办学理念是大学独有的价值取向,是大学发展的灵魂和命脉,是大学文化教育底蕴的积淀,是大学成功办学的关键所在。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发展进程,成就斐然,世人瞩目,但更多体现在规模上,体现在数量上,体现在有形的物质建设上,而那种彰显个性、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和精神支柱越来越少。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目标上追求“高、大、全”,趋之若鹜,盲目“追求国际合作,认为只要与世界某大学扯上关系,办个什么国际合作组织,学校的地位就上升了好几个档次”[6]。难怪有学者发出“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为什么这么难”[7]的感慨。重学术轻职业,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一些决策者们也在有意和无意地绞尽脑汁想去掉学校牌子上的“职业”二字,千方百计地向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靠拢,以期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更好的社会声誉。

(二) 固守成规,以分定级

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观根深蒂固,一些学生把入仕看作一种无比高尚的职业,而将那些从事技术性和服务性的工作看作是一种低下卑微的工作。从而造成了职业技术教育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歧视,甚至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同时,我国高考实行的“唯分数论”分层次录取制度,也严重阻碍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高分数的学生往往就能选择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能上名牌大学,意味着自己未来就业就有竞争力,前程似锦,可以报考公务员,可以到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国营性质单位就业。一些单位招收人员的时候也强调大学背景,要求“211工程”“985工程”院校,这也是当今社会现实的写照。中等分数偏上的学生,好的大学报不上,只好委曲求全,选择一般大学。中等分数偏下的学生,处境十分尴尬,好的大学考不上,地方本科院校又看不上,在强大的自尊心驱使下,很多学生选择了复读,而不是选择地方本科院校。而分数偏低、基础薄弱的学生,迫于无奈选择了地方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这就意味着自己未来可能到基层或者到中小企业当一名技术工人。这种错误的职业观和人才观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存在的“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思想的延续。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必然会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带来很大的阻挠。此外,在填报志愿时,很多家长和学生鲜有把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考填报志愿的首选,往往把它作为拾遗补阙、兜底备选的“保险锁”。虽然我国在《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明文规定:“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同等权利”,但社会在人才聘用、工资绩效、职称晋升等方面仍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区别对待公办和民办的学生,这些因素更进一步加剧了学生选择学校的困惑。

(三) 思维定势,利益权衡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既是“道”的载体又是知识的传承者,在几年乃至几十年的传承过程中,必定会形成自己独有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定式。因此,转型必然会受到教师行为习惯和思维定式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行为习惯。许多地方本科院校“教而不思,教而不研”的现象普遍存在。重教学轻科研已经成为习惯,部分学校视科研为一种额外负担,科研仅仅是一种摆设,流于形式,导致一些教师也误认为科研没有什么用途,而无暇深造进行科研。其次是思维定势。很多教师凭借自己个人经验去教学,一教就是好几年,内容和模式多年都不变。这种类型以中老年教师居多,他们早已习惯于过去传统教学方式,形成了僵化的思维和教学模式,突然要求他们摒弃过分偏重理论的教学模式,改为偏重应用型的教学理念,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行为习惯和教学方式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很多中老年教师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毕竟已形成了习惯,改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最后是利益权衡。地方本科院校在“升格”后,既面临着专业建设的层次提升,又面临着专业结构的重新调整。这些调整无疑都会牵涉各方面的利益,甚至是大部分教师的利益。因此,部分教师会出自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对学校转型工作持观望与抵制态度,使学校的转型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四) 路径依赖,制度制约

任何大学的发展历史都是一部充满激情的发展史、充满心酸的奋斗史,它现在的发展必然与其过去的发展路径和历史传承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正如诺斯(Douglass C.North)所言:“历史是至关重要的”,“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着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8]。“路径依赖是指一个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在外部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演进,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9]简而言之,路径依赖有点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依赖不仅是一种基于历史的借鉴,更是对现实的一种考量,它们选择现在的发展路径有其深层的客观原因。首先,基于学科基因的历史遗传。英国教育家阿什比(Eric Ashby)曾说:“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10]7纵观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历程,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是由高职高专院校转型发展而来,而这些学科基因正是其专科阶段经过多年拼搏,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保存下来的遗传密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必须基于这些遗传密码,不断地自我完善,才可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其次,基于转型交易成本的核算。转型过程中交易成本的大小往往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交易成本太大会给转型的进程带来众多阻力,影响转型的成效。因此,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进程中,往往是在现有资源基础上,选择一条转型成本最低的发展路径。最后,基于制度的制约。制度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具有很强的限制和牵引作用。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法律、法规、契约等正式制度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路径和方向进行约束,引导其向一定的路径发展,具有强制的约束性;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来影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使之形成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因此,非正式制度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制约作用更为持久,甚至沉淀于院校的历史发展轨迹中。

三、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路径建议

(一) 准确定位,彰显特色

众所周知,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无论大学如何转型发展,其基本职能仍然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自始至终都是大学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职能。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指出:“如果把直接的社会服务放在第一位,高等学校就会变成服务社,而若把科研放在第一位,又会使高等学校成为变相的科研机构。”[11]因此,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我国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分布在二级城市,主要是由地方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进行投资与管理,具有很强的区域特色。这些二级城市离大城市较远,经济尚欠发达,但是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优势。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该着力于地方经济建设战略需求,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强化理论与实践交流,积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大批次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高级技能技术人才。正如潘懋元先生所说:“地方本科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它培养的人才就必须是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够直接为生产、生活、工作服务的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除了个别专业外,一般都应面向地方,为当地的生产、生活服务,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12]同时,地方本科院校要善于利用这些区域资源的天然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强开发研究,整合研究资源,使强势优化,优势特化,彰显地方特色,不断提高地方的经济实力。

(二) 嬗变观念,积极实践

就目前就业形势来看,我国缺少的并不是岗位,而是缺少动手动脑、实用性、高端技术型人才。动手的人不会动脑,动脑的人不会动手,片面追求紧俏专业和热门专业,盲目地跟风“公务员热”等,这些都是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真实写照。因此,我们首先应协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的择业问题,选择适合自己发展、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职业,而不是依靠父母、亲戚、朋友的关系去一味追求好单位,这种工作即使获得后,也没有什么荣誉感和成就感,容易出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窘境。其次,鼓励大学生在岗创新。大学生找到工作后,不应故步自封,而是应积极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充实自我,激发思维,以更好的状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企业创造更多利益。再次,让大学生嬗变“读书做官”“读书发财”的陈腐观念。正如北宋文学家张耒云:“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工作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只是志向不同而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优势和特长,造就了不同类型的人才,因此,我们应该用辩证思维对待传统的职业观。最后,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长大学生的见识,开拓大学生的视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诸如“三下乡”“爱心支教”“回乡社会实践队”等,不仅能深化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增长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还能通过实践发现自己不足。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他们通过深入社会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能够及时有效地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交往沟通能力、处事能力,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 柔性引智,进走结合

梅贻琦先生的“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经典地道出了教师对于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思维、战斗力强的师资队伍必须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学术与实践兼顾、专兼结合”的原则。首先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起步较晚,大部分是由中职高校升格而来,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尤其是缺乏具有实践经验和专家级的教师。因此,学校应积极从企业、科研单位、事业单位广纳贤才,聘请具有较丰富教学和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级人才来校任教或支教,以弥补教学型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其次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转型后,学校应尽快拟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制定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一旦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他们就会以“士为知己者死”的极大热情投入工作,给学校带来更多的活力。再次是稳定人才。地方本科院校要健全教师竞争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留人工作机制和环境,完善教师的终身保障制度,购买企业年金,解除教师后顾之忧,鼓励教师入股分红、参与学校事务管理,定期举办教师座谈交流会,及时了解教师需求和难处。最后是进走结合。学校应积极引导专业教师“走出去”,有步骤、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顶岗实习,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同时,学校要把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层人士“请进来”,利用企事业单位行业专家丰富的实践经验,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

(四) 路径创新,建立品牌

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财政的资助和扶持,但是若只按传统思维路径特征“等、靠、要”,寄希望政府的特殊待遇,将会制约转型发展的步伐。因此,学校首先要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形成自主发展的意识。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指出:“国家绝不应指望大学同政府的眼前利益直接地联系起来;却应相信若能完成它们的真正使命,则不仅能为政府眼前的任务服务而已,还会使大学在学术上不断地提高,从而不断地开创更广阔的事业基地,并且使人力、物力得以发挥更大的功用,其成效是远非政府的近前布置所能意料的。”[10]51学校应通过开放办学、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建立校友基金会等途径,全方位、多层次地吸纳社会资金,减少对学费的过度依赖以及被动地期待政府的投入。其次,学校要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增强大学造血功能。地方性的特点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上必须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最后,学校还应处理好与其他大学的关系,建立品牌效应。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学校要凸显自己的专业优势,建立品牌效应,追求办学特色。正如顾永安所说:“在当前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一所大学要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靠的不应是规模做大和层次提升,而应该是办学特色和自身品牌。”[13]

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体系,是国家的导向,这已经成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内容。但是,应用技术大学要开花结果,必须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其重要价值,这也是对传统理念的厘清。总而言之,中华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纵横交错,精华和糟粕半伪半真,因此,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地对待中华文化传统,取其精,去其粕。尤其是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的今天,应用技术大学的中国价值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一脉相承的,让技术爱国与创业创新相融,让个人价值与理想追求和国家繁荣昌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统一。

[1]张立文.传统学引论——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31.

[2]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34-40.

[3]潘懋元,邬大光.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的理论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89(1):1-6.

[4]王玉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分析范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32.

[5]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291.

[6]雷承波,阙海宝.中国大学百年发展历史的观念形态变迁[J].金田,2014(7):178.

[7]王义遒.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为什么这么难[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2):1-5.

[8]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1.

[9]盛昭瀚,蒋德鹏.演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44.

[10]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11]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44.

[12]潘懋元.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77-79.

[13]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的几个重要结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2(12):1-6.

(责任编辑刘伦)

The Plight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radition

QUEHaibao1,LEIChengbo2

( 1.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6;2. Administrative Service Support Center, Sichuan Institute of Culture and Arts, Mianyang 621000, 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s including “Prefer art to skill”, “Officialdom is the natural outlet for good scholars”, “Mental labors govern while manual labors are governed”,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e across many problems during the course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problems include role confliction, theory order, adhering to disciplines blindly, setting status by scores exclusively, rigid thought pattern, balancing stake-holders, Path-Dependence, institution restriction, etc.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se problems, suggestions were given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y should set their position accurately and demonstrate their special character, update their ideas and turn them into practice actively, inducing talents flexibly and combine the inducing and exiting at the same time, innovate developing path and building their own brand.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cultural traditions; path dependence

2015-12-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CDA100123)

阙海宝,教授,博士后,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G640

A

1673-8381(2016)05-0063-05

雷承波,助教,从事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

网络出版时间: 2016-08-29

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2.1774.G4.20160829.1129.026.html

猜你喜欢

转型大学院校
“留白”是个大学问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