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以信仰与保障相结合的理性思维办一流大学

2016-03-19刘宏民

高校教育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理想办学大学

刘宏民

(燕山大学, 河北 秦皇岛 066004)



要以信仰与保障相结合的理性思维办一流大学

刘宏民

(燕山大学, 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大学校长要办出一流大学,就需要去挖掘办学治校的关键因素。总体来看,办学治校的关键因素有重视信仰因素和重视保障因素两种。这两种因素都对大学有支撑作用,尤其是要实现一所大学的迅速进步,就需要以加强办学信仰和提升保障水平相结合的思维去合理认识、把握二者内在关系,以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的理性思维去指导具体办学行为。

信仰因素;保障因素;一流大学

作为一名大学校长,怎样才能办出一所一流大学?办出一流大学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这些关键因素怎样去决定一所大学是否卓越?回答好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大学校长个人能否圆满履职,更因为一所大学的办学质量会长久而深远地影响很多青年人的未来。通过与国内外大学校长的交流发现,在论及怎样办好大学时,有些校长强调大学要用价值观去影响学生,而有的更看重办学经费和师资队伍等硬件类保障因素。这种显著差异引发了作者的思考,虽然两种办学观念的着力点各有其合理性,但如果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力求奋起,直追和实现弯道超车,就需要同时兼顾两个层面的六个要素,即精神支撑层面的理想、价值、责任,物质保障层面的人才、经费、管理。办学治校要强调坚定信仰和强化保障,而不能割裂地单独重视精神力量或物质力量。唯有将精神因素和操作措施相结合的观点落到实处,才能办成受到社会认可和公众尊重的一流大学。

一、 理想、价值、责任是办大学的精神支撑

在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知识技能的有效期和保鲜期也越来越短。一所大学最重要的内生前进动力和对学生最关键的影响,就是大学所坚守的理想、价值、责任。沿着办学信仰坚定前进,一所大学才有可能特色鲜明和出类拔萃,培养出一流人才。

(一) 大学的理想是什么

理想是远方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大学的理想应该具有值得崇敬的高远志向、家国情怀和道德感召力,虽然不易实现却值得我们为之不懈奋斗。譬如,普林斯顿大学的办学理想为“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1]、耶鲁大学的办学理想为“光明与真理”[2]、西点军校的办学理想为“责任、荣誉、国家”。虽然每所大学的办学理想不同,但是,在为国家服务的基础上,为世界做贡献;崇尚学术与创造,追求真理与光明;打造引领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摇篮、精神家园和创新高地,应该成为大学的共同追求。愿景决定高度,愿景决定成就,远大的理想是我们办学时的“最高纲领”。可能大学的一代人、几代人、十几代人都未能实现这个“最高纲领”,但是只要成为一所大学师生员工的坚定共识和不移信念,就可以通过日积月累不断趋近目标。虽然有时候理想会像数学中的极限一样即使无限接近也无法到达,但在蓦然回首间会发现,原来我们在忘我地追求理想的同时已经远远地走到了别人前面,这就是理想的力量。

大学的理想应该具体地存在于教师和管理人员心中,大学教师有传道的职责,也有更为丰富的人生体验,他们要把理解得日渐透彻的理想“传道”给大学生,并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大学理想应该存于青年学生心中,这些青年肩负民族复兴使命,走向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将迸发出更为巨大的力量。大学理想的内核应该包含爱国主义乃至更为悲悯爱人的情怀,而且要坚决地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因为世界上的所有强国无一不是将爱国主义作为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念,“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是不争的事实。由中国近代百余年的历史可见,民族苦难激发出的爱国主义情怀是真挚而感人的,怀揣着报国理想的知识分子群体,大师云集,星光璀璨。所以,产生优秀人才的最根本因素不是国家的富裕程度,而是最高尚纯洁的理想。

(二) 大学的价值是什么

对一所学校而言,价值是办学理想指导形成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是整个大学的共识,引导着办学方针和行动路线的形成。柏林洪堡大学在创立之初即追求“研究教学合一”和成为“现代大学之母”的办学理想,相对于中世纪大学不重视学术研究而主要培养实务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柏林洪堡大学形成了坚定的办学价值观: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和”,教学与研究并重,以高深的知识作为教育的目标和追求[3]。这个价值观融入了新的高等教育实践,柏林洪堡大学率先把实验室引进大学,开创了现代大学专业教育的先河。这所有着鲜明价值观的大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成为世界学术的中心,先后产生过29位诺贝尔奖得主,校友名单里包括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ver)、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海涅(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等。

除了定位于办学的价值观,大学也应帮助学生确立恰当的取向和标准去衡量个人生活的价值、学习的价值、工作的价值,让他们能平和地看待富贵和贫穷,有能力去探寻生存的终极意义。大学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极为重要,因为我们经常要在纷繁复杂中做出价值判断。之所以用“健康”而非“正确”一词来搭配价值观,就是因为在多元化的社会中界定正确与否极易偏颇,但确定的是,好的价值观一定能让人持有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青年人在当今社会有了更加多元的选择,要想能在浮华世界中不随波逐流,有定力、有主见,就必须具有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的价值自信:相信奢靡无度的物质生活不是努力奋斗的真正目标,相信为了更多人的福祉而努力才能获得满足感,相信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应尽的义务,从内心深处尊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奉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信条。

大学教师正是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关键群体,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先于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价值观。如果讲台上的教师眼里都是钱财,口中“言必呲中国”,处处行为不文明,那么讲台下的学生又从何处获得正能量?学校在培养优秀教师的过程中,除了要提升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技能外,更要尽一切努力将师德师风建设做细做实。虽然这项工作相对抽象、不容易立竿见影,但的确影响深远。所以,大学价值的养成要从教师入手,在不断提升教师道德情操水平的同时,也应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向大学生传播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

(三) 大学的责任是什么

责任是需要重复的信条,因为责任就是我们每时每刻应该做到的事,是一种不容推卸的义务。理想和价值赋予了大学和个体献身民族复兴、增加社会福祉的道德力量,而责任要求行为主体将道德情操转化为实际行动。

一所大学的责任感同样来源于理想和价值。新加坡南洋大学的建立初衷是满足马来西亚、新加坡地区华人接受华文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筹募基金运动得到了东南亚华人的空前响应,陈六使等创办人也深感肩头责任重大。南洋大学从创建之初即面临不受殖民地政府承认的大学地位、第一任校长林语堂辞职、学位不被承认等困难,但学校管理层以极为难得的责任感,殚精竭虑改进教学、科研条件,最终由于卓越的人才培养质量逐渐获得官方承认[4]。当学校的管理层面临决策困局时,就当以办学理想和价值作为行为依据,为了学校的前途和多数人的利益勇于担当,不因为小我的荣辱得失而错失重大发展机遇。

责任明确任务,责任指导执行,责任也是大学要教会学生践行的“最低纲领”。一名大学生如果难以做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和淡泊名利,但是他至少要去履行责任,这是做人的底线。对待家人,他有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夫妻的责任;对待工作,他有职业道德和从业规范需要恪守;对待社会,他有文明公德和诚信仁爱需要践行。大学在向青年学生传授各种知识、技能之时,必须审视大学是否教会了学生履行责任。没有人生理想,不会判断价值,仅仅会让一名青年平庸一点,但是如果青年没有责任意识,则真的是学识愈多对社会危害愈烈。大学教师的以身作则也很重要,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来源于教师的口头灌输,更在于眼中的教师们如何履行教育责任,是精心备课还是敷衍塞责?身教比言传更能让学生们领会责任的内涵。

综上所述,为什么办好大学需要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价值、明确的责任?“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如果人的头脑中空空如也,即使有强健的体魄也不过是蹉跎岁月的躯壳。同样的道理,纵然有全世界最宽阔整洁的校园,最人才济济的师资队伍,最丰沛无忧的办学经费,最精益求精的管理体系,如果学校的领导层和师生员工仅仅把工作、学习的终极意义锁定于衣食无忧的生活,那么这所大学也不可能成为一所优秀的大学。因为这所学校师生员工的追求还位于马斯洛(Abraham H.Maslom)需求层次的下层,无法激发出实现价值的强大动力,学校不会变得卓越,师生会依然平庸。

二、 人才、经费、管理是办大学的运行保障

保障因素不是办好大学的充分条件,却是必要条件。大学要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功能,无法脱离师资队伍、科研平台、办学环境而孤立存在。人才、经费、管理是高等教育最关键的三个保障因素。

(一) 办学需要人才

大学的办学人才既包括优质生源,也包括高水平的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高考制度是保障教育公平的一道重要防线,高考分数线对青年学生的智商和学习能力进行了基本合理的划分,我国名牌大学和重点大学的生源具有更强的知识学习和科技创新能力。在接收到良好的理想、价值、责任教育后,学习能力强的大学生也将拥有更出色的职业能力和更自信的人生态度。但是,只要有志于增进社会福祉,毕业于一般高校的学生也同样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尽管一些IT业巨头,有的毕业于名牌大学,但也有毕业于一般院校的。可见,优质生源有助于建设高水平大学,但不应过分迷信生源因素。

一所高水平大学的教师应该兼具较强的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中小学教师的任务是传授已有知识,所以其工作重心在教学技能。但是大学教师不能仅仅做一名知识传递的二传手,还要能够引导学生结合社会需求学习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这就要求大学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即使无法成为本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也至少能够帮助学生开阔专业视野,了解专业前沿。往往以科研为导向的大学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而以教学为导向的大学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合理的办学方针是鼓励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协同,办学指挥棒应有意识向这个方向挥动。

专业的管理人员是高校从平庸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对于师资、生源、经费类似的高校,决策质量高低、执行力强弱、精益化管理程度最终会使高校差别迥异。管理因素在企业竞争生态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管理水平的优劣可以决定企业的存废。在办学过程中,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不应是一句口号,而应该落在实处。

(二) 办学需要经费

经费是各项事业开展的基础,有了办学经费而没有妥善利用办不成高水平大学,但没有经费谈办学则是空谈。因此,大学办学经费就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获得足够的经费?二是怎样让经费的效益最大化?

我国大学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行政拨款,除了部属高校外,办学经费的充沛程度主要取决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因此,我国北方省份高校的办学经费普遍低于南方经济发达省份的办学经费。如果用两所原来发展情况相近的南北方高校做对照,北方高校要实现与南方高校相同的发展速度,就要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这种现状导致了一些依靠自身奋斗发展较好的高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当面临经费匮乏的局面时,等待是无法发展的,指望经费充沛时再大展拳脚就会错失建设机遇,而且高校间差距会越来越大。如果因为缺少经费就停步不前,那么一所羸弱的大学就更会失去社会和国家的认可,就会进入更为悲观的恶性循环。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即使举债负重前行也要咬紧牙关负重前行。少数顶尖名牌大学既有充沛的行政拨款,又有大量的捐赠资金,而大多数高校则必须向办学经费要效率。办学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建设还是改善教职工待遇?主要用于聘请高水平人才还是投入教学科研平台建设?这些关系都需要平衡妥当,也是学校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三) 办学需要管理

如果把大学比喻成一台电脑,那么大学的管理体系就可以视作电脑的操作系统,学校的管理水平决定了一所大学运行的是古旧的windows 95、windows 2000系统,还是一般的windows XP系统,抑或是最先进的windows 10系统。

从目前普遍的情况来看,近年来高校管理人员基本是硕士以上学历,管理队伍的个人素质、行政素养和学习能力都是合格的,关键是如何让管理队伍发挥管理潜能。学校需要加强三方面工作。一是用大学文化凝聚管理队伍。管理人员应对学校怀有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大学的理想、价值、责任不仅要让师生认同,更要让管理人员由衷认同和深刻理解,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熏陶中,管理人员要把学校的各项工作当作事业去珍惜、去开拓,而不限于当作职业中日常完成的任务。二是用先进制度提升管理效率。工作制度是管理实施的载体,管理人员通过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解读和执行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具体化。要让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用武之地,就要在源头和上游制定出符合实际的高水平管理制度,为个人价值实现与学校发展相结合创造条件。三是用学习培训开拓工作视野。一个组织若想保持竞争力,就需要具备自我学习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宏观政策环境和微观发展实际。学校要重视对于管理队伍的人力资源投入和组织设计,要把提高管理水平作为治校办学的一项重点工作。

综上所述,拥有数量够多、素质够高的师资队伍和源源不断的办学经费,却仍然在运行落后的windows 2000,显然是浪费了高速的CPU、四核的内存和海量的硬盘;如果缺乏高水平教师和办学资金,即使安装了windows 8、windows 10系统,电脑硬件也无法支持操作系统运行。但与电脑不同的是,如果管理队伍水平够高、能力够强,是可以创造条件筑巢引凤和想方设法开源节流的,具有扩充硬件基础的能力,这是大学系统的自我发展能力。所以,管理队伍和管理能力对提升人才、经费的价值和效率至关重要。

三、 信仰要素与保障要素的相互关系

信仰要素重于保障要素。大量的事例证明,理想、价值、责任是办好大学的内在动力和根本因素。很多既不缺师资也不缺经费的大学依然平庸,但是缺人也缺钱的杰出大学却是有的。岳南先生在《南渡北归》一书中,用大量的篇幅讲述了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同济大学的艰苦办学过程,教师和学生经常要中断课程,跑到防空设施躲避日军轰炸,有一次西南联大负责人之一梅贻琦的办公室竟然也被日军的轰炸机炸毁了。冒着生命危险在我国西南边陲工作和学习的联大师生,显然是没有条件谈物质保障的,但是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却走出了灿若星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巨匠大师,是因为当时的年轻人是怀揣着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去学习和搞科研的,这种强大的信仰力量不亚于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他们有什么知识技能是学不会、有什么技术难关是攻克不了的呢?

保障要素不可或缺。不考虑战乱年代的特殊背景,放眼今日之世界,若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确需要拥有一流的办学条件。典型的例子就是香港,人口726万的香港在1 104平方公里面积上举办的10所法定大学大多是公认的著名大学,其中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在2013年、2014年、2015年《QS亚洲大学排名》中均位列前10名。从已有的资料可知,大量的香港政府投入和民间资助充分地保障了香港高校的办学经费。依托源源不断的经费,香港高校用先进的科研平台和优厚的待遇募集了大量人才,这在短期的确可以大幅度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办学指标。在经费和师资都相对充裕的情况下,施以适当的管理就可能发掘出一定的科研潜力,这些做法在我国南方的一些高校已经证实过,某些高校通过极为严格的科研指标考核体系,提高了学校在排名榜中的位次。这样的科研工作思路是否恰当,将另外撰文论述。从大学排名或一般标准来看,强调人才、经费和管理这些保障因素确是有效的。

信仰明确而坚定,就能应用好物质条件;仅有优越的物质基础,而没有伟大的目标,也不过是一堆没有生命和价值的房舍和物资。物质条件能在某种程度或某些方面决定一所大学的办学条件优劣,而大学的精神因素能在所有方面决定大学的优劣和存亡。两个层面的六大办学因素不是零和博弈,也不是此消彼长,而是都需要满足和强化。

文章的现实意义在于当下办学的一个重要倾向是重视办学的保障因素,一般以师资队伍、办学经费、高效管理为主,大师也好,大楼也罢,实际上都是保障因素;而我们当下忽视的是精神因素,有时候我们会认为谈理想、价值、责任是假大空的词汇,教育部反复强调两课的重要性也恰恰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所以,无论一所大学的科研和教学水平怎样,首先要能够培养对国家和民族有益的毕业生,他们能够把才智奉献于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对国家社会的贡献率应该是衡量好大学的第一标准。

综上所述,要实现我国有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到21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就需要管理层和教职员工从信仰和保障层面共同着力,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赋予他们高贵的精神力量,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真正卓越的学生,坚持这种培养理念的大学也终将成为一所杰出的一流大学。用坚定信仰和强化保障相结合的理性思维去办一流大学,可能正是钱学森之问的恰当答案。

[1]别敦荣,陈梦.普林斯顿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 2012(6):105-111.

[2]李巧针.美国大学校训特征分析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0(11):37-41.

[3]赵映川.理念为发展奠基:柏林洪堡大学战略规划的文本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77-180.

[4]古鸿廷.新加坡南洋大学的改革与关闭[J].南洋问题研究,2003(1):1-30.

(责任编辑东彦)

Rational Thoughts with Faith and Guarantee Combined Should be Adopted to Build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LIUHongmin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4, China)

If university presidents want to build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they need to find the key factors for school running. As a whole, there are two points of view, which pay attention to the factors of faith and hardware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considers that both factors have the support function to the university. In particular, if we are to achieve rapid progress of a university, we should take the thoughts with faith and guarantee combined, and to demonstrate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then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thinking to guide the specific school behavior with the complement of each other.

faith factor; guarantee factor; first-class university

10.13316/j.cnki.jhem.20160829.008

2016-05-0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AF15B00)

刘宏民,教授、博导,燕山大学校长,从事机械工程与高校教育管理研究。

G640

A

1673-8381(2016)05-0012-05

网络出版时间: 2016-08-29

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2.1774.G4.20160829.1108.016.html

猜你喜欢

理想办学大学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留白”是个大学问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大学》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