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6-03-19林晓丹狄俊安
林晓丹 狄俊安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MBA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林晓丹狄俊安
(闽江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在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按照MBA创业教育评价应具有的导向性、全面系统、结合定量和定性指标的原则,在广泛征求评估专家、MBA教师和学员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MBA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某学院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测分析。
MBA;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引领了新的创业观念,为MBA学员提供了创业舞台。在中央政府鼓励与支持高校学生,尤其是MBA学员创业创新的大背景下,众多的利好政策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对高校如何构建MBA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和提高学员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从而保障MBA创业教育质量和MBA创业教育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一、构建MBA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一)MBA创业教育和MBA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内涵
狭义的创业教育指的是对学生进行创业培训,指导学生如何实施创业的一种培养活动;广义的创业教育涵盖了所有与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有关的教育。开展创业教育不适合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和模式,而应是结合不同年龄段、专业、教育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MBA学员都是具备了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针对MBA学员开展的创业教育是指开设相关创业课程,组织创业实践,培养MBA学员创业素质和能力的一种教育类型。MBA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指的是采用定性或定量的研究方法,把影响MBA创业教育效果的指标,按照一定的权重,通过运算法则构建而成的评价体系。
(二)MBA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当前,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通过鼓励、指导大学生参加各类创业计划大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一些高校对创业教育评价也进行了探索,在设计创业教育的指标和评价方法时制定了统一标准,普遍将基础平台建设、创业教学、创业实践等作为评价指标,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进行评价。
针对MBA学员的创业教育显然与针对一般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在深度上明显不同,属于创业教育的较高阶段。MBA作为专业学位教育,在高校相对独立,教育模式也相对多样,尤其在创业教育方面,MBA学员是高校研究生中一个特殊群体,是较为活跃的创业人群。同时,MBA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其目标是培养从事企业经营管理职业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对理论与实践的要求较高。MBA学员向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转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基础的管理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企业管理者的创新思维方式和理念。在当前国家提倡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MBA学员的职业目标也不再停留在成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创业逐渐成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目标之一。因此,专门针对MBA创业教育进行研究,构建评价体系是很有必要的。[1]
二、MBA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方法与步骤
1.MBA创业教育评价主要问题的确定
采用文献研究法,对MBA创业教育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和总结出MBA创业教育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已有相关研究聚焦于评价指标过于注重硬件软件投入,对学生层面的评价不足。[2]
采取抽样调查法,选取福建省内等4所开展MBA教育的高校,对MBA学员和教师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创业教育评价的现状。通过调研发现,这几所高校对MBA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大多集中在学校办学条件层面,例如:教学条件、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以及学校创业环境营造等。究其原因,MBA创业课程数量,创业导师数量和资历等评价指标容易统计,也便于比较,而MBA学员的创业能力和素养、毕业后的创业比例、创业效果和社会效益以及社会对MBA毕业生创业成效的满意度等评价指标具有滞后性,需要在MBA学员毕业后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因此造成了MBA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过于注重硬件软件投入,对学生层面的评价不足,不足以显示MBA创业教育质量的优劣。[3]
2.确定构建MBA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构建MBA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MBA创业教育的成效,高校能及时调整策略,使MBA创业教育能够取得更好成效。为了克服MBA创业教育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强调MBA专业特色的基础上,提出MBA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要遵循的原则。[4]
(1)MBA创业教育评价指标的导向性
MBA创业教育旨在培养MBA学员创业素质和能力,激发学员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员创业的比率和成功率。高校开展MBA教育,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MBA专业人才。因此,要从高校的社会责任出发,将社会责任和教育使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考虑创业教育能否满足MBA学员开展创业活动的需要,培养的MBA创业人才能否满足社会的期望值等因素,并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有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5]
(2)MBA创业教育评价内容应全面系统
MBA创业教育评价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主观或客观评价要素。对MBA创业教育有影响的要素进行梳理,并将它们作为评价指标,纳入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要科学、全面、系统,除了对MBA创业教育总体成效进行综合评价外,还要重点关注MBA创业教育中较为重要的指标和环节。
(3)MBA创业教育评价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定量指标指可以量化的指标,比如数字或者可以比较的等级,直观且具体,评价结果清晰、直接。但是,MBA创业教育由于其在专业特色、培养目标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有别于传统的教育评价,很多评价指标难以量化。因此,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可以弥补定量的缺陷,避免只考虑定量指标而导致评价结果过于片面。
3.设计指标框架,初步确定指标项选取
对MBA创业教育进行评价,要充分考虑高校MBA创业教育的各种影响因素,如高校所处区域的社会经济特点、MBA专业培养方向的不同、MBA学员的自身定位等。已有的对MBA创业教育,按照一定的权重而通过运算法则构建统一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不太现实,也没有太大意义。本文根据高校MBA创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对MBA创业教育的评价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构建,以此完善MBA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MBA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分为四个一级指标:MBA创业教育政策体系、MBA创业教育保障体系、MBA创业教育教学体系、MBA创业教育实效,并且选取了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二级指标,尤其突出了接受过创业教育的MBA学员开展创业活动的比例和成功率、是否受过创业教育的MBA学员在开展创业活动时的差异性以及开展创业活动时哪些方面具有优势等内容。
4.修改和完善指标体系
借鉴相关研究,[6]笔者将初步确定的指标项向3位长期从事MBA教育和创业教育评价的专家咨询意见,采用专家咨询法,对指标框架和指标项内涵进行了修正。
(二)MBA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MBA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共设有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1个三级指标 (见表1)。
1.从MBA创业教育政策体系进行评价
政策体系评价包含三个基本层面,一是国家和各级政府,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MBA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性文件,以及这些政策和文件在高校的宣传、执行和落实;二是该高校所在地区的工商、税务、人事、劳动等部门是否出台扶持MBA学员开展创业活动的相关政策法规;三是高校在上级部门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结合MBA创业教育特点和MBA学员培养方向所制定的适用于本校的相关举措和规定,这是高校对国家相关政策的理解、细化和落实。国家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MBA创业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越大,越能促进高校对MBA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研究制定科学的MBA创业教育教学方案,对MBA学员开展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
从MBA创业教育政策体系开展评价,关键在于高校能否将国家、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相关创业政策和指导性文件转化为高校自身对MBA创业教育具有操作性的指导性文件,尤其是能否将上级指导性文件和政策的普适性内化为能够体现高校MBA专业办学特色、高校MBA创业实际等。
2.从MBA创业教育保障体系进行评价
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强的教育工程,尤其是由于MBA自身的专业特点,使得MBA创业教育具有特殊性、专业性,除了对基本的教育设施、设备需求外,还需要完善的组织机构和机制保障。
首先,MBA创业教育的开展,要建立在高校以及周边环境一定的创业基础设施、配套经费、资金保障等硬件投入的前提下。比如高校设立MBA创业中心、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器、科技园等创业教育实践平台,MBA学员除了在传统课堂上接受创业教育外,还可以以个人或创业团队的形式入驻这些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在这些平台上进行创业模拟,并对MBA学员创业模拟的效果实行教学考核。除了上述实践平台建设外,其他能够有利于开展创业教育的机构和组织都可以列入评价指标中。创业基础设施、配套经费、资金保障等硬件投入虽然不能直接衡量MBA创业教育质量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但是对高校开展MBA创业教育,提高MBA创业教育水平起到了重要的物质保障作用。[7]
其次,高校应通过优惠政策、制度保障、机制建设等方式,支持与保障MBA创业教育,营造鼓励MBA学员创业的校内外氛围。第一,MBA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等组织保障。具体包括高校开展MBA创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专职管理机构、教育规划机构和教学实施机构等。这些组织机构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为MBA创业团队提供组织保障。第二,MBA创业教育的服务保障。具体包括对MBA学员创业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对MBA学员提供银行贷款、税务减免、工商许可等方面的支持和优惠,在创业平台发布创业信息等服务保障。第三,MBA创业教育的宣传保障。高校应加强对MBA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利用网站宣传、校报海报等方式加大宣传,营造创业环境,加强校园创业文化建设。通过宣传国家政府出台的各项创业优惠政策、成功创业的典型案例、创业失败的经验教训等,在高校形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氛围,并广泛吸引社会力量的资助与扶持,设立MBA专项创业教育基金,营造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保障高校MBA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顺利开展。
3.从MBA创业教育教学体系进行评价
MBA创业教育由于起步晚,还处于摸索和探究阶段,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而且MBA学员群体存在一定特殊性,其创业课程和实践的教学内容也跟传统课程有较大差异。因此,可以从MBA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方面对MBA创业教育进行评价。
第一,从MBA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评价。MBA创业教育课程包括了基础课程教学、核心课程教学和选修课程教学。基础课程旨在拓宽视野,训练创新思维,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新管理、管理经济学、心理学、政策与法规等课程。核心课程旨在提高创业管理能力,包括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创业策略等课程。选修课程旨在让MBA学员了解创业规律,提高创业兴趣,包括新产品开发、创业文化、企业融资等课程。这些课程相互支撑、融会贯通,有机的组成了MBA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第二,从MBA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和师资力量进行评价。MBA创业教育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要求较高。开展MBA创业教育的教师除了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外,最好还要有一定的创业经历。高校可以聘请行业精英、技术专家、创业成功人士担任MBA创业教育兼职教师。开展创业教育的教师要为准备创业的学员提供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和培训,为正在创业的MBA学员提供创业咨询和诊断,从而提高MBA学员创业比率和成功率。
第三,从MBA创业教育教学方法进行评价。MBA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其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较大差别。MBA创业教育除了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外,还应注重应用创新,增加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包括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创业孵化、模拟创业实战等方法。
第四,从MBA学员对创业教育的满意度进行评价。MBA学员对创业教育的满意度是对教师教学水平、方法、成效等最直接的评价。MBA学员对创业教育的满意度越高,学员对教师授课和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就越高,参加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实践的积极性和课堂出勤率也越高,对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掌握就越好,进行创业的比率以及成功率就会越高。
4.从MBA创业教育实效进行评价
MBA创业教育实效主要指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是否提高了MBA学员的创业素质和能力,以及是否提高了MBA学员创业计划的实施率和成功率。从MBA创业教育的实效进行评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对比MBA学员接受创业教育前后,在创业积极性、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心理承受力等测量值之间的差异来评价;第二,统计接受过创业教育的MBA学员中,真正开展创业活动的学员的比例以及成功率;第三,测量受过创业教育的MBA学员与未受过创业教育的MBA学员,在开展创业活动时的差异性以及在哪些方面具有优势,比如创业成功率、社会影响度的差异等。[8]
三、MBA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实证检验及思考
为检验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操性,选取了有开展MBA教育的某高校作为研究对象,用本评价体系对该高校及开展MBA教育的二级院系进行了评测。评测采用校、院两级专家评价方式,对MBA创业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打分,并结合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和MBA学员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评价体系的实效性明显。参加测评的某高校相关的两个二级院系认为此评价体系内容较为系统、全面,从国家层面、所在地区层面、学校层面、二级学院层面等对MBA创业教育进行评价,适应度较好,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本校开展MBA创业教育的真实情况,能够明显看出优势和不足。
二是校、院两级评价结果总体一致,但有些项目存在较大差异性。如 “硬件投入”项目,学校专家打分明显高于二级学院平均打分,说明在实际评价时不能只看学校整体数据,还要关注二级学院的实际情况,考虑学校的硬件投入是否覆盖到所在二级学院。
三是不同方向的MBA开展创业教育的成效评价差距较大。某学院有开设MBA(创业与创新方向),其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比MBA(金融管理与创新方向)要好很多。这说明在开展MBA创业教育评价和建设方案时应根据MBA不同方向区别对待,要有针对性。
通过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在取得实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对MBA学员毕业后的创业成效和社会效益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检验,要进一步细化更具实操性的评价指标。最后,以创业创新为方向的MBA不完全适应此评价体系,还需要对部分指标进行补充和深化。
[1]董晓红.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2]Murray J,Towards the rearticulation of the word of tercher educ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England,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8,31,(1).
[3]李玲玲,王媛媛.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评价现状的若干思考 [J].群文天地,2012,(11):256.
[4]尹贞姬.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 [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4,(11):250-251.
[5]马玉海,张月.高校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及其构建 [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32-34.
[6]陈东冬,李志宏.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评价体系研究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5):67-72.
[7]曾一军.MBA创业教育:体系、路径与方法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113-115.
[8]董梅,刘红斌.研究生创业教育的模式建构 [J].大学教育,2012,(11),18-25.
(责任编辑叶桂仓)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BA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Lin Xiaodan Di Juna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that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re advocated by the state,andfollowingtheprinciplesthatMBA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shouldbeinstructive,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should combine quantitative indexes with qualitative indexes,this study designs an MBA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on the basis of seeking opinions from assessment experts,MBA teachers and trainees,and a conducting a test among trainees in a certain university.
MBA;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evaluation system
G643
A
1672-4038(2016)08-0034-06
2016-05-15
福建省教育厅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专项,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福建分院课题项目 (GZM15004)
林晓丹,女,闽江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MBA教育研究;狄俊安,男,闽江学院副校长、闽江学院MBA教育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MBA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