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空服务英语》微课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制作的案例分析

2016-03-19潘岩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辽宁大连116100

高教学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微课制作

潘岩(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辽宁大连116100)



《航空服务英语》微课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制作的案例分析

潘岩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辽宁大连116100)

摘要: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不仅适合移动学习,也适合学习者的个性化、深度学习。微课的内涵,特点和分类,为微课的设计和制作提供了理论指引。文章在《航空服务英语》微课信息化设计和制作的实践基础上,探讨了微课的定位和选题,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及视频的制作相关问题。

关键词:航空服务英语;信息化设计;微课制作

引言

微课(micro-lecture)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

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胡铁生认为: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微课可以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讲解知识类、练习巩固类、小节拓展类。由于微课只能围绕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设计,一般来讲,微课只能属于一种类型。许亚莉对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上传的20607件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指出80%的微课作品为讲授类。

作者在准备参加外语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高职高专外语信息化教学课件设计大赛”的过程中,从微课的定位和选题,到具体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及视频的录制和后期制作,进行了反复的尝试,深化了理论知识,丰富了实践经验。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

针对参赛进行的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作者透彻领会比赛要求,借鉴他人的实战经验,帮助自己扬长避短。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汇集了文史类、理工类和高职高专类的高水平作品。归纳起来,优秀的微课应该做到:选题科学,有意义;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清晰;教学设计合理,能够实现预期目标;课件风格朴实,视频制作精良;教师仪态大方,表达清晰流畅;师生互动良好。

明确了上述标准后,进行微课定位和选题。在空中乘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中,航空服务英语专业和职业特征明显,面向高职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或者对英语的依赖和重视程度比较深的乘务人员,选择这个领域的选题比较有意义。因为是面向目标人群在短时间内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微课定为知识讲授型。在具体的选题上,按照任务教学法,根据空乘典型工作任务,将微课选题范围缩小到飞机起飞前广播中的引导入座广播。经过反复推敲和实践,做出了下列教学设计:

《引导入座广播》微课信息化教学设计书:

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引导入座广播;适用对象:空中乘务专业大一学生;课程时长:9分56秒;选用教材资源:自编讲义;《民航空乘英语》;网络课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词义,发音标准;熟练运用相关表达方式造句;掌握“引导入座广播词”的内容要点。能听懂广播词,能正确回答听力理解问题;能准确、流畅、优美、有感情地播送引导入座广播词。

2.过程与方法

注重实践型教学,设计恰当的训练环节;科学合理地使用PPT课件、音频、图片和网络课程等多媒体资源和信息技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乘客至上”的服务理念。

重难点:

掌握“引导入座广播词”的内容要点和语言要点;能够准确、流畅、优美、有感情地播送广播词。

信息化手段:

PPT课件、图片、音频、网络课程等

教学策略和方法:

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活动:教师与学生问候,抛出问题导入:在实际工作中,英语的重要作用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给学生播放两段听力,提问听力测试题。教师进行归纳:英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播放广播词和客舱服务会话。

(2)学生活动:学生与教师互动,集体回应。学生进行听力理解练习。

(3)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职业形象感染学生。问题简单,目的不在于答案,而在于生生互动。通过播放英文广播词和客舱会话,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在真实工作环境下的两大应用。同时评估学生能否听懂大意。

2.引导入座广播

(1)飞机起飞前广播类型

a.教师活动:教师指出本次微课的主要内容:起飞前广播的类型;引导入座广播的内容要点和语言要点;优秀广播的标准。

b.学生活动:学生对本次微课的内容有了清晰的了解。简单了解起飞前广播的类型。

c.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把握学习脉络。对非重点知识进行简略处理。

(2)引导入座广播的内容要点和语言要点

a.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引导入座广播的播放时机。明确指出该广播词的三个内容要点:找到座位号;存放手提行李;保持过道畅通。给出相关语言要点,请学生一起大声朗读。根据语言要点,请学生造句。

b.学生活动:学生进行造句练习。

c.设计意图:结合学生上学期学习的专业知识,温故而知新。对于重点问题,进行明确的讲解。制造师生共同学习的热烈气氛。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说英语。

3.优秀广播的标准

(1)教师活动:教师抛出问题,询问优秀的广播词是不是掌握了语言要点即可。展示优秀广播的四项标准。在说明第一项标准-发音准确时,列举了学生常见的发音错误。在说明第四项标准-有感情地播音时,教师强调情感因素的重要性。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两段真实工作环境下的播音。

(2)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听录音,进行小组讨论,展示答案。

(3)设计意图:承上启下。从易错点着手,强调正确发音。开放式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自然地渗透乘客至上的服务理念。

作业!

教师布置下次微课作业。学生登录网络课程进行查阅。目的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与反思!

设计并真正实施了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的学习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整合,鼓励学生使用网络课程等学习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过程性评价;教师尽可能全英文授课,语速适中,语言流畅;学生通过英语听课和表达,有助于培养听说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PPT课件制作精美,布局合理、风格统一。

二、微课的制作

PPT课件作为微课的辅助表达手段,作用不可忽视。PPT背景图片应当颜色柔和,淡雅,和文字形成对比。画面布局匀称,文字清晰,不可过大或过小。文字不可以长篇幅地显示,做到少而精:能用词串的,不用句子。能用关键词的,不使用词串。能用图表的,不用文字。画面的点缀图片风格统一,或者都是真人实景,或者都是动画或者图标。动态效果适当,不应过多,过于花哨,过于突然,以免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

微课的评分关键点在于微课视频的制作效果。作者使用了比较先进的录播教室,采用了教学录像和视频剪辑共用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听课参与互动,使用触摸屏进行演示,同时教师和学生佩戴麦克,保证声音的质量。这种录制方式要求教师备课充分,学生配合自然。在后期剪辑时,综合交叉使用远景和近景,多机位拍摄的手段。总而言之,优秀的微课不仅仅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和展示,还需要技术人员高超的技术水平。

三、结束语

根据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资源,必将在高校与中小学掀起一股教学变革的风潮,并推进到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影响广度会涉及全社会。但是,目前微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难题,主要在微课选题的价值性,微课视频制作的质量和微课的真正应用方面。为了比赛而制作微课,虽然有功利色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师的自我提升。希望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能够与时俱进,与识俱进。

参考文献

[1]www.baidu.com[EB/OL].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

[3]孟祥增,等.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6(6).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5]许亚莉.关于微课资源建设的分析——以中国微课网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

[6]http://weike.enetedu.com/[EB/OL].

Abstract:Micro-lectures as an effective supplement to classroom teaching can be applied not only for mobile learning but also for the learners' deep-in individual learning. The 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 of micro-lectures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micro-lectur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orientation of micro-lectures,the selection of topics and the information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micro-lectures on the basis of the practice of designing and producing the micro-lecture on Aviation Service English.

Keywords:Aviation Service English;informational design;micro-lectur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1-0136-02

作者简介:潘岩,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航空服务系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主讲课程:英语听说,航空服务英语。

猜你喜欢

微课制作
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
谈对微课的认识及其设计与制作
思维可视化软件Focusky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小鱼尾鳍血液循环的观察”微信的微课制作
工科类课程的微课教学设计制作与实践
基于HTML5的视频监控微课设计浅析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信息技术促进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
信息技术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