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鱼尾鳍血液循环的观察”微信的微课制作

2016-12-13肖琪王重力

中学生物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微课制作微信

肖琪+王重力

摘 要 以“小鱼尾鳍血液流动观察实验”为例,详细记述了微信微课的制作方法和使用的软件,从素材的获得到微信平台的构建,再到利用微信平台创造出简短的微信微课,笔者以自身经历为例,记录制作出简洁的微信微课的过程。

关键词 微信 微课制作 微信微课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11 - 0054 - 03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现已渐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学习工具。随着互联网和APP应用终端的结合,一些应用软件以飞快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阅读习惯,其中,以微信为例的通信软件,已经成为手机应用软件迅猛发展的代表。微信与微课的有效结合,使得移动学习成为人们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微信微课能够明确指导学生学习,针对重难点具有突破性,使学生在无教师环境下依然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1 基于微信的微课制作方法

微课的制作比较简单,微课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三种:幻灯片讲解法(PPT法)、屏幕录制法和设备录像法。笔者以“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观察实验”为例,主要讲解的是设备录像法。设备录像法是指教师利用数码相机或者手机录制2~10 min的视频。

笔者对此次实验做出了部分改进。教材中要求将用水沾湿了的棉絮包裹小鱼的躯干部,但小鱼在显微镜下极不稳定,鱼身晃动会导致目镜沾湿,既损害实验器材,又拖慢实验进度。用塑封袋装小鱼,在袋内加少量水供小鱼呼吸,挤出袋内多余空气,将袋扣封好,放到显微镜下观察。这样既不会沾湿目镜,又不会使小鱼受到伤害,同时可培养学生对动物关爱的情感。

1.1 拍摄前的素材准备

笔者选取的微课主题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中的“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进行正式的微课录制前需准备小鱼、显微镜等材料,录制血液在微静脉、微动脉和毛细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把显微镜下录制好的血液流动情况剪辑成片段,以供后面微课的录制之用。

1.2 微课的制作

笔者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所选用的是“会声会色”软件。它可将DV、手机等所拍摄的视频制作成VCD、DVD等数字光盘,或是MP4高清视频,对于初学者来说较为方便。

1.2.1 素材的剪切

由于小鱼尾鳍血液流动观察实验的学习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显微镜下分辨出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因此,在素材剪切过程中应注意选择血管内血液流动清晰且易观察的影像。

将所录制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视频拖至“会声会色”的视频轨中,选择播放视频键左侧的“素材”按钮,播放视频;选择所需要的视频片段,用剪刀形状的分割素材按钮剪切所需的视频作为后续视频制作的素材。将剪切好的视频导出成视频文件,放在一个固定的文件夹中,以备后续之用。

1.2.2 添加视频标题

观察小鱼尾鳍的实验共需观察三个内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在讲解每个内容之前,应添加相对应的标题。选中标题栏,从标题里选择一类标题的出现方式(图1),双击“预览窗口”,在预览窗口中即可打出相应的标题。标题停留的时间、字体的大小和颜色等可根据制作者的需求在“编辑框”中完成(图2)。

1.2.3 整合各个素材

这一过程较为简单,制作视频前所准备的材料和各个标题根据制作的讲课顺序依次放置在视频轨上。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如果需要反复播放一段视频,可将这段视频复制,然后直接单击所要插入的时间轨即可。

(2) 时间轴上方有“撤销”按钮,制作视频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失误,可以单击此按钮撤销返回至上一步。

(3) 预览窗口下的播放按钮左侧,有“项目”和“素材”两种按钮,单击“项目”按钮播放的为整个视频文件,单击“素材”按钮播放的仅是一个剪切的短小素材。

1.2.4 添加声频

在视频剪辑完毕后,先预览整个项目,如果无误,则添加声频,对整个视频的内容加以讲解。添加声频前,先把时间帧拖至对应的时间轨处,单击“录制/捕获选项”,弹出如图3所示的界面,单击“画外音”后,再单击“开始”即可录制讲解的声频了。声频添加完毕后,在“声音轨”中单击即为结束。

1.2.5 添加字幕

添加字幕主要是在时间轨中的“标题轨”,图4所示,选中“标题轨”后,双击预览窗口,即可添加字幕。制作者根据声频中的内容,选定相应的时间帧,在预览窗口中可以添加对应的字幕,然后,在右侧的“编辑框”(图5)中选择字体、大小和字幕所持续的时间,时间的长度依据声频中话语时间的长短决定。

1.2.6 标注重点

因笔者选取的是“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一课,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常常静脉、动脉、毛细血管在同一镜头中,学习者往往无法分辨。制作者要在视频制作过程中予以标注。

首先定格画面,在画面中选择要标注的区域,在工具栏中单击选择“绘图创建器”,在弹出的“绘图创建器(动画模式)”(图6)界面中选择画笔、颜色等,单击“开始录制”,在确定的区域内做出圆圈等的标记。通过单击“播放选中的画廊条目”按钮来查看动画效果,也可以通过“删除选择的画廊条目”按钮、“更改选择的画廊区间”按钮来进行更改。最后,单击“确定”,即可将所选择的画廊条目应用到Video Studio中。

1.2.7 创建视频文件

待所有内容无误后,即可创建视频文件。单击“分享”按钮,在它的分享栏中单击“创建视频文件”即可创建DV、HDV、DVD、FLV、MEGP-4等多种格式的视频文件,最后将创建的微课保存在电脑或移动存储器中。

1.3 将微课上传至网络

将完整的微课视频上传至网络,笔者选择的是优酷网站。首先,在电脑上下载优酷客户端,在优酷网页内登录,笔者以合作网站账号(新浪微博)进行登录后,选择“上传视频”,待视频成功上传后,通过客户端的审核,即可在优酷网站内通过搜索找到上传的微课。

1.4 将网络中的微课发到朋友圈中

用手机浏览器打开想要分享链接的网页,长按网页最上方的地址输入框,出现网址后复制此网址。在微信朋友圈长按“相机图标”,打开文本输入,粘贴第一步复制的网址,然后选择“私密”(仅自己可见)按发布。在“我的相册”里面找到刚刚发布的网址,点击这个网址就能在微信朋友圈里面打开这个网页。打开进入网页后,点击网页右上方的图标“分享到朋友圈”,写上此刻发布者的心情或感受,然后点击“发布”,就把手机浏览器的微课网址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以一个链接的形式发送出去了。

1.5 在微信上创建公众平台

利用网络索引微信公众平台官网,在网站内点击“立即注册”,根据网站内的提示,填写相应的表格,填好表格后,即可申请账号主体为“个体”的微信公众平台。进入到已申请的微信平台中,在左侧的管理栏中找到“素材管理”,点击进入,单击“+新建图文消息”,在右侧的“多媒体”栏中找到“视频”栏,单击后即可用两种方法添加视频——从本地中添加视频文件或者利用视频网址添加视频文件。在这里注意,利用视频网址添加视频文件仅支持腾讯视频。添加好视频文件后,在网站内添加标题、作者、正文、封面和摘要,单击右下的“保存并群发”,且“群发”,即可发布出去。关注此订阅号的读者均可利用微信学习本微课内容。

2 总结

微信微课在实际运用中具有诸多优势:

① 微信微课便于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微信微课能够具体指导学生观察标注物。以笔者制作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观察实验”为例,在微信微课中,通过视频内对微动脉、微静脉等的标注,能够指导学生观察,避免造成观察时无对象的盲目性。因此微信微课成为重复概念描述的新的手段。

② 指导学生观察时语言具体,位置准确。视频情境下的语言指示明确,对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指导有更明确的指导,即使在无教师情况下也可引导学生对观察目标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学生通过微课视频观察毛细血管内血液流动时,视频中的讲解对学生理解概念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③ 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翻转课堂的实施。手机携带方便,学生可以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进行学习,而且“枕上”“马上”这些时间对于学生的思维锻炼和概念形成有特殊的效果。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过程中都有具有方向性的指导。

当前需要对微课的制作过程与方法等细节性问题展开讨论。在微课建设的逐步完善下,微课会进一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微信微课也会受到更多师生的青睐。

参考文献:

[1] 张坤.浅议微课制作步骤与方法[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2):207-209.

[2] 彭玉秋,吕爽,汪翠翠.基于手机终端移动学习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0):13-15.

[3] 仇萌,张士东,任玲玲.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平台[J].中小学电教,2015(5):15-16.

[4] 邹建梅.以微信为入口的移动学习环境[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11-13.

猜你喜欢

微课制作微信
微信
微信
工科类课程的微课教学设计制作与实践
浅谈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几大关键点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