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需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分析

2016-03-18向昌莲

商场现代化 2016年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

摘 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人民收入水平较低、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普惠金融发展缓慢。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州为例,对金融供给和需求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快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推进和发展普惠金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金融供需;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旨在合理分配经济资源,缩短贫富差距,持续发展经济。至2005年联合国在“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普惠金融”概念以来,我国对普惠金融的发展越来越重视,2015 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的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然而,少数民族地区金融供给不平衡、金融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本文将重点从金融供需角度分析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普惠金融体系概述

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是联合国率先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明确提出的,其基本含义为:能够全方位地、有效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尤其是为贫困、低收入人口和微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小额信贷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曾提出:信贷权属于人权,即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金融服务。国内外学者也一直认为,发展普惠金融,可以促进金融服务和经济更快更公平地增长。

在亚太地区小额信贷论坛上焦瑾璞提出了“普惠制金融体系”的概念。普惠金融体系是微型金融体系和小额信贷体系的发展与延伸,该体系建立的理念是要让穷人和弱势群体平等地享有金融服务。在我国,所有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所构成的金融体系即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四类:村镇银行、国有银行、农信社和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类金融机构;保险、券商、金融租赁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的农村金融结构;P2P、互联网银行、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企业。

二、黔东南州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黔东南州是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地带,总面积30337平方公里,辖有1市15个县,共有116个乡、90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3550个行政村,总人口四百万。根据调研数据,笔者认为,黔东南州普惠金融发展缓慢主要因素是金融供给不均衡、金融有效需要求不足造成的。下文将从供需层面进行深人剖析。

1.供给层面分析

(1)农村金融体系单一、网点少。目前黔东南州主要有国有四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商行、农发行、村镇银行、贵阳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但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几乎没有网点,农业银行的支农主力军地位已经消失,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仍然是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银行三足鼎立的局面,在农村乡镇没有新型农村机构,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还仅仅局限于县城。在行政村仍无网点,完全无法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具体网点个数、在册人员数量见表。

表 2014年黔东南州银行业机构、人员情况统计表(单位:家、人)

资料来源:黔东南州银监分局

(2)金融产品种类少、缺乏金融产品创新。目前黔东南州的农村金融机构现下金融服务有存、贷、转账、汇兑等业务,但缺乏针对农村地区诸如理财产品、保险等类型的金融产品;线上产品诸如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由于操作复杂加之农户普遍文化水平低,造成农户使用困难。另外,农村金融发展不够健全,农村可抵押财产极为有限,使多数农户被拒之门外。

2.需求层面分析

笔者认为,金融有效需求不足是阻碍普惠金融发展的又一重大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传统观念等原因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具体原因如下:一是传统消费观念导致对现代金融排斥。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普遍教育程度不高,传统的消费观念根深蒂固。他们更倾向于民间借贷,或者在物理网点办理金融业务,对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服务陌生并且排斥。二是农村经济欠发达导致部分金融需求被弱化。以黔东南州为例,受自然条件影响,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很难找到好的投资项目,并且少有的农业经营主体较为分散, 现代化生产水平普遍不高,规模小,大大消减了多金融的需求。三是信息闭塞,金融知识普及率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生活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加之金融机构网点少、金融知识宣传不到位,导致大部分农民缺乏金融知识,对金融服务和产品不了解,无法提出有效的金融需求。

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农村金融需求具有服务主体多、需求额度较小、具有季节性等特点。对金融机构的调査可见,大多数金融机构受逆向选择的影响,有忽视和弱化农民金融需求的倾向。

三、国外普惠金融发展成功的实践经验

国外普惠金融发展成功的实践经验较多,如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巴西的无网点银行、美国的社区银行、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银行等,本文主要借鉴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的运作模式。

1976年,穆罕默德·尤努斯对某乡村对42名最穷的农户进行每人贷款27美元的小额信贷实验,随后建立了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格莱珉银行运用“团结小组”、“中心会议”等运作模式,拥有650万客户,2226个分支机构,还款率高达98.89%,资产质量良好,成为世界上运作最成功的一家银行。格莱珉银行创建的理念是帮助有信用的穷人、弱势群体,鼓励他们通过借贷用于投资收益性项目,从而脱离贫困。格莱珉银行的成功运作模式证明,贫困农民对金融有需求,穷人有能力承担小额信贷的高利率、有良好的还款信誉。格莱珉银行成功因素可归纳为七个方面:一是建立贷款者主动还款的激励机制。给予有信用的贷款者以正向的激励,即给予他们更多的贷款机会和更大的贷款额度。二是小额、分期多次偿还、短期的高时间成本机制,保证目标对象不偏移。三是创造有利于接近客户和有利于信息对称的业务拓展机制。四是把“参与式”的思路定义为普惠金融业务的拓展支点,帮助客户寻找创收途径,提供技术信息。五是利率商业化,以满足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六是运用小组联保结合借贷信息公开的模式,大大降低借款者的违约风险。七是普惠金融的信用文化建设需要政府的介入参加,培养全社会良好的金融环境。

四、进一步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

借鉴国外普惠金融发展成功的实践经验,结合黔东南州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提出进一步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

1.提升金融机构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对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员工的专业培训,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提升员工的业务知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业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把“参与式”的思路引入普惠金融发展中,工作人员提供技术信息,帮助客户寻找创收途径,把金融机构与贷款客户的关系提升到更深层次的、具有社会性的互助发展关系,如此,农民可以摆脱贫困,金融机构也将获得高额利润。

2.加大农村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

开展现有普惠金融从业人员的提升计划和培训,各普惠金融体系工作人员应走进农村,了解农民的诉求,将金融知识普及到每个乡村、每个村民,把小额信贷的发放过程变成一个教育和培训的过程。由政府部门、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与各院校共建教育实践平台,针对不同专题印制教育读本,开设示范课程,并纳入学生教育课程中,从根本上解放农民的传统思想,帮助他们寻找更多的投资项目,促进农民对金融的需求,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发展小组联保模式,放款抵押条件

近年来,我国逐步推进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但正规金融机构仍然会把无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排除在外。因此,可以运用小组联保的机制替代“抵押物”。小组联保是由贷款者自愿组成一个5人小组,小组成员要对本组内其他成员的违约行为承担违约责任,从而起到抵押物的作用,缓解抵押不足、贷款难之急。

4.统一信用体系的建设,完善金融服务法律法规

信用是金融的基石。普惠金融的信用文化建设需要政府参与,培养全社会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基础上,设立社会信用评分系统,将日常行为整合纳入信用评分系统,利用大数据重塑社会信用基础,以节约金融机构对客户信用评价上浪费的资源,并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同时,还需要完善金融服务的法律法规。一方面防止农民通过骗贷等非法手段获取信贷资金,另一方面防止金融机构对金融消费者进行欺诈、诱导,利用法律维护农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5.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需求不断增加,不再只满足于传统的存、贷、转款业务,对理财、保险、代理等业务的需要也在增长,因此,应加快业务开拓步伐,支持“三农”的零售银行定位,加大网点建设,发挥普惠金融深入农村的优势,增强在农村地区的存贷、汇兑和支付服务等功能,增强其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

[1]秦昌宁,倪瑛.普惠金融研究进展与展望[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66-76.

[2]周琳越.徽商银行县域地区普惠金融业务拓展研究[M].安徽大学,2015.

[3]龚霖丹,周敏舒,佳欠.发达地区基于互联网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研究--以福建南平为例[J].金融监管研究,2015,(43):36-49.?

[4]焦瑾撲,普惠金融的国际经验[J].中国金融,2014,(10)68-70.?

[5]郭灿仁.新常态下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M].河北大学,2015.

作者简介:向昌莲(1986.04- ),女,贵州锦屏人,凯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谈新媒体下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方法的创新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普惠金融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剖析
国内P2P平台风险控制比较分析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