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维度: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文化自信之路
2016-03-18赵亚飞
赵亚飞
三个维度: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文化自信之路
赵亚飞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主义在经济的高度上是很难站稳脚跟的,但在文化上则是完全成立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题。以大众文化为介体,实现大众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的良性互动;以文化整合为前提,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以国家硬实力的发展为根本,夯实文化发展的地基,是我们面对这个难题所做的回应,也是顺应世界发展形势的一种必然选择。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化整合;国家硬实力;文化自信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主义在经济的高度上是很难站稳脚跟的,但在文化上则是完全成立的。近年来,西方思潮大量涌入,多元文化冲突频繁,文化更多的是被作为一种工具而发挥作用,或是侵略的工具,或是谋利的工具,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文化自为文化的意义。在这种逐渐被异化的文化中,如何使“文化他信”变为“文化自信”?当今,我国的文化自信的文化发展之路将会步入什么样的轨道呢?在笔者看来,文化自信的大众化之路、文化整合之路、文化发展的“硬”道路是我国今后文化发展的必然所向。
一、文化自信的大众文化之路
大众文化,作为西方近代化的精神产物,是一种追求利润和被商业化的文化形式。对于大众文化,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对其进行批判、否定地占据多数。然而,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大众文化也必有其可取之处。波德里亚曾认为“当代的大众文化是一种传媒文化,它在否定事物和现实的基础上对符号进行颂扬,符号的生产是一种‘文化的再循环’,它彻底地颠覆了继承下来的文化传统、思想、著作、遗产等,文化再也不是为了延续而被生产。”①在这里,波德里亚把大众文化归于文化的衰败,笔者不敢苟同,但是他所强调的大众文化是一种传媒文化,也不无道理,因为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都依赖于传媒的作用。传媒,作为一个中性事物,利用得当,便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来势汹汹,我行我素。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并没有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主流,而是在商品化和利益化的驱使下,逐渐处于边缘的危险地带。因此,大众文化,作为一种“草根”和“平民”都能且乐于参与的文化形式,必须发挥其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的大众文化建设,使大众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基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人民的根本利益,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大众”的文化,它必须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因此,从根本目的上来说,两者是契合的,这正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发展的基点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囊括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的“最大公约数”。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建设,就是要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来引领大众文化建设。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完善我国的文化法制建设,改变大众文化原来的“肆无忌惮”式的发展形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一样,必须在完备的法制保障下,才能实现健康繁荣发展。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就是指要从法律上明确国家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与指导思想;制定各类文化活动的原则与制度、各类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流通、消费和服务的体制机制;建立国家对文化活动的管理、规范和引导政策。②目前,我国的文化法制建设还有很多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如文化产品服务规范的针对性、权威性、系统性不足;文化管理政权分散、条块分割;对于文化违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严重等等,这些法律的漏洞与不足,给大众文化的横行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因此,国家必须在法律层面上规范大众文化的发展。
其次,从社会层面来看,在大众文化生产过程中,要始终牢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原则和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的理念充分融入到文化作品中,给大众文化注入新的社会主义的新血液。大众文化管理者要扮演起“意见领袖”的责任,对文化产品进行“把关”与“再创造”,使得经过筛选过滤后的大众文化成为一种向导、一面旗帜,引导公众的行为,增进公众的文化认知能力,促进文化认同,最终形成文化自信。
第三,从公民层面来看,个人要增强文化辨别能力,形成对大众文化入侵的抵御能力。大众文化作为意识形态输送的一种工具,往往披着商业的外衣,其真实意图有很大的隐蔽性。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总是在学生的日常习惯中表现出来。好莱坞电影百看不厌,国产电影遭遇冷漠放逐;日本动漫占领国内动漫市场,国产动漫被搁置冷冻等等。大众的这些行为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妥,但是习惯会变成一种无形的信仰,久而久之,大众的政治信仰会被逐渐腐蚀并遭到消解。因此,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辨别能力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大学生要在假象迷乱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培养透过事物的表象看本质,突破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把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其次,大众要具有理性批判精神。培养大学生理性批判精神既是大众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时代发展的诉求。马克思曾指出:“使现存状况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在批判旧世界中创造一个新世界。”③大众只有切实具备理性批判精神,才能辩证地分析大众文化我国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取其优势,去其弊端,利用大众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总之,大众需以理性的态度、世界的高度、未来的远度来看待我们的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在不断地批判中把我们的社会向前推进。
二、文化自信的整合之路
在由经济全球化所带动的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以文化整合带动文化创新已是大势所趋,大流所向。所谓文化整合,“就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从全人类性地批判和取舍中得到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的区域资源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④文化整合更为强调的是一种“和”,一种“对立统一”,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我还是我、你还是你的状态。很显然,文化整合的最终目的就是突破局限性,走向先进性与现代性。
1.文化整合的理念:保留民族性,凸现世界性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应该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自信,是一种积极地精神状态,它不仅来源于自身深厚的实力与底蕴,同时还是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相融合的表现。在全球化条件下,要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封闭、僵化是条“死路”,开放、包容才是“法宝”。歌德曾说过:“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单凭它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绝不会有多大成就。”⑤同样,对于民族文化来说,亦是如此。民族文化要想得以永恒,必须内生自信力、外源吸收力,保得住定力,忍得住压力、靠的是活力。
文化整合过程中,使文化保留民族性、凸现世界性才是文化全球化的意义所在。在全球化视域下,已经不存在那种游离于世界文化发展进程之外的单个民族、地域的文化形态所“独立存在”的空间。强势文化往往把文化的“民族性”作为文化衡量的标准和尺度,以此来打压、同化其他民族。但与此同时,有压迫就会有反抗,那些弱势民族文化的“民族意识”“本土意识”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因素可能充当着“和事佬”的角色。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经济成为一个“大网”,“鱼”不能死,“网”也不能破,最好的解决办法便是协调——使异质文化各有改进,各有特色,保留民族性,凸显世界性。当然,历史上也曾出现过鱼死网破的现象。1979年主张伊斯兰文明复兴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2001年巴西阿里格雷港的“世界社会论坛”会议等弱势文化的抗议运动。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抵御全球化的行为。以市场经济为主要动力,从而带动文化的全球化已经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事实,现时的“桃花源”已经不复存在。盲目抵制、排斥只会导致落后、愚昧,民族文化只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具有生机与活力。从另一方面看,抵制全球化,保持纯正的民族文化,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的做法,当然,这确实能达到文化多样化的效果。但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下文化多样化与民族化,是否能持久呢?是否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呢?是否到最后是自己搬石头做了自己的脚呢?很显然,这种“伪民族主义文化”在全球化条件下既不是永恒的,又不是必然的。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这里所说的保留民族性,凸显世界性也就是保留民族文化的精华,吸收世界文化之长,补己之短,达到民族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民族文化只有提炼民族性、凸现世界性,才会形成真正的文化自信力。“中国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不少人失去了文化自信,甚至有人认为传统文化都可以不要了。”⑥信“西方文化”,信“资本主义”,我们却唯独没有相信过“自己的文化”。如何将这种“他信力”转变为“自信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正是对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文化自信力”缺失的一种回应。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民族文化既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但危机中又萌生出机遇。进行文化整合,以文化整合带动文化创新,是现时代我国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整合,并不是去其“民族性”,而是要在现实的文化实践过程中,在新的文话体构建的过程中,提炼民族性,凸显世界性。在文化整合的过程中,对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容并包、和而不同”实现民族文化内容上的创新;“解放思想、超越模仿”“形式多多、特色满满”,实现民族文化形式上的创新;“更新理念、促进转型”“放眼全球、跟上水准”,实现民族文化观念上的创新。
2.文化整合的原则:坚持以我为主,推崇“拿来主义”
异质文化在进行整合时,存在着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以“我”为主,“拿来”辅助,是我们必须要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写道:“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全球化大背景已经是一个不容改变的客观存在,民族文化的追随是“只送不拿”,还是“拿送结合”;民族文化的选择是“跟着走”,还是“被拖着走”;民族文化的姿态是“谦虚包容”,还是“孤芳自赏”;民族文化的命运是“引领潮流”,还是“落后愚昧”;这就需要民族国家以一种理性的态度、世界的高度、未来的远度来看待全球化与文化整合。
文化为何要以“民族”来加以修饰呢?就是因为“民族”一词突出了文化的“我”性和民众对该国文化的认同性。19世纪的文化哲学家们在探讨人的本能时,把文化定位为人与非人的界限,以文化动物作为人类的本质就成为类的文化哲学的重要理论。同样,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本民族与他民族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和界限。文化的“我”性决定了进行文化整合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作为文化主体的民族,捍卫其自身文化的“我”性,推动自身文化发展的先进性,是每一个民族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在我国历史上,因五四运动时期的特殊背景而形成了一股以胡适、陈序经、张佛泉和张熙为代表所主张的“全盘西化”思潮,这股思潮被当时及后来者极力批判。其根本原因就是它彻底地否定了文化的“我”性,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华文化存在的合理性。进行文化整合,并不是抽象地、笼统地对文化全面否定,也不是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的消极的民族文化观,而是一种坚持以“我”为主,推崇“拿来主义”为原则的所构建的积极的民族文化观。民族文化在坚持“我”性的同时,还要注意拿来“他”性,即拿来主义。鲁迅在推崇“拿来主义”时说:“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称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称为新文艺。”同样,没有拿来的,文化不能自称为先进文化。鲁迅在这里强调有辨别、不自私,对于文化整合来说,就是有辨别地吸收、融合,对先进的异质或同质文化,摘掉有色眼镜,虚心借鉴、纳为己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价值维度,也是自信心的重要表现。对于全球化这个事实来说,民族主义在经济的高度上是很难站稳脚跟的,但是从文化方面来说,则是完全成立的,进行文化整合是顺势的作为。
3.文化整合的目标:保持民族文化的先进性
以上我们提到了民族文化在进行整合时,要贯彻“保留民族性,凸显世界性”的理念,坚持“以‘我’为主”,推崇“拿来主义”的原则,而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保持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先进性。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多样性是民族文化整合时要保证的一个基本前提,而先进性才是民族文化整合的最终目标,也是全球化的终极指向所在。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就是保持民族文化的时代性、科学性、创新性与大众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由此可见,先进文化是党的精神支柱,也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精神动力。进行文化整合,在各种价值观的碰撞与摩擦中相互融合与吸收,从而保持中民族文化的先进性,这不仅是党对文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先进文化是发扬过去、立足现实和面向未来的统一,只有先进的文化才具有抵御外来文化侵略的能力与本领。一味地画地为牢,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败,中国的清王朝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的天然屏障,既不是“敞开大门”“照搬全盘”,也不是“闭关自守”、设置“防火墙”、遗世独立,而是文化的先进性。只有把民族文化放到世界文化的“汪洋大海”中,它才不会枯竭,才是最安全的。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才能占领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最终才能在激烈地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与主动权。文化整合的最终目标,不仅要使先进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大限度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要使得“平民文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积极地迎战,才是明智的选择。
影响文化发展、树立文化自信的因素当然不止于此,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立足于文化本身、借助发展工具,而且更需要关注与文化相关的政治、科技、军事等为内容的国家硬实力的发展。
三、文化自信的“硬”道路
笔者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何谓自信。自信,是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它不仅来源于自身深厚的实力与底蕴,同时又是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相融合的表现。我在前面所讲的文化整合,其实质就是文化与文化相融合的过程,是就文化内源来讲的,因此,在这里,笔者主要从文化外联——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一定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相应的文化软实力基础上的,而这种软实力又是以国家硬实力作为依托的。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和那个时代的文学的普遍繁荣一样,都是经济高涨的结果。经济发展对这些领域的最终支配作用,在我看来是无疑的。”⑦以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制约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影响着一定的文化自信。国家硬实力强,那么,软实力便有了强大的靠山,以文化为载体,政治理念、经济观念的传播与渗透便肆无忌惮。反之,势必会动摇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因此,我们可以说,国家硬实力支撑起软实力,使软实力有了脊梁与主心骨。中国在当下,增强国家硬实力,就是要不断发展两种生产力:提高物质生产力,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物质生产力,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当然,并不是说经济发展了,文化就一定会进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或先于经济基础,或滞后于经济基础发展两种生产力,因此要使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助力,而不是阻力;使经济成为文化发展的凭借,而不是包袱。当前,随着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评判标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文化,重拾传统文化精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一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整合,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整合,并通过大众文化媒介,让普通大众认知、认同中华文化,通过“微传播”,发起“微动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心生文化自信情感。
引文注释
①郑祥福.文化批判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2.
②张默雯.浅谈我国文化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化产业,2014(4).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8.
④陈超.整合与创新: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6).
⑤爱克曼辑录.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250.
⑥王军.谢辰生:文化自信的历史源流[J].瞭望新闻周刊,2014(11).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5.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1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