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田里的守望者》不可靠叙述的生成

2016-03-18

安顺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

郜 进

(蚌埠医学院公共课程部,安徽 蚌埠233030)



《麦田里的守望者》不可靠叙述的生成

郜进

(蚌埠医学院公共课程部,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采用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和精心设计的霍尔顿形象,使得不可靠叙述在文本层面上得以生成;读者通过文本在“事实/事件”、“价值/判断”和“知识/感知”这三条轴线上体现的不可靠叙述,解读文本的主题意义,更好地认识霍尔顿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关键词:霍尔顿;不可靠叙述;文本生成;阅读生成

《麦田里的守望者》采用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来叙说眼中的社会,通过霍尔顿自相矛盾的言行、混乱的精神状态以及有限的感知力,成功塑造了一个战后美国青年精神危机的形象。文本中不可靠叙述形成故事的内部张力和由此产生的反讽效果展示了霍尔顿的弱点和缺陷,生动刻画了他性格中的复杂性和青春期的精神危机。布思指出:“很多读者在阅读时完全与其相认同,看不到作者对这位有严重弱点的叙述者的反讽,从而无视塞林格的真正意图,无视该作品对读者的道德教育。”[1]226

一、视角、人称与不可靠叙述

叙述是否可靠首先与叙述的视角和人称直接相关。选取第一人称叙事形式,讲述他或她的亲身经历有利于形成不可靠叙述。这样的叙述者同时作为虚构故事中的人物其视角必然受到生理、心理和认知能力的制约。第一人称叙述者只能从自己有限的人物视角去讲述其所能听到的、看到的和感知到的内容,对事件的知悉程度和报道是有限的,其讲述很可能存在不实之处。《麦田里的守望者》选用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故事,即便叙述者霍尔顿声称将要如实讲述自己的经历,作者对其叙述的可靠性并不做出承诺。第一人称叙述者回顾往事,应被视为处在内视角。与纯粹的外视角相比,内视角很难做到像外视角那样冷静客观,可能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霍尔顿受限于自身视角,无论是站在现在去追忆往事反省自责,充当“经验自我”, 还是站在过去以一种正在经历事件的视角来“叙述自我”, 他的叙述只是限定在自己所见所闻的范围之内。再加上他本身就是故事中的人物,不能在所处的场景中知道另外场景中发生的事,也无法在同一场景中深入到其他人物的内心,对事实的叙述只能依靠猜测,有成为不可靠叙述者的潜在可能性。

二、人物塑造与不可靠叙述的生成

作者可以通过对叙述者的形象塑造使不可靠叙述在文本层面生成。霍尔顿是一个生理和心理都不够成熟的青少年,作为人物叙述者的可靠性显得很成问题。小说开篇的几句话叙述者使用了敏感、糟糕、嫌烦、甚至屁话之类的粗话表现出对童年经历的厌恶,语气和用词非常符合青春期少年的叛逆特征。那么他愤世嫉俗的态度是否带有一定的情感偏见,能否客观叙述事实?坐在候车室的长椅上,霍尔顿碰巧读到关于荷尔蒙的文章。“我的外表正像文章里那个荷尔蒙大有问题的家伙,就开始担心我那不争气的荷尔蒙。”[2]196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正反映了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他心智欠成熟,陈述难免与事实发生偏离,甚至刻意隐瞒。霍尔顿将要讲述的是去年圣诞节前后自己精神失常的事情,现在他是否完全恢复健康?叙述是否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简是霍尔顿对美好爱情追求的象征,他觉得现在的女友萨莉庸俗可恶。可是在与萨莉约会途中,他突然想和她去马萨诸塞州以及佛蒙特州共度余生。对这种逻辑混乱的精神状态,霍尔顿解释道“这最要命。向上帝发誓,我是个疯子。”[2]135这段描写充分体现了主人公精神上的病态,事物在他眼中的呈现发生变形,可靠性无法令人信服。这样一个心智不成熟,又曾患精神疾病人物的不可靠性就随着作者对他的形象塑造而生成。

三、不可靠叙述在“事实/事件”轴上的生成

叙述者在“事实/事件”轴上的不可靠性主要表现为对事实和事件的不充分报道和错误报道。在霍尔顿的眼中,周围人全是装模作样的家伙。为了适应社会,撒谎已经成为霍尔顿习惯性的动作,从他的叙述中读者不难发现存在自相矛盾和不实之处。火车上霍尔顿谎称自己叫施密特,为了迎合莫罗太太,信口开河地编出推选厄尼当班长的事,又扯出自己要去动手术的谎言。对此霍尔顿带着戏谑的口气说:“一旦开了头,只要我喜欢,能胡扯上几小时。不骗你,几小时”。[2]59他讨厌成人世界的虚伪势力,可是读者明显感觉到成人的毛病在他身上一个也不少。“我讨厌看到别人用这种便宜货。这听起来很不像话,但是如果别人拎着这种便宜的的手提箱,仅仅看到箱子,我就甚至会讨厌这个人”。[2]109霍尔顿一直把爱的对象简挂在嘴边,但是简始终没有出现。如果简真的和霍尔顿很熟悉,她应该知道霍尔顿与斯特拉雷德是室友,有充足的时间和足够的理由从旁边过来跟霍尔顿打个招呼。霍尔顿不仅隐瞒一些事实,欺骗受述者,而且由于内视角的限知性,连他自己也不搞清楚所以然。拜访斯潘塞前霍尔顿有一种恐惧不安的心理,害怕迂腐的斯潘塞喋喋不休地说教。但他却通过夸大屋里的药水味、斯潘塞的病态和老态,使读者相信是环境给他造成情感的恣意伤害。他只不过是个对考试心生愧疚的学生,不得己才说慌。读者应当以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不可靠的叙述者,洞察到他的讲述可能由于种种原因隐瞒或歪曲了事情的真相,更深入地理解隐含作者的用意。

四、不可靠叙述在“知识/感知”轴上的生成/事件”轴上的生成

知识/感知轴上的不可靠性主要表现为由于知识和理解力的不足,叙述者的讲述偏离事实。这就需要读者调动阅读积极性,留意不可靠叙述背后所蕴涵的叙事伦理。霍尔顿在对待身体发育这个问题上就表现出天真和幼稚。当他一口气从山坡上跑下去见斯潘塞时,因为跑得太快需要稍停一下,喘口气。霍尔顿却认为是抽烟凶和身体的迅速发育造成他气短和差点得了肺结核。“其实,我身上什么毛病也没有”的评论看似自相矛盾,实则是对经验自我给出的理由进行消解和反讽,以此彰显霍尔顿认知能力的有限和儿童感性的混乱。潘西中学的广告上总有个棒小伙子在骑马跨越障碍,霍尔顿理解为学校好像除了打马球,别的什么都不应该干。况且他在那儿方圆附近从来没见过一匹马,霍尔顿据此判定学校广告纯属蒙人。他天真地以为广告是跑马图,就应该名至实归,在学校里看见马。这样的一种认知未免显得孩子气和偏执。当令人敬重的老师安托利尼抚弄或轻拍霍尔顿的头时,他突然乱了阵脚。不成熟的心智让他没有能力去解读安托利尼的爱抚是否有同性恋的倾向。霍尔顿天真不成熟,明确表示对于性不太清楚,从来不知道自己到了哪个阶段,他认为自己是个色情狂。他眼里最下流和色情的东西无非是和女孩搂脖子亲热,而且每次女孩让他停手他都停手了。霍尔顿凭借自身经验感知世界,把成人世界的污点无限放大,向往自然纯真的儿童世界,简单地将世界一分为二:阿克利、斯特拉雷德、桑妮、莫里斯和萨莉等人代表虚伪丑陋的世界;艾里、菲比、两个修女和卡斯尔等人代表纯真美好的世界。少年有限的感知力使他对成人世界的看法是偏执和失真的,无法认识到成人世界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五、不可靠叙述在“价值/判断”轴上的生成

价值/判断轴上的不可靠性主要表现为叙述者的道德观念与隐含作者偏离。霍尔顿价值判断上的不可靠叙述体现在他的武断和表达的不充分上。潘西在教育界的声誉很高是不争的事实,连中央车站遇见的两位修女也认为潘西是所很好的学校。在霍尔顿眼里潘西糟糕透顶的原因是“我想呆的地方,就是至少在那儿偶尔能看到几个女孩儿,即便她们只是一个劲儿搔手臂或者擤鼻子,甚至只会傻笑还是怎么样”。[2]4这种基于自身好恶对学校的价值判断显得过于武断和任性。父亲花钱把霍尔顿送进培养精英的潘西中学,霍尔顿却偏偏不买账,以消极的不合作的态度抵抗。他不爱学习,违反校规,抽烟喝酒。正是由于潘西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才将不学无术的霍尔顿开除了。对潘西中学塑造出来的年轻人楷模奥森伯格,霍尔顿不屑一顾,想当然地以为做殡葬生意赚的就是不义之财。霍尔顿以自己的价值标准对自认为不合道德或不了解的事加以评判或者故意扭曲。在霍尔顿看来,斯特拉雷德是个外表光鲜,没多少人了解的邋遢货。但在处理常规事情方面,斯特拉雷德显然是略胜一筹。他非常看重老师布置的作业,同时又是个守校规的人,与简约会晚上9点准时回校。连霍尔顿也承认干任何一件违纪事情都能把他气得够呛。全队错失击剑比赛,霍尔顿丝毫没有愧疚感。面对队友们的冷落,他甚至用一种似是而非的价值判断为自己的行为狡辩和推脱:“也不能全怪我,我得老是起身看地图,好知道在哪儿下车。……这件事说起来挺滑稽的”。[2]5这句反讽性的评论反而让读者发现霍尔顿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有理由质疑他故意隐瞒了一些事实,以此逃避责任。

结语

“尽管不可靠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思想规范不一致,但是,正是这种不一致使读者得以深思其产生的原因及裂缝所在,从而揭示出在这种矛盾之下的深层意义。”[2]72塞林格正是借霍尔顿之口对消极颓废的主流文化加以批判;同时又呼唤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守护人类心灵中最美好情感。“许多许多人跟你现在一样,在道德和精神上同样感到困惑。幸好,有些人对自己的苦恼做了记录,你愿意的话,就能像向他们学习……这种方式是美好的,有来有往的”。[2]190隐含作者借此鼓励霍尔顿摆脱青春期的迷茫,渡过精神危机,走向现实世界。

参考文献:

[1]申丹,韩加明等·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2005:226.

[2]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责任编辑:颜建华)

The Generation of Unreliable Narration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Gao Jin

(Department of Public Courses, Bengbu Medical College, Bengbu 233030, China )

Abstract:Textual generation of unreliable narration is the result of Salinger’s choice of the first-person limited perspective and well-designed image of Holden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Readers may identify unreliable narration on the “facts/events”, “knowledge/perception”, and “values/judgments” axes to interpret the textual theme exactly and understand Holden’s complex and multifaceted character better.

Key words:Holden, textual generation unreliable narration,reading generation

收稿日期:2016-03-09

作者简介:郜进(1966- ),女,安徽蚌埠人,蚌埠医学院公共课程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I71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2016)03-0017-03

猜你喜欢

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反叛和妥协主题探析
反叛与抉择
从《麦田里的守望者》脏话标记看“垮掉的一代”的价值观
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两个译本对俚语的翻译对比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艺术
《麦田里的守望者》与禅宗思想
《麦田里的守望者》
从映射理论视角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