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与抉择
2017-04-21晏丽
晏丽
摘 要: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通过自暴自弃、假模假式和皈依自然的方式反抗虚伪的现实社会,究其原因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疏离使他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叛逆者。寻求解决困惑的出路无望之时,他转向儿童世界追寻纯真。当他意识到自己无力改变社会现状时,他放弃了理想主义的幻想,与“假模假式”的社会取得和解。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 反叛 抉择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的代表小说。此书自出版之日起,不同的评论家、教师、家长和青年都对它做出了褒贬不一的评价。有人认为此书是畅销书,因为青少年阅读此书后可以加深对生活的认识,促使自己选择自爱的道路。还有严厉批评此书的,认为小说主人公满嘴脏话、读书不用功、抽烟、酗酒,将会给青少年产生无法估计的坏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本书的文学价值、社会文化地位开始凸显,所以现在这本书已经被广泛认可。
小说讲述了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一个出生在纽约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的中学生,他总是与老师、父母格格不入,从而以逃课躲避,在被学校开除之后,在纽约街道游荡了一天两夜的经历。与此同时,他的内心十分苦闷,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寻找纯洁与真理。在寻求的过程中,霍尔顿开始厌恶成人世界的腐败并决心寻找一个完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要做麦田里的守望者,保护那些在麦田里玩耍的纯真的孩子们。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种混血文学,是流浪汉小说与垮掉派诗歌之间奇怪的混血”(黎雪梅,2013:97),几乎完美无缺地表达了战后美国人的思想危机——他们想流浪又在拼命地寻找方向。主人公“霍尔顿精神上高度‘叛逆,行动上却猥琐不前”(陈辉,1999:75),是“美国当代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张桂霞,2004:158)。
一、霍尔顿的反叛
(一)反叛的方式
1.自暴自弃
在服饰着装上,他身穿晴雨两用风衣,头戴一顶红色鸭舌帽,还把鸭舌转到脑后。在言语谈吐上,他满嘴脏话,全是“他妈的”、“混账”、“杂种”①等。在行为举止上,他挥金如土,“我在约莫两个混账星期里已经花掉了一个国王的收入”,“一点不假,我天生就是个败家子。有了钱不是花掉,就是丢掉”。他抽烟酗酒,“一天里约莫抽了整整三条烟”。“只要心情好,可以通宵痛饮,都不动一点声色”。他不愿读书,玩世不恭,四次被学校开除,打架、调情、召妓。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十足的“疯子”,所面对的是一个虚情假意的社会,因为无力改变这种社会现状,只能选择放纵、堕落、自暴自弃以求得暂时的解脱。
2.假模假式
他装腔作势、故作真诚、谎话连篇,被学校开除后在同历史老师斯宾塞告别时,斯宾塞教育霍尔顿“人生是场球赛。你得按照规则比赛”。他一个劲地附和、点头,心里却说:“球赛,屁的球赛。”他信口跟斯宾塞胡扯不及格的事,“我真是个窝囊废。还跟他说我要是换了他的位置,也不得不那样做,大多数人都体会不到当老师的难处”。跟同学打架后,为了解闷跑到隔壁寝室,跟讨厌的阿克莱寒暄、假模假式地聊天、装腔作势地握手,并用极其诚恳的语气称赞“阿克莱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面对周围一切虚伪、表里不一的人,作为一个未成年人,他的内心是如此孤独和失落,于是他便用虚伪、撒谎、假模假式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式反抗现实社会的各种虚伪、阴暗、丑陋和假模假式。
3.皈依自然
现实中的霍尔顿强烈憎恨那充满虚伪、堕落与欺骗的成人世界,总想努力去伪存真,然而没有人能告诉他该如何反抗,于是孤獨的霍尔顿便开始自己孤独而执著的探寻道路,憧憬和向往与世隔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他想象着去“阳光明媚,景色美丽”的西部建立自己心中的家园,希望与女朋友到山林里过田园诗人的生活。“不开玩笑。咱们可以住在林中小屋里,直到咱们的钱用完为止。等到钱用完了,我可以在哪儿找个工作做,咱们可以在溪边什么地方住着。过些日子咱们还可以结婚”,“到冬天我可以亲自出去打柴。老天爷,我们能过多美好的生活”。“我用自己挣来的钱造一座小屋,终身住在里面。我准备把小屋造在树林旁边,而不是造在树林里面,因为我喜欢屋里一天到晚都有充足的阳光。一日三餐我可以自己做了吃,以后我如果想结婚什么的,可以找一个同我一样又聋又哑的美丽姑娘。我们结婚以后,她就搬来跟我一起住在我的小屋里,她如果想跟我说什么话,也得写在一张混账纸上,像别人一样”。
(二)反叛的缘由
我们不禁会问,对于一个来自富足的中产阶级家庭的青少年,为什么并不是父母所希望的那样用功读书、成熟懂事的孩子,反而是一个十足的叛逆者?细读小说,不难发现,霍尔顿反叛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学校和社会的疏离。
在学校中,同学们表面荣耀,展示外在的辉煌,实则自私自利,无所顾忌。连校长的虚情假意也是那么无所顾忌:“……要你干的就是读书,求学问,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凯迪拉克;……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再说人人还在搞下流的小集团。”一个学期四门功课不及格,被列为差等生并予以开除。可以看出,整个学校彻底地抛弃了霍尔顿。
同样的疏离也来自社会。在酒吧里,遇见三个女孩并很有礼貌地邀请她们跳舞,可是她们个个对他冷若冰霜,跳舞时心不在焉,仿佛站在自己对面的男孩是在跟空气或木椅跳舞。在火车上,碰到两个修女,由于聊得投机,霍尔顿决定捐赠十块钱,但对方显得非常客气,这种客气的潜台词是她们不愿与他为伍,其背后不仅仅是冷漠,还带有一些反感、一种排斥与疏离。在电影院,他看穿了邻座女人假惺惺的感伤,讥讽道:“她的心肠软得就跟他妈的狼差不离。”他意识到许多套话的欺骗性,如“再好没有”、“祝你运气好”、“见到你真高兴”等。特别使他难过的是,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装腔作势。女朋友丽萨的惊艳出场,让霍尔顿觉得她实在很美,甚至有想跟她结婚的冲动,但丽萨却打断了他的美梦,因为她要等霍尔顿先上了大学再说。
总的来说,霍尔顿内心的童真与成人世界丑陋的尖锐矛盾是他反叛的主要因素。霍尔顿已走出相对有序的儿童世界。作为一个未成人,他面对的是成人世界的势利、贪婪、虚伪、堕落,外部成人世界的一切丑恶对这个纯真少年的心灵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他变得对这个世界难以认同、难以容忍。但是,他必须进入成人世界寻找人生之路,他正处于这样一个困惑的人生过渡阶段。他生活于愿望之中,一旦现实不符合他的要求,他就会陷于焦虑、恐惧、绝望、逃避和叛逆中。
二、寻求出路
一方面霍尔顿表现出十足的反叛,另一方面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出路。他首先想到自己的父母,“亲爱的妈妈,把你的手给我吧,你干吗不把你的手给我呢!”明确地表达了一个处于生活十字路口的少年对父母的理解和指导的渴望,也暗含着对父母失职的谴责。虽然他有一个富裕的家庭,但父母强迫他读书只不过是为了出人头地,享受富贵,对于他丰富的情感世界,父母却不屑过问。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他送进精神病院,对病因甚至病人都不感兴趣,只胁迫人们“顺应潮流”以取得“理想的”社会效果的专家们对他进行“精神分析”。
学校未能为霍尔顿指出一条健康成长的道路。虽然潘西“在教育界声誉挺高”,但在这里“也像在别的学校一样,根本没栽培什么人材”。他唯一敬佩的老师安多尼里先生说:“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看似真理的话语,实则体现出赤裸裸的唯利是图的利己主义本质,而且这位冠冕堂皇的师长后来还被发现有同性恋嫌疑。
如果说学校是炼狱,那么纽约便是地狱。繁华的纽约市中心可谓是社会的缩影,充斥着欺诈、暴力、淫秽……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接触与沟通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受金钱统治的城市,人们为了追名逐利而尔虞我诈。
三、霍尔顿的抉择
面对失职的父母、无能的学校和丑恶的社会,霍尔顿转向儿童世界找寻自己一直追求的纯真与美好,因为只有儿童世界才是晶莹剔透、充满情爱和温暖的地方。他最喜欢的是他的妹妹菲苾,她是“女神”、“安琪儿”,是纯洁与智慧的象征,她能“看”清一切。“她有时说起话来很像个混账老师,而她还只是个很小的孩子呢”。R.G.雅各布说:“只有儿童才能够真诚相爱。而当人们进入成年,开始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同他人的利害关系时,他们变得‘假模假式,变得有心计。因此当他们爱一个人的时候,他们爱的并不是这个人本身,而是他们之所以爱的那些理由。”(Lundquist 1979:46)
于是霍尔顿开始幻想成为儿童的保护神,认为生活中唯一有价值的工作是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我老是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
“麦田”象征纯真的儿童世界,“悬崖”意味着跌入世故的成人世界的深渊,“捉住”则表现出他梦想让孩子们永远不长大,永远不受周围污浊空气的侵蚀。他企图阻止儿童进入腐败的成人社会,从而使他们永远保持纯洁。其实他想要阻止的是变化。“变化”对于霍尔顿意味着所有美好与善良的事物的毁灭。作为一个早熟的少年,霍尔顿痛苦地意识到,现代社会为青少年提供的土壤是贫瘠甚至恶劣的,它使像他一样正在成长的“边缘人”胆战心惊、畏缩不前,只有做“麦田里的守望者”才是唯一有意义的工作,是唯一的道德选择。
但是他清楚地知道,这是个如同回到童年一样不可能实现的梦想。阻止孩子长大成人是徒劳无益的,必然坠落“悬崖”。“你永远找不到一个舒服、宁静的地方,因为这样的地方并不存在”。“孩子们的问题是,如果他们想伸手去攥金圈儿,你就得让他们攥去,最好什么也别说。他们要是摔下来,就让他们摔下来好了,可别说什么话去阻拦他们,那是不好的”。
四、反叛的结果
当霍尔顿意识到自己同他人的紧密内在联系,同这个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时,他放弃了理想主义的幻想,接受现实,与“假模假式”的社会取得和解,并放弃做“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梦想。
凭着他的爱、同情、宽容、仁慈和善良,同严峻的现实妥协了。他放弃了逃避,对这个腐败、堕落的社会做出了最大限度的让步。因为他亲身经历的痛苦使他深刻地体会到“爱”的珍贵与不可缺少,并学会爱那些他“痛恨”的人,这是他真正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注释:
①施咸荣.麦田里的守望者[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以下凡属小说引文均出自该书,不另作注释.
参考文献:
[1]陈辉,王万兵.美国50年代的学生叛逆形象——试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J].甘肃社会科学,1999(S1):74-75.
[2]黎雪梅.疏离及其抗议——《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解读[J].贵州社会科学,2013(9).
[3]James Lundquist. J.D. Salinger[M]. 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1979.
[4]张桂霞.《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在中国[J].郑州大学学报,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