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五大发展理念”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启示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2016-03-18杨华武星星

改革与开放 2016年21期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思潮思政

杨华 武星星

试论“五大发展理念”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启示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杨华 武星星

本文基于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出处理好思政课教学中的“存量与增量”关系;实现教学动力由外驱动向内驱动的转变;构建生态教育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绿色教育模式;打造开放课堂,坚持思政课课堂“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贯彻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着力补足多种社会思潮的冲击这一短板等建议。

五大发展理念;人文关怀;开放课堂;目标导向;问题导向

要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中得到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启示,首先必须厘清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五大发展理念不是相互排斥、互不联系的个体,而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笔者认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一是创新发展是动力源泉;二是协调、绿色、开放发展是三大载体;三是共享发展是最终目标。创新是引领发展及引领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时,创新的发展也需要以协调、绿色、开放发展为载体,方能充分发挥创新的正外部性效应。

一、树立创新理念,转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低效”状态

1.处理好思政课教学中的“存量与增量”关系

存量和增量问题作为经济学概念,是指“企业或社会所拥有的全部可确指的资产或资源以及比期初增加的资产或资源”。借用这一概念,笔者认为,思政课教学中的“存量与增量问题”是指教师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结构与随着时代发展教师和学生不断接触和获取的新信息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思政课教学中的“存量和增量”关系问题,实质是要处理好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与能否满足学生在自媒体时代获取的信息量日益增大之间的矛盾。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相对学生的知识需求来说“老化”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不爱听,不想听”现状,原因在于教师不能及时更新、获取和学习新信息、新观念和新知识,导致“学生需求”与“教师供给”之间不匹配。

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应该以“存量”优化为主,“增量”扩张为辅,以激活“存量”引进新的“增量”。即面对学生获取信息量的日益增大,教师必须具备能以激活、深化、优化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正确、科学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即思政课教师要想有效驾驭每天获取丰富信息量的学生,首先必须使学生能正确、科学地用自身已有知识分析其了解到的新的社会现实。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步丰富、加深和优化自身学识,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得以有效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2.实现教学动力由外驱动向内驱动转变

长期以来,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学习主要是因为思政课是必修课,迫于考试压力和教师点名、提问压力而“被迫”上课和学习,而真正从内心喜欢思政课的学生却寥寥无几,这种背景下的思政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给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启示。即思政课教学应从考试驱动、教师驱动等外部驱动向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求驱动转变。

要实现思政课教学由“外驱动”向“内驱动”的转变,必须改革思政课的考核方式和教学理念。一方面,就考核方式来说,思政课教学可采取教师布置社会热点课题(必须与教学内容有关)—学生选题调研—写调查报告—教师及学生共评的实践调研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较之传统方式的好处,一是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二是可使学生在真正的社会实践中加深对思政课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在情感上达到与所学知识的共鸣。这也是思政课教学的最大目标之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就教学理念讲,思政课教学应朝着建设“人人爱听,终身受益”的目标改进,要求思政课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而不能一味追求以课本为中心,即要做到能使教学给学生自身成长和人生发展带来深刻启迪为宗旨。

二、构建生态教育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绿色教育模式

高校思政课是培养学生认知发展和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学改革时要注意把握学生思想感情,教学内容要充分围绕动情点吸引学生注意力。所谓“动情点”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贯穿始终。这种人文关怀应涉及学生成长、学业、就业、婚恋、为人处世等。即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应找准动情点,如讲解国家大政方针一般较枯燥无味,教师可以把这些枯燥的理论和政策与学生自身的成长有机结合。以爱国主义为例,书本上的爱国主义理论看似枯燥无味,但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为什么要爱家,爱是一种归属心理需求等角度入手,阐释青年人为什么要爱国,把理论与学生切身利益和感受相结合,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也增强了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爱”思政课,更爱上思政课。

同时,高校思政课还应着眼于构建学生个人成长的“生态教育”,即培养学生具备健康心灵与社会实践相一致的“生态人格”。这种生态人格的宗旨在于培养“健全的人”,即使学生达到自我身心的和谐统一,“知行统一”。因此,教学方式方法上,高校思政课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着眼于如何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这不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中适用,其他课程诸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要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处理好个人的各种关系融入课堂教学内容。

三、打造开放课堂,坚持思政课课堂“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突破传统局限在校内和课堂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构建第二课堂和校外课堂。

以西安交通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该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除了按部就班的课堂教学外,还开辟了一些新模式:如与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建立合作关系,每年邀请区人民法院到校公开审理一次真实案例;这对帮助学生树立遵法守法学法用法护法观念,不仅形式震撼,也成效显著。再如,该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积极拓展校外德育基地,与银桥乳业校企合作,将该集团设置为校外德育基地,组织学生每年进行参观。此外,银桥乳业董事长刘华国本人作为全国道德模范,也经常受邀到学校给学生们现身说法,其“奶品就是人品”的理念深入人心。这种形式使学生对诚信等品质有了深刻体会和认可;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宣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总之,思政课校企合作的模式带来的是双赢效果,对打造思政课开放课堂教学模式有很深远的借鉴意义。

此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树立学生的道德感,为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可与当地精神文明办联系,为高校学生采访道德模范开辟渠道。一方面,可以加大对道德模范的宣传和介绍,更好地发挥道德模范在全社会的模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对道德模范的亲自采访又将激发其热爱生活、磨练意志、践行道德的情感和动力,这无疑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平台。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打造开放课堂,坚持思政课教学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才能将思政课教学的“知”与“行”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四、贯彻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着力补足多种社会思潮的冲击这一短板

目标导向,要解决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问题导向,要解决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两者往往交织在一起。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启示我们应从支撑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因和解决高校思政课遇到的突出问题需要入手,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遇到的最大干扰是来自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拜金主义、拜权主义等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带来严重干扰。高校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需要探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造成冲击带来的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的危害。必须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即能使学生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不至于在多种社会思潮面前迷失方向,误入歧途,这也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需着力补足的一个短板。

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多种社会思潮的开放与把好思政课教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关口之间的关系,在教学内容方面,应把对社会思潮的评析纳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围。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穿插对各种社会思潮客观分析、辨别、评价和引导,培养学生鉴别社会思潮的能力,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选择与认同。在教学方法方面,培养学生辨析社会思潮的能力,关键在于针对社会思潮特点调整教学方法,如比较分析法等。

高校思政课教学一定要将问题意识和目标意识作为教学的原则之一加以贯彻,并对出现的问题不能总是加以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向既定的教学目标靠拢,进而不断补足短板,才能使学生真正认同思政课,爱上思政课。

[1]张霞.浅析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相互关系[J].商,2015(48):65-80.

[2]陈金龙.五大发展理念的多维审视[J].思想理论教育,2016(1):4-8.

[3]谷亚光,谷牧青.论“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创新、理论内涵与贯彻重点[J].经济问题,2016(03):1-6.

[4]彭凌.学生情感视角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刍议[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37-38.

[5]孙宜晓.论社会思潮冲击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2):182-185.

[6]于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6):70-72.

[7]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1.047

猜你喜欢

五大发展理念思潮思政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