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就业指导课中引入结构化面试的实践探索
2016-03-18李鸽李彦虎遵义医学院贵州遵义563000
李鸽 李彦虎(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医学生就业指导课中引入结构化面试的实践探索
李鸽李彦虎
(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近年来,医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现状不容乐观,教师教学内容单一、学生不够重视等问题不容小觑。如何提升医学类专业毕业生的求职能力,势在必行。通过引入结构化面试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是医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可行性选择。
医学生;就业指导;结构化面试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刻不容缓,2002年至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平均每年以50万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剧,2009年后增幅逐步下降,基本上每年增加20多万。根据教育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毕业生将达到765万,比2015年增长16万[1]。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总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两会政府报告讨论的热点。即使在这样“全社会关注、政府高度重视”的大背景下,也依然存在“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单位聘不到优秀人才”的尴尬局面。大学生就业困难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学生求职能力不足也是造成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求职经验不足,虽然过五关斩六将,却最终卡在了面试环节。而医学其本身复杂而庞大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得学校专业教育普遍存在课程多,知识量大,学生学业压力相对较大等现状。目前医学院校培养计划更多地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相对忽略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的培育,造成学生基于职业胜任力的沟通表达能力、职业价值以及行为伦理的建立、思考与实践能力以及对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等不足[2]。基于专业的特殊性,医学生就业去向、用人单位招聘模式相对固定。通过高校就业指导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他们掌握就业技巧,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困境,成为目前医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亟需摆脱的困境之一。
一、医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模拟面试教学的现状
目前医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呈现教学质量要求不高、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缺乏专业指导培训、教学方式传统、单一的现状,严重影响到学生求职能力的高低以及求职意向和动机的清晰度。
第一,就业指导课程虽然是必修课程,但是模拟面试课在就业指导课程成绩中所占比重偏低,即使学生不来参与,也并不影响他的及格。这就造成一部分学生对模拟面试课不够重视,态度消极,缺乏主动搜集、准备模拟面试材料的参与度,这也导致学生在回答模拟面试设计的问题时显得“无话可说”,针对问题的思考“单纯”。
第二,指导教师主要由辅导员兼职充当。未经系统化的面试培训,也无参加现实招聘过程的实践经历,专业水平不足,且缺乏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
第三,课程教学安排不合理。模拟面试一般在学生实习之前进行,距离找工作长达一年之久,且面试课时较少,指导性缺乏时间效用,就业指导全程化程度不够。
第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就业指导理论教学教师与模拟面试教师分别由不同的辅导员兼职充当,且二者无集体备课,模拟面试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由负责模拟面试的老师自行决定,在教学内容上可能存在前后不一致的冲突,且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单一。
第五,教学任务繁重,工作量大。1名模拟面试指导教师需要承担大年级多专业人数的模拟面试教学任务。严格意义上的模拟面试时间乘以多个面试小组。即使不包含对学生答题现状、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的精细化点评,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大部分教师来自各个年级的辅导员,本职工作和90分钟的课时安排,加剧了他们的教学任务和工作量。
二、结构化面试的特点及优势
面试主要是指用人单位通过精心设计,在特设的情境、规定的时间和空间下,通过考官对考生面对面交谈与观察的手段,由表及里测评考生的知识、能力、经验等有关素质,预测应聘者的岗位匹配度与胜任力的一种招聘测试。对于毕业生来讲,面试是一种针对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核方式,是对其多年学习、锻炼成果的一次检验,也是找工作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就业指导课中模拟面试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实践教学手段,使学生身临其境掌握面试相关知识、面试技巧、纠正自身缺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作者简介:李鸽(1986,02-),女,籍贯:河南新安,云南大学民族文化产业硕士研究生,遵义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李彦虎(1986,06-),男,籍贯:甘肃清水,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遵义医学院党委组织部科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与一般面试相比,结构化面试是对面试的考核要素、面试题目、评分标准、具体操作步骤等进行规范化、结构化和精细化,并且统一培训面试考官,提高评价的公平性,从而使得面试结果更为客观、可靠,使同一个职位的不同应试者评估结果之间具有可比性,因而它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3]。显著特点是面试问题结构化、测评要素或考查要点结构化、评分标准结构化、考官结构化、面试程序及时间安排结构化、面试考场布置标准化。因此,结构化面试成为应用较为广泛的选拔录用人才的评价工具,是目前多数单位、部门常用的测评方式[4]。
三、结构化面试在就业指导课中的实施与反馈
(一)结构化面试教学准备
课前精心策划和准备是结构化面试教学法成功的关键。学生在模拟面试老师的指导下,召开小组会议,结合就业去向,商定模拟面试场景中的单位、岗位以及面试问题设置。教师结合所要教学学生的专业特点、就业去向、确定的模拟场景准备教学材料,主要包括设计面试评分表、布置面试场景,并全程指导学生进行模拟面试材料的收集、整理。模拟面试场景设计主要针对考研和就业两个方面。考研方向主要是医学相关专业,就业单位主要是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作为医务工作者,它要求医学生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良好的临床实践技能、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面对突发医疗事件的应变能力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科研人员,它特别强调健全的人格、较好的英语水平、自主学习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以及主动获取国内外最新医学信息的文献检索能力。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结构化面试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注重从岗位匹配要素着手,使实践教学效果达到最优。此外,整个准备工作要有充分的时间作为保障。
(二)结构化面试教学过程
1.教师讲解面试要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介绍结构化面试的内涵与背景,提出本次模拟教学的要求、程序以及设置的教学情景概况。包括评分要素(仪容仪表、语言表达、应变能力、综合分析)分值权重,计分原则(学生考官组的平均分×50%+指导教师评分×50%)和时间限制(自我介绍3分钟,每道题目思考、回答5分钟)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期实现面试教学的公平公正,营造真实面试场景的氛围。
2.分配模拟面试角色。结合教学课时安排,依据教学班级人数的多少在教师指导下自由分组。以30人的班级为例,一般平均分为两大组。每组分为A、B两个小组,并分别由组员推荐产生副组长2名。A、B两个小组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别分配模拟角色,即副考官4名,记分员1名,监督员1名,计时员1名,工作协调人员 1名,教师全程担任主考官与主持人,适时引导、启发学生,保证模拟现场能够按照计划有序进行。A、B两小组轮流担任招录单位与应聘人员。
3.现场问答。根据角色分配,实施角色扮演。考生(或应聘者)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由候考室进入面试考场。主考官宣读面试指导语。考生(或应聘者)作自我介绍。介绍完毕回答面试考官的提问。计时员根据时间限制作出时间提醒,考官根据观察考生(或应聘者)的考场礼仪、仪容仪表、行为举止、目光表情、语言表达、答题内容等进行现场打分,并记录考生(或应聘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进行研究生复试场景模拟的考生(或应聘者)使用英语自我介绍与问题作答,考官进行英语提问。考生退场。记分员在监督员的监督下进行现场统分。
4.面试点评。每一个场景结束之后,所有扮演应聘者的同学回到面试现场,由扮演考官组的同学根据自我观察的情况,逐一点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点评情况进行补充小结,点评要求要有针对性,对照评分要素指出问题,扬长补短。
5.综合分析。全部模拟场景结束之后,指导教师对整个模拟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扮演求职者的学生在模拟面试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给出解决措施。此外,《孙子·谋攻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因此,教师要以此次模拟结构化面试为契机,针对将来学生面试中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技巧进行提炼、整合与精讲,促使学生牢固掌握面试的基本技能,在课堂上消化吸收。
6.无记名意见反馈。课程结束之后,通过发放提前制作好的教学效果评价量表,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促进教学相长。量表的设计要突出学生对结构化模拟面试教学的主管感悟和实践经验。
(三)结构化面试教学评价
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大多数同学认为结构化面试通过现场实践与指导,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启发他们思考,变“被动求职”为“主动求职”,且能自觉通过学校、网络等途径搜集就业单位、岗位信息、面试题目,准备应聘简历,培养综合素质。大部分学生提出增加课程次数,特别是强调实习后、毕业前的课程教学。因此,结构化面试实践教学,更加贴近真实招聘过程,能够提高应届医学毕业生个人特点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对全面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有一定的作用。
总之,结构化面试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较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着组织者、指导者、推动者、协助者和参与者的角色[5],教师既是主角又是配角。在这个过程中,结构化面试程序繁琐,准备时间较长,不仅要求指导教师有充裕的时间,而且需要课前对教学班级和学生特点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便于解答学生模拟面试中提出的各种问题。若教师的专业性不能保证,则结构化面试的有效性就不能保证[6]。
[1]新华网.教育部:201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65万人 [EB/OL].[2015-12-10].http://news.xinhuanet.com/hr/2015-12/ 10/c_128518689.htm.
[2]费铃耘.浅议基于职业胜任力的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学生工作的视角的思考[J].卷宗,2015(5):272-272.
[3]王垒,等.实用人事测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247-249.
[4]宗昀洁.你了解结构化面试吗[J].职业教育(上旬刊),2015,10:6-9.
[5]李琦.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生面试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8:4866-4867.
[6]杨志新,杨锐英.云南普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68-72+77.
In recent years,medical students'employment issue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guidance course in medical colleges are not optimistic,such as the single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less attention of students and so on.It is very imperative to improve medical graduates'ability of hunting for jobs.Introducing structured intervie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is one feasible choice to reform medical students'vocational guidance teaching.
medical students;vocational guidance;structured interview
2096-000X(2016)16-0164-02
G6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