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真正韵》的形成与江浙道教
——《全真正韵》形成江浙说

2016-03-18任宗权

歌海 2016年4期
关键词:茅山龙门道教

●任宗权

《全真正韵》的形成与江浙道教
——《全真正韵》形成江浙说

●任宗权

全真道教所流传的《全真正韵》,被誉为全国十方丛林的“普通话”范本,在全国各大全真丛林道观通行。解放初,全国各大丛林皆举办“官学”,大力传播这种文化,使之愈规范、稳定、健康发展。与正一道教相比较,全真道教之《全真正韵》被誉为“死全真”,正是其科仪及音乐的区域性稳定与大统一性根据《正统道藏》以及相关地方史料等道教经典史籍,论证《全真正韵》与江浙全真道之关系。

全真道;正韵;茅山;葛洪;闵一得

就浙江而言,全国十大洞天,浙江占有三;三十六小洞天,浙江占有十;七十二福地,浙江占十八。而江苏的茅山道教,在中国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曾赢得了“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等美誉;苏州玄妙观更是闻名天下。江浙在道教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道士、宗派领袖、思想家,一大批籍贯不是江浙的道教学者、思想家和著名道士也往往长期在江浙传道、讲学。较为显著的有魏伯阳、葛玄、葛洪、杜子恭、孙恩、卢循、许迈、陆修静、陶弘景、孙游岳、顾欢、马湘、司马承祯、杜光庭、闾丘方远、罗隐、施肩吾、张无梦、陈景元、张伯端、林灵素、胡莹微、白玉蟾、莫月鼎、王惟一、刘大彬、杜道坚、林灵真、黄公望、金志扬、何道全、闵一得①闵一得(1749—1836),为清代著名道士,名苕旉(敷),原名思澄,字谱芝,又字补之,号小艮,派名一得,别号懒云子。世为吴兴(今浙江)人望族。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闵一得著述,清嘉庆年间撰《金盖心灯》八卷,以纪传体形式记录龙门派第一代至第十四代一百余人的生平事迹,因《钵鉴》、《钵鉴续》等书的佚失,成为研究龙门派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闵一得为人笃实纯静,平易近人,曾自题:“我忘景岂真,我觉景岂幻,若待罔两问,已若庄生叹,省自复省省,真幻持两端,非省非非省,应作如是观,渺渺太虚中,赘此一身景,问景是何为,真幻何时省。”、卫真定等。

南北朝时形成江苏独有的句容茅山上清派。此派的贵盛一直延续到元代,这时全真道教兴起,并且开始传入江浙地区。元大德八年(1304),茅山道归江西龙虎山正一道派领导。清代,江浙各道派相互融合,茅山道、正一道、全真道相互往来参学。江浙道教著名的宫观有句容茅山道院、苏州玄妙观、天台山、杭州抱朴道院、杭州玉皇山福星观等。江浙的高道们著作繁多,他们撰写了《周易参同契》《抱朴子》《真诰》《悟真篇》《灵宝领教济度全书》《太乙金华宗旨》等众多在道教史上有重要地位的著作。江浙本江南水乡,乃正乙、梅花之天下,浙北以清微为主,梅花观觉云、巢云为浙江嗣龙门的主要门派;浙南以清微、灵宝、闾山为主,并且三家揉杂,相互借鉴和渗透:东华中有闾山,闾山中有清微。

一、江浙全真道教斋醮科仪以及经韵音乐的形成与发展

唐宋江浙道教上清派斋醮科仪以及经韵音乐影响了整个道教将近八百年。江浙名道杜光庭的《道门科范大全》应该汇集了唐代以前天师道和茅山道的斋醮仪式。四川的《广成仪制》是杜光庭的《道门科范大全》派生出来的全真斋醮科仪汇集,而《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很自然受到《广成仪制》的影响。元明全真道教斋醮科仪受唐宋江浙道教影响颇深,确切地说,《全真正韵》的真正根源应该来自江浙道教的茅山与天台的上清宗斋醮科仪以及经韵音乐。

茅山道教奉茅氏三兄弟为祖师,尊魏华存为上清派第一代太师,杨羲为第二代玄师。上清派嗣宗师中,高道辈出,隋唐名道臧矜、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皆秉承上清教旨,各有建树,或为帝王之师,或为士大夫所尚,先后共有8人被尊为国师。茅山道教遍及大江南北,流誉海外,成为江南的道教中心。

唐太宗即位之初,即敕命茅山第十三代宗师李含光建茅山坛宇,为国斋醮。贞观九年(635),唐太宗敕文遣太史令薛碛,校书郎张道本、太子左内率长史桓法嗣等赴茅山送香油镇彩,金黄色龙玉壁于观所,为国祈恩。①江昊:《唐国师升真先生王法主真人立观碑》,《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三》。

贞观年间,唐太宗多次派中使赴茅山坛场,巡视斋醮,赏赐茅山修斋道士,令“依河图内篇,奉修斋谢”。②徐铉:《复三茅禁山记》,《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二》。唐代茅山上清宗坛为国醮祭,名扬天下,唐五代著名文士徐铉就赞茅山华阳洞天,金陵福地,群仙之所都会,景福之所兴作:

故其坛馆之盛,荐亨之殷,修奉之严,樵牧之禁,冠于天下。③李林甫:《唐六典·卷十六》。

唐玄宗时,更是多次派员赴茅山修国醮。茅山高道李含光也与唐玄宗过从甚密,玄宗曾召李含光为度师,并赐衣裘以申师资之礼,赐号曰“玄静先生”,还召李含光入京请受道法,并请李含光向太上老君转告,“朕志求道要,缅想真仙”。唐玄宗尊奉道教,亲受茅山上清法箓,隶属道门,对道教斋醮仪式犹感兴趣,竭力提倡斋醮法事。《旧唐书·礼仪志》称:

玄宗御极多年,尚长生轻举之术,于大同殿立真仙之像,每中夜夙兴,焚香顶礼。天下名山令道士、中官合炼醮祭,相继于路。

唐代茅山道教名冠天下,为道学之所宗。唐代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是道教斋醮活动最盛之地。唐代长安有道观四十三座,洛阳有道观十二座,唐政府设崇玄署,“掌京都诸观之名数,道士之账籍,与其斋醮之事”。④《道藏》(第九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版,第346页。开元十年(722),唐玄宗诏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一所,每年依道法斋醮。唐代皇帝诞辰、忌日及诸节日,要专门举行斋醮法事,敬修功德,为皇帝祈祷。所以说常同茅山道士、道乐之频繁交往,唐玄宗编道曲时自然会受茅山道乐的影响。当时著名的道教宫观以及唐王朝宫廷皆充满着茅山道教音乐气息。唐代是茅山道教、道乐最兴盛之时。

唐代是音乐的天下。杜甫在《赠花卿》说:“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充分表明唐代音乐的广泛普及与空前繁盛。唐帝王的崇道活动使道教科范仪式愈加规范和完备,而科仪的规范和完备也必然推动科仪音乐的发展。崔令钦《新唐书·礼乐志十一》:“高宗自以李氏老子之后也,于是命乐工制道调。”《教坊记·序》:“我国家玄玄之允,未闻颂德,高宗乃命白明达造道曲、道调。”不仅如此,“道调”一时间竟由此变成了流行的宫调名。宋王溥《唐会要·诸乐》:“林钟宫,时号道调、道曲、垂拱乐、万国欢。”从道调、道曲的创作动机和乐曲曲名来看,这些道曲是不折不扣的宫廷行为,是宫廷统摄扶持的产物,带有明显的颂圣内蕴。

不仅如此,唐玄宗还特别喜欢“法曲”,并由此而促使“法曲”大兴。“法曲”,在东晋南北朝时称之为“法乐”,原为含有外来音乐成分的西域各族音乐,后与汉族清商乐结合并逐渐成为隋朝的法曲。迨至唐朝又因与道曲相互融合而发展到极盛阶段。这当然与唐玄宗的大力提倡密切相关。《新唐书·礼乐志十二》:“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梨园法部,更置小部音声三十余人。”足见当时法曲的地位已十分显赫。元稹在《法曲》一诗中也说:“明皇度曲多新态,婉转浸淫易沉着;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号天乐。”诗中歌颂了唐玄宗善于度曲的艺术才能。“法曲”,正是唐代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融合、音乐大融合的产物。

唐代道教音乐,茅山道乐起着很大的普及、推进作用。首先是由茅山到达天台山的上清宗高道司马承祯的大力弘扬。按陶弘景传王远知,王传潘师正,潘传司马承祯,司马承祯为陶弘景第四代。司马承祯出家茅山,后游名山,隐于天台山之玉霄峰,自号“白云子”或“白云道士”。武则天闻其名,召至京都,降手敕以赞美之。及将还,遣麟台监李峤饯之于洛桥之东。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又奉召入宫,睿宗问以阴阳术数及治国之事,承祯所答甚合睿宗之意乃赐宝琴及霞纹帔而遣之,公卿赋诗以送者百余人。卢藏用早隐终南山,后登朝居要官;见承祯将还山,手指终南山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天台?”承祯乃云:“以仆所视,乃仕宦之捷径耳。”①参阅《新唐书·卢藏用传》及《大唐新语·逸隐》。谓卢藏用举进士,有意当世而不得调,乃隐近于京师之终南山,易为时君所征召,寻果被召入仕。所谓“此中大有佳处”被司马承祯一语道破:“乃仕宦之捷径耳。”故世人称易于入仕之道为“终南捷径”。开元九年(721),玄宗遣使迎入京都,亲受法箓,赏赐甚厚。开元十五年,又召至都,玄宗令于王屋山自选形胜,特筑阳台观以居之。又命玉真公主及光禄卿韦韬至其所居,修金箓斋。司马承祯卒被谥号“贞一先生”,玄宗为之制碑文。弟子七十余人,以李含光、薛季昌最著。

《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帝(玄宗)方浸喜神仙之事,诏道士司马承祯制《玄真道曲》,茅山道士李会元制《大罗天曲》,工部侍郎贺知章制《紫清上圣道曲》。太清宫成,太常卿韦绦制《景云》《九真》《紫极》《小长寿》《承天》《顺天乐》六曲,又制商调《君臣相遇乐》曲。”司马承祯也擅长鼓琴,对于音乐的欣赏与美感有很深的感悟,他在《素琴传》写道:“诸弦和附,则采采粲粲,若云雪之轻飞焉。众音谐也,则喈喈嚷嚷,若鸾凤之清歌焉。”将良琴于高手的演奏之下各弦相合,众音相融、音乐韵味美妙明丽,如云雪鸾凤曼舞轻歌般的描写出来。足见上清派斋醮音乐技艺以及理论在唐代的领先地位。

天台山是江浙道教发展的重镇之一,在东汉(25-220),著名的道教人物葛玄就在这里创立了道教“葛真君天台派”。到西晋(265-316),魏华存夫人来到天台山修道,被后世尊为上清派第一代祖师。尤其是司马承祯在音乐方面的造诣,更是名彪史册。

从司马承祯开始,唐代道教音乐以天台和茅山上清宗斋醮科仪以及经韵音乐为根本,逐渐走向皇宫,为唐代音乐史添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唐代因为茅山与天台山道教的特殊地位与作用,使得上清宗斋醮科仪及音乐活动在中国道教的活动中一直十分显耀。

唐代天台山道士精通音律的也不少,如女道士李季兰,她在《在峡流泉》一诗中写道“巨石奔崖指下生,飞波走浪弦中起”,写水流的激湍喷涌,使诗人疑为“含风雷”,可见上清派道教音乐理论的细腻入神。

天台山学道的杜光庭,师事天台山应夷节,按应乃陶弘景七传第子,司马承祯五传弟子②按司马承祯传薛季昌,季昌传田虚应,虚应传冯惟良,惟良传应夷节。。杜光庭广泛搜集道书,为道教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前面有述,此处不赘。

按近人何昌林的推断,杜光庭的“广成南韵”必然带有龙虎山、茅山的江南特色。笔者认为,杜光庭之“广成南韵”中茅山腔占主流。我们试以推断:首先是杜光庭的故乡是浙江处州,浙江道乐在唐代是茅山斋醮道乐传播最盛之处,在唐代茅山之盛(前已谈到),浙江作为其邻地,斋醮韵腔自然以茅山为正宗。其二,唐代虽然对道教推崇备至,也有几次光顾龙虎山,但以唐大潮所著《中国道教简史》所谈一问题很值得我们注意:张陵天师一系的天师道,自张鲁卒后,传承十分不明,直到宋真宗时,才有对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较明确的记载。在这长达八百年,天师世系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因史料缺乏不得而知。明张正常所撰《汉天师世家》又多有关附会传说而成,不足为据。虽说唐统治者曾扶植张天师世第,但从有关唐代史料所知,它远不如唐代茅山之盛。唐多次大的国醮唯有茅山而无龙虎山,故而笔者认为,唐代道乐茅山要比龙虎山普及。杜光庭虽然来自天台山,但他秉承的仍旧是茅山上清宗道教法箓。这样我们可以得出杜光庭的“道统”:他是江苏茅山“上清宗坛”天师道上清系统的经腔、符箓、醮坛科仪的传入与集大成者。他的大批斋醮科仪著作以及经韵音乐资料,为道教在北宋的再度复兴、为金代全真道教的兴起准备了一定条件。所以说,杜光庭是道教文化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的《道门科范大全》经清代四川全真道士陈仲远整理成《广成科仪》后,影响了整个全真道教的斋醮科仪以及经韵音乐。由此可以得出:杜光庭的《道门科范大全》应出自江浙一带,而《道门科范大全》所影响和发展而来的《广成仪制》的真正源头是以唐代茅山、天台道教流行的早期道教上清宗斋醮科仪以及经韵音乐。

杭州也是浙江道教的重镇之一。东晋时道教在杭州流传较广,发展较快,多处建舍、结庐。葛洪辞官以后云游海内,先在南屏山、龙井、灵隐、天竺及余杭天柱山游历、修炼,后择宝云(石)山结庐(抱朴庐)修炼,“著书立说”。郭文隐居大涤山,精修十余年。许迈于余杭悬山立精舍,于桐庐恒山采药、辟谷、饵术,晋永和二年(346)移居临安西山稽留峰。钱塘人杜子恭奉五斗米道,有道术,善治病,自成一派,影响甚大。南北朝时,道士许黄民,于元嘉六年(429)移居钱塘杜道鞫(杜子恭之孙)家。泰始年间(465-471),杜京产(杜道鞫之子)挂冠,遁舍隐居苦修,潜心道奥,将世传的《上清经》等经书与同郡道教学者海宁人顾欢等共读,选出经传,聚徒教授。

唐、宋期间,道教在杭州发展很快,知名宫观增多,著名道士云游频繁。唐弘道元年(683),道士潘先生奉敕建天柱观。中宗年间(705-710)赐观庄、给香灯,吴筠、司马承祯、叶法善、白元鉴等曾居留。玄宗年间(712-756)开玉皇山,启建玉龙道院,造大罗宝殿。元和十年(815),杭州刺史卢元辅重修忠清(伍公)庙,作《胥山铭序》。大中年间(847-859)刺史李君建葛仙祠,造初阳台,题额“初阳山房”。乾宁二年(895),钱武肃王上表建天柱观殿堂,光化二年(899)奉敕重修天柱观,并作《天柱观记》。唐代历朝修建了真圣观、开元观、紫极观等。吴越王钱氏为保境安民建造了天庆观、玉虚观、报国光孝观、水府净鉴观等。民间百姓建造了重阳庵、三茅堂、清溪道院、石老庙等。此外,在吴山、灵隐有邢令闻、诸葛鉴、丁飞等道士筑茅庐,挖洞窟读书、采药,过清修生活。

宋代,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天柱观为洞霄宫。宋仁宗年间(1023-1063)重开玉皇山,敕建玉龙道院。天圣九年(1031)刘海蟾云游名山,居玉龙道院面壁九载。大观元年(1107)建吴山中兴观。徽宗在政和年间(1111-1117)召洞霄宫道士唐子霞,见道术不凡,授金坛郎、主洞霄宫。南宋建都杭州,绍兴年间(1131-1148)建造了万寿宫、东太乙宫、四圣延祥观、显应观和三茅宁寿观,其后孝宗、理宗、宁宗和度宗相继建造了佑圣观、开元观、龙翔宫、西太乙宫、宗阳宫,即南宋的御前十大宫观,直属皇城司管理,宫观门额大多为皇帝亲书,设守卫,置园林,经费由皇家开支。嘉定十五年(1222),宁宗召白玉蟾来临安,委以东太乙宫道事。绍定六年(1233),理宗授意太乙宫道士胡莹微负责刊印《太上感应篇》道书八卷,首页御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个字,名儒真德秀代作序和跋,宰相郑清之作赞文,此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影响很大。

端平年间(1234-1236),女真道士魏无瑕在西溪筑宫殿,能容“黄冠千人”,理宗御书“神仙宫”门额。嘉熙三年(1239),委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主龙翔宫,兼御前宫观教门道事。淳祐七年(1247),赐洞霄宫钱益市,恒产规制,御书“洞天福地”,此时洞霄宫殿堂道舍干余间,道士数百。淳祐十二年建西太乙宫。南宋时期官方和民间还营造、修膳了上清宫、太清宫、明清宫、玉清宫、三一庵等,占当时七十二道观的一半以上。道教的社会地位也显著提高。道士林灵真居宝极观,编纂道书《大成天经》三十六卷。

元、明期间,道教在杭州保持不衰,全真道开始传播。元代初,世祖忽必烈召见高道杜道坚,赐玺书,任提点,命住持宗阳宫,给全真道自由建宫观,广收徒众的权利,全真道士黄公望(富阳人)传教于杭州西湖南山。至元年间(1264-1294),累经扩建洞霄宫殿堂,占地面积八十余亩,成为全国著名宫观,总摄江、淮、荆、襄诸路道教。大德七年(1303)授杜道坚杭州路道篆教门高士真人。吴山北(瑞石山)全真道士徐洞阳改集庆堂为紫阳庵,收徒丁野鹤居此潜心修炼,丁以吐纳导引,服气辟谷二十年,后人遂将瑞石山改称紫阳山。洪武元年(1368),召吴山道士冷谦(古琴理论家,时年百余岁),“黄冠见高祖”,言能谐律,授为协律郎。明永乐年间(1403-1424)杭州道士周思德被召至京,从成祖北征,朝夕崇礼,历事四朝累封崇教弘道高士,续编《大成天经》至四十卷。嘉靖年间(1522-1566)玉皇山,敕建福星道院。吴山徐道彰和张落魂、唐秩等道士以习五雷,行气吐纳,炼丹药,铅汞,焚符念咒,结坛祈祷等,进行道术活动。

杭州道士周思得在道教斋醮科仪方面建树卓著。周思得,浙江钱塘人,字养真,一字素庵野人,又曾署名思德,生于元至正十九年(1359)正月十八日,少颖悟,从月庵丘公学道,其师洪武初任杭州府道纪司都纪兼宗阳宫提点,又从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读道家书。明成祖时,周思得以灵官法名显京师,后住持京师大德观、朝天宫,主持编撰《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周思得精习灵宝度人之旨,行持五雷火府之法,以道法济幽度显,门下弟子百余人,宣德、正统年间,累封“崇教弘道高士”,为明代颇受优宠的道教名流。思得历事成、仁、宣、英、景五朝,于正统十年(1445),以年迈恳乞还山,英宗敕于杭州城西南凤凰山建太清观,为周思得退居之所,以优其老。景泰元年(1450)五月,周思得获准告老还山,由其徒周道宁扶持,返居杭州仁和县玄元庵。景泰二年(1451)八月二十四日,周思得羽化于玄元庵,享年九十三岁。英宗闻奏,特遣行人司行人徐篪往赐谕祭,赐谥弘道真人。门弟子葬周思得于杭州八盘岭。《浙江通志》载:“明真人周思得墓。《杭州府志》:在八盘岭,景泰间谕葬。”明代文士习经应周思得门人之请,撰《故履和养素崇教高士管道录司兼朝天宫大德观住持周思得墓志铭》,传诸后世。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四》载,其墓规制宏大,作为道士之墓,古今罕见。

近人张泽洪说:周思得显扬的灵官法,即萨守坚所行雷法。其以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四·萨王二真君之始》载为证:“国朝永乐间,杭州道士周思得居京师,以王灵官法降体附神。所谓灵官者,为玉枢火府天将,在宋徽宗时先从天师张继先及林灵素等传道法。又从师蜀人萨真君讳守坚者学符术。”

周思得重法术以及斋醮科仪之风。他推崇唐代叶法善,唐代叶法善以法术见重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五朝,明代周思得以灵官法历事成、仁、宣、英、景五朝,二者颇有相似之处。周思得编撰《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专列祈禳诸真醮仪品,收有梓潼帝君醮科、东岳醮科、天妃醮科、瘟司醮科、诸神醮科等。从《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中可知,仅《赞唱应用门》中的《法事品》就有音乐曲目二百多首,是集前代之大成的道教斋醮科书盛典。

清代、民国时期,杭州道教趋于衰落。清康熙二年(1663),全真龙门第七代宗师王常月亲领弟子詹守椿、邵守善等南下,在南京、杭州、湖州立坛受戒。第八代金筑老人盛律师立余杭金筑坪天柱观支派,门下有潘牧心—王洞阳—潘天涯,递相嗣传。第八代黄赤阳(守园)住持杭州大德观,传第九代周明阳、王永宁。周明阳立栖霞岭金鼓洞支派,影响很大,从学者千余人,有一批高徒;王永宁传童融阳、许青阳,许青阳立机神殿支派传门下。第十一代高道沉轻云住持大涤山洞霄宫,传门下陈樵云立余杭三元宫支派,周梯霞立桐山半持庵支派。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天国军进杭州,一些道观遭损。光绪末年北京白云观道士来杭传道,道教《全真正韵》开始在杭州一带道观流通。著名全真道教宫观有抱朴道院、玉皇山福星观等。民国二十六年(1937),抱朴道院由玉皇山福星观接收主管,此二观连同上海白云观斋醮科仪以及经韵音乐学习北京白云观《全真科仪》以及四川二仙庵版《重刊道藏辑要·道教全真正韵》。后经杭州又流传到浙江温州、宁波一带。

清代道光、光绪年间,白云观第十八代律师孟永才有见于十方丛林道士流动太大,改全真正韵为地方特征的“北京韵”。经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精通“北京韵”的老高功、经师均已羽化。20世纪80年代初期,温州燕窝洞道士黄信阳担任北京白云观监院,遂调温州高功进北京教授《全真科仪》以及四川二仙庵版的《重刊道教辑要·全真正韵》。北京白云观的全真斋醮科仪以及经韵音乐历经坎坷,重新回到了北京,但是经韵里已经参杂了诸多浙江温州地方方言,与原来北京版《全真科仪》以及经韵音乐不尽相同。

二、全真律宗的传入对江浙全真斋醮科仪以及经韵音乐的影响

从元代建国初,全真道教已经开始进入江浙一带。明代茅山出现正一、全真共栖一山之格局。“三宫”沿传正一道统,“五观”则习传全真道派,“七十二茅庵”则两者兼而有之,更显其“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的鲜明特色。

江浙全真斋醮科仪以及经韵音乐繁盛,应该归功于清初全真律宗的南传。康熙二年(1663),王常月率弟子詹椿、邵守善等人长途跋涉,南下至江苏的茅山、南山、浙江的杭州、湖州金盖山和湖北的武当山等地开坛说戒,收得了大批弟子。许多原属正一派的名山,也陆续改易门庭,成了全真龙门派的丛林。

全真律宗进入茅山比较早,并形成全真律宗根据地。与王常月同辈的沈常敬,晚年居茅山,其传孙守一(玉阳)、黄守圆(赤阳)二人,孙玉阳以宗师职住持茅山乾元观,门下有周晓峰,周明阳(派名太朗),范青云(派名太清)。后周晓峰守茅山乾元观,其所传后人改皈茅山法派,其派宗师亦绝。茅山道教从一开始就不分“正一”与“全真”,二者相互学习,相处融洽,相得益彰。

茅山上清宗的道教音乐,原本保持了唐、宋时代的茅山道教音乐传统,如《卫灵咒》《三茅真君诰》等均为茅山派道教歌曲,词为茅山专用而独此一家。茅山道教音乐的许多唱赞,每一个字都用较长的节拍或较多的音符拖腔来演唱,这与北宋时代道教音乐谱本《玉音法事》所表达的演唱要求十分相似。但全真道教进入茅山后,茅山上清宗的音乐开始有些变化。

史新民先生在茅山道教音乐的相关描述时提到:《效丈》与《文词》在茅山道教音乐中,不论是继承正一道统的“三宫”,还是习传全真道派的“五观”,它都是较常用的器乐曲牌音乐,只是在“乾元观”中把《效丈》称为《神前花》。这两首器乐曲牌都是用在科仪中为诵唱文告和配合演义动作而演奏的。茅山道教现有全真与正一两个道派,它们所使用的音乐也有一些差异,全真派的音乐淡雅质朴,而正一派的音乐则较为明快流丽。①史新民:《清新雅逸的“效丈”、“文词”》,载《茅山道院》。

总体上说茅山“正一”与“全真”道教音乐除有悠久的传统之外,其地方音乐的特点亦十分明显,茅山虽地属苏南地区,但和邻近的常州、无锡、苏州道教音乐截然不同。首先是在调性上五调皆用,无偏爱羽、角调倾向;第二是在行腔上比较高亢有力,注重大线条起伏,曲调小转弯及装饰音运用较少,加之读词使用近南京官话的语言,曲调居“刚”,和苏南其它地区的道教音乐有十分明显的区别。

茅山全真斋醮科仪,以杜光庭的《四大全书》和《广成辑要》为“文牒”准则。依传统“科仪”进行法事,多系“按本宣科”。如:诵经、拜忏、祝寿、庆贺、回向、礼斗、上大表等,在全国各大常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些地区在某些“法事”的做法上也有不同之处。譬如:“铁罐施食”这个科仪,有在“上台”前发城隍牒、上救苦疏、表台,有在“上台”前跑五方,有在“上台”前只上救苦疏,有用“斛食”的,也有不用的。乾元观的科仪用的是“十方经韵”,跟其它常住基本相同,所做的科仪主要为:早课出坛祝将科仪、晚课出坛祭孤科仪、祝寿科、庆贺科、荐三开坛、安位科、三元午朝科仪、诵皇经圆满大回向科、迎鸾接驾玄律科仪等。

清代,茅山道教日渐趋向民间,斋醮科仪活动更加频繁。之后屡遇战乱,历史上的“三宫五观”也遭受破坏。现以遗存的“九霄万福宫”(顶宫)、“元符万宁宫”(印宫)为主体合并成为“茅山道院”。

20世纪50年代起,茅山三宫五观的道士联合起来,破除门户观念,统一称为“茅山道院”。由于受战火和“文化大革命”的灭顶摧毁,现时的茅山道乐尚未恢复至从前的鼎盛面貌。基于正一、全真相互并存的历史和现实状况,茅山道乐正一、全真风格兼具,且有茅山自身之特点。近代虽然吹管、弹拨、拉弦、打击等乐器并用,但在演奏中,特别是全真道派,仍以吹管、打击乐器为主。

全真律宗进入茅山后同时也在苏州落脚,并且在苏州形成庞大体系。如沈常敬弟子黄守圆(赤阳)从王常月受戒,开杭州大德观支派。黄守中于康熙三年(1664)在北京白云观听王常月说戒,其门下弟子孙太岱(碧阳)等在苏州浒墅关开太微律宗。金筑老人盛青奎启余杭金筑坪天柱观支派;陶靖庵(守贞)启湖州金盖山云巢支派;吕云隐(守璞)于苏州冠山开坛授戒,门庭最盛,门人中有丘寅阳开嘉善长春宫支派,钱函阳启无锡长春宫支派;铁竹道人施亮生(道渊)启苏州穹窿山支派;陶传陶太定(石庵),太定传徐清澄(紫垣),再传徐一返(隆岩),其派又兼修正一道法。

由此可以看出,苏杭全真律宗兴盛名扬全国。清代的苏州道教全真、正一功法、斋醮相互兼修,互不矛盾。正一派开始注重金丹修炼,而全真道教开始深入的学习正一派斋醮科仪以及正一道教丰富的经韵音乐。如沈常敬居茅山乾元观,门下有孙守一、黄守圆,皆明清间浙江人。据《道统源流》言:龙门律宗自第三代陈通微、第四代周玄朴,传沈静圆宗师一系,又别名“龙门灵宝派”,当为兼传灵宝法箓者。按陈通微律师本学正一法,可能兼传正一之学。

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龙门派第五代道士沈顿空至金盖山,挂单于书隐楼有年。1657年,王昆阳常月真人以卷册、如意、玉尘、芝杖等遣程谔山寄授当时古梅花观当家陶靖庵。继而,陶靖庵在古梅花观开启全真教龙门派云巢支派。

沈一炳弟子龙门第十二代陈阳复(号樵云)亦曾得徐一返授正一法。其该派分衍为更小支派,传衍于江浙。

闵一得是继沉一炳之后主持金盖山,修缮宫观,启龙门方便法门,以三教同修。集律、法、宗、教四宗为一身。闵一得著述也很多,道光十四年(1834)他将自己撰写和少数他人的著作共二十种辑为一书,取名《古书隐楼藏书》,后又增至三十种,于光绪二十年(1894),民国五年(1916)两次刊本行世。其著《金盖心灯》八卷,采纪传体形式记录了龙门派第一代至十四代近一百人的生平事迹,是继王常月《钵鉴》之后又一重要的道教史、思想史及龙门派历史等的重要史料。《龙门正宗觉云本支道统薪传》即是“于龙门第十一代懒云闵真人以下专列本支系统”。闵一得又传费拨云,费拨云传程来永,程传汤复弼,汤传车本鉴,车传邱合度、通斌。此支是集律、宗于一体。

闵一得(1749-1836),原名苕甫,字补之,一字小艮,自号懒云子。世居吴兴(今属浙江省)。父名大夏,授河南息县令,后改教谕余杭。幼而聪颖,体质素弱,九岁奉道。于桐柏山拜于高东篱门下,皈依为龙门派第十一代弟子,派名一得。长大成人之后,有经世之志,援例入选,赴云南任州司马。因父丧归,不再入仕,游访名胜。历经吴、楚、燕、赵等地,足迹半天下。先后遇到金怀怀、白马李、李蓬头等龙门派西竺心宗诸师,相互论道,多有契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闵一得持大戒书往云南拜访鸡足道者。闵一得受之于王常月衣钵弟子谭守诚。鸡足道者来自月支国,隐于云南鸡足山,无姓名字号,自称野怛婆,译为汉语即求道士之意。顺治十七年庚子(1660)曾至北京白云观访道,王常月赠姓曰黄,命名守中,且曰住世一百三十年之后,大戒自得。西竺道者精于斗法,见到闵一得之后,悬王常月像,泣拜而受大戒书,并将西竺斗法传给闵一得。对他说,西兰至宝,汝已易得,善护正宗,戒亏则力薄。闵一得亦拜而受之。回去之后纂有《大梵先天梵音斗法》十部十二卷,刊传于世。灵异卓著,祷则辄应。

闵一得著《古书隐楼藏书》辑书三十八种,其中二十五种为闵一得纂述或订正。这三十八种分别为《碧苑坛经》五卷、《栖霞山悟元子修真辩难参证》二卷、《阴符经玄解正义》一卷、《金丹四百字注释》一卷、《太乙金华宗旨》一卷、《吕祖师三尼医世说述》一卷、《读吕祖说三尼医世说述管窥》一卷、《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三卷、《寥阳殿问答编》一卷、《如是我闻》一卷、《泄天机》一卷、《上品丹法阶次》一卷、《养生十三则阐微》一卷、《管窥编》一卷、《天仙心传》三卷附录一卷、《天仙道程宝则》一卷、《天仙道戒忌须知》一卷、《二懒心话》一卷、《雨香天经咒注》六卷、《智慧真言注》一卷、《一目真言注》一卷、《增智慧真言》一卷、《祭炼心咒注》一卷、《琐言续》一卷、《玄谭全集》一卷、《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则》一卷、《李祖师女宗双修宝筏》一卷、《持世陀罗尼经法》一卷、《持世陀罗尼经注》一卷、《密迹金刚神咒注》一卷、《大悲神咒注》一卷、《清规玄妙全真参访集》二卷、《就正录》一卷、《与林奋千先生书》一卷、《梅华问答编》一卷、《还源篇阐微》三卷、《翠虚吟》一卷等。

闵一得辑《古书隐楼藏书》收书内容比较复杂,其中既有道教内丹理论和功法、丹经注释等内容,也有全真派教理、教规和佛教经咒等。其中《清规玄妙全真参访集》,真实记录了清代全真派丛林的有关教理教规、科仪等制度,是研究清代全真教斋醮科仪流变的珍贵资料。

清光绪十四年(1888),由龙门云巢派分衍而来觉云派。《龙门正宗觉云本支道统薪传》序:“海上觉云为浙湖云巢分支,于清光绪戊子(1888)开派。”其《例言》:“光绪戊子,本坛张复诚、陈本中、沉本仁等恭诣云巢宗坛,禀准开派,是年三月春,启建醮典,敦请宗坛王来因、程来水、姚来鉴三师启派,本刻故尊三师曰宗师。”该派宗承云巢开派宗师龙门第八代陶守贞(号靖庵)和第十一代闵一得(号懒云)之传,对他们提倡的神仙与忠臣孝子不二,出家与在家、出仕与入山各随方便的思想,加以发扬,使龙门派更加世俗化。上引《觉云本支道统薪传·后跋》云:“自闵祖启‘方便法派’而后,半多出自俗居有志之士,于是儒而道者日愈多,推行教法日益广。今者云坛竟遍布于江浙。”表现出晚期全真道已不再如他们先辈那样强调出家离俗了。该派自光绪十四年开派以后,一直承传不绝,《觉云本支道统薪传》有传系图加以记载。如开派人之一的程来永传第十四代汤复弼,汤传第十五代车本镒等,车传第十六代丘合度、徐合建,丘传第十七代倪教学等,倪传第十八代沉永家。时至民国十六年(1927)。

由龙门第八代金筑老人开启全真道龙门派天柱观支派。以浙江余杭金筑坪天柱观为传道中心。《金盖心灯》卷二《金筑老人传》:金筑老人者,“字号三见而三异:《洞霄闻人志》载,盛青崖,江南桐城人,明末进士,隐天柱观;《杨氏逸林》载,樵云氏者,桐乡人,姓盛,名未详。明末进士,值世沧桑,高隐大涤,自号退密山人。《菰城拾遗》载,异人金大涤,学富五车,尝自比管、乐。明亡遂隐,初休金盖山之白云居,更号樵云,既归老于天柱金筑坪。……著作颇多,石庵辈梓以行世”。盖为清初一隐君子。曾从王常月受戒,为龙门派第八代弟子。康熙三年(1664)传潘太牧(字牧心),为龙门第九代,潘传第十代王清虚(号洞阳),王传第十一代潘一元(字天崖)。此后承传不详。

由龙门派第九代周太朗开启全真道龙门派金鼓洞支派。传播中心在杭州金鼓洞。据《金盖心灯》和《金鼓洞志》载:周太朗(1628-1711),字符真,号明阳,江苏震泽(今吴县)人。父殁,舍俗出家。初礼龙门第八代孙守一(号玉阳),继礼黄守元(号赤阳)为师,嗣为龙门第九代。后游东南,于康熙三年(1664)来杭州。康熙五年(1666)结茅于西湖栖霞岭北金鼓洞,建屋修真,即后之鹤林道院。于是参玄访道者云集。先后传弟子戴清源(号初阳)、高清昱(字东篱)、方清复(号凝阳)、谢清涵(号宾阳)、金清来(号静灵)、孟清晃(号逸阳)、许清阳等。闵一得云:“当时从师(指周太朗)者,千有余人。闻之轻云子(指沉一炳)曰:全真一派,东华而下,盛自重阳,历传丘(处机)、赵(道坚)、陈(通微)、周(玄朴)祖,周传张(静定)、赵(真嵩)、王(常月)、黄(守元)……逮我明阳子周律师出,祖道南行。”与诸师“赓扬唱和。玄风庆会,自元而降,殆无有过之者”①〔清〕鲍廷博注:《金盖心灯·卷三》,《周明阳律师传》。。表明龙门派南传后,以周太朗时期为最盛。周太朗弟子中,高清昱去浙江天台山,另开桐柏宫支派。其余住山弟子继续在金鼓山传衍。戴清源传第十一代骆一中(字圣哲),骆传第十二代蔡阳善(字天一),蔡传第十三代戴北庄(派名戴来某),戴传张复纯。时当清道光年间。周太朗是东南龙门第九代律师中影响最大者,开杭州金鼓洞支派,从学者千余人。《金盖心灯》卷三谓龙门北宗传至周太朗,始盛于南方。周太郎的门徒中以高东篱(清昱1618-1768)声望最著,晚年继范太青主持天台桐柏崇道观,有沉一炳、闵一得等高足。沉一炳(1708-1786)号轻云子,为龙门第十一代律师中最杰出者,曾住持无锡开化院、余杭大涤山洞霄宫,其门下陈樵云开余杭三元宫支派,周梯霞开余杭桐山半持庵支派,费丹心开归安射村开化院支派。闵一得先师高东篱,后师事师兄沈一炳,晚年住持金盖山纯阳宫,从学者颇众。高东篱另一北子方鎔阳,门下有王峰阳开苏州装嫁桥斗母宫支派,黄守圆高徒王永宁门下许青阳开杭州机神殿支派。

全真道教真正进入天台山应在元代初期,而全真道教一直到清代才真正在天台山兴盛广大。清代由龙门第十代高清昱开创全真道龙门派桐柏宫支派。以浙江天台山桐柏宫(崇道观)为传播中心。据《金盖心灯·卷四·高东篱宗师传》:高清昱,字东篱,祖籍山东宁海州(治牟平),寄居长白。宿学儒。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已七十五,始由台湾至浙江杭州金鼓洞,师事金鼓洞派创始者周太朗(号明阳),嗣为龙门第十代弟子。周授以《南华》《道德》《参同》《悟真》《华严》《大学》《中庸》及《心经》等。居金鼓洞鹤林道院四十余年,从游者众。雍正十三年(1735),出主天台桐柏山崇道观讲席,后启桐柏宫支派。乾隆三十三年(1768)卒。著有《台湾风俗考》三卷。高清昱传弟子沈一炳(号轻云)、方一定(字熔阳)、闵一得(号懒云),为龙门第十一代。沈一炳传弟子陈阳复(字云樵)、周阳本(字梯霞)、费阳得(字丹心),为龙门第十二代。他们又多开启更小的支派。陈复阳开启余杭南湖三元宫支派,门下有阮来宗、杨来逸、钱来玉、鲍来金等;周阳本开启余杭铜山半持庵支派;费阳得开启归安(吴县)射村开化院支派。方一定下传弟子十二代顾阳昆(字苍州),顾传十三代王来真(号峄阳),开启苏州裴嫁桥斗母宫支派。闵一得下传弟子也很多,其徒孙辈王来因等又开启觉云支派。他本人学综三教,著述甚丰,是清代少有的著名道教学者。江浙道教一直到解放初,道流羽士,隐居讲学,高道大德,不乏其人。尤其是清代全真律宗的传入,无形中将以北京白云观全真道教律坛所用斋醮科仪以及经韵音乐传入江浙。江浙道教还有许多表演形式的斋醮仪式,例如跑灯、穿花、翻坛、走炭路、上刀,虽吸收地域性科仪音乐文化,非正统全真科仪,但一直流传到今全真、正一道教活动中,是不可多得的道教艺术形式。

任宗权,湖北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武汉市政协委员,武汉市道教协会副会长,武汉大道观住持,中国道教学院南岳坤道院教师。

猜你喜欢

茅山龙门道教
龙门农民画的传承与创新
茅山乾元观里的抗战故事
龙门石篆联
从句容的“容”到茅山的“隐士哲学”
西夏道教补议
中国园林中道教文化的应用与影响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龙门这边(71)
高度重视、有效推进茅山老区扶贫开发
龙门有个“程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