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路径:“移动课堂法”

2016-03-17王有炜豆艳荣安徽科技学院思政部安徽凤阳233100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大学生

王有炜,豆艳荣(安徽科技学院 思政部,安徽 凤阳 233100)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路径:“移动课堂法”

王有炜,豆艳荣
(安徽科技学院思政部,安徽凤阳233100)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渠道、主阵地,由于长期灌输式地教育,缺少体验感悟过程,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疏离状况。“移动课堂法”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突破和创新,对促进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实效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课堂法;教学;大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当代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思想政治理论课05实施方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理论传授多、体验观察少,正面灌输多、分析引导少,以及学生课堂聆听多、实践体悟少等“三多三少”的问题,切实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安徽科技学院在2009年启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探索——“移动课堂”教学法(即利用地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先进典型等社会资源,通过适时置换教学场所场景,教学主体的交互性、学习共同体选择重组等为载体,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互动性、交往性和反思性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的教学新模式,蕴涵着养成教育与学成教育并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新理念)[1]。经过5年多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1 “移动课堂”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1.1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考虑到外界环境与学生的主观性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特定情境中、借助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实现意义建构,以主观性、情景性、社会性和交往性为特征,能够有效地革除传统教学观的弊病[2]。

“最近发展区”理论则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依靠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突破自身的局限、实现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3]。以此两项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移动课堂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与体验观察有机贯通,在重视理论灌输的同时,也重视社会现实的分析引导,让学生将学习理解的理论与自己所身临其境的社会现实和问题紧密联系起来,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响应时代的要求做出的创新,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应然选择。

1.2基本内涵

安徽科技学院首创并实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课堂法”,以建构主义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理论依据,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联系的现实场景或虚拟现实场景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自己选择同学进行学习共同体重组,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重组,依据教学价值选择进行场景置换、采用师生、生生与社会现实、虚拟场景互融等教育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预设的情境中,通过交流合作、场景熏陶、反思体悟的亲身实践观察中接受、认同教师所要灌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学生将在“移动课堂”中的所感所悟与自己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内心世界相联系、相比较、相验证,在愉快的潜移默化的参与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传授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其崭新的教学理念、兼容的教学方法、开放的教学过程、身临其境的体验场景,使参与的师生体悟深刻、终身难忘。

1.3教学理念

安徽科技学院在探索和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课堂法”过程中,坚持学成教育与养成教育并举的教学理念。鉴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弊端,如只重视学成教育,忽视养成教育;课堂教学过度强调理论的系统性,价值选择的倡导性,缺乏直面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遇到的理论困惑、生活烦恼等实际问题;采取外在的强制的灌输式教育,只谈及个人对社会“高、大、尚”的贡献,忽视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个性发展需要,“移动课堂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发展偏向,发现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突破局限、实现提升,在“学成”的同时收获“养成”。

1.4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巩固和拓展在课堂理论教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移动课堂”中感同身受,系统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观点、立场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认同和内化。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主体多元、师生、生生交互、学习共同体重组,引导学生了解世情民意,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信念,增强为实现“中国梦”而发奋努力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观察现实的整体性能力,增强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系统性观念,强化学生科学准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和认识当今中国的实际、时代特征和当前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进行理论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培养开放性思维能力。

1.5主要原则

开放性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科学理论,更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内容,必须体现出它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发展性,必须涉及它的经典理论、现实内容,必须凸显它的新论断、新成果、新思想。坚持开放性原则,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移动课堂法”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即在预设教学目标时应具有广泛容纳度且体现不同层次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考核过程中应具有开放性。

实践性原则:实践性是理论鲜活的特征和内在品质,是理论富有生机、不断发展、实现飞跃的内在动力。实践性原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课堂法”教学与课堂单向度理论灌输教学的根本区别,它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坚持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贯通于整个教学环节;通过拓展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实践性原则。

交互性原则: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多种方式交流、合作、借鉴,让学生在交往中学有所得、实现意义建构;借助于教师、同学的帮助,在社会性的氛围中提高人际交往、合作、协调等能力。通过师生交互,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生生交互主要通过学习共同体重组,引导学生加强合作探究。

资源优化配置原则:指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课程制宜,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在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课堂法”教学中,应大力整合学校内部教学资源(校史馆、研究所、实训基地等),以及学校所在地区的各种现实的教学资源,通过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而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常用教学资源,同时利用虚拟现实资源(VR),建立现实和虚拟相结合的系统的、全面的“移动课堂法”教学资源体系。

2 “移动课堂法”的创新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课堂法”得到了广大师生和校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大家认为其主要特色体现在四个方面。

2.1教学主体多元

在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础上,吸纳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优秀的班主任辅导员为兼职教师,并且聘请教学场所转移后的讲解员、社会典型人物及部分学生为临时教师,充实教学主体的队伍。

在“移动课堂法”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除了任课教师外,还包括转移教学场所之后的专家、工作人员等,例如纪念馆的展览人员、社会变革的见证人等兼职教师、临时教师。多元的教学主体队伍,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知识结构、多重思维中开阔视野。充分发挥教学主体多元的优势,利用不同教学主体的学科专业背景、知识结构、能力倾斜、性格兴趣各异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专业性质、学业发展规划、就业取向,实现与所授班级的对应,相对地固定教学对象,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2.2教学载体多样

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课堂法”实施手段呈现多样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不再固定于教室,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选择相应的教学场所进行教学,通过教学场所的置换,把学校的教室移到社会实景的大课堂。除了教学场所的置换外,还可以通过虚拟场景、教学程序的安排等其他方式来建构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场景(现实场景或虚拟场景),消解教学过程中内容抽象空洞、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促进学生在情景浸润中进行讨论交流、反思体验等亲身领悟,让学生在与自己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内心世界验证的实践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

2.3教学内容优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课堂法”紧扣课程的主题、主线和讲授重点来进行教学总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应紧扣主题,紧密结合马列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点和难点,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的实际与热点问题,选择相应的教学场所,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4]当然也要考虑到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容易感到困惑、迷茫的问题。每一次“移动课堂法”教学活动,都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多门课程中,蕴含的多个理论教学知识点整合为一个融合汇通的系统实施过程。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在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凤阳小岗村,实施“移动课堂”教学时,可以嵌入和包含“中国道路”探索与实践、社会主义改革、美好乡村建设、村民委员会建设以及大学生农村创业等教学内容。

2.4学习主体重组

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课堂法”中,学生可以采取“自主选择团队”的方式,进行学习共同体的重组,旨在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建构一种共同体内成员相互促进的学习研究团队。

学习共同体可依据一定的标准、择取有共性的同学组成,共同体的活动可归纳为“阅读、观察、评论”。阅读马列理论教材、原著及其他参考材料,观察周围环境与社会,评论当前国内外时政、社会热点问题、马列理论问题。学习共同体的成员能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协作去探索研究理论问题,分析研判社会现实;学习共同体成员通过相互间的情感融通和经验共享,将每个个体的遐思与感悟在彼此传递交流会意理解的过程中,实现彼此沉思“祛蔽”。

3 “移动课堂法”教学实施过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课堂法”通过发挥情景性、实践性、社会性、交往性及优化配置教学资源等特点,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学与思、知与行的结合上达成一致,使学生成为教学内容、活动安排的参与者,学习目标的实践者,实践过程的创造者。带领学生参观教师特意打造的教学情境,包括现实场景、图书资料、虚拟的网络资源等,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结构,结合新的情境,来发现问题、搜集信息。学生通过聆听多元教学主体的各种讲解,从中发现有用信息,进行思考与分析,通过讨论与交流,完成意义的建构。诉说是指学生的现场提问、互问互答,加强学生诉说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能够直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

一是确立教学主题。依据理论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内容的关联度,确立移动课堂教学主题。我校对思政课内容进行整合,确立了若干个主题。如我校在小岗村开展的移动课堂,包含初级阶段理论与改革开放,小岗村精神与美好乡村建设、沈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等主题。

二是明确教学目标。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总目标,做到理实结合、知行结合,学思结合。

知识目标,即让学生身临其境,切实感受小岗村通过改革产生的变化,感受“中国道路”探索与实践的艰辛。

能力目标,即通过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方式互动化,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即通过师生主体互换、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三是开展宣传动员。对学生进行宣传动员,宣讲主题内容、目标意义、教学流程、任务要求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参加“移动课堂”教学活动。

四是组织现场实施。场境是实施“移动课堂法”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现场理论教学、观摩考察和访谈交流等。参与学生通过“听、问、看、访、讲”五个环节来完成。

五是课后讨论交流。教学活动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撰写心得体会、开展演讲活动,进一步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六是及时考核评价。教师按照评价体系,本着动态评价原则,对学生表现进行全面评价,进而巩固和深化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移动课堂法”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我校一项调查显示,学生选择“移动课堂”和“固定课堂”的比例分别为91.6%和3.3%;认为“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占92.5%。此项改革也获得了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称号。当然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利用资源有限、选择场所不多、组织难度较大、经费投入不足以及安全保障等困难,都有待今后继续探索解决。

参考文献:

[1]蒋德勤.“移动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当代诉求[J].思想教育研究,2011(3) : 50-52.

[2]陈连军.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引导—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 : 150-152.

[3]王文静.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0,20(2) : 17-20.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58.

(责任编辑:吴贵春)

New Method for Teaching the Cour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Method of“Mobile Classroom”

WANG You-wei,DOU Yan-rong
(Departmen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Fengyang 233100,China)

Abstract:The cour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universities,following Marxism theory,are designed to cultivate university students forming necessary values.The lack of cultivating process from individual involvement to personal acceptance,as a negative effect of spoon-fed education method,leads to the unwillingness to attend the courses by students.“Mobile Classroom”,as a new teaching mode,is an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of the traditional one.Adapted to China’s New Normal,it will promote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se courses.

Key words:University; Cour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Method of mobile classroom; Teaching; University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772(2016) 02-0084-04

收稿日期:2015-11-05

基金项目:安徽省名师工作室项目(2014SZKMSGZS020)。

作者简介:王有炜(1963-),男,安徽省肥东县人,学士,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