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建设
2016-03-17王传旭
王传旭, 李 翔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合肥 230022)
基于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建设
王传旭, 李 翔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合肥 230022)
为了助推安徽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服务安徽教育综合改革,为安徽建设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从功能定位、运行机制、重点任务、保障机制、改革创新等方面对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将“园区”建设成为政府主导、校际合作、信息技术支撑、教学模式改革的远程教育系统,让“园区”成为学习者乐学、教育者乐教、园区建设与管理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平台。
网络教育; 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网络园区
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启动了“高校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化建设”项目,依托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形成 “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以适应我省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发展的要求。目前,省财政已经投入2 000余万元用于平台和资源建设,27所本科高校入驻“园区”,在线学习人数超过4万人,平台访问量超过400万人次。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按照大并发量、大存储量、大计算量的要求,以最终50万用户、12万在线、3万并发为目标,支持多终端访问,注重平台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加强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做好平台的维护和管理。可以说,“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是一个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形成的学历继续教育的新模式、新机制,对我省继续教育的发展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以理念创新为先导,确定“园区”的功能与定位
为什么要建设“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与传统的学历继续教育有哪些联系和区别?特别是在建设理念和功能定位上要首先搞清楚,这样才不至于在“园区”建设时陷入被动。
(一)充分体现理念的创新
所谓理念创新,就是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兴起的经济开发区或高新区的模式,应用到学历继续教育中来,构建符合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新型教育模式,真正做到“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
我国的普通高校说到底是对18-25岁青年人群的职前教育,这是一种针对特殊的人群,特殊的年龄段实施的一种全日制教育。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表明还有60%的适龄青年没有机会上大学,他们只能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大学学历问题。即便是上了大学的人,大多也是“一学定终身”,很多人大学毕业以后,往往就失去了拓展自己知识和提升自己能力的学习动力,往往是被动地应付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然而,对于一个人的毕生来说,学校的学习是短暂的,在大学的本专科学习也不过3-5年时间,而相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即使是在有限的工作年限里,面对急剧变革的科学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大学学习的知识很多已经过时或被淘汰,只能在实践中去边干边学。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往往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厦门大学王洪才教授对此做了分析,他认为,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人们普遍感受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然而在中国社会,人们普遍又感受到学习的动力不足,首先是人们不知道学习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学习,从而对终身学习表现出二重心态:一方面,人们已经认识到终身学习社会已然来临,不学习就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就会成为落伍者,因而终身学习是必需的,也是急迫的。但另一方面,人们又感觉并未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似乎一切学习都是被迫的,不得已为之,不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学习是一种“苦差事”,不愿意真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1]面对这种情况,教育面临着挑战,如何以有效的形式解决终身教育面临的难题,这就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慕课”(MOOCs)、微课(10分钟以内的课程)、翻转课堂,以及“碎片化学习”“无缝学习”“泛在学习”“混合学习”(指的是线上线下的互动式学习)等等。这些无非就是吸引人们参与学习,投入学习。而要真正解决在终身教育体系下构建学习型社会面临的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现实条件下,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理论、教育模式和方法已经不太能够适应现在学习者的需要,特别是“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象征,全面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这就使得“互联网+终身教育”成为一种应运而生的产物。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几年在教育领域中,涌现出很多的远程教育网站、平台以及课程类型,可以说是琳琅满目,鱼目混珠,使得人们在选择中劳心费神、疲惫不堪,信息不对称,想学的找不到,找到的又无非是那些刺激人的眼球,无法避开的爆炸性信息,大量的时间就是这样在漫漫网游中消耗掉。人们迫切地希望能有捷径,给自己带来有益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
在人们的企求中,能否走出一条符合社会成员需求,适应现代社会要求,促进学习型社会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互联网+终身教育”的模式呢?
针对我国学历继续教育长期以来的函授教育的学习模式,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启动了“高校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化建设”项目。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同志在项目论证会上强调指出:长期沿袭的成人函授教育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形成的学历继续教育模式,在网络化时代已经不能适应学历继续教育的要求,到了不改革不行的阶段。既然函授是一种远程教育的手段,在新的时期,就要借用最新的远程教育手段,那就是利用网络开展学历继续教育。建设一个统一的“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就如同政府建设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一样,这样的平台园区,要求有资质的高校进驻,实行规范化管理,由园区(平台)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优惠的政策吸引高校进驻,互惠互利,促进各高校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各校之间良性竞争,提高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015年9月,省教育厅印发了《安徽高校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化建设项目规划(2016-2018年)》,对 “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的改革与基础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重点工作、建设计划、保障措施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使得“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成为我省乃至全国一个亮点。
(二)明确功能定位
正是有了理念支撑的顶层设计,使得“园区”的功能和定位更加明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作用。终身教育体系说到底就是对人的一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学习的平台,不论是学龄阶段的职前教育还是进入工作岗位的职业教育,不论是青少年教育还是老年教育,都应该成为终身教育的内容,“园区”可以为每个人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二是满足社会各类成员的学习需求。每一个社会成员以实现个人的个性发展、职业发展、能力提升,特别是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可以寻求自己能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这样他就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找到自己学习提升的平台。“园区”需要打造这样的平台,提供满足各类社会成员需要的学习资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三是做到“互联网+学历继续教育”,实现学历继续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云平台”的建立,学习终端的多样化,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不同需求,特别是时间的集中与分散,为学习者提供模块式(具有整块的学习时间,10分钟以上)或者碎片式(不超过10分钟)学习资源,真正做到时时处处可以学习。
同时,“园区”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体现其开放性、互动性、共享性,真正实现统一平台、资源共享,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学历继续教育做到注册入学、弹性学制、宽进严出。随着高考录取率的提升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学历继续教育所设置的统一考试门槛已经没有实际意义,很多高校已经实行了注册入学的方式招收远程教育的学生。因此,学历继续教育可以按照递进关系考虑学历教育的培养层次,只要符合递进要求的学历便可以注册学习上一层次的学历课程,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学习成果存入学分银行,终身有效。非学历继续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征,“园区”要为学习者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这些课程资源按照不同的知识结构进行科目分类,便于学习者随时可以查询,进入远程自主学习。
二、校际互动,形成“园区”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
所谓“园区”,在某种意义上指的是一个区域的概念,有着一定的运行边界范围,在这个区域内的组织和成员共同遵循着一定的运行规则,有着自身的运行机制。“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正是按照这样的规则建立起来的运行机制,形成政府主导、校际合作、信息技术支撑、教学模式改革的远程教育系统,即由省教育厅作为“园区”主管单位,安徽电大作为“园区”承建方和服务运营方,普通高校是入驻“园区”的办学主体单位,学习者是“园区”服务终端,各自的职能清晰,使得“园区”高效而有序地运行。
(一)政府主管
省教育厅作为“园区”主管单位,按照省委省政府教育发展规划以及高等教育强省的要求,将“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建设纳入我省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整体框架,统一规划,做好“园区”发展的顶层设计,提供政策依据和资金资助,协调入驻“园区”高校的合作与开放,指导创新发展。以教育厅的名义,建立入驻“园区”高校的远程教育联盟,制定“联盟章程”,协调各高校之间的关系,通过“高校远程教育联盟”开展广泛的校级合作,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构建合作式、一体化、开放型的服务体系。“联盟”设立三个专家组:管理专家组、教学专家组、技术专家组,处理和鉴别“园区”运行中出现的技术或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解决“园区”在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保证“园区”健康有序的运行。
(二)网络支持服务
省电大作为“园区”承建方和服务运营方,开发全省统一的学历继续教育教学与管理平台(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并提供支持服务。在网络平台的构建上,形成了六网融通模式,即网络核心课程、网络学习空间、网络教学团队、网络支持服务、网络考试测评、网络教学管理,形成互为前提、交融支持、协调运行的教或学的模式,为各高校和学习者提供优质服务。同时,整体构建办学系统,形成遍布全省各地的网络学习中心,为学习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高校入驻作为办学主体
普通高校是入驻“园区”的办学主体单位,提供优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颁发学业证书。各高校成立由学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组,统筹、指导、协调本校“项目”实施工作。首先是合理设置专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体系;其次是提供远程教育课程资源,按照主干课程和公共课程的类型,分别提供符合远程教育要求的课程,各高校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符合本校专业设置的主干课程,以及提供学员自主选学的公共课程体系。高校的产品不是学生,而是课程,课程的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各高校应该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再次是组织好教学,“教学才是大学的真正使命与核心竞争力”[2],重点把握好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学习支持服务、教学管理、系统运作五个方面的教学环节,做好入学教育、面授辅导、网上教学、实践教学、考试考核五个方面的工作。推进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教师互聘、学分互认、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四)学习者享受服务
学习者是“园区”服务终端,享受着网络平台上提供的各种课程资源,进行远程学习。学员的学习主要采取“混合学习”模式进行,也就是说,将线上课程学习和线下面授辅导结合起来。当然,学生根据各高校所设置的专业要求学习所设置的6-8门主干课程,选学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学习结果以学分的形式记载到学员的名下,作为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的衡量标准,修满学分可以获得本专业的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
推进学历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构建基于网络的、有支持的、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以课程为单元,学习者以网络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通过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实现多元交互,“课堂翻转”,创新教学模式。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变“一考定评”的传统评价方式,构建以过程性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考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逐步推行网上考试、预约考试、一年多考,满足各类学习者的需求。
三、突出重点任务,打造高规格的“园区”教育模式
“继续教育网络园区”作为新型的教育模式,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函授远程教育,又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一种现代远程教育,这就需要打造高规格的“园区”教育模式,真正实现“互联网+学历继续教育”的格局。
从园区建设上看,主要面临着办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服务模式四种模式的选择和建设任务。办学实施的是注册入学、弹性学制、宽进严出,形成终身学习的网络支持系统,为学习者提供终身教育的模式。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学员的学习完成过程中。学生通过注册入学加入到专业的学习中,按照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选学课程。这使得教学将原来集中进行的以班级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化为线上教学、线下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学员在网络终端自主学习所选择的课程(责任教师提供的网络课程);线下课程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面授辅导;导学教师督促学员进行网上课程学习以及线下辅导,掌控学员的整个学习过程。这样就可以将学习的过程以及最终的考试考核成绩统一起来,计算学员的学习成绩,以及该门课程的学分。评价模式主要是根据远程教育的办学规律和特点,针对学员学习的情况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如何看待学历继续教育质量,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如何建立学历继续教育的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学历继续教育的质量,一直是令教育主管部门头疼的事情。从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全国性评估标准来看,主要体现在“五个度”上: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办学条件支撑度、质量监控保障度、学生和用户满意度。对于成人教育的质量也应该根据这“五个度”来考虑评价标准,而不是简单的采用普通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指标体系来评价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质量。
纵观世界远程教育的发展,有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比如英国开放大学对办学质量的评价主要体现在网络课程资源、给每个学生个别辅导、有效的服务体系以及教师积极开展研究四个方面的因素。美国的凤凰城大学在2010年提供的报告中指出,1989年开始建立网上校园,为社会成员“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学习者能够提升知识、技能以实现他们的职业目标,促进他们所在组织的效率,为他们的社区提供领导和服务”[3]。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远程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标准都是以社会的需求来衡量。或许这里需要更加强调的是,国外对教育的评价更加注重人力资本构成,而不是唯学历至上。
安徽省教育厅《项目规划》中,对“园区”建设提出了10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建立科学有效运行机制;成立安徽高等学校远程教育联盟;优化升级统一的学历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教育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管理模式;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学分银行;建设远程教育人才队伍;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支持服务体系;开展高校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化建设研究工作。由此可以看到,开展高校继续教育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对各方面的工作综合系统考虑,才能真正实现“园区”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中的功能和定位。现实中急需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网络平台功能
在研究人民币汇率预期与跨境资金流动之间的联动关系时,境内外利差作为影响跨境资金流动的因素之一,也被引入到实证分析之中。最终本文选取人民币汇率预期、境内外利差以及跨境资金流动等三项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人民币汇率预期、境内外利差与跨境资金流动之间的动态关系。
“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由十大模块构成,形成功能完备的“园区”。目前,由安徽电大承担公共支持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网上教学和学习过程支持服务、平台运行管理与服务等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提升,很多功能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才能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和继续教育深度融合的要求。
(二)资源与资源库建设
按照专业设置的要求形成各类学习资源,完善各类在线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构建资源建设、认证、使用和管理的规范程序。资源建设要符合知识可视化的要求,以普通高校为主体,以专业主干课程资源建设为重点,形成系列的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远程教育要求,满足各专业以及各类人员需求的素材库。在课程资源中,普通高校负责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社会成员的职业发展需求、符合继续教育特点的、高质量的网络课程资源,“核心是课程有特色、有质量,能不断开出新课,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4]开展基于平台的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
(三)加强远程教育队伍建设
制定远程教育专业人员团队建设计划以及实施方案。按照专兼结合、分类发展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高校远程教育教师队伍,以及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逐步建成一支集教学、研究、设计和技术为一体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资源设计和制作能力强的网络课程建设与远程化教学团队,形成责任教师、课程教师、导学教师的合理比例;开展远程教育管理人员培训,提升综合管理和应用新技术能力,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创新意识强、能适应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的管理队伍(重点是教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一支服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能为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学历继续教育在线平台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的专门技术人员队伍,加快推进学历继续教育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和管理的信息化。
(四)加快建设安徽学分银行
结合教育部有关政策制度,探索学分制改革,依托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推动各高校间的课程互选、教师互聘、资源共享、学分互认。研究我省继续教育学习者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兑换,通过“学分银行”实现高校间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打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互认的通道,搭建我省全民学习“立交桥”,为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支撑。
四、有序推进,建立“园区”的保障机制
“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能否具有生命力并持续发展,达到预期的目的,还需要做到有序推进,形成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
(一)明确职责,形成责权明晰的维护机制
按照政府主管、高校办学、支持服务、学习中心支撑的模式,构建“园区”的维护和运行机制,做到任务清楚、职责明晰,形成以高校为主体,以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为依托,以遍布全省的数字化学习中心与远程接待中心为支撑,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支持服务体系,为学习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全天候一站式支持服务。
(二)上下联动,建立平台运行的管理机制
“安徽继续教育在线”作为统一的运行平台,承担着学历继续教育的“高速公路”“立交桥”“驿站”的功能。该平台委托安徽讯飞皆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设计、开发、维护,由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负责功能设计、支持服务。“园区”的框架结构,要做到功能完备、畅通无阻,为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学习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各高校入驻“园区”拥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平台,要实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实现一对一的学习支持服务功能。
(三)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各入驻“园区”的高校,要按照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考试、评分标准等要求进行各专业的教育教学,加强教学建设,营造教学环境,建设教学资源,形成学历继续教育教学团队,服务教学终端,努力形成各具特长的办学特色。高校要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正确处理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关系,加强并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资源建设、过程管理、教学评价、质量监控、支持服务等机制。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监管要纳入教学委员会的工作范畴,应加强对学习中心的指导和监督管理,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支持服务能力;研究制定学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教学督导队伍和动态监测制度,形成学校、行业、用人单位和学习者共同参与的多元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四)建立成本分担运营机制和收益分配共享机制
从公共经济学角度来看,学历继续教育提供的是半公共产品与服务,“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可探索市场运行机制及办学成本分担机制,研究制定继续教育在线平台运行经费管理办法,构建长效、科学的管理与运营模式。对于办学收益,要形成按照职能和承担的任务,进行划分。“园区”的收益主要来自政府财政划拨、学员学费收入、社会赞助三个部分。“园区”的收益分配可以分为支付办学成本、利润分配两个方面。经过测算,可以按照学习中心提取35%作为招生、日常教务、学生管理等费用;高校提取50%作为课程资源制作、教学管理、考试阅卷、颁发证书等方面的费用;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提取15%作为网络运行、平台升级与维护管理、资源库建设与维护等方面的费用。
五、深化改革创新,全力推进“园区”建设
推进“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省教育厅“高校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化建设”项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要形成成熟的“继续教育网络园区”,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提高认识,增强推进动力
“园区”建设的推动力主要来源于学历继续教育转型与改革的要求,要形成共识。第一,“园区”建设是学历继续教育规范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人的发展提出的要求,更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所在。高校要把学历继续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既要规范管理,又要创新持续发展。通过信息化改革,依托平台,用“在线”教学方式替代以函授为手段的传统教学方式,加强教学过程监控,落实教学环节。继续教育在线平台有一个督导系统,能够查看到“园区”内高校教学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行为等方面的信息,适时督促指导学校的教学活动,这是办学透明的重要标志,也体现了规范与创新。第二,“园区”的建设是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与开放的重要抓手。实施高校继续教育的远程化教学模式与信息化建设项目,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惠及全省学历继续教育学生的集约化之路。推进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将有利于推动高校间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提高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向社会开放,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第三,“园区”的建设是促进学历继续教育信息化实现的重要抓手。“函授”这种手段100多年前就出现了,是第一代远程学习方式,当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传统的函授与业余学习形式已不相适应。高校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我省继续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切入点,高校要加大投入与应用,积极探索,为学历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二)做好规划,落实工作任务
推进“高校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化建设”项目,建成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还需多方努力,夯实基础,提升内涵,加强应用。具体从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不断加强校际合作。开展广泛深入的校际合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强“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内涵建设,推动函授站转型升级,建设覆盖全省城乡、具备远程化教学支持服务能力的数字化学习中心,构建安徽继续教育公共支持服务体系。
第二,加大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力度。网络课程资源是“园区”的重要产品,产品的质量决定了教育的成败。省教育厅统筹指导数字化学习资源库建设,逐步完善资源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充分利用高校联盟等,推动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探索建立市场化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各入驻“园区”高校到2017年要完成所设专业的主干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任务;到2018年,各高校专业主干课程全部上线,届时,将建成4 000门左右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第三,加快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进程。不断完善基于网络的、有支持的、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以课程为单元,学习者以网络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通过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实现多元交互,“课堂翻转”。普通高校要着力推进师生应用在线平台,推进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从2016年开始,参加项目建设的高校学历继续教育新生力争全部进入平台学习,进入平台学习的学生数不少于5万人,2017年上线学生总数达到10万人,2018年,本科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学生全部上线学习。
第四,逐步构建继续教育网络园区管理与运营模式。到2018年,我省完成“高校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工作,学历继续教育教学、管理实现信息化。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和部分高职高专学校进驻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全部上线运行。
第五,实践“互联网+学历继续教育”。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远景蓝图应是立足安徽,辐射全国,省教育厅印发“安徽高校继续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与信息化建设项目”规划,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园区”建成后,学习者乐学、教育者乐教、园区建设与管理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助推安徽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服务安徽教育综合改革,为安徽建设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助力美好安徽建设。
[1] 王洪才.终身学习:现状、突破与未来[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5(1):1-5.
[2] 黄达人.大学的根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
[3] 袁松鹤,张伟,王连喜.凤凰城大学2008-2011年度学术报告评述:开放教育商业模式下的办学成绩与质量保证[J].中国远程教育,2014(9):32-40.
[4] 黄达人.大学的治理[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05.
[5] 孙立新,乐传永.成人教育研究的新进展与未来趋势[J].教育研究,2015(6):79-84.
[6] 吕晓娟.基于学生学习力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5(12):98-102.
[7] 林振春.第三代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建构[J].教育学术月刊,2014(5):4-8.
[责任编辑 李潜生]
Network Park Construction of Anhui Continuing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ife-long Education and Learning Society
WANG Chuan-xu, LI Xiang
(Anhui Open University, Hefei 230022, China)
In order to boost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Anhui continuing education,serve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Anhui education and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society and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in Anhui,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hui continuing education network park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function orient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 major tasks,guarantee mechanism,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so on. Then building this park into a distance education system is put forward, which should be government-oriented, interschool cooperated, information-technology-supported and teaching-model-reformed. Furthermore, the park also is expected to be the platform for learners enjoying learning, educators enjoying teaching, and the departments of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performing their respective duties.
network education; degree education; continuing education; network park
2016-03-04
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人高等教育远程化教学模式改革网上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zdjy192);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于共生理论的安徽省网络成教园区建设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2015A649)。
王传旭(1955-),男,安徽淮南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心理健康、人力资本管理。
G728
A
1008-6021(2016)02-0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