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识发展、实践探索看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
2016-03-17井红波
井红波, 刘 领, 曹 诚
(宿州学院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从认识发展、实践探索看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
井红波, 刘 领, 曹 诚
(宿州学院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的认识发展以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构建行之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度,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力,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成效等方面总结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
生态文明建设; 认识发展;实践探索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形态,其科学内涵包括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绿色发展的理念体系、积极科学的政策体系、有序运行的经济体系、持续更新的技术体系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若干维度。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与全球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不仅发达国家面临着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发展中国家人与自然的冲突也在不断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生态文明是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关键是要面对不同时代的不同问题,去有目的、有重点地推进这个过程。[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有过成功的经验积累,也有过失败的惨痛教训。我国在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十七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这一重大命题。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把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摆上非常突出的战略位置,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伟大目标,这些都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在生态文明认识与实践上的巨大努力。
一、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代中国的认识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一直都很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执政理念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努力摆脱贫穷落后局面的同时,也经历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错误建设实践。在这一时期,我们党开始客观地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兴修水利等一系列环境保护思想,并取得了一些环境治理成效,这是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早期探索。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逐渐突出,我们党提出了人口、自然、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强调要依靠科学技术、法律法规等推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党的十六大以前,国内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我们党又提出了“生态建设”“生态良性”“生态安全”等环境保护思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十六大以来,我党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十七大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历史性地把握了人类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规律,同时也实践性地提升了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理论。[2]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党的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之后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提出要制定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约束开发行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同时,要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以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4]
综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认识发展的过程,每一种认识的深化都与国内外环境问题的严峻现实密切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与实践,是我党对人、自然、资源、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也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对国内与国际环境问题治理的积极回应。
二、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
十七大以来,我国在推进工业文明的同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是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与制度推进。在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深刻阐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就是环境保护。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环境保护部专门印发文件,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制定了相关原则和要求,对环保系统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作了基本规划,以推进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5]2008年和2009年,环保部先后批准了两批18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据统计,中国目前有14个省份、1 00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文明省建设,还有5个省份正在逐步启动,有38个地方建成了生态县(市、区),总共建成1559个国家级的生态乡镇。[6]
二是地方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江苏、安徽、贵州等16个省(区),颁布并实施了一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并确定了具体的工作内容、路线图、时间表。杭州、贵阳等32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区)陆续出台并实施了相关文件。无锡等20多个市(县、区)编制了建设规划,制定了具体目标和重点实施项目,划定了重点领域,明确主要任务,并初步构建了保障体系。[6]14-19同时,各地加大了对生态文明的教育宣传,如2015年山东省启动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十进活动”,通过环保宣讲、科普下乡、绿色创建、文艺演出、竞赛活动等形式,把生态文明知识送进学校、社区、企业、农村,不断创新工作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7]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一些初步成效。杭州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善治自然环境、优化人居环境、传承优秀文化、创新保障体系,大力建设生态经济之城、生态安全之城、生态品质之城、生态文化之城、生态社会之城,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8]临安市把山水生态环境打造成国家品牌,生态经济发展道路代表着国家方向,山村发展模式具备了国家意义,可持续发展水平赢得了国家荣誉,环境保护工作成为国家典范,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共赢的发展道路。[9]“丽水经验”表明,生态文明建设要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态需求紧密结合,其惠民度越高,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会越高。[10]海南省着眼于生态经济体系建设,提高公众的环保参与度、提升科技水平、发展绿色产业,创造出了“海南模式”。[11]厦门市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环境宣传教育格局,为建设生态文明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12]池州市通过观念引导、产业支撑、城乡联动、制度创新等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了有益探索。[13]云南省洱源县成功实现了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为少数民族地区水源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14]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已在一些省区已初现端倪。
三、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
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经过曲折的认识发展、艰难的实践探索,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
一是要逐步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科学发展与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十七大以来,我国一方面重视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方面又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我国各地已经陆续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运行保障机制,即“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人大政协大力推动、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公众广泛参与”[6]14-19。实践证明,这一机制是富有成效的,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要构建行之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从具体国情出发,以转变发展理念,增强环保意识,建立生态环保机制,形成生态保护系统,提高环保技术水平和开展国际环境合作等作为基本途径,经过不断地调整和充实,其基本模式已逐渐成熟。已建立生态文明试点的地区,结合本地环境保护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在建构新型生产方式、产业结构、消费模式等方面,倾向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注重积累成功的经验,获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契机和先行优势[6]14-19。在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上,有学者认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不同自然环境、不同人文环境、不同经济实力的城市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成效上理应各有不同,只有不同特色、不同优势、万花筒般的生态文明城市才能构成美丽中国的鸿篇巨制。[15]
三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度。公众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主力军,同时也是建设成果的受益者。我国要持续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充分发挥和依靠广大公众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在高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国内公众已经形成了有利于环境保护行为的环境意识自觉,这也与中国迅速恶化的环境状况、公众自身的生存危机以及城市精英的集体行动、媒体和民间环保组织的宣传与动员密切相关。[16]实践探索表明,在已建立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省市,公众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对本地的环境质量也愈加满意。[6]14-19生态文明教育使中国公众在从个体环境意识自觉的萌生到群体环境意识自觉的萌发过程中,形成了科学性较高的环境价值观念,对环境与发展和谐关系的认识逐渐从感性变为理性,并且,自觉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越来越多,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热情日趋高涨。
四是要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力。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作用,对科学技术研究的财政支持力度在逐年加大。2014年,中央财政在科技方面的支出为2 541.82亿元,增长3.5%,在能源环保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此外,还强化科技与产业相结合,注重推动前沿技术、社会公益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17]我国政府将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逐渐掌握了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的一些关键技术。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2013年全年,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值增加到1.3万亿元人民币,在一些矿山,有色金属矿种的选矿回收率超过8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达20.59亿吨,主要再生资源回收量达1.6亿吨,在当年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中,主要再生金属产量占到26.6%,资源的综合利用节约了堆存占地14余万亩。[18]无疑,提升科技创新力业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五是要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成效。党的十七大以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成效比较显著。如,北京市密云县倡导以生态涵养区为核心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思路,走上了保水、富民、强县的绿色发展道路;西安市浐灞区大力推进“大水大绿”工程,把整治河道、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列为重点项目,现已成为西安市人居环境好,发展潜力大的典型区域;安徽省霍山县把现代“绿色文化”与传统的“红色文化”有机结合,呈现出“生态兴”“产业兴”“文明兴”的良好发展态势。[6]14-19可见,不断增强产业成效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
四、结束语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过程。尽管我国已经高度重视并切实努力实践,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对它的建设也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如,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还尚未深刻理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还不太均衡,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标体系还有待建立等[6]14-19。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其道路仍是曲折的,它不仅仅涉及环境保护问题,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价值等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无疑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过程。[1]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些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接踵而至,因此我国还有许多基础性的、深入性的和提高性的工作要做。
[1] 洪大用.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EB/OL].(2009-01-08)[2015-12-20].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fenleisuoyin/fenzhishehuixue/huanjingshehuixue/2009-01-08/7084.html.
[2] 赵建军.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N].学习时报,2007-10-22(1)
[3]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2-11-17)[2015-12-20].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htm.
[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4-10-28)[2015-12-20].http://www.cssn.cn/fx/fx_ttxw/201410/t20141030_1381703.shtml.
[5]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 (2008-12-30)[2015-12-20].http://govinfo.nlc.gov.cn/hbsfz/xxgk/hbsdsj/201111/t20111121_1104652.html?classid=434.
[6]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李干杰副部长在第一届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J].环境保护,2011(14):14-19.
[7] 山东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十进活动”成效显著[EB/OL].(2016-01-07)[2015-12-20].http://www.china-daqi.com.cn/hjsh/2016-01-07/67685.html.
[8] 苏小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杭州特色与经验[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7):12-17.
[9] 徐钊虹,钱晓波.对临安市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做法和经验的思考[J].当代社科视野,2011(5):29-34.
[10] 丽水市发改委课题组.生态文明建设的“丽水经验”:优生态,惠民生[J].浙江经济,2010(18):28-29.
[11] 陈坤峰,宋增伟.生态文明建设的海南模式与基本经验[J].新东方,2012(2):30-33.
[12] 林蓓蕾.厦门建设生态文明经验谈[J].世界环境,2011(1):76-77.
[13] 高玫.生态文明建设的池州模式与经验借鉴[J].老区建设,2013(22):15-19.
[14] 李彦龙.大理洱源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生态经济,2010(6):180-182.
[15] 朱桂云.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以贵阳市为例[D].武汉:武汉大学,2014.
[16] 张金俊.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意义[J].天府新论,2011(2):86-89.
[17] 关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EB/OL].(2015-03-19)[2015-12-20].http://news.hexun.com/2015-03-19/174210831.html.
[18] 国家发改委.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4)[EB/OL].(2014-10-09)[2015-12-20].http://www.sdpc.gov.cn/gzdt/201410/t20141009_628795.html
[责任编辑 李潜生]
Experiences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JING Hong-bo, LIU Ling, CAO Cheng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Civil Engineering,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34000, China)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gnition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Besides, the paper also summarizes the basic experiences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establish the insurance mechanism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construct effectiv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mode,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crease public participation,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continue to enhance the industry effec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so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cognition development; practical exploration
2015-12-20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一般项目“新形势下创新大学生党支部设置方式和活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K2013B500);宿州学院校级党建课题“大学生党员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zxydjxm201519);宿州学院大学生科研文科重点项目“新形势下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途径调查研究——以宿州学院为例”(项目编号:KYLXWKZD15-19)。
井红波(1976-),男,安徽宿州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D61;X24
A
1008-6021(2016)02-0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