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尔都塞主体哲学批判之局限
——基于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对立

2016-03-17王晓丹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阿尔都塞异化马克思

王晓丹

(首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北京 100089)



阿尔都塞主体哲学批判之局限
——基于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对立

王晓丹

(首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北京 100089)

“主体”是贯穿近代西方哲学的核心线索,对主体哲学的意识形态性进行批判是阿尔都塞哲学的主要发力点。在对“主体”概念进行的批判中,阿尔都塞深刻地揭露了近代西方主体哲学所存在的虚幻性、抽象性,以及对人造成的压迫性。但另一方面,阿尔都塞的批判自身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正确地辨明其批判的局限之处,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的主体概念及历史唯物主义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主体哲学;意识形态;科学;阿尔都寒

哲学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后,其关注点从“世界本身是什么样”转移到了“我怎样认识这个世界”,后者基于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角度来认识世界已成为一种定式。作为思维和意识载体的人而言,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主观性和意志性的烙印。当社会历史发展从“全知全能的上帝”和黑格尔式的“绝对精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人类终于可以参与到了历史发展的轨迹中,这时主体意识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早期人道主义马克思学者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等高度赞扬了马克思早期作品中对人以及人的意识的充分的肯定。阿尔都塞反而认为,马克思早期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对人及人的自我意识的弘扬的问题,恰恰就是使马克思哲学陷入意识形态的洪流中的关键。阿尔都塞对早期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批判的实质就针对主体哲学的意识形态性而展开。

一、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对立

阿尔都塞多次在《保卫马克思》一书中提到认识论断裂,坚信意识形态与科学的截然对立,并用这种对立来界定人道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区别。阿尔都塞称因为人道主义时期马克思探讨的内容主要是基于人本主义的架构之下,所以将之划分为意识形态时期,后期的哲学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大陆下,是马克思用一种新的问题式取代了意识形态的问题式,抛弃了过去的基本概念的有机前提——主体,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现实去探寻世界历史的发展,这个新的问题式就是科学。阿尔都塞将之划分为科学时期,这里指的科学已不再是狭义上的自然科学,而是一种思想史进程中的科学性的理论,他与意识形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主体的认识上。仔细阅读会发现,阿尔都塞将意识形态与科学划分的关键点就在于主体的存在。

认识论断裂的结果是意识形态与科学彻底决裂。意识形态的定义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就有多种意思,后人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也都各有见地,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的定义也是多角度的,并从表象体系到阶级职能的方面有过探讨。

谈及主体哲学,不得不提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创始人——笛卡尔,他的方法是通过普遍怀疑,在“我思”实质是“我疑”的大前提下,来演绎出“我自身”及“上帝和世间万物”的存在。神学世界观是实现了“向人”的转换,但对世界的认识仍然是基于“思”之主体。这就为主体哲学蒙上了思维意识等唯心主义的阴影。阿尔都塞认为的前期马克思著作的意识形态就是1844年前的人本主义视野下所形成的对世界对人类社会的哲学,那么也恰恰就是人本主义体现了意识形态性,因为人本主义的典型表现就是“只要有一种本质的唯心主义,就始终有一种主体的经验主义与之相适应(或者,有了主体的唯心主义,就一定有本质的经验主义)”。[1]可见人本主义强调的核心包括两点:主体及主体意识,前期的马克思就是基于这两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其批判的前提是自我意识,批判的依据是人的不断被异化,批判的目的是消除异化,重回人自身,从而实现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实现。以上却全部都是科学的禁忌,首先在《保卫马克思》一书中,阿尔都塞认为科学就是指马克思在1844年在与自己前期的思想决裂后形成的一种新的历史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从科学的角度看,人这个概念是无用的,这并非因为它的抽象,而是因为他的不科学。为了思考社会的实在和社会关系总和的实在,我们必须来一次彻底的转移,不仅是位置的转移(从抽象到具体),而且是概念的转移(更换基本概念)。[1]243继而指出马克思后期用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崭新的概念取代了之前人的概念或人道主义的概念。那么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阿尔都塞认为的科学是一种排除了人的主观性甚至是在没有主体参与下的一种纯粹的客观性的活动,他的思想是和马克思后期从客观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出发来解释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规律的科学思想完全相吻合的。由此可知,意识形态何以非科学的关键在于“主体”及“主体意识”的非科学性。

二、意识形态何以非科学

通过对意识形态与科学的鉴定,笔者认为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何以非科学方面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逻辑起点的抽象性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唯心性。

(一)逻辑起点的抽象虚假性

阿尔都塞指出,在认识论断裂之前马克思的思想还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的实质就是一种从抽象的意识出发的主体哲学。“因为这个时期总问题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而这个总问题包含了两个互相补充的假定:1.存在着一种普遍的人的本质;2.这个本质从属于“‘孤立的个体’,这两个假定是相互补充和不可分割的。然而,它们的存在和统一却是以经验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全部世界观为前提的。”[1]234阿尔都塞指出马克思在意识形态时期的作品就是这种近代主体哲学的范式的典型表现,从《博士论文》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无论是将人的本质视作自我意识、理性或是自由,都是从人性“应该如何”的角度去论述,认为凡是符合人性的就应该肯定,反之就要否定。因此,在人道主义这里,“人性”就是对所有能称之为人的一种规定,它不分时间地域永远适合所有的人,人性是衡量一切现实和社会制度是否合理的标尺。其次,其意识形态性表现为一种虚假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思想虽然已经开始从“头脑中的思维”改造世界过渡到“劳动”创造未来,可惜的是这时的“劳动”仍然是停留在概念之中,不是具体的某一种现实的劳动,还是一种纯粹的劳动本身,一种思维中预设应然的“自由自觉的劳动”。所以,基于人道主义时期的马克思所提及的“人”“劳动”都是提前预设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就像拉康的镜像理论一样,人的认识是基于一种对镜子中对象的认识,而镜子中的对象其实并不存在,那只是一种人们意识中的存在,可人们却将镜像当做实在对象来探讨。从已经肯定的理想状态出发来批判不合理的现实,并在批判中完成对人的本性的复归,就是一套“从一种虚无到另一种虚无”的理论。

那么在认识论发生断裂之后,马克思哲学发展成为一种区别于之前意识形态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在这片新的大陆上,马克思抛弃了原先抽象的人性来解释世界的方法,开始将视线投入到现实中,认为应该从每个时代的物质生产去说明人的本质和整个历史,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就是现实生产。于是,人的本质不再是“类本质”,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规定和普适性,不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具体到了现实的物质生产中,具体到了一切社会关系中去发掘人的本质,这时的人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去理解人即其本质,而每个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都是不相同的,从而打破了人性永恒存在的神话,否定了其抽象性。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唯心性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完全抛弃了理性决定世界的观点,用异化去说明全部社会历史,并且似乎开始注重与现实世界的接轨,把异化理论推进到了经济领域,劳动成为其关注点,但在哲学方法论上,劳动异化相较于宗教、政治异化理论并无实质区别,本质上还是人道主义异化逻辑。“对异化劳动的扬弃”才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核心和动力,因为自由自觉地劳动已经被马克思认为是人的类本质,而异化劳动作为对“自由自觉的劳动”的否定就是对人的本质的扭曲,那么在经历了“自由自觉的劳动——异化劳动——异化劳动的扬弃”后,社会将向着符合人性的未来前进。反映到历史发展观上,早期人道主义主张的逻辑起点是人本身、人性,是从理性的坐标来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致力于从抽象的人性出发去评判历史的合理性的。所以只要是人,就具备一种人性,而这种人性在每个人身上都应该存在,“以至森林中的野人,对于原始状态的人和资产阶级都包括在同一定义里,并且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在这里,人的本质又一次先于我们在经验中看到的人在历史上的出现。”[3]人道主义主张的人是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界定人,其思想就是将“理念中的人”即理想状态下的人的发展过程看作是现实历史的发展过程,用“大写的人”的理念来代替生活中具体的个人的活动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这样,整个历史被看作人的本质异化和复归的思辨模式。理想状态下的人与现实条件下的人被奴役之间的矛盾,异化与消除异化推动着社会的前进,所以,人的自我异化过程成了历史发展的动力,而异化的全部理论都是建立在理性之上,意识之中的,因为“他们总是把后阶段的普通人强加于先前阶段的个人并且以后来的意识强加于先前的个人。由于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即一开始就撇开了现实条件,所以就可以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的发展过程了”。所以,近代主体哲学就注定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而马克思历史观主要是从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界定人的,这就赋予了人的现实性和社会性,所以人的本质不在于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证明人的非动物性,而在于证明人的社会性。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是建立在现实的生活劳动中的,把劳动作为打开社会历史发展的钥匙,才能真正地理解历史。因而人的本质不是在思维和意识中被规定,而是在实际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生产劳动的发展史就是人的本质发展的历史,就是社会发展的历史,所以马克思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视作历史发展的动力,认为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才决定着社会进步的程度。

三、阿尔都塞主体哲学批判之局限

(一)主体认识的片面化

从认识论断裂可以看出,阿尔都塞是绝对排斥主体的,在他的世界里,主体=意识=主观,主体被他看作是马克思变革前的哲学界的灾难,因而对其意识性和抽象性进行了有力地批判,尤其是在揭示主体哲学抽象性和永恒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毋庸置疑,阿尔都塞将主体绝对主观化的认识未免有失偏颇。“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4]那么人同人之外的全部世界的关系就相当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人脑作为思维的承担者,人的思维=主体,思维着的客观世界=客体。殊不知,在马克思实现了由认识论向实践的转折后,将主客体的关系置于实践的框架下去讨论,从而实现了对于主客体的科学认识,而阿尔都塞将近代哲学“主体”混同于马克思所说的“主体”。主体不仅仅只是思维意识,同时也指作为承载思维与意识的一种客观存在(具体的社会的人),客体也不仅仅指外界存在的事物,人作为世界的一分子,客体也包括有思维的人。所以,不能将主体简单地归结为思维意识,认为主体哲学就是一种纯粹从思维出发去认识解释世界的根源的哲学,这必定造成主体哲学逻辑起点的虚幻性和主观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已经找到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现实的个人,因为脱离具体社会实践的活动绝不可能科学地解决主体问题,一般来说,主体作为实践认识活动的主导者,也必须是拥有思维和意识的人。在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中,使得“自在之物”转变为“为我之物”,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不能排斥主体的能动性。主体是人,是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活动的人,说人具有能动性,并不是说主体可以随意地发挥,还必须受到改造客体的规律的制约。人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去建造房屋,却不可以违反地球引力去建造空中楼阁。这里,我们需要澄清的是主体不是指意识和思维,而是指人,人具有主观意识性,但不具有主观臆想性,必须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二)社会发展斥主体性

类似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将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机械地解释为经济决定论一样,阿尔都塞无疑又将之理解为生产关系结构决定论。恩格斯曾经用“历史合力论”对经济决定论做出了有力反驳,认为社会发展有其客观性,但是个人愿望、个人行动并不影响这种客观性的进程。社会发展有其特殊性,社会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不能脱离有目的、有意识的主体的活动而独立存在,社会发展方向又不以人的意识意志为转移。主体和社会发展并不是相互单独影响,而是作为一种水乳交融的渗透关系而不可分离。人们既是他们历史本身的局中人又是剧作者。实践以浓缩的方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它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和整个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因而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而阿尔都塞借助科学来反对意识形态的最终目的无非是要用生产关系、生产力等代替人的需求、欲望、观念、意志等来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用客体动力观代替主体动力观。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因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生产关系的结构决定生产当事人所占有的地位和所担负的职能,而生产当事人只有在其职能‘承担者’的范围内才是这一地位的占有者。因此,“真正的‘主体’(构成过程的主体)并不是这些地位的占有者和职能的执行者。同一切表面现象相反,真正的主体不是天真的人类学的‘既定存在’的‘事实’,不是‘具体的个体’,‘现实的个人’,而是这些地位和职能的规定和分配。所以说,真正的‘主体’是这些规定者和分配者:生产关系(以及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社会关系)。因此,人不是历史过程的主体,而只是生产关系和各种社会关系的‘承受者’和‘执行者’”。[5]这种动力观力求科学的探讨,首先将人置于结构之中,人在关系中不是作为主导者而是作为承担者存在。其次,他也认为生产关系不是单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这样,他力图排除社会发展中主观的因素,而竭尽全力使得社会发展从客观的角度去作科学解释,肯定了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将社会发展的动力从人道主义的“意识”主体,转向了现实的“关系”主体,并对马克思的生产关系进行了自己的解读,认为“马克思极其深刻地指出,生产关系(以及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不能还原为任何人类学意义上的主体间的关系——因为生产关系只是当事人和客体结合成一种分配关系的特殊结构,即由生产的客体和当事人所占有和‘承担’的关系、地位以及职能的特殊分配结构中把当事人和客体结合起来。”[5]209这种观点的实质是忽视了人的价值和主观能动性,当然,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生产力,但人在社会实际发展中,也并不是无能为力,仅仅作为生产关系笼罩下的代言人而存在,被生产关系所操纵,若是这样,人类还是没有摆脱自己作为工具而存在的历史命运。马克思在其哲学革命中抛弃的是从人的普遍性、伦理观上来作为解释世界的出发点,而并不是要将具体的社会的人一并进行解构,因为他也认为:“人在自己历史活动中,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6]社会历史的发展既是合规律的又是合目的的过程,虽然生产力、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但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创造和发展又离不开人的实际活动,如果没有了人的意志的参与,人类历史的发展又将陷入历史宿命论的怪圈。

按照阿尔都塞的理解,我们不妨将其社会关系决定论看作是对人的又一次异化过程。首先,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离不开人而自为存在。生产力作为人在实际生活中面对自身需要和自然之间的矛盾形成的实际解决能力,主体在自我付出体力的过程中,也将改变外部自然,使得自然成为“人化自然”。另一方面,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但这种关系并不是单向起作用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人被社会关系所规定,但这种关系毕竟是人在实际活动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就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离开了人的存在,生产力就无从谈起,生产关系也将随之湮灭。而阿尔都塞虽然看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却没有看到人存在于其中的价值,完全将人的作用埋没在社会结构中,视社会发展的规律完全抛弃了主体意志的影响,人随着社会结构自身的运动而运动,成为完全受结构控制的被动者而失去了能动性。生产力生产关系本是因人而存在的,结果却成为一种异于人的力量统治人和世界,只不过相对于人道主义意识形态时期的异化而言,无论是意识异化,人的本质异化抑或劳动异化,都是一种主观概念的异化,而现在的异化却成为了一种客观的现实的异化。

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对立中,批判了主体哲学的抽象性及其历史观上的唯心性,从而肯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其在对主体哲学的批判上,又没有能够正确地对待主体的定义,并在后来的思想发展中要彻底取消人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是以现实的人的具体劳动为起点的,阿尔都塞为了祛除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意识主体”,最终将具有能动性的“现实的人的主体”一并消解,这必将在历史唯物主义之路上越走越远。

[1]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24.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

[3]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C]//李瑜青,凡人.萨特哲学论文集.潘培庆,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111-112.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3.

[5] 路易·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M].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09.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责任编辑 陈希红]

Analysis of the Limitations of Subject Philosophy Critique of Althusser——Based on the Opposition of Ideology and Science

WANG Xiao-dan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China)

"Subject" is the core of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and Alhausser focuses on the criticism of subject philosophy's ideology. In criticizing the concept of "subject", Alhausser profoundly reveals the illusion, abstractness and oppression caused to the human, which all exists in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On the other hand, Alhausser's criticism itself contains many problems, thus accurately identifying the limitations of his criticism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understanding Marx's concept of subject and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ubject philosophy; ideology; science; Alhausser

2015-12-11

王晓丹(1989-),女,山西大同人,哲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及西方马克思主义。

B089

A

1008-6021(2016)02-0007-04

猜你喜欢

阿尔都塞异化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走出阿尔都塞”还是“回到阿尔都塞”:学术史效应和思想史研究的辩证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论阿尔都塞对权力问题的反思——从生命政治学的视角考察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浅析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哲学阅读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