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基础
2016-03-17罗馨
罗馨
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哲学基础
罗馨
习近平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此种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实际国情的战略规划,是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有力向导,是推动型国际关系建设的强大推手,更是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必然选择。“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它既是中华民族“和合”哲学思想的继承,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史观哲学思想和世界交往理论时代性的体现和运用。
命运共同体;哲学思想;基础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地阐述了当下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提出在“地球村”里,大家都“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1],这反映出全世界是一个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整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对开创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和新型国际关系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然而,如何让不同文化底蕴、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命运与共,是我们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这既需要我们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和社会发展有利的文明成果,也需要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汲取营养。
一、“命运共同体”战略继承并发展了中华民族“和合”哲学的思想内涵
中华传统“和合”思想是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冲突和危机的理论,其中“和而不同”更是体现了中国思想文化生态,也是今天我们提出“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泉,也就是说,“命运共同体”是传统“和”文化的时代性表达。“和合”并举,意为和谐、协调与合作,核心精神为兼容并蓄、平等合作。[2]而“命运共同体”构想正是把“和”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倡导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摒弃“二元论”的博弈思维,积极构建合作共赢的“大同世界”。“命运共同体”构想汲取了中国传统“和合主义”文化的营养,以柔性、温情、共赢的和谐力量赢取世界人民的价值认同。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西方及部分周边国家对中国妖魔化的说法不断出现,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强调“中国梦”与其他国家梦的共通与互补。
又如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其核心理念即人类并不是由和谐走向对抗、由和平走向冲突,而是由对抗走向共生、由冲突走向和谐,这与“和合主义”的思想内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基于“和而不同”理念考察国际关系的“命运共同体”,对我们善待友邦、化解国际社会矛盾有着长远意义,它在文化上鼓励多种文明展开对话、求同存异;在政治上促进世界各国之间平等、互利、互信、合作;在经济上共赢、共荣;在安全上睦邻友好、共同安全,体现了本国价值和世界利益的重叠共识。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世界繁荣的条件;是中国发展的机遇,也是世界进步的福音。
二、“命运共同体”战略牢牢把握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精髓
世界一切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命运共同体”是关乎国家间、人民间的命运,该思想将世界人民命运相联系,实现了“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对接,使世界人民从“精神相依”走向“命运与共”,共同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利益联系体,更是联系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和互联互通的友谊长桥。
坚持发展的普遍性原理,把握好事物发展的协调性。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命运共同体”的嬗变是外交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是互利、共赢、开放、包容精神的一脉相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正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经济合作、政治互信和公共外交,全世界是个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整体,更当将注意力放在互助合作与实现共赢上,而非对抗和“零和博弈”。“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到“亚洲命运共同体”继而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实现中国命运与人类命运对接的必由之路。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考察事物注重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每个国家国情不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种种差异,“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辩证地对待客观矛盾。
三、“命运共同体”战略深刻体现了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
人民群众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力量,也是历史的创造者。经济发展带来了利益分化,也加剧了社会的离散化,“共同体”构想就成为增强国家凝聚力的意识形态“水泥”,这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支撑,有利于凝聚各民族的价值共识,用中国梦引领人民群众共同前进,筑牢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认识,走自信而稳健的中国道路,彰显了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再者,唯物史观把生产力作为其理论的基础,而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前提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夯实物质基础和利益共享。
四、“命运共同体”构想是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的时代映射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带来了利益分化,加剧了世界的离散程度,但不和谐的因素同时也在滋生,大民族主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这“三股势力”,构成了人类和平生活的极大隐患。加之地缘局势动荡和文明间冲突不断,极大阻碍了世界各国间的向心力与共赢发展[3]。“命运共同体”甫一提出,随之而来的一些质疑,如“中国搭车论”“新殖民主义”“中国担忧论”“中国责任论”等等。命运共同体既是全球化的产物,又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的大势所趋。而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就成为了增强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凝聚力的“精神粘合剂”,易赢取世界人民的认同与价值共识,宣示了中国梦、各国梦与世界梦之间的包容共通,在世界人民面前树起了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精神旗帜。显而易见,“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的时代观照,两者在促进世界交往、合作、发展、共赢方面达成高度重叠。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人类一种突出的生存境界,一种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一种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它表征着人类交往已进入了一种全球性交往的全新阶段。而马克思、恩格斯从交往与生产力的视角,分析了交往形式与生产力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即全球化的生产力发展必然要求世界性的交往形式与之相适应。[4]而“命运共同体”也继承了该理论的精髓,倡导不同国家搁置争议、着眼于“共同体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性和谐秩序的建立。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利益相互交织,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与世界交往相勾连的,全世界连成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各国共同应对经济安全、政治挑战以及文化冲击。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演变,生动展现了我们党对国际关系健康发展认识的传承,及新常态下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的新的时代内涵。同时,“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同时又实现了对这一重要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它深化了我们对发展目标、价值认同、外交关系等方面的认识,易赢得群众和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同,是实现世界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最大公约数”。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促进“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对接,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几代领导人对“共同体”思想的认识不断深化,体现出一脉相承、继往开来的关系。这一构想也充分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及“协和外邦”的精神理念,有助于我国同其他国家一道携手并进、互利共赢,开辟政治、文化合作新领域,真正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共荣共生。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7.
[2]王永和.弘扬中华和合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J].宁夏社会科学,2009(6).
[3][美]塞缪尔·亨廷顿.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4]唐踔.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