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华文化的结构特征

2016-03-16陈凤林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一体中华文化民族

陈凤林

(宁夏社会主义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2)

试论中华文化的结构特征

陈凤林

(宁夏社会主义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2)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多元一体”是中华文化结构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整体性和同一性。先秦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鸦片战争以后是“多元一体”格局的危机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是“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重建和现代化阶段。

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多元一体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如何整合内部多元文化,建构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各民族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是中国文化建设和国家安全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1]苏东解体后,全球范围内民族分离主义日益活跃,民族性日益张扬,民族意识日益增强,面对世界范围内日益纷繁活跃的民族主义思潮,面对无法避免的来自全球化和外来文化的浸染,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和民族文化认同来应对现代社会的诸多挑战。清醒的文化自觉和民族文化认同,要求我们在文化层面上必须对“我们是谁?”这类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自我认知。中国自古至今的文化大面貌是怎样的,这是本文要讨论的话题。

一、“多元一体”是中国文化结构的基本特征

上世纪八十年代,费孝通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该理论客观概括了从古至今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构成及各民族间关系的基本面貌。“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也为我们认识中国文化的历史与现实提供了一把钥匙。

《唐律疏议·名例律》云:“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华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中华”喻示着一套以礼仪与教化传统,特别是重视孝悌等亲情伦理的文明传统,故一般又称中国文化为中华文化。[2]中国自古是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客观上造就了国内有多种民族文化形态、多元文化创造主体。从中国文化创造主体的民族属性看,中国文化就是国内各民族人民创造的文化的总称。很显然,这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中国包括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中国文化自然包括古代中国文化(可以称之为传统中国文化)和现代中国文化。同时,这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自古至今,中国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国内民族构成的基本情况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的。比如,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家认定的民族有56个,当代中国文化就是这56个民族创造的文化的总称。

考察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有一个基本事实就是:由古至今,在中国这片地理单元内繁衍生息过众多的民族,这些民族在特定自然、人文、社会历史条件下创造和发展出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文化,同时这些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却不是完全封闭隔绝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因素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各民族之间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单就文化方面而言,历史上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不同民族文化实际上发展形成为一个既千差万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中华文化共同体。纵观中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多种民族文化形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呈自在状态,因此说,中国文化是一个由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有机整体,“多元一体”是自古至今中国文化格局的基本特征。

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在内涵上包含两个向度:“多元”和“一体”:

(一)“中华文化”的多元性

从中国文化创造主体的民族属性的视角看,中国文化包含多种民族文化形态、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具体说,中国文化有多样的创造主体,有汉族,有其他少数民族;中国文化有多样的民族形态,有汉族文化、藏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等等。多元的创造主体和多样的民族文化构成,即多样性、多元性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从远古到现在,在中国这块地理单元内繁衍生息过众多的民族,这些民族集团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或高或低,实力有强有弱,文化各不相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集团为开发、建设中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有的民族融合到别的民族之中而消亡了,也有新的民族不断出现,直到今天,中华大地上的民族仍有56个。现代中国各民族,大都是中国古代民族的后裔,大都是中国古代民族血缘和文化的传承者。今天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许多民族共同缔造的,国家的辽阔疆域和富饶土地,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和开发的。中国各民族在开发和建设国家的过程中,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汇聚成中华民族千姿百态的文化大花园。

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以自然为基础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文化形成为某种类型的前提性因素。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巨大,经济文化类型多样,造就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构成。

我国各民族文化在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情、生计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中国古代北方,阴山以北、大兴安岭以西的广大地区(俗称漠北),阴山以南,燕山、祁连山以北地区(俗称漠南),气候寒冷,不适宜农作物生长,繁衍生息于这些地方的古代民族,形成了游牧生活方式及草原游牧文化。与漠北、漠南草原游牧民族文化截然不同的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有灌溉之利,便于农耕业的发展,在这些地区生活的古代民族则创早出了灿烂的农业文明。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在黄河中游地区的生活的“华夏”,得灌溉之利,形成了农业经济和生产方式,后来以华夏为核心建立起早起的国家,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得到推广使用,原始的粗耕农业逐渐转变为精耕农业,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体系最终确立,并逐渐形成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经济区。秦、汉时期,华夏势力依托国家力量扩展到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域后汉族形成,汉族就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和生活方式的民族。

中国文化的民族支系众多,有学者从各民族生活的生态环境、政治经济等人文环境特点出发,将中国不同民族文化划分为七个大的系统: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系统、东北松辽平原文化系统、西域民族文化系统、黄河上游民族文化系统、南方丘陵红土地带民族文化系统、西藏高原民族文化系统、中原汉族文化系统。[3]

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在古代,中原汉族文化处于领先和主导地位。汉族在经济生活方式上以农业为主,与周围狩猎、游牧、渔猎等民族经济形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先进性。汉族文化在思想意识层面以儒家思想及其价值观为核心。儒家思想切合古代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现实需要,其价值体系与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相吻合。秦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大多数王朝政权,包括许多以少数民族为主建立起来的中国政权的指导思想和主导文化。汉文化以先进文化、强势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地位,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内在结构和发展走向。中原汉文化借助王朝强大的政治体系,不断地向其他民族区域推行、扩张其文化影响,周围民族集团则不同程度吸收、接受中原先进汉文化的有益因素。

(二)“中华文化”的一体性

中国各民族文化是有差异的、各具特色的,但不同民族文化绝不是孤立的、封闭的,各民族文化间、特别是各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之间在不同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交流、交融,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自在的关联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体性”。中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一体性表现在两个层次上:

1.“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关联性

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关联性,是指各民族文化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一体”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不同民族文化由于互相渗透、互相借鉴而形成的相互间紧密的联系。正是由于这种整体性、关联性,我们才说民族大花园里的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中国文化,并谓这个文化统一体为“中华文化”。历史上的中华文化也好,当代中华文化也罢,都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在整个古代社会,中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在汉族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都普遍地发生了,且是以汉族文化主导的。以中原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汉族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辐射型的影响是普遍而深刻的,它以先进文化的地位建构起了周边少数民族对它的向心力。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最原始的动因是缘于经济生活方式上的,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生产方式、丰富的农产品、纺织等生活用品是北方游牧民族、南方丘陵地带诸少数民族生存之向往和必需,因此,历史上不乏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互相征伐,目的就是满足本民族集团生存与发展之物质所需,和平的交往交流也比较普遍,如汉族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的茶马互市等。

2.各民族文化中客观存在的同一性

同一性是更高层次的联系,是各民族文化在普遍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性。在长期的交流、交往、交融中,中国各民族文化中形成了为各民族普遍认同、共同创建、共同享受的文化因素。

中华文化的同一性是在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相互交往、交流、共生、共处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看,各民族文化都普遍地受到主流文化汉文化的影响。各民族文化的同一性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政治方面,各民族社会发展水平虽有很大差异,但大体上都以集权制作为民族集团政治统治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制度。中国历史上许多割据地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有效仿、适用中原汉族王朝的政治、经济、文教制度的传统。《续资治通鉴长编》有关西夏的记载:“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号位,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4]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如辽、金都有这种情况。经济生活方面,中原汉族农业经济和周边少数民族游牧、渔猎经济互相依赖、互为补充,在自给自足的经济方式基础上都奉行“互市”。在社会生活领域,普遍遵循宗法制度,以宗法伦理组织和治理社会,重视和维护家庭、家族、氏族、部落的血缘关系等。

正是由于中华各民族文化有着极强的同质性,建构起了不同民族之间难以分割的联系,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凝聚力。

二、“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历史演进

总体看,从古至今,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历史演进,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一)先秦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逐步形成的。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局面,又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提供了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和保障。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不同时期,“多元一体”文化局面随着这过程一步步酝酿、发展、形成。

先秦酝酿。远古时期,黄河中游地区的炎帝、黄帝部落合并,形成华夏,后来以华夏为中心,建立了早期的国家。史料记载,夏、商、周国土上除华夏外,还居住有其他古代民族。殷周两朝是中国大统一的孕育时期,殷周所统辖的诸侯,包括周边少数民族的诸侯。如殷伐纣的诸侯中,就有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少数民族诸侯。[5]《诗经·小雅·北山》有:“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6]这是最早有关大统一思想的记载,也说明远在殷周时期追求大统一的思想就已经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其他民族迁徙、交往,民族交错杂居明显。华夏核心区域扩大到长江流域,以黄河、长江中下游为中心,形成了“华夷五方格局”(华夏居中,称为中国),奠定了以黄河、长江流域农业区域为核心、向周边民族区域扩展的民族格局的基本走向。

秦汉奠基。秦结束战国纷乱局面,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政治制度体系,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汉代承袭秦制,中央集权政治体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在政治上实现了王朝范围内众多民族的大统一,思想文化层面确立了儒家思想的国家意识形态地位。这一时期,华夏在大一统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为汉族,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南北农牧民族大统一和南北经济生活方式的渗透融合。

三国、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此期国家陷入分裂,民族间的战争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少数民族汉化、汉族胡化在这一时期最为突出,各民族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的渗透和融合。

隋、唐、宋、元、明、清融合发展。隋、唐、宋辽金夏时期南北民族得以进一步融合。隋唐以后中国再度进入分裂和南北对峙,南方是汉族政权,北方是少数民族政权,虽然政治上陷于分裂,但又一次实现了民族间的大融合。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完成了对中国边疆的局部统一和开发。如辽(契丹)、金(女真)把王朝管辖的州县推广到整个中国东北,在牧区推行部族节度使制度,使中国东北和北方草原的地方行政制度得到发展。其他地区性少数民族政权如渤海、南诏、西夏、大理、西辽等,虽割据一方,但其政治、文化深受汉文化影响。元、明、清三朝六百多年对大统一局面的发展和南北文化的融合又是一个大推动时期。尤其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元、清两朝:建立了对西藏、新疆的有效统治,推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行省与特别行政区并存的地方行政制度,在统一国家内,根据不同民族文化特点,以不同政策、法令推行了司制度、旗盟制度、伯克制度等。

中国的缔造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完成的,汉族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蒙古族、满族起了重要作用,其他少数民族如匈奴、契丹、女真、藏、维吾尔、彝、白等,即使他们曾经建立的政权处于割据状态,其在局部地区的统一也为全国的统一准备了必要条件。在几千年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政治上的大统一对中国各民族文化的联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借助统一的国家力量的整合,各民族间建立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经济文化联系。可以讲,没有历史悠久的国家大统一,就无法形成各民族文化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也就没有绵延至今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二)近代以来“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危机时期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借着洋枪洋炮进入中国,受此强势文化的冲击,中国自此开始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华文化面临深刻的危机。

中华文化的危机首先来自外力作用。由于清政府政治上的衰败和军事上的一再失败,国家被瓜分,一再割让领土、放弃主权,以至于部分少数民族脱离了祖国。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上,受到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和商品的冲击,传统的生产组织和经济活动遭受沉重打击。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层面,西方价值观和基督教伴随着商品进入中国,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体系遭受严峻冲击。辛亥革命后,长达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但国家陷于军阀割据混战的分裂状态,统一多民族国家面临解体的危险。

中华文化面临的危机还来自于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否定和自我解构。面临西方文化的冲击,国内出现了一些否定传统文化的激进思潮,发生了近代以来若干次次著名的“文化革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反传统运动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批判和否定,伤害到中华文化的根基,客观上形成对中华民族社会价值体系、伦理道德体系及人文精神的自我解构,造成中华文化传统的人为断裂和流失,其危害流存至当代。

(三)改革开放以来“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重建和现代化

社会主义制度下,“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在内涵上与古代传统的中华文化有很大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当代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因素,当代中华文化的主导文化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共产党领导核心和社会主义原则是“多元一体”中华文化中的主导力量。社会主义文化取代儒家文化成为中国多元一体文化中的主导文化、主流文化。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并不排斥传统中华文化,它仍然是当代中化文化的底色,是当代中华文化迈向现代化的起点和基础,各民族文化构成社会主义文化大花园的多样性。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中华民族引向复兴之路,从而开启了重新建构“一体多元”中华文化的新时代。为彻底消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和事实上的不平等,国家实施了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实施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和多元文化战略,各民族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得到了长足发展,各民族文化共生共荣,“多元一体”中华文化进入现代化阶段。

“多元一体”,既是中华文化历史的基本面貌,也是当代中华文化格局的基本发展方向,只要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面貌不发生变化,“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也就不能发生丝毫的改变。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结构,在中国各民族间构建了相互依存、互不分离、共命运的关系,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绝,核心的因素就是文化因素,即“多元一体”文化结构,它塑造了不同民族文化主体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升华了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有力保证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统一,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新的时代价值。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www.sina.com.cn.2011-10-26.

[2]陈进国.中华信仰版图的建构与民间信仰形态的发展.中国宗教报告2013[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02.

[3]杨建新.从民族关系视域论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甘肃研究基地: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6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47.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M].北京:中华书局,2004:3641.

[5]谷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赖以形成的基本条件[J].西北民族研究,1993,⑴:1.

[6]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376.

[责任编辑:温开照]

G122

A

1671-6946(2016)04-0091 -05

2016-06-26

陈凤林(1968-),女,宁夏中宁人,宁夏社会主义学院民族宗教理论教研室副主任、教授,教学研究方向民族宗教理论政策。

猜你喜欢

一体中华文化民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我们的民族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多元民族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