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北武装起义的历史意义

2016-03-16唐军富

文化学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桂系桂北国民党

唐军富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广西 桂林 541001)



【文史论苑】

桂北武装起义的历史意义

唐军富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广西 桂林 541001)

桂北武装起义,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南武装起义的组成部分。这一起义动摇了国民党桂系在桂北及广西的统治基础,牵制了国民党桂系的部分兵力,支援了全国解放战场和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也为桂北游击队发展壮大以及桂北游击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奠定了民众和干部基础。

桂北武装起义;华南武装起义;桂北游击队

1947年7月,为配合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开辟和发展国统区游击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桂北(广西北部)发动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遍及桂北及湖南边境的广大地区,动摇了国民党桂系集团在桂北及广西的统治基础,为桂北游击队的成立和桂北游击根据地的创建,为解放大军进军广西创造了条件。因而桂北武装起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桂北武装起义是中共在南方蒋管区武装起义,特别是华南武装起义的组成部分。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非常重视南方蒋管区的游击战争,将南方蒋管区的武装起义和游击战争作为全国解放战争的一大战略部署。1946年11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工作会议,会议讨论的主题是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蒋管区,特别是南方蒋管区的工作方针。并向南方各地党组织连续发出《中央关于南方各省乡村工作方针给方方等的指示》《中央关于在蒋管区发动农民武装斗争问题的指示》《中央关于华南工作的指示》等文件,指出由于南方各省国民党正规军大批调往内战前线,征兵征粮普遍施行,正是发动游击战争的好机会。认为“目前蒋管区后方甚为空虚,”因此,“在蒋管区发动与组织农民群众武装斗争的客观条件与时间是完全具有的”[1],为加强对华南地区的管理,中共中央派遣方方到我国香港,负责中共华南党组织的工作。随后在中共华南党组织的基础上,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分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统管华南地区的农民武装斗争。香港分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蒋管区游击战争的指示,在华南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和武装斗争,创建了华南游击区。开辟了夹击国民党军队的第二战场,搅乱了敌人的后方,配合了人民解放军正面战场和战略进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而桂北武装起义就是整个华南武装起义的组成部分。

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提出中共华南党组织的中心任务是“一切都应为着武装斗争、群众斗争的发展与党及群众组织的巩固”,以及“建立新根据地”。要求华南各地党组织深入发动群众,把武装起义、武装斗争与群众反“三征”(征兵、征粮、征税)求生存的自卫斗争结合起来,打击地方反动武装,建立游击根据地,并为此制定了“实行小搞,准备大搞”的方针。为便于领导,香港分局将华南划为几个战略区域,在原有的琼崖、闽浙赣区党委外,新设立中共粤桂边工委、粤桂湘边和桂林工委(又称桂柳区工委)等机构进行经略。随后,武装起义及游击战争遍及华南各地。在广东,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燃遍粤东、东江、北江、南路一带及海南岛。在云南,中共党组织策动了宣威、陆良、沪西等县境的武装斗争。在广西,中共广西党组织在各地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如中共桂东党组织领导的钟山县英家、富川县古城起义;中共桂北党组织领导的灵川、全县、灌阳三县武装起义;中共左江工委领导的龙州县大青山、明江县爱店、镇边县平孟三地起义以及了怀南、万冈等地武装起义。

桂北武装起义是中共桂北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按照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和中共广西省工委开展武装起义的部署,而在国民党广西省首府桂林附近发动的一次震动广西、湖南两省的武装起义。1946年9月,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钱兴到达香港,向中共华南党组织负责人方方汇报中共广西党组织的情况,请示工作。这是自1942年广西“七·九”事件以来,中共广西党组织正式恢复与上级党组织的直接联系。钱兴听取了方方关于毛泽东思想及当前形势与斗争任务的报告。方方还对中共广西党组织的工作作了具体指示,要求广西策应全国解放战争和华南武装斗争,相机发动武装起义,开展游击战争。根据方方的指示,1947年4月,钱兴在横县召开中共广西各地党组织主要负责干部会议,确定当前的中心任务是:“一切为着准备武装起义而斗争。”[2]决定在桂北、左右江、桂东等广西各地部署武装起义。1947年6月下旬,中共桂北党组织在桂北灵川县举行秘密会议,对桂北武装起义作了周密部署。1947年7月,声势浩大的桂北起义在灵川、全县、灌阳爆发,成为整个广西以及华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斗争中的重要一环。

第二,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间接支援了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和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广西是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桂系统治的老巢,可以说,没有广西就没有桂系。桂林又是国民党桂系在广西的统治中心。自1925年,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桂系势力控制广西全境后,为维护其在广西的统治,桂系在广西全省实现“三自”(自卫、自治、自给)“三寓”(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的政策。政治上,举办各种军、政、民团训练班和学校,培训青年学生,充当乡、镇、村、街长,兼任国民学校校长和民团队长,建立了政、军、学“三位一体”的政权体制和保甲制度,构成了一个触角广布的、严密的统治网。军事上,除正规军外,重点强化民团建设,实行全省皆兵。桂林及其附近更是桂系当局苦心经营的地盘。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广西桂系当局颁布各种治安清剿法令,通令各地清乡、成立清乡委员会,实现民枪管制,清剿“盗匪奸伪”,以巩固后方和地方政权。同时,为维持内战所需的大量兵源和军需物资,广西桂系当局在全省实行“三征”政策。这些清剿法令和“三征”,最终都是通过广西各地乡村政权机构来实施。因此,“三位一体”的政权体制和保甲制度,是国民党广西桂系当局的基层统治基础。

中共桂林地下党在敌人力量强大的桂林附近发动武装起义,兵锋所至,敌人闻风丧胆。起义队伍摧毁了桂北及湘南一带的敌人乡村政权,从政治上动摇了国民党桂系当局基层政权的统治基础。1947年7月23日,灵田起义爆发,起义军攻占了国民党广西灵川县灵田乡公所,俘虏乡公所的副乡长、职员和警员20多人。7月24日,全县、灌阳起义爆发,起义部队在20多天的时间里,先后打下了全县的石塘、两河,灌阳县的小江源、水车、碧营、文市、新圩、巨望、陈家卫以及湖南省的蒋家岭等11个国民党的乡公所和敌军据点。瓦解了国民党桂系“三位一体”的政权体制和保甲制度,极大地打击了桂北及湖南边境地区敌人的嚣张气焰和桂系在广西的基层政权。

桂北武装起义间接配合了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支援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桂系集团紧紧地跟随蒋介石,成为执行其反民主的内战政策的急先锋。桂系将所属的正规军全部调往华东、中原、海南等内战前线,进攻人民解放军。1947年6月30日,为粉碎敌人对陕北和山东根据地的重点进攻,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部署,横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始了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桂系首脑之一白崇禧指挥以桂军为主力的国民党军队对刘邓大军围追堵截,企图将刘邓大军围歼于大别山区。在这种形势下,中共桂北党组织在桂系的老巢或者说后院发动武装起义,以及中共广西党组织在广西各地举行的武装起义,搅乱了国民党桂系的后方,使敌人坐卧不安,减轻了解放区战场和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压力。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国民党桂系的部分兵力。桂北武装起义和广西各地武装起义,使国民党桂系统治的大后方和反人民的内战基地,变成了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战场。因而桂北及广西各地起义队伍也就成为国民党桂系在后方的心腹大患。为稳定后方,安抚人心,远在华中与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白崇禧,一方面在《广西日报》发表《给广西父老的一封信》,要求动员全省之力戡乱;另一方面命令国民党广西省当局全力“围剿”起义队伍。为此,国民党桂系不得不将新编174旅调回广西驻防,同时通令广西各县恢复民团制度,由县长兼任民团司令,下设中队及分队。强令全省青年接受军事训练,参加民团组织。并召集国民兵,充实保安部队,目的在于“当兹动员戡乱之需,共匪企图暴动日”,“确保省境各地治安”[3]。因此,国民党新编174旅及广西省保安部队,深陷桂北及广西武装起义的烽火中,无法增援正面战场。

第二,桂北武装起义,也使敌人在兵源、财源和物质供应上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支持全面内战,除省保安团、各县自卫队征集大批壮丁外,国民党广西省当局下令征兵,设桂林、柳州等六团管区,接收新兵集中团区进行训练。在征粮征税方面,桂系不顾战时日军对桂北经济的摧残,战后水、旱、虫灾等这一严峻现实,恢复田赋征实征借制度,甚至对日本侵略军占领期间的田粮赋税也要予以追缴。桂系的“三征”政策,激起了无以果腹的农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桂北武装起义以武装斗争与广泛的农民群众运动相结合,进行反三征斗争。灵川县灵田起义,提出“反内战、反征兵、反征粮、反征税”的口号。全县、灌阳起义后,成立“全灌农民解放支队”,起义队伍提出的基本政策就是反“三征”。桂北武装起义及其反“三征”的斗争,使国民党桂系在广西全力推行的征兵、征粮、征税工作无法全部完成,加剧了国民党桂系当局的经济危机。例如,1947年度的粮赋征收,截至1948年2月还远未达到预期计划。桂北武装起义,威胁了桂系的后方,拖住了桂系的后备军事力量,使桂系从事内战的物资资源的供应受到限制。

第三,桂北武装起义,为桂北游击队及桂北游击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奠定了群众基础和干部上的重要准备。桂北武装起义爆发后,起义队伍正确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将武装起义与政治、经济斗争相结合,大力发动群众,开展宣传工作,促使桂北人民觉醒,使革命真理深入人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桂北的影响,给桂北人民寻求解放道路指明了方向,赢得了桂北人民的热烈拥护。从而为桂北游击队及桂北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壮大奠定了深厚的民众基础。

桂北武装起义一开始,就把宣传发动群众作为首要任务。起义队伍利用各种机会,向群众发表演说,张贴标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军队的纪律和革命真理,号召贫苦农民团结起来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例如,灵田起义成功后,起义人员召开群众大会,阐明起义队伍的性质、宗旨及为民众谋利益的战斗纲领。全灌起义队伍攻占灌阳县文市镇后,起义领导人蒋洁敏、邓崇济等亲自走上街头做宣传工作,鼓动民众对桂系残暴的“三征”进行抗争。起义部队还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是人民的子弟兵,是为人民利益而战斗的队伍。提出“我们保护善良的老百姓利益,绝不乱拿一草一木”,“反对征兵征粮及一切苛捐杂税”,“彻底实行耕者有其田及减租减息”,“维持地方治安,确保民众安宁”,“本军纪律严密,秋毫无犯”[4]等口号。将缴获敌人的粮食、衣服、食品等物资分给贫苦的农民,并开仓救济灾民。这些口号和行动,激发了广大劳苦人民的革命热情,他们主动帮助起义队伍,许多贫民还参加了起义部队。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热情支持,为后来桂北大地广泛开展游击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桂北武装起义培养、锻炼了一批革命骨干,为随后在桂北进行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作了干部上的重要准备。由于缺乏武装斗争经验等原因,桂北武装起义遭受重大挫折。灵田起义部队在敌人的“围剿”下,被迫撤退到灵川潞江河山区,全灌起义近千人的队伍被敌人打散,起义领导人和骨干一部分转移到灵川,与灵川起义部队汇合,一部分到广东西江部队。灵川、全县、灌阳三县起义骨干会合后,只有40多人。虽然桂北武装起义遭到挫败,但大浪淘沙,锻造了一支团结一致、坚定不拔的革命队伍。这支队伍经受了血雨腥风的洗礼,积累了武装游击斗争经验。正是在这支优秀队伍的带领下,桂北大地遍燃武装游击战争的烽火,建立了强大的桂北游击队,创建了灵川、全灌、高源等游击根据地,配合解放大军进军广西,解放桂北。而这支队伍的大多数人员,当之无愧地成为桂北游击队及游击根据地的各级领导和骨干力量。

[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418.

[2]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广西武装斗争(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319.

[3]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广西武装斗争(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522.

[4]中共桂林地委党史办公室.解放战争时期桂北文献资料选编[Z].1988.605.

【责任编辑:周 丹】

K263

A

1673-7725(2016)11-0231-04

2016-09-10

唐军富(1965-),男,广西灌阳人,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桂林近代史、博物馆学研究。

猜你喜欢

桂系桂北国民党
“桂师人画桂北”2023年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教师桂北写生美术作品
快过关了
桂北乡贤所撰《资深集》及《资深集补篇注释》相关问题述略
桂系品牌全国崛起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
老蒋善打地域牌
2016 年5 月桂北地区一次对流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桂北特色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
对“新桂系”一词的商榷
忆和平改编国民党第16军第94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