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清代流人戴梓研究的新资料

2016-12-12

文化学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史料辽宁研究

王 雁

(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31)



【文史论苑】

关于清代流人戴梓研究的新资料

王 雁

(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31)

戴梓是清代著名诗人、画家、发明家,四十多岁后被流放辽东。近年来挖掘的新史料丰富了戴梓研究的内容,进而形成对戴梓的新评价,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东北流人及相关内容的研究。

流人;戴梓;新资料

戴梓生于顺治六年(1649),字文开,自称耕烟老人,人称耕烟先生,浙江仁和人。康熙三十年(1691),谪居辽东,雍正四年(1726)卒,年七十八,其在辽东流放长达三十五年,有《耕烟草堂诗钞》四卷。

一、关于戴梓研究的新史料和新图书

随着近年来史学的深入发展,一些关于戴梓的新史料也被发掘。在张杰《韩国史料三种与盛京满族研究》一书中,作者将《燕行录》中的《入沈记》整理收录。而恰恰在《入沈记》中,朝鲜使臣将听闻的有关戴梓的相关内容记录在册。

其一:

(张裕昆)又列书 、堪舆、子平、星纬、风鉴、刻漏、日晷、浑仪、自行车、自鸣钟,问曰:“东方亦有此学、此器否?”答以都有,仍指自行车曰“此则为之见闻,先生曾见否?”书答曰:“少年时见过。本处有一姓戴名梓字文开者,善诗画,兼能太西奇巧术,曾制此车。可惜死已三十余年。此人本南人,发遣沈阳为民。”书曰:“虽未详其制,可言其大略否?”书答曰:“虽其子不能传授。”问曰:“亦有轮轴、能载几斤、日行几里?不用牛马、不动人力,而虽是险道亦能行得否?其人虽死,车则应存,或可得见否?”书答曰:“有轮有轴,日可行六十里,每行十里再转机关方行,不过二三百斤,险阻及转湾抹角不能行。今其车亦不知所在矣。”

其二:

(张裕昆)又出示戴梓《樵夫问经图》,戴是自行车主人,而笔法似是北宗矣。[1]

其三:

“乃东扇就制,水墨山水。画格亦高”。[2]

前两条史料均是朝鲜使臣根据与盛京名士张裕昆的笔谈内容而进行记录的。张裕昆是当时的盛京名士,据《入沈记》记载,朝鲜使臣与张裕昆进行多次交流,内容涉及文学、书画、佛学、医学、民俗等,与其他史料可相互印证,可信度较高。文中详细记录了戴梓发明的自行车,并提及戴梓的书法。这段史料是张杰教授首先发现的,他在《“万泉居士”张裕昆》一文中,称“自行车是清代中国人的重要发明”,并对两条史料进行了介绍。[3]第三条史料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朝鲜学者洪大容在沈阳满族人永寿家中见到戴梓扇面画作,所进行的评论,也由张杰教授在《清代“辽东三老”新论》一文中进行了介绍。

近年还有另一部由李兴盛研究员组织编写的“黑龙江历史源流流寓文化系列”丛书,丛书中收录了戴梓《耕烟草堂诗钞》。[4]戴梓的《耕烟草堂诗钞》由其后人辑成,中有诗三百余首,沈德潜称其诗“挺劲有力,谪戍后尤佳”,展现了戴梓的流放生活。我们一般经常用到的是辽海丛书中所收录的《耕烟草堂诗钞》。新编写的这套丛书以辽海丛书为蓝本,进行了重新编辑,采取简体横版印刷,对于扩大戴梓的影响,推动东北流人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史料和新图书对于戴梓研究的意义

新史料和新图书为戴梓研究和东北流人研究提供了新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史料中丰富了戴梓研究的内容

在过去关于戴梓的研究资料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首先是在常见的人物传记资料中。《清史稿》将戴梓归为列传艺术类,以近乎一半的笔墨对戴梓发明的连珠铳等火器进行介绍。在《国朝耆献类征》中,关于戴梓的记录有三篇,其中清代学者金兆燕所撰《耕烟老人传》,对戴梓的生平记述最为详尽,包括戴梓出生、成长、从戎、为官,到获罪流放以及流放时期的生活。此外,在其他人物传记资料中如《国朝诗别裁集小传》《清诗纪事初编》《国朝诗人徵略初编》《国朝臣工言行记》《清代畴人传》《清画家诗史》《国朝画识》《清代画史增编》等有所介绍。其次,一些清人笔记对戴梓进行记述。昭梿撰《啸亭杂录》中的《戴学士》,简述其生平,但有关流放地等记述与其他传记有所不同。纪昀晚年成书的《阅微草堂笔记》详细描述了戴梓所制鸟铳。徐珂的《清稗类钞》有《戴文开制军用器》篇,对戴梓所制火器进行了详细描述。在王一元的《辽左见闻录》中称“内廷供奉戴梓,扬州人,戍铁岭。多巧思,凡所手制皆出匪夷,尤工绘事。性豪迈不羁。工诗善饮,饮可数斗,议论风生,举座倾倒。家无担石,而意兴逾豪。”*王一元:《辽左见闻录》国家图书馆藏手抄本.主要记述了戴梓流放后的生活。第三,在一些地方志书中也有关于戴梓的介绍,主要集中在浙江和辽宁两地。《杭州府志》中的戴梓传记,主要是采用金兆燕的版本。《铁岭县志》载:“戴姓清初有浙江人戴梓,精机巧,因与监正南怀仁忤,徙铁岭。子亨,进士,居河西戴三家子,子孙继之,今已衰。”*《铁岭县志》(民国四年)卷6《民族志》.在上述诸多的传记中,所述内容大致基于两个版本,即金兆燕版和纪昀版,金兆燕版多侧重戴梓生平,纪昀版仅详细描述戴梓发明的军火器情况。

新近出现的史料中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内容。史料首次出现了戴梓发明自行车的内容,对自行车的速度、重量、特点和缺点进行了详细说明。之前论述戴梓的发明主要集中在军事火器发面,在其他方面的发明介绍的很少,而且都没有这里叙述的详细。他的这项发明是在流放沈阳时进行的,侧面反映了流人流放时期的生活状态。这组史料还对戴梓的画作进行了新的补充。之前戴梓传记中对于戴梓书画介绍往往不多,本条史料提到了戴梓的画作《樵夫问经图》,并且指出该画在画法上接近北宗,为张裕昆收藏。在《入沈记》中提到,张裕昆的藏品品味不低,书法作品不乏“淳化帖右军父子卷,玄秘塔、董其昌临黄庭经、松雪帖”等珍品,在向朝鲜使臣展示画作的时候,一并展示了沈石田、戴梓、傅雯的作品。沈石田是明代大画家,与文征明、唐寅、仇英齐名;傅雯为清代画家,高其佩的弟子,以指头画见长。这几幅作品各有所长,一同展示,足见戴梓画作分量之重。

(二)新史料的出现有助于对戴梓进行准确的评价

在近三十年来,史学界对戴梓的身份通常定位为诗人、画家、火器制造家。关于戴梓的研究论文主要有胡建中的《戴梓的“连珠火铳”》,成东等的《戴锌的连珠火铳是机枪吗?》,李斌等的《戴梓仿造西洋火器》,李鸿彬《清代火器制造家——戴梓》,旭迪《清朝艺术家发明“机关枪”》,张文才的《清初火器发明家戴梓》等,这些论文主要是将戴梓定位为火器制造家这一角度进行论述的。也有学者从古代文学角度进行研究,如马清福的《东北文学史》《八旗诗论》以及毕宝魁的《东北古代文学概览》中均有提及戴梓的文学创作,张珑的学位论文《戴梓戴亨诗歌研究》则以较大篇幅介绍了戴梓戴亨父子的诗歌。王丽的《沈阳故宫院藏清戴梓画人物像及历史价值》等论文对戴梓的画作进行赏析。除此之外,《浙江人物简志·戴梓传质疑》着重对戴梓生卒年月、籍贯、流放地以及去世地点进行考证。董玉瑛的《耕烟先生事迹》和黄谷的《戴梓》是迄今为止关于戴梓论述最为全面的论文。

在新发掘的史料中,详细介绍了戴梓发明的“自行车”,颇为神奇,结合之前史料对于戴梓的介绍,“凡象纬、勾股、战阵、河渠之学,靡不究悉。”[5]“少有机悟”[6]“心思巧密”[7]等语,戴梓极具发明家的潜质。他所发明的器物,不仅有冲天炮、蟠肠鸟铳,还有记载“戴能作铜鹤,高飞云间,按时长鸣,又能作木偶人,饰以衣服,客至则捧茶献客。”[8]从戴梓发明的物品来看,戴梓作为清代的一个发明家是当之无愧的,他在清代的军事武器史上应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科技史上也应占有一席之地。可惜的是所发明的器物及制作方法均已亡佚。

(三)新史料和新图书的出现有助于促进东北地区流人研究的发展

流人史是东北地方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戴梓是东北流人中的一个重要人物。随着张玉兴的《清代流人诗选注》和李兴盛的《东北流人史》两部著作问世,关于戴梓的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的论文不仅把戴梓作为火器制造家进行研究,更多的是将戴梓视为东北流人群体重要一员,着重从戴梓的诗作中探寻流人群体的状态和生活环境。这一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张玉兴《清代盛京流人文学述论》、初国卿《清代流人的辽河诗》、贾小壮《略论清代东北文化流人的社会生活》、廖晓晴《清代辽宁流人与流人文化述论》、黄刚《清前期东北边塞诗述略》、刘宝成《清代沈阳流人戴梓谪戍诗论》。文章中论及流人的艰苦生活环境,常常引用“我为饔飧累,日夕勤笔耕。”在表述流人之间的交友活动时,有“同是冰天谪戍人,敞裘短褐益相亲”句。在记述对东北景物描写时,则有“花事看都尽,柳阴犹可怜。轻烟蒸白塔,柔浪拍青天。”等等。

新史料的发现和新图书的出版有助于推动东北流人及相关内容的研究,也有益于推动辽宁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相关资料的发现有助于确立戴梓作为清代发明家的地位,增添东北流人生活中“发明创造”的内容。戴梓在军事发明史、中国科技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其次,戴梓所著的《耕烟草堂诗钞》中大部分诗篇都是在戍所所作,他的诗篇主要记述了在辽沈大地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真实反映了清代辽宁的社会生活。这对于文化资源相对贫瘠的辽宁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第三,戴梓博学多才,身具多艺,在诗文、书画、音乐、水利、机械和军器的制造和发明等领域均有建树,戴梓是清代历史上的一位奇才,是辽宁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作为东北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对戴梓及流人文化的研究,对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张杰.韩国史料三种与盛京满族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9.244-254.69-70.74.

[2]林中基.燕行录全集(卷49)[M].首尔:东国大学出版社,2001.100.

[4]吴兆骞,戴梓.秋笳集·归来草堂尺牍·耕烟草堂诗钞[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5]金毓黻.辽海丛书[M].辽沈书社,1985.

[6]赵尔巽.清史稿[M].13927-13928.

[7]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19)[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徐珂著译。清稗类钞(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0.2359.

【责任编辑:王 崇】

汉 黄山

K249

A

1673-7725(2016)11-0209-04

2016-08-15

本文系辽宁省社科规划2014年度重点项目“清代辽宁地区的流人及其作品研究”(项目编号:L14AZS001)的前期研究成果。

王雁(1978-),女,辽宁沈阳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清史研究。

猜你喜欢

史料辽宁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宁之光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史料二则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辽宁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