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日本和歌中的“鹿”和“萩”

2016-03-16刘蔚三

文化学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胡枝子和歌生殖器

刘蔚三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语言与文化】

浅谈日本和歌中的“鹿”和“萩”

刘蔚三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动物鹿和植物萩本是自然界较普通、常见的动植物,然后它们却深受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和歌歌人的喜爱,它们在《万叶集》等和歌中常被吟唱、歌颂。本文尝试从鹿、萩各自的特性以及两者组合之后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鹿;萩;和歌;特质;生殖

一、日本人与“鹿”和“萩”

鹿作为一种可爱的动物,自古以来深受日本人的喜爱,奈良鹿更是因为与人和谐相处而闻名于世。在文学领域,例如和歌中,鹿常常被加以讴歌、咏诵。据统计,仅在《万叶集》中,与“鹿”相关的和歌就达68首之多。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常人看来非常朴实无华的萩*“萩”是中国常见艾草中的一种,从夏天到秋天,开紫红色或白色的花,状如蝴蝶。,却是日本歌人笔下的爱物。作为“秋天七草”之一,萩格外受到日本歌人的喜爱与吟诵,仅在《万叶集》中,就有大约140首和歌提及“萩”花,超越樱花、梅花等,成为《万叶集》中的花草之最。

然而,更有意思的是,“鹿”和“萩”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在为数较多的和歌中,它们往往形影不离、成对出现。日语词汇中的“花妻”“鹿妻草”中的“花”“草”等,指的就是“萩”花。此外,“鹿”和“萩”出现的季节也多为秋季。

二、日本和歌中的“鹿”和“萩”

那么,“鹿”和“萩”在和歌是如何被表现的?我们通过欣赏《万叶集》中的几首和歌来一探究竟。第405首:

原文:春日野尓 粟種有世伐 待鹿尓 継而行益乎 社師怨焉(作者:佐伯赤麻呂)[1]

日文读:春日野(かすがの)に、栗(あは)蒔(ま)けりせば、鹿(しか)待ちに、継ぎて行(ゆ)かましを、社(やしろ)し恨(うら)めし

第405首其实是作者佐伯赤麻呂对一位女子要求与之约会的回应。在第404首和歌中,一女子表达了对作者的好感以及欲与之约会的意愿,大意是如果你家的那一位不在身边的话,我就想和你待一起。佐伯赤麻呂则答复她,大意是如果我的妻子不在的话我当然愿意像在“春日野”悠闲地躺着的鹿一样每天等着你,不过,我的妻子一直就在我的身边啊。回信中约带着揶揄、嘲讽的口气,既婉拒了女子,又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他对妻子的喜爱。

又如第3 677首:

原文:秋野乎 尓保波須波疑波 佐家礼杼母 見流之留思奈之 多婢尓師安礼婆(作者不详)

日文读:秋の野をにほはす萩は咲けれども見る験なし旅にしあれば

此歌的大意是,尽管萩花将秋天的原野装扮得十分漂亮,我却不觉得有观赏的价值,因为我在旅途上。

第3 678首:

原文:伊毛乎於毛比 伊能祢良延奴尓 安伎乃野尓 草乎思香奈伎都 追麻於毛比可祢弖

日文读:妹を思ひ寝の寝らえぬに秋の野にさ雄(を)鹿鳴きつ妻思ひかねて

此歌的大意是,就在我想“她”而辗转难眠时,听到了秋野上雄鹿的鸣叫,(它/我)一定是耐不住思妻之情了吧。

在第3 677首中,读者应该会有一些不理解,为何作者无意欣赏沿途萩花装扮的美景?不过,第3 678首为我们揭晓了答案。

原来上面的两首是“引津亭舶泊之作歌七首”中的两首,细细读罢,就可明白原来作者是因为思乡、思妻而无心观赏美景。值得一说的是,歌尾中的“一定是耐不住思妻之情了吧”,其主体在此并没有明说,它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也许是雄鹿,也许是歌的作者,或者两者兼有。总之,此歌让我们真切地品尝到了那浓浓的“旅情”和淡淡的“愁绪”。与此同时,上下两首歌中所表达出的情爱间赠答的情趣也让人回味不已。这种“旅情”缠绵于中的和歌在《万叶集》的后期较为多见。

在此,有必要简单说明第502首,此歌的作者是歌人柿本人麻吕。

原文:夏野去 小<壮>鹿之角乃 束間毛 妹之心乎 忘而念哉

日文读:夏野行く、牡鹿(おじか)の角の、束の間も、妹が心を忘れて思へや

大意是:(飞驰在夏天原野上的)小鹿的角是如此的短小,然而就在这短短的一瞬间,却让我想起来我钟爱的女子,不能忘怀。

这首和歌最大的特色就在于,人麻吕笔下的鹿不是一般歌人笔下的与“萩”成双出现的“秋”鹿,而是“夏”鹿;同时,歌中吟诵的重点也不是常见的“鹿鸣”,而着重给人以视角上的效果。歌中对“鹿角”的赞咏在和歌中极为罕见。

三、“鹿”和“萩”得到歌人青睐的原因

(一)鹿的特质

首先,从整体来说,鹿的外表非常招人喜爱,它刚柔并存,对敌人机敏而无畏,对所爱却温顺至极。[2]其次,就局部而言,鹿的角在日本具有特殊的含义,它象征男性的生殖器,也是权利、力量的体现。在中国,民间对于鹿的喜爱程度也达到了极致,在最古老的诗集《诗经》中就已被吟咏歌唱。《万叶集》和歌中,歌人对鹿的喜爱多少也受到了《诗经》的影响。

(二)萩的特质

首先需提及的是,“萩”字的出现是在《万叶集》之后,例如我们熟知的《古今和歌集》。下面即是其中几首带“萩”语的和歌:

(1)秋日胡枝子,新花发旧枝。见花仍念旧,心事不忘悲。

(2)秋日胡枝子,色衰下叶贫。从今寒夜梦,难遇独居人。

(3)萩叶露珠玉,贯穿即败残。游人慎勿取,留在树枝看。

(4)试折胡枝子,萩花尽落英。惜哉枝折后,白露也同倾。

(5)旷野萩花落,途边霜露生。夜深霜露重,衣湿也前行。

而当初在《万叶集》中没有“萩”字,其汉文名为“胡枝子”“胡枝花”。在《万叶集》的前半部里多用“芽”“芽子”的称谓,而“芽子”在日本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后半部则常用“波疑”两字,“波疑”来自于日语“生芽”发音的谐音(「生(え)芽(き)」),无疑“生芽”之中暗含了它与“生命”“生殖”的关系。据说因为其花瓣与女性的生殖器相似而被人膜拜,并被赋予神秘的色彩,使之成为具有女性美的花卉:她的美柔弱而不夸张,更是迎合了日本人的审美情趣。她虽然被赋予“秋”的特色,却从春天发芽开始就受到关注,令人与之亲近。从她刚刚发芽开始,到她的枝条伸展,再经历花开、花落,叶子变黄,到最后的黄叶散落……萩的每一段重要经历都恰当地契合人们的生活节奏,因此获得人们对她长时间的关注、欣赏和亲近。

(三)鹿萩组合的特质

前面已提及,在和歌中,鹿往往和萩成双出现,正如日本画中有梅花就必定配上黄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据说,其成对出现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鹿爱吃萩花(在中国也有这样的看法,2013年中国作家徐鲁出版了他的散文作品《小鹿吃过的萩花》)。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可能与上面提到的生殖器象征有关。即鹿的角与男性生殖器相似,而萩的花瓣与女性生殖器相似,鹿和萩的组合正象征了人类繁衍的强大生产力,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萩”又别名“鹿鸣草”“鹿妻草”“鹿之花妻”。也不难理解它们为何备受人们尤其是歌人的讴歌、赞美了。

不过,需说明一点的是,“萩”成为“鹿妻”应该是在《古今和歌集》之后了。例如:

(6)秋日胡枝子,凋零已可哀。如何山下鹿,又送此声来。

(7)秋日胡枝子,编成作栅栏。鹿鸣空入耳,欲见鹿姿难。

(8)秋日胡枝子,秋花意外开。高山山顶上,应有鹿鸣来。

上面这几首和歌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鹿”和“萩”的形影不离。

(四)来自中国的影响

“鹿”和“萩”在和歌中获得青睐应该与受到中国的影响有关。

“萩”实则是在中国常见的艾蒿草的一种,一般称作“艾草”。在中国的《诗经》时代,艾草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众所周知,中医“针灸”术中的“灸”,用的就是艾草。它的作用强大,与民生的关系十分密切,最被人熟知的就是用于治病。可能正是因为艾草与民生关系密切,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并咏之歌之。《王风·采葛》曰:“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歌通过采“艾”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心仪姑娘的思念。

日本的和歌创作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诗经》的影响,《万叶集》也因此被誉为日本的《诗经》。《万叶集》无论在词汇的使用、表达内容的丰富性上,还是在诗歌创作与社会、政治的关联上,都显示出与《诗经》的高度共性:它们针砭社会,讽喻假恶丑、赞颂真善美。[3]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两者之间存在这相近似的审美情趣和内心表达的方式。

总之,“鹿”和“萩”在日本和歌中大量出现,是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至少让看似晦涩难懂的《万叶集》增添了许多情趣,也让读者感到亲近,吟诵后回味无穷,爱不释手。

[1]王晓平.《万叶集》对《诗经》的借鉴[J].外国文学研究,1981,(4):54-58.

[2]李芒.日本古典诗歌《万叶集》发展论述[J].日本学刊,1997,(3):94-106.

[3]伊藤博.萬葉集釈注[M].东京市:中央公論社,2005,(9):228-233.

【责任编辑:王 崇】

I313.06;I206.2

A

1673-7725(2016)11-0178-03

2016-09-10

刘蔚三(1968-),女,湖北武汉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胡枝子和歌生殖器
毛南和歌
胡枝子属植物生态价值及应用研究进展
绿化植物胡枝子种子硬实破除方法对萌发的影响
山县和歌
5种野生胡枝子种子的耐盐萌发响应
大叶胡枝子根皮抗炎镇痛活性部位及其机制
『万葉集』における月の和歌について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男性生殖器闭合性损伤39例分析
胸腺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Pritelivir可降低生殖器单纯疱疹病毒脱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