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探索
2016-03-16徐登伟
徐登伟
(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大学文化】
以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探索
徐登伟
(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大部分高校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细化至课堂教学和各项文化活动中,希望真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然而,这种互动还是以班级为基础,但在高校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中,学生自身对班级的概念已经淡化,宿舍、社团等平台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影响力。因此,本文客观分析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重要性,及其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提供借鉴。
宿舍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核心关键。为此,高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与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依靠多种途径的融合以打出一套“组合拳”,希望能有效提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然而,这些教育手段大多还是基于班级概念提出并设计的,随着学生生活特点的改变,学生宿舍已成为高校开展各项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的全新前沿阵地。推动高校宿舍的文化建设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极具实效性和针对性的一个手段。
一、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高校宿舍文化是以高校学生宿舍为主体形成的一套行为方式、实践活动和精神观念的集合,由学生在宿舍空间中通过彼此间的熟悉与互动形成的一种价值认同。对高校大学生而言,以宿舍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较大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要想帮助大学生正确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在认知方面使其能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与认识。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这是一种对过往优秀经验总结后形成的“自上而下”的价值引导。[1]
相比而言,高校宿舍文化则是一种自发形成的价值观念集合。所以,它具有“自下而上”型价值传递的所有特性与功能。因此,借助宿舍文化建设,就能有效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缺陷的弥补和互动,用大学生已经普遍认同和接受的精神文化观念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类“他文化”的深入认知。
(二)有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言行
高校宿舍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最主要的场所。所以,宿舍文化对其言行举止的塑造与形成有较大的影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与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相结合的做法,就能有效借助于这一功能,成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中。[2]
同时,宿舍还是一个发挥典型功能的场所。在同一个宿舍内,当有典型学生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言行,其他学生会对其产生趋同性,并在这一典型的带领引导下,快速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己的言行举止。
(三)有助于大学生整体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
帮助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标,不仅能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共鸣并加以践行,更重要在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的所有内容都高度认同,促进自身整体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
高校宿舍文化具有较强的舆论导向作用和氛围营造作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目标是一致的。所以,依托高校宿舍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能有效实现这一目标,使之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以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通过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来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极佳的效果。但面对当前高校大学生追求个性化需要、自我意识增强等特点,以及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在用高校宿舍文化来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以下问题。
(一)大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给宿舍文化的认同带来困难
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是90后甚至95后的独生子女,注重个性化成长、自我中心化倾向较强,且由于集体生活经历缺乏,依赖性强,在与同学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不像以前的大学生那样能较快地融入宿舍生活,加之生源地区、家庭教育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直接导致共同宿舍文化体系的搭建难度有了较大的提升。[3]
同时,高校目前在建设宿舍文化的过程中,也倾向于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类似的“自上而下”型“他组织化”模式,这更加大了大学生对宿舍文化认同的难度,使用宿舍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可能沦为空谈。
(二)宿舍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脱节
为保证学生宿舍的安全性,也便于学生宿舍的保洁与设施维护工作,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对宿舍采取“严管理”的方式,并分配专职人员对宿舍楼进行管理和日常教育。
但毕竟学生宿舍管理人员不是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出身,日常教育的内容往往难以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挂钩。加之学生宿舍管理人员还普遍存在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交流技巧、教育手段单一等特点,更使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大打折扣。[4]
(三)网络新媒体平台带来的冲击
随着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交流沟通的途径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因此,学生在对某事物进行辨别的过程中,就不再同以往一样只汲取教育工作者“一面之词”,而是寻求网上各方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这无疑为高校在课堂上通过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同样,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也为高校宿舍文化的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冲击,特别是其中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学生会不断质疑其合理性,导致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基础被动摇。[5]
三、以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
(一)全面树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建设理念
高校宿舍文化能对大学生实现共性引导的关键,在于高校宿舍文化以学生普遍认同的生活习惯及方式为基准进行建设,所以能使学生对宿舍文化很快产生高度认同。这种模式也被称为“自组织化”建设模式。
因此,想要以宿舍文化建设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首先就需要继续保证这种“自组织化”的建设模式可以继续发挥其效用——全面树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建设理念。因为大学生是这一“自组织化”培育模式的主体与核心,只有真正尊重他们的想法,才能从根本上进行系统化的整体变革,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二)有效融入主流社会文化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能充分认识推进这项建设进程的重要性与渐进性,敢于和善于循序渐进地将宿舍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范畴,并将主流文化与校园精神进行有效融合。特别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主流价值观念,尽管是经过历史沉淀且被群体广泛认同的社会正能量集合,具有较好的思想引导性,但因为与学生成长环境有一定的差别,所以不能强硬地将两者杂糅,而需要运用多种活动的复合开展,让大学生能从历史、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使宿舍内部形成对主流文化高度认同的生态环境,也让学生能在润物无声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相结合,从而获得更为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真正化“培育”为“践行”。
(三)活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发展,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及高校宿舍文化的建设带来了一定困难,但同时也为两者在社会不断的变化中寻求最为适合自身发展的弹性模式,以免因一成不变而陷入模式“陷阱”。
我们可以利用宿舍微信群或宿舍文化微信等公众平台,将线下的各种活动与主流价值观教育宣传拓展至这个全新的网络平台上,加大主流价值文化的传播速度与覆盖范围。当然,要强化网络引导,保证大学生能在微信群里各抒己见但不偏离正轨,既尊重大学生成长的个性,又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可以与高校中的学术文化、研究文化与创新文化进行充分交织,形成高校精神文化构建的大视野,使其能在质量、规模、结构和速度上都能更好地有机统一、提档升级,从而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落到实处。
[1]杨建波,李新刚.以宿舍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9):523-524.
[2]吴翠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困境与消解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4,(1):37-40.
[3]石沁禾.宿舍文化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社会科学家,2013,(9):109-111.
[4]徐登伟,肖妍玎,费霏.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价值功能及框架搭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91-93.
[5]郭亮.大学生健康上网引导机制实践研究[J].文化学刊,2015,(3):30-34.
【责任编辑:周 丹】
G641
A
1673-7725(2016)11-0121-03
2016-09-10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校绿色公寓文化培育途径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SJB0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徐登伟(1981-),男,江苏宜兴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