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学秘书工作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自觉

2016-03-16

文化学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秘书哲学主体

李 青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4)



【大学文化】

高职院校教学秘书工作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自觉

李 青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4)

高职院校教学秘书是学院和系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和协调者,其工作成效对于系部乃至学院教学管理系统的良性运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两个哲学概念出发,对教学秘书工作进行理论分析和阐释,指出教学秘书的工作魅力应当同时体现在主体性能力的发挥和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交往当中。以期为高职院教学秘书的工作开展提供了一种理论上的指导,并为增强其他人员对教学秘书工作的理解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

教学秘书;主体性;主体间性;和谐交往

引言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是近代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主体性主要强调人的主体意识、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主体间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理解关系(从本体论来讲)。尤其是主体间性理论,现代哲学家哈贝马斯[1]有感于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隔阂、矛盾、冲突反而更加明显,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主体间性概念的内涵。这两个哲学概念的思想精髓可以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们同样可以用这两个理论来进行观照和深入分析。

一、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理论背景及概述

在西方哲学史上,自从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后,人们逐渐开始把自我主体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主体(subject)相对于客体(object)而言,它意味着一种相对于客体的主动性和自由性。黑格尔把这种“充斥着关系的自我的结构”称之为主体性。他说:“说到底,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性的自由,也就是说精神总体性中关键的方方面面都应得到充分的发挥。”[2]以笛卡尔,黑格尔等人为代表的主体主义者猛烈抨击传统哲学及神学的虚假,现代主体性哲学强调人的意识,以人为目的和价值尺度的价值论哲学。

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实践领域,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导致了许多社会性的危机和悲剧,如物欲的盲目追求、人的异化、生存状态的迷茫等等。这些引起了哲学家门的进一步思考,近代哲学,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费希特的“绝对自我”、到胡塞尔的“先验主体”将主体主义哲学发展到了顶峰,但他们都无法逃避主体主义哲学的根本困境“唯我论”和“人类中心主义”困境。胡塞尔在《笛卡尔沉思》第五篇说道:“由于有一种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异议,所以我们不得不进行一次新的沉思”。[3]

在现象学领域,哲学家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性”这一概念,强调了必须从“自我”走向“他人”,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构建了交往行动理论的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哈贝马斯继承了胡塞尔“主体间性”这个概念,并将其扩展深化。从广义上说,主体间性是指主体在交往过程中与他者的相关性或关联性,具体到哈贝马斯的行为交往理论中则是指个体在保持个体化基础上的社会化和在社会化基础上的个体化。[4]哈贝马斯认为人们交往行为的目的在于在以文化、社会和个性三者构成的世界中达成共识,主体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交流、解释、对话,相互理解、求同、合作。

二、教学秘书工作初期主体性的侧重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观点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会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同时理论也是需要灵活运用而不是僵死不动的,我们需要将理论应用到适合它的实践环境之中。那么,对于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教学秘书来说,在教学管理这个实践环境中,发挥出主体的能力,使个人的主体性得到领导和周围同事的认可是首要的。这里,主体能力以工作技能、处理事情的周全性、个人综合素质、工作态度等为主,沟通与交往能力综合体现在在其中并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

工作初期教学秘书主体性能力的侧重点可以从其需要具备的素质来分析:首先是工作技能,俗话说技多不压身。教学秘书每天都接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次的领导、同事,要想在这些人面前表现得从容得体,必须在平时注意自身修养的提高,文化知识的汲取,工作技能的提升等等。其二,态度决定一切。人活于世,不能仅把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实现个人的生命价值,在工作中找到一种社会归宿感。勤奋,是个人在工作中得到领导与同事认可,并且帮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一个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必然是勤奋努力并对工作充满热情的人。第三,注重细节。《道德经》中有句话“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作为教学秘书更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通过简单琐碎的小事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 注意细节,积累工作经验,摸索出工作技巧,锐意进取、甘于奉献、扎实工作,全心全意为教师和学生服务。

三、工作实践中主体间性的自觉

随着对工作的逐渐熟悉,在个人能力得到认可的基础之上,沟通、协调等人际交往能力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教学秘书与其他教师之间的间性关系处理的好坏对于教学秘书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主体价值也在人与人的间性中渐渐体现出来并得以实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人只有通过发生具体的现实的关系,才能实现生存,而且人不仅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人们也为了生活不断地创造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这意味着人类的主体间性内涵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人作为一种类的存在,与他人的关联不只是为了生存,也是生命对象化的表现,是生命的享受,是人的本质性能力的具体展现,是实现人的幸福、价值、意义的条件和保证。*此观点来自于耿慧娟《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间性理论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6月,第二十页。马克思说:“同样地,别人的感觉和享受也成了我自己的所有物。因此,除了这些直接的器官以外,还以社会这种形式形成社会的器官。例如,直接同别人一起共同实现的活动等等,成了我生命表现的器官和获得人的生活的一种方式。”[5]

要指出的是,主体间性属于关系范畴,而交往则属于活动性范畴和实践范畴。人类的交往关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交往关系的现实发展。主体间性不仅包含各种现实的、实际的关系,而且牵涉着人的可能世界、可能生活中的种种潜在性关系,如精神层面、知识层面的关系维度以及价值层面、生存理想层面的关系维度。*此观点来自于耿慧娟《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间性理论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6月,第九页。教学秘书在工作中建立良性的间性关系,一方面表现出个人良好的精神境界,同时也在人际交往中建立了一种和谐的张力,使自我与他人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要想构建良性的主体间性关系,教学秘书在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教学秘书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配合的程度,要想取得其他教师的配合,在日常工作中就需要教学秘书主动的为其他教师提供帮助,为领导和老师们排忧解难,并且在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人。第二,积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系部建立一种共同合作、和谐相处的新型教师合作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概念的提出,沟通与合作成为世界性的主题,因此,在学院、系部建立合作、平等的和谐交往模式是避免矛盾、化解分歧,统一团队的必由之路。第三,心胸豁达,能包容不同观点及反对自己的观点。教学秘书这一身份在建立和谐交往模式的实践中起到一种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全局的微妙作用,这种作用的微妙性以及作用发挥的好与坏,与教学秘书的心胸、气度有着莫大的关联。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心胸豁达、性格开朗乐观的人在群体中更容易受欢迎,对群体风气的建设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学秘书的修养、气度,对系部乃至学院教师群体而言起到良性催化剂的作用。

四、和谐交往关系中主体性内涵的升华

从内涵上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主体间性同时指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相融性。主体间相互理解,有着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主体间才能达成深层次的互识。从本质上讲,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存在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人在本质上的这种类的存在和社会的存在就决定了每一个生存个体必须超越自身的个体性,不断的进行交往的活动,发生各种各样的主体间性关系。

从理论上讲,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丰富和发展, “真正的主体性是一种主体间性,或者内在地包含着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主体性在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中的延伸,是人在交往中主体性的表现,它正确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反映了人的社会性”。[7]从实践层面上讲,主体间性是对现实世界中的人的重新认识,是对人进行更准确、更有价值的认识,主体性价值在主体间性更广阔的视域下得以升华。

五、结语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概念为我们在分析教学秘书工作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使我们从哲学的理论高度认识到教学秘书工作的重要性。人们在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同时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并尊重他人的主体性,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教师关系的主体间性关系,构建主体间性的教学管理模式(这与现在经常倡导的柔性管理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使教师、学生在这种和谐交往关系中找到心灵中的美好家园。

[1][2][4]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4.

[3]倪梁康.胡塞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7. 876.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7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8.

[7]冯建军.教育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J].南京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73.

【责任编辑:王 崇】

G463

A

1673-7725(2016)11-0108-03

2016-09-10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高职素质教育体系研究”(项目编号:JG16EB158)的研究成果。

李青(1982-)女,辽宁沈阳人,讲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与文艺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秘书哲学主体
秘书不在 等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菱的哲学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领导身边的秘书帮
我的商务秘书 等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