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的乡土文学探究
2016-03-16刘一凡
刘一凡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潍坊校区,山东 潍坊 261041)
【文学评论】
五四时期的乡土文学探究
刘一凡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潍坊校区,山东 潍坊 261041)
伴随着现当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文学史上相应地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种体裁的文学理论。乡土文学理论作为现当代文学史上颇有意义的研究对象,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中。作为知识分子的民间想象的“五四”时期的乡土文学,是对现代文学的突出贡献,值得探寻和反思。
农民;乡土;五四;反思;矛盾
一、前言
乡土文学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概念,它是在流动变化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杨位俭在《乡土文学观念与研究思路的思考》一文中说道:“广义的乡土文学可以涵盖一切书写乡土的文学形态。”[1]受其启发,本文也是从广义的乡土文学层面出发,以一种现代化的视角,在五四时期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中看农民所处的地位与具有的特点。广义的乡土文学包含的内容甚广,这里只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和农民形象,从农民的“隐喻”中看各个时期的乡土文学发展。
二、五四时期主要作家的乡土文学
结合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看,“五四”时期的乡土文学在这一时期更多的是知识分子的一种民间想象。新文化运动前后,鲁迅、茅盾等一批知识分子从乡入城,空间的转换和思想的激荡使他们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们站在“启蒙者”的立场,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中逐渐领悟到,要想拯救中国人民,必须先拯救中国人民凝滞的文化心理状态。丁帆在《中国乡土小说创作审美观念的蜕变》中谈到:“表现在他们创作中的主体意识往往是客观地展示出蛮荒的习俗、封建的礼教对人的人身杀戮和精神戕害。”[2]这批作者还有意识地将农民麻木不仁的灵魂与都市文明对比从而形成强烈的反差,拉开时空距离,形成一种“间离效果”,进而把一种冥顽不灵而又不易改变的民族文化心理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鲁迅作为现代乡土文学的首创者,把乡土文学创作定位在乡土启蒙上。他一方面同情农民,为广大农民呐喊,另一方面又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乡土社会孕育出的农民思想,从而开启了“乡土启蒙”传统。他笔下的人物基本分成三类:知识分子、农民和妇女。本文着重分析后两类:农民和妇女。《阿Q正传》作为鲁迅经典传世之作,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可以代表这一时期国民劣根性的典型,阿Q这个自轻自贱、甘居落后的小农民有一套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浑浑噩噩地度过短暂的一生,又糊里糊涂地死去。显然,这种麻木不仁的思想会阻碍中国的觉醒,但鲁迅对这个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归根结底,鲁迅痛恨的是旧社会吃人的礼教。《祝福》里的祥林嫂作为一个被封建礼教迷信压迫致死的旧社会女性形象,鲁迅对她给予了深切的同情,文章结尾祥林嫂在除夕夜冻死街头的惨象发人深思,震撼了千万读者的心灵。鲁迅笔下的艺术形象是从他小时候记忆里脱胎而出的,如年少玩伴闰土,他以超人的创作能力和深邃的哲学意识将他们塑造成了不朽的文学典型。这种俯视农民的艺术视角,为知识分子的民间想象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
茅盾是一位擅长描绘“农家苦”的作家,他一再强调“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作者”,才能有资格成为一名乡土文学作家。同鲁迅相似,他也是站在超越一般哲学思想的境界来揭示社会发展趋势。[3]《农村三部曲》描绘了一个普通农民老通宝的悲惨遭遇:老通宝是个朴实善良而又安于现状的人,想通过养蚕发家致富,最终以破产告终。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农民只是单纯仇恨表面带“洋”的东西,却没有认清问题的根源:时代进步了,他们的思想却一成不变,在这种顽固性闭塞思想的束缚下,又有谁可以发家致富摆脱贫困?我们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悲剧的根源:农民的历史惰性。这里的农民仍然是作为被启蒙的对象出现的。
除以上作家,周作人也是一个提倡“乡土文学”的代表,他主张将国民性、地方性与个性统一起来。郁达夫也于1927年发表了《农民文艺的实质》,归纳了四种农民文艺的形式。[4]在鲁迅等人的倡导下,其他的乡土小说家,如王鲁彦,许钦文等也创作出一批优秀的乡土小说,如王鲁彦的《柚子》,台静农的《地之子》等。乡土小说在本时期逐渐形成一股创作潮流,突破了当时作家局限于青年知识分子的狭窄题材,使读者耳目一新。农村与城市的关系也因此有了新的突破,变得紧密起来。
三、结语
阿Q也好,闰土也罢,这是时期的农民都是以“被启蒙者”的身份出现在作者笔下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乡土文学只是存在于知识分子笔墨之下的想象,城与乡在现实中并未发生直接关系。当然,这一时期的乡土作家大多是崭露头角的年轻人,看问题并不透彻,几乎没有人像鲁迅那么深邃。钱理群在《现代文学三十年》上评价说这一时期的乡土作家“往往单纯地描绘落后愚昧的农村生活图景,总体的艺术质量尚属稚拙阶段,但作为一个潮流,一个流派,乡土小说对于现代小说的确立是有不小贡献的”[5]
[1]杨位俭.乡土文学观念与研究思路的思考[J].当代作家评论,2011,(1):102-112.
[2]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创作审美观念的蜕变[J].当代文坛,1988,(2):314-317.
[3]余荣虎.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流变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25-130.
[4]王光东.民间的意义[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101-102.
[5]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7-60.
【责任编辑:王 崇】
I207.42
A
1673-7725(2016)11-0075-02
2016-09-10
刘一凡(1989-),女,山东潍坊人,助教,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