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动词的空间语义特征研究
2016-03-16姜礼立唐巧娟
姜礼立, 唐巧娟,2
(1.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2.凯里学院 人文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11)
位移动词的空间语义特征研究
姜礼立1,唐巧娟1,2
(1.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2.凯里学院 人文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11)
摘要:基于空间变位过程模式,探讨空间变位动词的空间属性,研究的重点是起位、双位和终位动词三类位移动词的空间语义特征。研究发现,起位动词凸显位移起点,终位动词凸显位移终点,而双位动词强调起点与终点的界点变化;每类位移动词特有的空间语义特征都会对其句法语义表现产生影响。
关键词:位移动词;起位动词;终位动词;双位动词;空间语义特征
一个完整的空间变位事件的过程模式主要体现于以动体为视点的空间位置变化过程,其表述必然包括以下三个过程要素:(动体)离开起点L1,移动轨迹L2,抵达终点L3;用句法形式可表述为“从L1经L2到L3”,其意象图式可标示为:
起点(L1)●→轨迹过程(L2)●→终点(L3)(图示一)
以上模式,黑点表示位置变化过程中的临界点,临界点既是起始位置的出口,也是另一位置的入口。以此为基础,一个完整的位移过程可细分为:离开起点、进入轨迹,在轨迹里作延展式移动、出轨迹、抵达终点五个阶段。其意象图式可标示为:
→离开起点L1●进入L2→在L2中移动→出L2抵达●L3→静态附着→(图示二)
为表达方便,以上模式图示为:→A0●A→B→C1●C2→D→(图示三)
根据空间变位动词在空间轴上的位置变化是否含有起点或终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位移动词和附着动词,其中位移动词又可分为起位动词、终位动词和双位动词。本文基于空间变位过程模式,尝试探讨空间变位动词的空间属性,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起位动词、双位动词和终位动词的空间语义特征。
一、起位动词的空间特征
起位动词所表示的是动作致使动体由“附着(起点)”到“非附着或脱离(起点)”的过程,但并不指向某一具体的终点位置。在空间变位过程模式中,起位动词体现为A阶段,其表示为空间轴上的变化为含有界点的变化,动词所指的动作致使动体实现L1与-L1的临界点之间的跨越。根据起点的内部差异,我们可将起位动词分为:
Va1:起飞、起跑、起航、飞离等
Va2:拔、撕、扯等
其中,Va2类包含“脱离类”动词,划作位移动词存在较大争议,陆俭明认为“割、剥、剪……”类动词不是位移动词,理由是“如‘割韭菜’,割了以后,韭菜就从本体上离开了,这只是分离,而不是动作的受事整体位移”[1]。本文对位移动词的分类首先是建立在空间变位模式基础上,是根据空间变位特征划分出来的类。我们认为Va1类动词与Va2类动词在空间变位模式中同大于异:动词表示动体受动作影响离开原始位置,都强调空间变位的起点位置,二者在空间变位过程模式中,都可标示A阶段;其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由“起位”具体语义差异而引起的与趋向动词共现情况有所不同。
(一)起位动词与介词短语
1.起位动词与“在NPL”
起位动词具有[+移位][+起点],与“在NP”搭配,能使“在NP”得到起点语义解读。语义上凸显起点,而无明确的终点或轨迹,与之搭配的“在NP”不能后置,既可指示动作本身所指动作状态呈现的处所,也可指示动体在受动作影响之前所居的处所。比较:
(1)a.少先队员在队伍前面走着。
b.画在墙上挂着。
c.小明在椅子上坐着。
(2)a.飞机在白云机场起飞。(起点)→从白云机场起飞。
b.舅舅在萝卜地里拔萝卜。(起点)→从萝卜地里拔萝卜。
c.一轮明月在西方升起来了。(起点)→一轮明月从西方升起来了。
以上(1)组例句中在NPL表示状态呈现的处所,这类动词带有[+持续],使全句表意为一种状态的持续,其中的动作并不致使动体发生位置变化。例(2)中的在NPL指示动体在受动作影响之前所居的处所,而动词表示其所代表的动作是致使动体脱离之前所居的起始位置的原因,句中的“在”能换成“从”,而(1)中的三例不能。
而Va2类起位动词与在NPL连用时,动体的终位NPL并不是由动词V影响而到达的位置,而是存在第二动词——放置类附着动词,此动词因不凸显过程本身而被省略。这时的“在”兼有介词和动词两种语法语义价值,占据了整个句子的语义重心,句子不再表达一个位移事件,更趋向于表达状态事件。如:
(3)好,真要把票儿[撕在]自己的房子里,虾仁们有搬走的那一天,而自己的产业永远成了凶宅。(《哀启》老舍)
(4)冬天到了,农民把萝卜全[拔在]地窖里。
(5)婶婶小心翼翼地把花生皮[剥在]纸上。
以上例句,(3)中的“撕在”包括“撕下”“放在”两个过程,省略了第二动词,或者说“在”兼有动词和介词两种功能;整个句子的语义重心是“在”而不是位移过程“撕”,后面的在NPL并非动词“撕”的终点。同理,(4)中的“拔在”包括“拔出”“放在”两个过程,其语义重心是状态“在”,而不是位移过程“拔”。(5)中“剥在”包括“剥下”“放在”两个过程,其语义重心是状态“在”,而不是位移过程“剥”。由此看来,“在NPL”与起位动词搭配时,只能前置表达位置起点;后置时也不表位置终点,其中的“在”隐含动词性质,与起位动词分属不同的两个过程。
2.起位动词与界点介词短语
现代汉语中的方位介词可与处所名词构成界点介词短语如“从NP、往NP、到NP”等。曾传禄论述并区分了“从”介引“空间起点”和“经过点或经过的路径”两种情况[2]。“从”介引的处所语义角色一般情况下取决于动词的语义特征。“从NP”与动态附着动词连用时,存在歧义,可以表示起点位置,也可以是经过点或经过的途经,如“从前门走”“从后山跑”中的“从”可解读为引介“起点位置或途径”。而“从NP”与起位动词连用时,只能标示起点位置。
(6)a.从学校走到火车站。→从学校一直走到火车站→?从学校走路,最终到火车站。
b.从前门跑到后门。→从前门慢慢跑到后门→?从前门跑,终于到后门。
c.从东边望到西边。→从东边一直望到西边→*从东边望着,终于望到西边。
d.从家里一直思考到学校。→从家里一直思考到学校→*从家里思考,最终到学校。
e.从早上做到晚上。→从早上一直做到晚上→*从早上开始做,最终做到晚上。
(7)a.从广州黄花机场起飞到贵阳。→*从黄花机场一直起飞到贵阳。
→从黄花机场起飞,最终到贵阳。
b.从连云港起航到三亚。→*从连云港一直起航到三亚。
→从连云港起航,终于到三亚。
c.从语文书上撕到桌子上。→*从语文书上一直撕到桌上。
以上(6)组例句“从NP+V+到NP”是凸显经由过程的双限结构(这里的双限结构是空间范畴而言),也就是说这种结构在空间轴上有起点和终点,但更凸显的是动作的持续轨迹过程;从a到e中的动词越来越倾向于非空间动词,“起点”和“终点”也越来越倾向于动作时间轴上的起终点过程,并不凸显空间轴上的位移,动作本身的变化主要侧重于时间属性,空间属性并不重要。而例(7)组例句中的起位动词明显异于(6)中的双限结构格式,不能换成“从NPL一直V”和“一直V到NPL”格式。起位动词其与介词短语连用时,实现的是点的跨越,所表示的位置变化是间断性点式变化,而非延展式或者含有过程位置的地段跨越,因此,不能用持续无间断性副词修饰。例(7)的整个格式包含两个相互分离的位移动作过程,分别由“从NPL+V”和“到…去(或V到)”构成。
(二)起位动词与趋向动词
在空间变位过程中,Va1与Va2类动词都凸显空间变位起点,但起点内部又存在差异。Va1类动词的“动体”与“起位”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动词所表达位移过程只包括离开起始位置的瞬间(对应图式中的A0),没有持续阶段B或结束过程D等其他变位过程。也就是说,Va1类动词的位移方向已确定为离开原点的方向,动趋式是丰富位移动词方向的句法结构,Va1不能与任何带有方向的趋向动词构成动趋式,否则造成句子位移方向的重复表达或矛盾表达,如“*起飞开”“*出走过来”。
Va2类动词的“动体”与“起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与之搭配的起位在人类认知意象图式中更容易被识解为一个“容器式位置”;而与Va1搭配的起位容易被识解为一个“点位置”,整个过程趋向于“点”与“点”之间跨越的路径模式。Va2类起位动词在表达动体脱离整体的位移过程时,其位移方向不确定,可以与“出(容器)”类或表达离开义的趋向动词组合,以填充具体的位移方向。吕叔湘指出“表示物件离开原来的位置,用‘下’或‘下来’”[3]569,几乎所有的Va2类动词都可以与表离开义的“下”、“下来”搭配,二者存在高度语义相容性。如:
(8)[从]杂志上[撕下]来的资料,要立刻用订书机订好。(《哈佛管理培训系列全集》)
(9)负责服装道具的人让大家[脱下]厚厚的外套。(《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10)他就把自己的衣服[撕下]一块裹着脚走。(《中华上下五千年》)
(11)用手无法[从]木头里[拔出]钉子,必须要用工具。(《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此外,Va2类动词中还有一些动词本身含有较为具体的位移方向:如“拔”、“掏”等动词本身具有“外向”意义,其能与趋向动词“出”、“出来”连用,这时的“出”、“出来”等也带有表示物件离开原来位置的意义;但Va2类动词排斥“进”、“进来”这种表内向的趋向动词,“拔进”“掏进”之类的说法并不常见。
二、终位动词的空间特征
终位动词指动作致使动体由“非附着(终点)”到“附着或抵达(终点)”的过程,但并不一定有明确的起始点和轨迹。在空间变位过程模式中,终位动词体现为C2阶段,其表示为空间轴上的变化为含有界点的变化,动词所指的动作致使动体实现-L3与L3的临界点之间的跨越。根据终位动词本身是否含有潜在的起点或经过点,可将其内部再分为:
Vb1:扔、抛、丢等
Vb2:升、降、倒(dǎo)、塌、掉等
其中,Vb1类动词含有潜在的起始点或经过点,这种起始点或经过点在时间轴上也有体现,主要是指动词有潜在的持续过程;而Vb2类动词是一个结果动词,无潜在的起点和轨迹,但可以表示结果状态,用在其他动词后作结果补语,如“晕倒”“打掉”“吹塌”。正因如此,Vb2类动词是虚化程度较高的位移动词,甚至趋向于成为位移标记动词。
(一)终位动词与介词短语
1.终位动词与“在NPL”
范继淹指出后置的“在”字短语在语义上有“确指动作达到的处所”“状态呈现的处所”两种解读[4]。终位动词使“在NPL”得到终点解读主要是指人或事物通过动作达到的处所,即“在NPL”指示动体在受动词影响之后所居的处所。王还认为“在NPL”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通过动作达到的处所”[5],戴浩一也曾指出“后置处所短语指动作参与者受动作影响后所居的处所”[6]。但并不是所有的后置的处所短语都是受动词所代表的动作所致,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后置的处所短语都能得到终点解读。如:
(12)少先队员走在队伍前面。
(13)画挂在墙上。
(14)小明坐在椅子上。
(15)花瓣落在池塘里,慢慢逝去了昔日的风华。
(16)栎树倒在马路边,挡住了行人的去路。
以上例句,(12)中的“队伍前面”并不是“走”的终止位置,全句表述为一个动作持续的运动状态。(13)、(14)中的“墙上”“椅子上”分别指示“挂”“坐”动作完结后状态呈现的附着处所。其中,“坐”“挂”类动词在多数语境中为状态动词,只有在特殊语境中借助其他动态标记时可以标示瞬间的动作,如“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挂到墙上”。总之,前三例“在NPL”指示动作所指动作状态(持续状态和动作完结后遗留状态)呈现的处所,将“在NPL”放置动词之前,其存在处所不因位序发生变化,即位序可居前也可后置。
例(15)、(16)中的“在NPL”指示动体在受动作影响之后所居的处所,而动词表示其所代表的动作是致使动体到达另一终点位置的原因,其中的“在”能换成“到”,意思不变;而前三例不能置换成“到”,否则意思发生变化。终位动词因凸显终点位置而不能进入“在NP+V”结构,如“在车上掉”“在树上落”“在地里倒”“在篮子里抛”都是不合法的。
2.终位动词与界点介词短语
任何动作过程可以没有潜在的终结点,但是动作一旦发生就一定存在潜在的起点。终位动词虽凸显终点,但可以与标示起点的介词结构连用,使其潜在的起点成为现实起点。终位动词能进入“从X+V+到Y”结构,但其构成的该类结构不包含起点与终点之间的B阶段,也就是淡化了轨迹过程。对比以下例句:
(17)从墙头走到墙尾。
(18)从树上摘到菜篮里。
(19)从墙头抛到墙尾。
(20)从树上掉到池塘。
以上例句,(17)中的动词为动态附着动词,从结构可划分为“从墙头/走/到墙尾”,其中的“从X到Y”是已经整体化的双限联合介词结构,其中的动词可以独立出来。(18)中的动词为起位动词,其结构可划分为“从树上摘/到菜篮里”,其中的“从X”是介词结构,作动词“摘”的状语,“到Y”是谓词中心的补充结构,作“摘”的补语。其中的动词与起点位置的语义语法关系更为密切,且不能独立出来。例(19)、(20)中的动词为终位动词,其结构可划分为“从墙头/抛到墙尾”“从树上/掉到池塘”,其中的“从X…到Y”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介词结构,二者的联合只表示位置变化的两个端点,其中的动词不能独立出来。此外,终位动词与介词短语连用时,实现的是点的跨越,也明显不同于动态附着动词与有界介词短语连用时是延展式或者是含有过程位置的地段跨越,不能与“一直”搭配。
(二)终位动词与趋向动词
在空间变位过程中,终位动词是凸显空间变位终点的动词,但其内部又存在[+移向]差异。张国宪指出“典型动词的动作在语义结构中主要表现指称的空间位置变化,由此,动作必有方向”[7]313-322,而空间变位的方向可以由空间变位句的其他句子成分来补充,也有的动词其语义框架中本身就含有动作方向,本文中的终位有向动词指的是终位动词本身的词汇义中含有方向义,如,Vb2类动词“升、降、倒、塌、掉”等。
(21)a.毕业生们一声齐喊,把手中的花全抛了过来。
b.毕业生们一声齐喊,抛出手中的花。
(22)a.芳芳一气之下把书抛上屋顶,随他哥怎么找。
b.芳芳一气之下把书扔下床。
(23)a.村口的大树倒了。
b.村口的大树倒下了。
c.*村口的大树倒上(左、前)了。
其中,由于Vb1类动词本身的词汇义不含方向义,因此,其方向义可以通过与趋向动词的组合来获得;Vb2类动词的概念化或词汇化不仅涉及位置变化的终点,也融入了“有向”这一空间范畴,此类位移动词在进入位移构式时受一定的限制,其中动词的动向需与趋向词保持一致。
三、双位动词的空间特征
双位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可以说明动词相关论元离开某一起点位置,也可以说明动词相关论元抵达某一终点位置,但并不有明确的轨迹位置。在空间变位过程模式中,起位动词可以体现为A0—C2各位移过程阶段,表示的空间轴上的变化为含有双界点的变化。双位动词本身凸显双位,在空间变位过程,并不一定有明确的轨迹,根据双位动词有无潜在的轨迹过程,可将双位动词分为:
Vc1:搬、抓(用手、爪取物或握物)、舀(用瓢、勺等取物)、提(向上)等
Vc2:倒(dào)、跳、卸等
其中,Vc1类动词可以有潜在的轨迹过程,是指其带有B阶段的位移过程,但此轨迹过程又不同于动态附着动词的轨迹那么明显,已经转喻动体发生位移的中转载体。在空间变位过程中,Vc1类动词可以有在某一位置持续运动的过程,动体从起点到终点有潜在的过渡位置。Vc2类动词不存在潜在的轨迹过程,一旦离开了起始位置,就意味着抵达了终点位置,在时间轴上体现为瞬间性动词。双位动词本身凸显位移双界点,其在与中立短语连用时,使中立短语得到起点、轨迹或终点解读。
(一)双位动词与“在NPL”
“在NPL”与双位动词连用时,既能前置也能后置,前置表起点,后置表终点。如:
(24)a.在教室里搬椅子。→从教室里搬椅子。
b.搬椅子在教室里。→搬椅子到教室里。
(25)a.在碗里抓花生。→从碗里抓花生。
b.抓花生在碗里。→抓花生到碗里。
(26)a.在开水瓶里倒水。→从开水瓶里倒水。
b.倒水在开水瓶里。→倒水到开水瓶里。
以上例句中的a组例句“在NPL”标示空间变位的起点,可以用“从NPL”替换;b组例句中的“在NPL”标示空间变位的终点,可以用“到NPL”替换。双位动词与“在NPL”搭配时,兼有起位和终位动词两种语义语法功能,语序不同,其空间语义特征不同。此外,我们可以见到以下例句:
(27)a.她摇着头想挣开小姑娘抓在手里的一缕头发,以便再继续往前拖。
b.她一缕头发在小姑娘手里抓着呢,她摇着头想挣开,却无济于事。
(28)a.老号长和警卫员小张见势早把手枪提在手里,哗啦一声顶上子弹。
b.一支二十响的盒子炮张着大机头在手里提着。
以上例句中的“在NPL+V”的空间语义等同于“V+在NPL”表达位移轨迹,其中的“在”不能替换成表起点的“从”或表终点的“到”,但可以替换成表工具的“用”。此类动词只限于Vc1类动词,由于其本身的空间变位语义框架中含有起点、终点,也有潜在的轨迹过程。激发这类动词潜在的位移轨迹,多用介词结构“用NPL”“通过NPL”来表达。如:
(29)阿妈把王耀扶起来,抱在怀里,用勺子一勺一勺舀着往王耀嘴里喂。
(30)只见邻居家的小女孩手里搬着凳子,边说边一蹦一跳地向远方跑去。
(31)他买不起银餐具,可又不能让顾客用手抓着滚烫的香肠吃。
但此时的双位动词并不体现出位移动词的特征,且不表达位移事件,而表达一个状态事件。Vc2类动词由于动词本身的空间变位语义框架中含有起点、终点,但不存在潜在的轨迹过程。“在汽车上卸东西”“卸东西在地窖里”可以说,而“*卸在手里不放”“*货物在手里卸着”是不合法的。Vc2类动词是含有潜在方向的强有界动词,不存在空间上的轨迹位置和时间上的持续过程,是一个离开起点即是抵达终点的双位动词。
(二)双位动词与界点结构
双位动词是传统语法观中无争议的位移动词,就空间变位过程模式来看,其包含空间变位模式中除D以外的所有过程。有潜在的起点、轨迹和终点,其既可以与表达起点的界点结构连用,如“从教室里搬”“搬出教室”“卸下车”等;也可以与表达终点的界点结构连用,如“往碗里抓”“朝水里跳”“跳下水”。
因双位动词凸显起、终点,也就能进入“从X+V+到Y”结构,凸显界点,但其内部又因是否含有潜在轨迹过程而存在语义差别:Vc1类动词通常都凸显界点(起点或终点),但可以有潜在的轨迹,进入“从X+V+到Y”结构时,其不凸显空间轨迹,但不排斥时间轴上的持续;而Vc2类动词无潜在的轨迹,也排斥时间轴上的持续。对比以下例句:
(32)a.从教室搬到操场。→从教室一直搬到操场,也没放下休息过。
b.从地下室端到五楼楼顶。→从地下室一直端到五楼楼顶。
(33)a.从车上卸到箩筐里。→*从车上一直卸到箩筐里。
b.从桥上跳到河里。→*从桥上一直跳到河里。
要注意的是,Vc1类动词的轨迹通常也不凸显,也就是说,人类认知领域的Vc1类动词并不凸显空间变位模式中的B阶段。如“小明把雪水从池塘舀到水缸里”这样一个完整的位移事件包含“雪水”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但并不凸显位移的轨迹阶段。而当“雪水”被脱离“池塘”在“勺子里”时,人们可以说“舀在勺子里”,原来的轨迹“勺子”也变得模糊,而成为第一段位移的终点;“用勺子舀水到水缸里”中的“勺子”也可以理解为第二段位移的新起点。也就是说双位动词在表达轨迹过程时,与动态附着动词有一定的差异,二者的轨迹过程语义凸显程度差别较大,以下例句更好地论证了这一点:
(34)到操场上跑。→在操场上跑。→*从操场上跑。
(35)到操场上搬椅子。→在操场上搬椅子。→从操场上搬椅子。
双位动词的动作在语义结构中凸显空间变位的起、终点,但动作的方向并不明确,其空间变位的方向可以通过与趋向动词的搭配来补充。除个别双位动词“卸”等隐含向下的方向义,在与“上、下、上去、下来”等一类趋向动词搭配时有限制以外,一般双位动词与趋向动词结构搭配较为自由。
四、结语
空间变位过程中,位移动词所表示的变位过程是一个带有界点的过程。位移动词的空间语义特征主要体现为动词所表达的动作在语义结构中凸显空间变位的界点。基于空间变位过程模式,汉语位移动词可据不同的过程阶段分为起位、双位和终位动词。这三类动词在空间变位过程中所凸显的界点差异反映在句法上体现为:与介词短语或趋向动词搭配的句法语义差异,其中起位动词凸显起点,终位动词凸显终点,双位动词强调起点与终点的界点变化。
参考文献:
[1]陆俭明.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2(1):5-17.
[2]曾传禄.“从+X”的语义语用功能[J].北方论丛,2008(1):62-67.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范继淹.论介词短语“在+处所”[J].语言研究,1982(1):71-86.
[5]王还.再说说“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3):25-29.
[6]戴浩一.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国外语言学,1988(1):10-20.
[7]张国宪.动词的动向范畴[A].语法研究和探索(九)[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收稿日期:2016-05-12
基金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6B151)。
作者简介:姜礼立,1988年生,男,河南信阳人,博士,研究方向:汉语语法学,汉语方言学;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6)06-0101-05
The Study of Displacement Verbs’ Temporal-spatial Semantic Features
JIANG Li-li1,TANG Qiao-juan1,2
(1.LiberalArtsof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1;2.SchoolofHumanity,KailiUniversity,Kaili,Guizhou556011)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author discusses attributes of space displacements verbs in the mode of space displacements process.The key point of discussion is displacement verbs’ temporal-spatial semantic features.Qiwei verb hightlight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displacement,zhongwei verb hightlights the ending of the displacemen,and Shuangwei verb hightlight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ending displacement syntactic performance.The unique temporal-spatial semantic features of each kind of displacement verbs will influence these displacement verbs’ syntax performance.
Key words:displacement verbs;qiwei verb;zhongwei verb;shuangwei verb;temporal-spatial semantic features
唐巧娟,1986年生,女,湖南邵阳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汉语语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