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大力加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保障

2016-03-16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社团马克思主义



四、大力加强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保障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中央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工程,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础工程,自2004年启动实施以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和导向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和推进该项工作,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学生中的引导地位,要继续下大力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保障工作:

(1)在高校学院体系建设上,继续推动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学院,继续加强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来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精品课程来建设。同时,做到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和课程带头人的培养,凝聚学科队伍,为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和研究不断深化提供重要保障。

(2)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教材体系建设。教材是正确开展思政课教学最重要的依靠资源,也是其他教学资源得以展开的根本依据。教材体系建设总体上要以国家统编教材和教学大纲为主体,各高校结合各自不同的教学实际需求进行自主开发教学辅助用书为补充。具体到每门课程,则一定要将系统化的教材体系转变为不同专题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突出时代性,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和核心,教学目标则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深入剖析教材体系,把握教学内容的关键点,挖掘专题教学的社会功能,始终保持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风格。教材编著总体上要使用鲜活材料、语言生动的解读教材,要坚持“精要、管用”的原则,完整、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确保观点准确、说理透彻、通俗易懂;教材编著要做好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工作,两者要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教材编著整体上要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原则。总而言之,教材编著要使广大青年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青年学生学习经典提供重要的辅助材料,为马克思主义教学打下重要基础。[7]

(3)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校领导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和政治责任,保障和落实好思政课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地位。要建立健全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教学科研组织机构,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从配合使用新教材、推动任课教师培训、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的理想信念和职业责任教育,坚持高标准选用思政课教师,严把政治关、业务关,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和完善符合思政课教师职业特点的职务、职称评聘标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4)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上,我们要把培养理论人才特别是中青年理论人才作为战略任务,以课题立项凝聚人才,以理论研究培养人才,将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相结合,打破年龄界限,发挥老中青结合、资深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引导广大理论工作者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造就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和拔尖人才,推动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与此同时,要特别加强教师马克思主义素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马克思主义在广大学生中间的传播和学习主要是靠教师,教师课堂的专业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加强教师专业水平,使教师具备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水平和丰富的实践例证素材是重中之重。切实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把思政课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侧重关心学生的困惑,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要重视实践教学,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新模式。进一步探索网络教学,选择一批优秀教师开设网络示范课,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思政课主题学习网站,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5)加强和引导各类青年马克思主义社团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社团是高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各类马克思主义社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和实践活动,在向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要加强支持、加强管理和引导,从学生党员和优秀共青团员中选拔和调整马克思主义社团成员,充实社团组织机构;加大对社团成员的选拔、推荐、培训和管理工作;支持和拓宽社团工作渠道,鼓励其开展各类理论交流和宣传;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推动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型社团形成一批有实践推广意义的重要理论成果,全力推进各类青年马克思主义社团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先行者、实践者和推动者。[8]

(6)切实推进和完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立以高校党委为指导、团委组织实施、教师团队指导与学生社团管理相结合的青马工程运行机制,以理论学习、加强管理、注重指导为手段,引导大学生骨干积极主动参加实践锻炼、志愿服务、对外交流和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学会辨别各种矛盾冲突,积累经验,提高理论自觉性。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建立在校培养与毕业后使用培养相结合的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一致性,引导青年知识分子了解国家发展历程,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自觉走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的道路。

青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21世纪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广大青年学生热情参与,广大青年学生要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以科学的精神和开拓的勇气,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努力把自己锻炼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2]习近平.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EB/OL].(2010-03-01)[2015-07-07].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1051495.html.

[3][苏]列宁.列宁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何家银.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几点启示[J].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2):8-10.

[6]童贤成.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的整体性[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李明敏.大学生“三个自信”认同力提升路径探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0(24):24-26.

[8]崔华前,张琨.论毛泽东对学习、运用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32-35.

【责任编辑 贺 晴】

【蓓蕾园地】

Scientific Mode Research of Marxist Literacy Cultivation to Undergraduat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ANG Ping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99,China)

Abstract:The general youth are vulnerable to infiltration and influence of different ideology and culture under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o it’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undergraduates’Marxism literacy and cultivation mode.Sci⁃entific mode research of Marxist literacy cultivation to undergraduates considering from these angles,such as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Marxism,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the theory of Marxism,can strengthen and promote the project to study and develop Marxist theory.The research is intended to strengthen Marxism to young people’s thought guidance,armed with Marxist theory of young students,help students analyz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with scientific thinking.

Key words:undergraduates;Marxist literacy cultivation;scientific mode

猜你喜欢

理论课社团马克思主义
缤纷社团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