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导师与研究生兴趣共同体的构建
2016-03-16赵萍
赵 萍
(商洛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论导师与研究生兴趣共同体的构建
赵 萍
(商洛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摘 要:兴趣是研究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活动的、发展的性质。没有行动和动作的兴趣,就不是真正的兴趣。导师以自身的兴趣为载体来激活研究生的兴趣,从而将两个人的兴趣叠加为兴趣圆圈,即兴趣共同体。它具有追求自主发展、获取发展动力、尊重文化差异和培育进取文化的理念诉求。其构建策略主要有建立联系、共享经验、转换视角、激发好奇和存在真爱等。兴趣共同体是导师与研究生和谐发展的动力场。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共同体;兴趣圆圈
2013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以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提出人才培养机制应该以研究生的成长成才为核心,并通过完善导师评价与评定制度,提升导师的指导能力。而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先导,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是其成长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对什么感兴趣”的感觉是研究生生活中的一种伴随性的情绪。当导师想要教育引导研究生的时候,实际上是要把研究生的兴趣激发出来。研究生的兴趣决定了哪些东西对他们是有价值的,哪些东西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以及哪些东西能够让他们充满生气。兴趣和好奇是隐藏在诱因背后的情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有必要关注这些情感。
一、兴趣共同体的基本涵义
伯顿·克拉克认为,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教育系统中的从事教学的最高层次的人应该采取参与学生所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比如,当研究生对某一个问题感兴趣并进行思考和探索时,而这个问题同时也引起了导师的兴趣,那么研究生已经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在导师引导下进行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此时,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就会非常和谐,他们既是师生,又是同事,同时因为找到了兴趣的共同点又会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使得他们在科研的道路上并肩同行,研究生通过与导师构建兴趣共同体而走向成长成才。
所谓“共同体”,主要指的是建立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以及社会内聚性基础之上所组织起来的一个群体,所有的参加者一般有相同的成员身份以及维系情感的纽带,所有参与者在共同体的内部可以实现自己的需求,并且以发挥自己影响力的方式来实现自我,即通常所指的具有强烈的共同体意识[1]10。这里的“共同体意识”包含了参与者的身份、社会影响力、共同的感情纽带以及需求的被接纳和满足。导师和研究生具有共同的科学研究者身份,具有共同兴趣,这两个“共同”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目前,一些研究生的学习正在面临虚无主义的巨大危机。他们对学习意义和学习内容产生怀疑与困惑,对学习现状产生绝望,找不到与导师兴趣的结合点,亟须导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领研究生的学习生活。
1.研究生的空虚
在求学就业的道路上,很多人的看法是“本科看学校,硕士看专业”,对于那些认为自己第一学历获得院校不好的学生来说,考取更高层次学校的研究生是一次改变人生的选择,他们期望通过读研来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提高自己的“含金量”。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在一些研究生看来,学校与其说是学生一起学习成长的场所,不如说是丧失欢乐、丧失学习伙伴以及丧失自身的场所[2]77。空虚感弥漫在一些研究生的脑海中,空虚既包含研究生对自己脑海中所想得不够清楚,又包含他们的思维混乱模糊,对自身感受的感知度较低。当研究生谈话缺乏自主性或者哀叹自己无力做出决定时,事情就会立刻变得非常明显,即隐性的问题是,他们对于由自己本性所产生的想要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并不能够很明确地说出来。他们俨然已经忘记继续求学的初衷,对学术的忠诚度一再降低,所以他们经常会感到非常痛苦和茫然,自然会举棋不定。当一个研究生感觉到自己内心空虚时,他体验到的周围世界也是空虚的、干涸的、死气沉沉的。“人类的焦虑、迷茫与空虚——现代人的慢性心理疾病——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因为他的价值观是混乱的、矛盾的,而且他没有心理核心”。[3]134更加糟糕的是,研究生本人并不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这种空虚对自身所造成的危害是难以弥补的,这种情况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研究生如果本身只对很少的东西感兴趣而同时又缺乏进取的精神,那么他会觉得大多数人也很没趣,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无聊。
2.研究生的兴趣
兴趣可以激发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说兴趣产生行动,但是如果不付诸行动,那么兴趣很快就会消退。如果导师对研究生感兴趣,就会重视他。一个科学的以及研究生和导师都感兴趣的想法会让他们使尽浑身解数去研究。因为兴趣可以激发人产生连续不断的行为,所以,兴趣或者说好奇心,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增加创造性和建设性行为动机的情绪,一种增加学习动机的情绪;相反,无聊和空虚则会消除动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关注学生兴趣的培育。
人对未来总是抱有无限憧憬,这是贯穿人一生的特点。情绪研究的奠基人奥尔波特和伊扎德认为:在所有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创造力的活动中,兴趣都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参与。对研究生而言,最佳的动机就是他的学习兴趣。“兴趣”这个名词,照他寻常的用法,有三种意义表示[4]138-139:第一,我们活动向前发展的全部状态;第二,我们所预见的与所欲得的结果;第三,我们个人感情的倾向。“兴趣”的意义,就英文字源学讲,本指“居间的事物”——即把两个本有距离的东西联络起来的事物。兴趣促使师生在进行某项活动时目的性非常明确,促使师生用实际行动去探讨那些激发他们浓厚兴趣的东西,因此可以认为,没有实际行动的兴趣不是真正的兴趣。兴趣定义的是一个主观的价值。导师与研究生总是倾向于把他们的兴趣内容当作一个具有主观价值的东西。“感兴趣”体现在他们对积极和富有创造性生活中的某样东西的态度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是以什么样的强度去面对和塑造自己的生命主题。
3.兴趣共同体
兴趣作为爱的预先形式,是可以被要求的,兴趣可以通过连续不断地培养产生起来。对某件事情保持持久不衰的兴趣不仅可以使研究变得有趣,而且因此也会使感兴趣的导师变得有趣,这时,兴趣引起了两个人或者更多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每个参与者都有这样的自我感觉:自己是有兴趣的,是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这样开展的教育工作才有生命力。每一个人对潜在兴趣的启发可以来自与个人有关系的人或事物。人们常常选择一些和自己的兴趣有着类似但又有所差别的人来建立亲近的关系,在互通有无中激发兴趣,这样可以使个人的潜在兴趣活跃起来,从而让自己不再像墙头那株随风摇摆的没有思想的草,而是成为一株在科研道路上坚韧不拔的“劲草”,成为一个有思想的、充满活力的、有趣的人。
所谓兴趣共同体,即导师以他的科研兴趣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并使两个人的兴趣相叠加组成兴趣圆圈。导师和研究生如果组成兴趣圆圈就能够衍生出一种美好的自我体验和相对应的自我效能感。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活动、共同研究、共同生活、彼此交往的场域,“兴趣共同体”是通过针对“兴趣”的关注、开发、培养与共享而实现的共同发展的教育共同体。导师与研究生从共同体中产生出共同的学术愿景,从而产生相互吸引的感觉,双方不但彼此欣赏,而且也欣赏彼此生活中的乐趣,他们既拥有生命中破坏性的东西,又享有生命中的乐事。因此,导师和研究生之间顺其自然地形成了同一性感觉,这种同一性具有稳定性。双方更加向彼此敞开心扉,在此之后,一切都变得更加富有情趣。一个人满怀兴趣地和别人交流,对方也会因为这个人诚意满满而将自己有趣的一面展现,从此,兴趣作用圈开启,双方同时关注各人发展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个人发展的各种可能性。[5]54这种教育理念和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学术科研水平,是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研究生培养效果、促进“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
二、兴趣共同体的理念诉求
兴趣具有活动的、发展的性质。使师生都感兴趣的东西是令人无限欣喜的,它赋予他们新奇、发展、满足,甚至还有名望和荣耀。共同体对导师和研究生双方而言,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感知而非抽象元素。它们是自主性与多元性赖以发挥作用的环境或者场所,尤其是每个人都在通过寻求各种机会来行使自己的自主性。兴趣共同体作为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发展的教育共同体,其驱动力是共同的学术愿景,其教育理念诉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追求自主发展
真正的自我是指一个人在个人主观动机的促使下能够不受任何约束地表达自己。假若生活中只有占有、自私和贪欲,那么生活便充满钩心斗角,毫无意思,就会退化成物。自由既是导师与研究生参与他自己发展的能力,也是师生塑造自己的能力。在师生双方进行有效讨论的前提条件下,导师应该让研究生尽可能多地靠自己去发现兴趣。导师帮助研究生将创造性潜能发挥到极致的最佳途径是允许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积淀和僵化了的社会舆论可能成为对人的暴力。人有可能变成舆论监督的阶下囚,变成习惯、风俗的阶下囚”[6]72。增加一个人的自信以满足自由为前提,使个人意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人,是有重要位置的人。比如,学术自由可以促使研究者理解旧的观点,发现新的观点,抛弃错误的观点。但是一旦这些需要受到挫折,就会导致研究生产生自卑感,从而使研究生丧失基本的自信心。
2.获取发展动力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正常的兴趣会让活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那么这种兴趣应用在教育上也是正确的。如果兴趣导致原本正常开展的活动停止下来,那就是因为兴趣被错误地利用了[7]183。一个兴趣是否是真正的兴趣,可以表现在导师与研究生对感兴趣的东西所进行的研究是否给他们带来活力。如果他们认为自己对“感兴趣”的东西所付出的一切是一个额外的负担,那么至少现在它还不是真正的兴趣。真正对事物感兴趣是需要大量时间的。导师与研究生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厚,对它投入的时间也就越多,它就会变得越有趣。另外,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一个人不能够只依靠他自己的力量而独立存在,不可能不与其他的参与者相联系,他是社会实践结构中的参与者。导师与研究生共同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来再造、拓展和改变他们的生活,即在兴趣共同体中获取力量从而实现转变。
3.尊重文化差异
来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师生,他们在思维、言谈、举止等方面都可能会不同,这时文化偏见就很可能表现出来。“变化的、演化的、赋予人典型特征的,事实上是他置身其中的文化;无论他生在何方,赋予他特性的是他的文化”。[8]40文化是人的中介。生活的一切方面无不受文化的触动,无不因文化而改变。但是,在某种文化范围内,导师与研究生的争执及其解决都应该遵循一些既定的模式,否则就会无法交流。重视差异和重视共性要互为补充,差异性的价值至少在于能为共同体作出个人的贡献;一个文化引导、培育、发展师生的某些潜在性,而抑制或阻止另一些潜在性的发展。为此,师生就必须超越自己的文化。导师应该接受和自己意见不统一的研究生,应该对别人的意见同样感兴趣,能够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对持己见的人包容而没有敌意,这样才能揭示彼此共同的人性。
4.培育进取文化
研究生如果没有进取心,没有竞争意识,就不可能成功。成功必须靠自己努力争取。“进取心和竞争精神使一所大学勇于冒险,也给它带来更大的成功。竞争、进取的文化环境使教师勇于提出创新的想法,而换一个环境可能就会缺乏这样的勇气”。[9]159大学进取之心的种子一旦播种下去并加以培养,就会体现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兴趣是促使进取心发展与恒久的保障。例如,研究生和导师都必须对论文题目感兴趣。导师对此抱有兴趣非常重要,否则不太可能有足够的动力来指导研究生;研究生自己的兴趣则更是至关重要,否则很难聚集所有的力量来攻克论文。
三、构建兴趣共同体的策略
导师作为研究生的引路人,必须要知道什么有利于兴趣共同体的建立,什么会摧毁兴趣共同体,应该通过调动学生的兴趣,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营造一个真正的兴趣共同体。一旦师生对这个共同体产生认同感,便会激发其无限的研究潜力,研究生也因此摆脱了空虚和无聊的心理状态,体会到学习的真正意义。所以说,为了构建真正的兴趣共同体,导师应该对研究生感兴趣,反过来研究生也会表现出兴趣。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对什么感兴趣”和“自己是有趣的”的循环,这是拥有好的生活和具备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前提条件,也是人与人相互接受的一个重要前提,而相互接受是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
1.开展积极活动,建立联系
感知源于活动,思维的发展初始于活动,而教育活动可以让个体从黑暗迈向光明,从愚昧走向文明。真正的教育活动培养的是对人生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态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标的,需要付出一定脑力或者体力劳动的活动,是相对于消极而言。个体如果只是对外界的唤醒单纯地做出反应或者是进行着身不由己的行动,那么可以认为这个人是消极的。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看有没有真正的兴趣。一个积极的态度可以使得活动充满激情焕发无限活力,相反则会使人郁郁寡欢。因此,导师和研究生之间要开展积极的活动来激发自己无限的潜能。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兴趣共同体不是既定的,而是不断协商下的一种关系。“一个思想清楚的人是一个聪明人。聪明人的特征之一是能够看出事物之间的关系——能够把应该联系的联系起来,应该分开的分清楚”。[10]20如果导师与和他有着共同兴趣的研究生有联系,那么他们就可以交流彼此的兴趣,在这里可以是对这个人本身的兴趣,也可以是对同一件事的兴趣,这使两个人的作用圈产生了共鸣。其中一个人的兴趣加强了另一个人的兴趣,兴趣这个体系就在这两个人甚至可以是同门之间活跃起来,积极的活动也就由此开始。如果导师与研究生交流兴趣,那么两者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亲密和积极,双方的兴趣就会更加强烈,同时自我价值随之提高,就会受到激励。兴趣的这种积极的运动赋予了师生意义、幸福感,以及对那些既能引起他们兴趣,又懂得怎样引起他们兴趣的人群的归属感,同时,积极的活动还赋予师生一种生命力增强了的感觉。如果师生不能对彼此感兴趣,那就难以开展积极的有益的活动,就不能进入兴趣的作用圈,这时师生就必须使得自己变得有趣才能避免空虚等不良心理的出现。
2.共享经验,培养认知兴趣
教育过程对学生来说意味着关注学生的天生能力和倾向性,关注智力和道德成长。同样,还意味着保证学生成长为社会存在,成长为其个人的目标发展受到尊重,同时也学会根据他人的利益进行选择的社会存在。另一个发展模式也由此而生:天生的能力应当通过社会经验得到发展。共同的生活经验会使双方对善恶的评价标准、目标以及利益范围趋同。既能够把个人的私欲禁锢起来,又能够使个人的地位更加稳固。例如“对某物感兴趣”体验可以完全是一种个人的经验,也可以是与他人共享的经验。作为个体的经验,师生觉得自己被什么事物所吸引,这个事物使师生充满活力,促使他们动手去做,去研究,去塑造。师生所能相互共享的东西会增强兴趣,会增加相互的幸福感,并使这种关系充满了活力。个人对事物的认识由他当前的视觉和以前的经验所决定。师生共同的生活能增广经验,并使经验贯通;能刺激想象力,并使想象力丰富。事物必须用在一种共同参与的经验,或共同参与的动作,才能获得意义。
在共享经验的基础上,对方也应该对经验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詹姆斯L·亚当斯认为,对事物持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度是其发展必备的;对现状的不满足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而将两方面创造性地联合起来便会成为解决问题的必备素质,也就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建设性的不满足[11]128。这需要导师和研究生非常乐于“深究”对方和对方的经验,要对认知有兴趣。而研究生认知兴趣的缺失是学习异化的一种形式,另外一种形式是认为激发研究的兴趣是浓厚的功利主义,这种做法会降低学生的学术动机。前苏联教育专家西蒙诺夫认为,认知兴趣的本质是在排除功利主义的前提下对认知起到强化、促进和激励的积极情绪。所以,导师和研究生要在共享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认知兴趣。
3.转换视角,理解对方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如果导师的教育思想偏狭,必将导致教育实践和学生的偏狭。因此,“认知视角”在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扩展是学习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用以进行组织和理解经验的理论框架结构。如果个人的“认知视角”较为狭窄,那这个人对世界的感知就不够全面。教育指的是通过用某种方式对人们的眼光、态度和方法进行改变。每个人都从一定的观点提出他的疑问,这个观点是在他本人经验的环境中形成的。导师应该选择能使事物变得更加有趣的角度看待问题,因为认识兴趣不仅是认知的动力,而且它作为情感教育过程的目标,其本身就是人的情感特征。无论是对导师还是研究生而言,都存在一些始终必须感兴趣的东西,例如探索很可能会转变成为兴趣。对于兴趣的保持,关键不在于对对方的适应,而是要把那个对方,那个“你”包括进去,一起调动起来,建设性地利用不断产生的矛盾,并通过这种方式为双方寻找可能的让步。例如导师讲课,即使是在阐释一个老题目,也会忽然碰到一个新问题。有时候他一发现这个问题立刻就知道答案,有时候他必须重新考虑该问题的陈述,因为这个新的问题会使他从新的角度看待原来的论题。
理解对方还包含理解对方的言语。导师和研究生之间通过语言来提出问题,引起讨论,产生共鸣。以语言为媒介,双方互相了解,可能发现对方的要求和自己的想法一致,这时双方之间很可能会形成共识。此时,双方之间的共识并不是说消除了差异性而是在差异性之上形成了共同的存在形态。互相了解对方是师生交往的预期结果,导师只有理解了研究生的语言才会和其进行有效的交流。双方如果都可以进行换位思考,就会对科研上的争论保持在都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从而产生学术共鸣。通常,在言语交流的前提下经过转换视角,才能够理解对方的观点,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所以说,理解对方的观点要先了解对方的语言。
4.激发好奇,构建兴趣圆圈
好奇心常常是通向兴趣的入口。个体总是对于新鲜的事物、不习惯的东西,或者还不认识的东西充满渴求。于是,这种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很可能会引发他们的兴趣。人一旦锁定目标即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管干什么都会其乐无穷。而人在切身感受到这种发自内心的乐趣后会更加努力,以期能够再次感受到那种乐趣,这时候,自我便逐渐地在心底滋生成长。好奇心也能使他们在某一个兴趣范围内突然开辟出一片新的领域,这个新天地更加引起了人们强烈的新兴趣。所以说,兴趣促使导师和研究生有目的地关注那些引起他们好奇的事物,并产生实际行动,从而引发行动。他们对科研的兴趣促使科研活动有序展开,甚至引起科学革命。
好奇心激发兴趣,兴趣可以使人产生源源不断的行动,如果导师对研究生感兴趣就会有足够的能动性去指导去关注,假如师生双方对一个科研课题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马斯洛认为,无论是在科学的自然历史阶段还是在理论化和抽象化水平阶段,人连续不断的好奇心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12]141我们伟大的科学人物通常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都有广泛兴趣,并不是狭隘的“纯”科学家。假设个人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符号、任何主意感兴趣,那么这些事物就会变得对他来说至关重要,会花费这个人足够多的精力去关注去了解,占据他所有的思想过程。一个真心希望帮助研究生的导师首先应该对学生感兴趣并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解惑的强烈意愿。此外,导师还应该留给研究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下决定,静下心来完成任务。
德国教育学家卡斯特认为,假如一个人可以顺利地和别人共建兴趣圆圈,这个“圆圈”是通过个人的兴趣来唤醒别人相同的兴趣从而使得两个人或者多个人的兴趣累加,彼此会产生一种精力充沛的感觉,同时会感觉到自我价值的实现[5]48。导师以自身的兴趣为诱饵激发了研究生的兴趣后,双方会产生吸引力。个体在参与共享别人的同时也在享受着其中各种充满乐趣的事物,师生之间产生了同一性感觉。兴趣作用圈开始启动,这种同一性感觉会促使双方向彼此更加敞开心扉,一切会因此变得更加吸引人,更加有趣。双方在共享中提升学习方面的幸福感,这对教育改革具有促进作用。
5.存在真爱
爱催生教育,也是爱发掘了教育的潜力,“存在爱能创造合作者,存在爱给他一种自我意识,一种自我认可,一种爱的价值感,所有这些使他能够成长”[13]75。被爱比变强大更有力量:爱的存在,会让研究生变得不可战胜。研究生学习应该成为一种超越一切的享受,学习本身就是目的——学习不是外力强迫的而是自我延续的,并且是复杂的快乐。学习中的快乐有着很多“面孔”,它不是简单的或直截了当的,对于很多人来说学习的快乐就是使爱、劳动和生活在根本上变得令人愉快。学习的快乐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如饮食中不可缺少食盐一样。例如导师对研究生的爱是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里面包含着关心、理解、尊重和责任。导师主动地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和幸福,不是一个旁观者;导师理解研究生,透过研究生的外表看到了他存在的核心;导师尊重研究生,客观地看待研究生,不会因自己的意愿与恐惧而曲解研究生;导师有责任心,从而对研究生的需要做出反应。在导师与研究生进行有效讨论的模式下,通过导师个人的领导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激发学生的个人知识产出,从而培养出更高质量的拔尖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美]入江昭.全球共同体:国际组织在当代世界形成中的角色[M].刘青,颜子龙,李静阁,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美]罗洛·梅.人的自我寻求[M].郭本禹,方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美]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M].邹恩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5][德]卡斯特.无聊与兴趣[M].晏松,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M].张百春,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7][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8][美]霍尔.超越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英]夏托克.成功大学的管理之道[M].范怡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英]L.S.斯泰宾.有效思维[M].吕叔湘,李广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1][美]詹姆斯L·亚当斯.突破思维的障碍[M].陈新,王菁,陈旭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2][美]马斯洛.科学心理学[M].马良诚,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3][美]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马良诚,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曹 静】
【高等教育研究】
Constructing Interest Community of Tutors and Postgraduates
ZHAO Ping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hangluo University,Shanluo 726000,China)
Abstract:Interest is a necessary basis for development of postgraduates.It has the nature of the activity and development.In⁃terest without action is not really interest.The tutor awakes students’interest through theirs to make interest accumulated as a cir⁃cle,namely interest community.Its concept demand includes the pursuit of independent development,the gain of the development power,the respect for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enterprising concept.Its strategy mainly includ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tact,the sharing of experiences,the transition angle of view,the impetus of curiosity and love.It is a dynamic field that tutors and postgraduates develop harmonious.
Key Words:tutor;postgraduate;community;interest circle
作者简介:赵萍(1986—),女,陕西丹凤人,商洛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研究生与导师成长共同体模式构建研究(2013G6503041)
收稿日期:2015-09-23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6)06-0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