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2016-03-16徐华勇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模式

徐华勇

(汉江师范学院 教育系,湖北 十堰442000)



论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徐华勇

(汉江师范学院教育系,湖北 十堰442000)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介绍信息化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能力,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教育技术能力;教学能力

由于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任务不断加重,其教学能力的提高往往被忽略。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仅通过课堂讲解进行授课,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枯燥无趣,严重影响了授课质量和学生的理论素养。随着信息化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需求,信息化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对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进行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信息化教学现状

1.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情况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很多学校争相配备了高度信息化的教学设施,包括增设多媒体教室、机房、教学视频资源库、无线网络学习平台等等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信息化教学的目标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以此满足学生个人不同的学习需求。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的投入逐年提升、信息化条件大举改善,这些为信息化教学的实现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化教学可满足学生学习时间的自主分配,使学生不仅可以在上课时间利用多媒体等更加深入地理解课堂内容,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课下拓展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包括阅读相关电子书籍,观看教学视频,在线与同学、教师讨论等形式,深化对课上学习内容的研究,利于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高职院校大多具备实现信息化教学必需的硬件资源,如校内网络学习平台的普及、网速大幅提升和网费低廉;同时学生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搜索资源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推行信息化教学是可行的,信息化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信息化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科技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目标,基于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应用新型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的交流。由于信息化教学改变了教学的环境,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也应该符合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将先进的技术充分融入新型教学模式中,教学中将抽象化为具体、化难为易、化整体为局部,令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反,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信息化工具更好地学习理论以及实践知识,成为未来建设祖国的栋梁[1]。

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的进程,如果错过了教师在学校讲授的课程,可以在课下自主地进行补课。教师可通过在线课程测试来检测学生是否在课下完成了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他院系的课程进行自主学习,更有利于全方面人才的培养。

3.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信息化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点[2]。在教学观念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只是利用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实际上是被动的学习;而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完成知识的传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化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课程,将课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在教学设备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利用黑板、粉笔、挂图等工具进行授课,授课过程过于死板,不利于激起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而信息化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学校配备的多媒体以及机房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更为形象地学习知识。

在学习方式方面,学生可以利用信息化设备进行课下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观看相关视频、阅读相关书籍等等,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得到个性化教育。同时信息化教学打破传统课程流程中缺乏同学、老师交流的弊端,同学教师可利用课上或课下的时间进行探讨,极大地优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过程,进而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二、信息化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信息化教学中师生角色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学术的权威,是不可置疑的,学生只能听从教师“灌输”式的讲解,并不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观点进行质疑。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知识传授的助手,当学生存在问题时,教师所必需必备的能力是协助学生进行思考、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3]。

1.具备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观念

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所持的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时代,认为仅仅进行知识的传授就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这种教学观念与信息化教学相违背。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应该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信息化教学观念。具体说来,教学中应该充分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心理、学习能力、注意力时间等等因素,与学生在教学上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如利用PPT、Photoshop等软件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培养出具有夯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性思维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培养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观念。

2.掌握熟练使用教学资源的技能

教学资源不仅仅包括先进的教学设施,而且还包括最新的知识和资讯。由于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需要利用类似多媒体或是机房等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如果不具备熟练的设备使用技能,则信息化设备形同虚设,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也浪费了国家提供的教育经费。由此可见,教师对于教学资源的熟练使用能力是保障信息化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教师应该主动提高自己使用学校各种电子设备的熟练程度,同时多阅读并提炼互联网络中最新的信息,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形式多样化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信息化教学对调了老师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权。学生自主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被动”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教师需要制作教案、录制教学视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高质量的电子资源;同时在网络中提供交流的平台供学生提出自己学习中的问题,讨论学生的学习难点。因此,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是学习知识的主体。教师负责对学生学习中广泛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进行讲解、纠正。与此同时,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增设当堂辩论、学生进行学习展示、课堂表演等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由于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应该增设趣味性强的教学形式。

三、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1.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

信息化教学中,教师需要使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因此教师所掌握的知识不仅仅包含自己学科的前沿技术,还应该拓展自己在信息化技术的知识面,包括如何使用多媒体技术,简易的设备处理方法,通过电脑软件的学习进行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学视频的剪辑等等。高职院校教师应该主动学习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技能,高职院校也应该增设教师对于电子设备的培训课程,以便高职院校教师能够更好地使用这些设备。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加强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络中提取出对于自己教学有利的信息,如最新的期刊、国内外最新技术的发展等等,将这些知识进行整合和筛选,在传授教学大纲所需要传授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是有用武之地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应该拓展自己在法律,特别是知识产权方面的学习,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的同时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4];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引发了信息爆炸,教师应该学会甄别各类信息的真假,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水平。

由于信息化技术的高度普及,信息的存储和传播发生了巨大改变,从而使教师授课的方式变得更为多样,针对具体的课程任务,教师应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包括但不限于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方式,在很多高职院校还开展了网络课堂和网络讨论区等教学模块帮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

近年来,高校中屡次发生教学事故,有些教师由于自己不当甚至违法的行为导致严重的社会影响。教师身为学生的楷模,理应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不弄虚作假、禁止学术不端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案。与此同时,对学生应该进行人格上的教育,杜绝校园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2.高职院校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采取的人事制度通常通过考察教师的科研水平进行职称的评定,这种方式虽然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平均科研能力,但是最终可能导致教师为了科研工作不注重对于学生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在聘请教师时应该在考虑教师能力水平高低的同时,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好坏,以便进一步改善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出具有优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高职院校在引进信息化设备的同时,增设教师对于电子设备的培训课程,以便高职院校教师能够更好的使用这些设备,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国内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也应该向国际上的高职院校进行学习,通过教师出国深造,在培养教师科研水平的同时引进最新的教学模式。

四、总结

当今社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必须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教师自身而言,应该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广泛涉猎各类新技术、新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从高职院校的角度而言,通过对教师进行培训和出国深造等手段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彬斌.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能力转变研究[J].知识经济,2012,20(10):154.

[2]潘涌.全球化时代高校教师素质结构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1):16-19.

[3]杭国英.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师素质[J].高等教育研究,2003(3):86-88.

[4]袁亚静.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111.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153(2016)03-0033-03

收稿日期:2016-02-04

基金项目: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鄂西北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及推进策略研究”(2011B0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徐华勇(1979-),男,汉江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

Research on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 under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XU Hua-yong
(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Shiyan 442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wide application,the teaching concept and teaching mode of university have changed greatly,which result in higher standard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 of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quired ability of teacher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thods.

Key words:Informatization;teaching mode;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teaching ability

猜你喜欢

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MOOC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