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新入职教师的教育研究方法
2016-03-16张伟
张伟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湖北十堰442000)
论高职院校新入职教师的教育研究方法
张伟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高职院校新入职教师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缺乏敏锐的观察反思能力,常常面临着理论与实践脱节、教育与科研分家等诸多困境。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新入职教师就得选择操作简单、易于上手的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是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激发读者对教育的反思,故事内容通俗易懂,既有故事性、情节性,又有教育意义;教育行动研究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将高等性和职业性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研究方法;教育案例研究是将教育实践中发生的典型教育事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个别到一般,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入职教师;教育研究方法
高职院校新入职教师大多来自于企业及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他们入职时间短,课时量繁重疲于应付教学任务,缺少时间思考教科研工作,对自身专业发展缺少规划。面对大量的教育研究素材,新入职教师缺乏敏锐的观察反思能力,不善于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教育难题,难于建构个人教育理论[1]。要想解决上述问题,新入职教师就得根据高职教师教科研的特征,选择适合自己、操作简单、易于上手的科研方法。笔者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教育案例研究,较为适合作为高职院校新入职教师的教育研究方法。
一、教育叙事研究:反思自我教育生活,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叙述”是指告诉、表达、呈现;“故事”既要有故事性、情节性,又要有教育意义[2]。教育叙事研究是采用叙述事情、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导读者对教育的理解。叙述者通过描述一件真实的教育故事来追溯教育者的足迹,以生动的情节叙述、丰满的人物形象、细腻的阅读感受、易于接受的笔调,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他们对教育的反思,唤醒教育自觉及教育敏感,将教育事件中的隐性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并揭示其蕴涵的价值和意义[3]。教育叙事既可以用当事人的身份讲述自己的故事,也可以用旁观者的视角叙述他人的故事。“当事人”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科研工作者等,“旁观者”包括教科研工作者或其他主体,不管是谁只要能将具有教育意义的教育故事完整呈现给读者即可。教育叙事是一种“经验叙述”,从故事本身出发自下而上的归纳总结出内在的“结构”,属于“发现”的研究范式。通过自我叙述来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改进教育实践[4]。
“教育叙事研究既可能叙述真实的教育事件或教育现象,也可能叙述想象中的虚构的教育事件或教育现象”[5],这些教育故事源自于教育生活、并且高于教育生活,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加工处理的;既要叙述完整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又要对教育故事进行解释评论。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步骤是 “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现场、收集经验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6]。
(一)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
从表面上看,叙事研究似乎是从“现场叙事”开始的,实际上要从研究者发现值得研究的“教育问题”入手。一旦发现了某个值得关注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教育研究者可能就此进入正式的研究状态,研究问题不仅包括严重冲突的有影响力的显著事件,也包括悄无声息,不显山、不露水的隐性事件。教育研究者要善于捕捉研究情境中的蛛丝马迹,出色的研究者要有“鹰的眼睛”、“猎狗的鼻子”、“狼的耳朵”、“豹的速度”。
教育研究者要善于寻找教育现象中的“关键事件”,一旦找到了某个“关键事件”,就要找到赋予这个事件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关键词”;换句话说,一旦找到了赋予某个事件具有教育意义的“关键词”,也就发现了与关键词有关的“关键事件”。例如:“高职生使用借贷宝,还不起跑路了”的关键事件折射出了高职生“法治意识”的淡薄、“诚信意识”的缺失,“高职生使用借贷宝”就是关键事件,“法制”和“诚信”则是关键事件中提炼出来的关键词。每位教育叙事研究者应该是一位出色的体验者,体验者不仅要善于聆听教育生活中的点滴事件,而且要学会领悟弦外之音,透过现象看本质。出色的研究者在获取教育生活中的信息之后,要学会用概括教育现象本质的关键词来建构自己对教育问题反思的理论。
关于研究对象的选取,教育研究者首先使用“综合抽样”的方法,要以“目的抽样”为主,然后根据“就近”、“方便”的原则,选择多个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筛选出愿意合作且能为研究问题提供丰富信息的对象作为研究对象。
(二)进入研究现场,收集经验资料
要想获得第一手现场资料,研究者必须走进高校教师的日常生活,在时间空间上无限接近,与其互相合作、密切对话。研究者可以通过同事、朋友等私人关系进入调查研究的现场,迅速与现场的生活环境相融合,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得到被研究者的信任,而且有助于研究过程的不断深入,收集真实可靠的经验资料。
经验资料主要包括客观事实资料和主观经验资料。客观事实资料是指个人经历或故事素材的收集,有口述史、日记和(网络)日志、书信、年鉴、编年史、文献分析、纪念性物品等。年鉴为个体或机构提供重要时间的简略资料历史,编年史则比年鉴更具主题性描述,它们均可为研究者提供被研究时间的历史和主题的背景资料。文献是官方立场代表,在叙事研究中具有特殊价值,对于教育研究者的叙事背景及阐述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对观察或访谈材料的信息进行检验分析。纪念性物品,如照片、奖品、纪念品等,有利于唤醒研究对象对往昔事件的回忆[7]。
除了收集客观事实资料,研究者还要与研究对象深入交往以此获取主观经验资料。主观经验资料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结构性访谈。根据自己想了解的情况来设计访谈提纲,以此展开谈话获取信息。优点在于问题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单刀直入地了解研究对象的故事。缺点在于考虑问题不全面,容易忽视一些重要信息,使得问题简单化、片面化。第二,非结构性访谈。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没有固定的访谈提纲,类似于闲聊的方式想到哪里就问到哪里,虽然会增加谈话记录的工作量,但是往往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优点在于提问开放式、问题中性化,有效避免使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引导研究对象,引入研究对象的所思所想,根据参与者的观点来组织经验材料。缺点在于缺乏针对性,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访谈效果。第三,学会倾听。首先要学会尊重、关心研究对象,表现出你对他说话内容的兴趣,体谅他的感受,理解他的观点,博得对方的信任,不轻易打断他的讲话。第四,做好“静态访谈”。“静态访谈”类似于新闻传播学中的“静态采访”,也就是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对背景信息的准备工作,需要了解相关的方针政策、有针对性的编写访谈提纲,乃至录音录像设备、笔墨纸张等。
(三)整理分析资料
对叙事素材进行提取、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将这些叙事素材重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事件发展过程[8]。
阅读现场文本。通读文本资料,对文本内容了如指掌。对文本内容采取客观、尊重的态度,尽量避免主观认识,自然呈现文本资料的原始意义。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答问题,结合自我生活经验在特定阅读情境中反思、体验。经过一遍遍的阅读,研究者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每一种体验都会为理解文本提供必要的帮助,创造出研究者的主观认识与现实文本相结合的全新意义世界。
编码转录故事。这是整理分析资料最基本的一项工作,也是必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阅读现场文本的基础上,根据故事发展的过程进行编码。然后在编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转录。转录需要从现场文本中提取叙事线索并重新组织,将相同属性的文本进行归类合并,对于不同属性的文本依据叙事的线索排列组合,形成一个既忠实于原著又简单明了的叙事结构。
重新讲述故事。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思路、不断自我反思,进一步深化故事。可以先叙事,后解释。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整体上保持故事情节的完整以及叙述情节的生动,每篇故事都能深入浅出地阐述一个教育主题或显而易见的教育道理,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也可以先叙述故事再发表议论。这是典型的讲述的叙述方式。还有一种“展示”的叙述方式,即客观地陈述故事情节,随着情节的发展,让读者直观感受人物的内心、体验他们的所思所想,随故事情节、人物意识走动。这种叙事方式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的意义空间,文本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四)撰写研究报告
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就是将现场文本转变为研究文本的过程。研究文本不仅仅局限于完整、生动地再现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现场文本的分析、归纳、总结,尝试从现象到本质来建构自己的教育理论。
在“建构”这一阶段,研究者对现象进行分类、整理,将碎片重新组合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建构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勘察收集故事——分析整理故事——提取故事主题——溯源教育理论。研究者对收集来的多个叙述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每个事件的主题以及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成功地将这些零散的叙事素材重组为完整的事件发展过程,生动地再现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追踪溯源出了教师的教育理论。
教育叙事研究在讲述故事的基础上揭示了某个故事的主题,阐释了故事的意义。在叙事研究中,一个故事往往包含着多层含义,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对故事意义的理解不同,对主题的理解也就不同。主题是故事的意义逻辑,也是叙述文本的意义所在。因此,研究者需要引导读者理解主题,作意义的诠释,挖掘出有说服力的、有意义的内涵,把握故事的深层意义,引起读者的共鸣、发人深省,带来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洗礼。
二、教育行动研究:改进教育实践,培养“双师素质”
教育行动研究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为了提升教育教学的合理性、科学性采取的一种研究范式。主要特点是“为行动而研究(researchfor action)”,即行动研究的关注点并非纯粹的教育理论,而是高职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比较困惑的实践问题。“由 行动者研究 (research by actor)”,即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在行动中研究(research in action)”,即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相结合[9]。
从职业教育的本质来看,马克思的 “劳教结合”、杜威的 “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都说明了教育的本质是体现在 “实践-理论-实践”过程中的,这与偏重于就业、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高职教育更为贴近。高职教师开展 “在行动中”、“由行动者”、“为了行动”的行动研究,正是将高等性和职业性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从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来看,行动研究有助于唤醒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培养专业精神,促进专业发展。高职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找出自身的差距与不足,突破专业发展的“高原现象”。高职教师的行动研究“是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这一螺旋上升、永无止境的过程,是改进、发展和生成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研究与行动辩证、交互作用的过程”[10]。
(一)诊断确定计划
从应然的逻辑出发,行动研究应该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从诊断问题、发现问题到确定问题。制订计划源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制订计划的过程又是教师对具体情境中如何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的综合。行动研究计划要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可不断地补充、修改计划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
(二)制订行动方案
行动付诸的技术路线可描述为 “参与-改进-公开”。“参与”,即高职教师主动参与研究,成为研究的主体。高职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带学生上实训课、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教学中工作”、“工作中反思”的参与过程。同时,高职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过程,也为教育研究者和企业实践者共同参与研究和工作提供了结合点,拥有了一个共同活动的行动“场域”,并且这种“合作性参与”也为行动研究的参与者之间增加了相互交流、协同创新的机会。“改进”就是要解决问题。高职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一方面是具体的“改进”内容,包括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办学定位与目标等;另一方面是深层次意义的“改进”内容,主要指改变教师个体素质、队伍结构。“行动研究”就是要改进高职教师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技能的现状,推进“双师”结构的建立与健全。“公开”首先要求行动研究是一种公开的探究,其次是合作性的,然后是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采取的研究。
(三)细化观察
“观察”是行动研究中必要的过程管理,是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观察与监控。观察的主体可以是教师或研究团队,观察的内容包括行动研究的背景及其制约因素、教师行动过程、行动结果等,可采用各种有效手段观察记录,比如写日志、人物访谈等,以期获得深刻的描述。行动研究数据隐含于各类行动中,要求研究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深入反思
高职教师应当具备 “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严谨性。其严谨性来自自省螺旋的重建时刻(观察和反思阶段),在说明解释上显示出的逻辑的、经验的和政策的一致性,以及自省螺旋的构建或预期时刻(制订计划和采取行动阶段),在证明拟采取的行动的正当性时所显示的逻辑的、经验的和政策的一致性[11]。在行动研究“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经典步骤中,“反思”既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上升到另一个螺旋圈的桥梁[12]。
三、教育案例研究: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内隐知识[13]
与定量研究相比,案例研究是一种适合新入职教师的教育科研方法。教师身处教学一线,最容易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收集、整理、撰写教育案例,给予科学理性的分析,对于开展教育研究并有效地指导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研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案例研究是指教育者对典型的教育事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个别到一般,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14]。从数量上看,案例研究可以分为单个或多个案例研究;从研究者看,案例研究可以分为对自己或对别人的研究;从创新性看,案例研究可以分为证实性或探索性案例研究;从成败的角度看,案例研究可以分为成功型或失败型案例研究;从研究领域看,案例研究包括课程与教学、教育管理、学校与家长、教师与教师的案例研究等。教育案例研究应以与学生发展相关的案例为主。
案例研究是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开展教育研究,研究者对教育案例解读、分析、归纳,提取其中内隐的价值观念、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个人化教育理论。善于运用观察、访谈和现代技术等手段搜集案例资料,积累案例研究素材。在案例撰写上,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善于艺术性地描写教育实践过程。
(一)案例选择
案例选择要体现出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完整性、创新性、启发性。真实性是案例必须是一个真实的教育事件,可以略加处理,但不能杜撰或演绎;典型性是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整性包括事情发生的背景、前因后果、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创新性指前人还没有提出的问题、困惑,或者提出了但是尚未妥善解决的问题;启发性指案例内容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并引发别人深思。
(二)案例内容
一是案例标题,要借助标题反映研究事件的主题,可以把具体的事件或事件中的研究主题作为案例标题。二是案例背景,客观描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说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提供阅读前的准备工作。三是案例描述,这是案例内容的主体部分,包括教育过程中的特殊问题、现象、解决过程以及成因分析。案例描述要以问题为中心,阐明是什么问题,事情发生的过程、发生的原因、解决的对策、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效果等,应将问题与事实材料相结合,再现现场感与情境感[15]。
(三)案例反思
一是分析案例。将案例根据属性分解为几个部分,并对案例资料进行理性分析。内容包括:用理论对案例进行解析,权衡利弊得失,反思解决问题的思路,尝试提出解决措施,带来触类旁通的启示。研究者从主观、客观两个角度探讨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已有研究成果、理论依据,解读教育案例、挖掘教育思想,提高案例分析的学理性和说服力。二是概括案例。对案例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事件中归纳出 “分析的普遍性结论”[16]。三是解释结论。研究者对于归纳出的结论进行合乎逻辑的解释和论述。
(四)理论升华
研究者在一节课、一件事、一次活动、一个人的案例研究中,所获得的是对感性与理性、情境与意义、实践与理论在特定教育情境中如何相互作用的一种体验,是一种情境理性、一种实践智慧。因此,经历和体验这种融合的过程就成为案例研究的必然途径。教师的案例研究是教师通过叙事方式来反思和改进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研究对象;解决实际问题既是研究目的,又是研究内容。总之,教育研究者只有更多地关注、了解和广泛参与广大教师的实践研究,才有助于促进教师案例研究的良性发展[17]。
[参考文献]
[1]刘亚军.教育叙事研究: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2009(6):92.
[2]蔡春.叙述“故事”何以称得上“研究”——论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J].教育研究,2008(4):129
[3]徐东林.教育叙事研究与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169.
[4]王丹.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3,(4):125.
[5]刘良华.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与怎么做[J].教育研究,2007(7):84-88.
[6]钟铧.高校教师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14(2):100.
[7]丁钢.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论[J].全球教育展望,2008 (3):53.
[8]王攀峰.教育叙事研究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8):8-9.
[9]张民选.对“行动研究”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01):88.
[10]赵昌木.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4):138.
[11]顾泠沅,杨玉东.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行动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3(06):5.
[12]金辉.高职院校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与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90.
[13]王攀峰,张天宝.教育案例研究的价值、程序及内容[J].教学与管理,2014(3):68.
[14]吴义昌.教师案例研究刍论[J].教师教育研究,2004(5): 33.
[15]王攀峰,张天宝.教育案例研究的价值、程序及内容[J].教学与管理,2014(3):1.
[16]张梦中,马克·霍哲.案例研究方法论[J].中国行政管理,2002(l):64.
[17]张肇丰.试说教师的案例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 (8):66.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153(2016)03-0025-05
收稿日期:2016-04-01
作者简介:张伟(1982-),男,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教师,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New Teachers’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ZHANG Wei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Shiyan 442000,China)
Abstract:New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ack keen observation ability to educational phenomenon and problems,and often are faced with difficulties like sepa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separation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To solve these problems,new teachers have to choose simple,easy to use research methods.Educational narrative research is to tell a true and straightaway story,which is narrative,episodic and instructive,to inspire readers to reflect on education;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is a research method that requires involvement of actors and researchers in the practice;with deep integration of higher and occupational requirements and full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educational case research is to summarize a universal research method from the individual to the general by analyzing,inducting and summarizing typical cases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new teachers;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