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改新模式和多元立体评价体系探索*
2016-03-16范绪枝
肖 凌 范绪枝
(湖北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高校思政课教改新模式和多元立体评价体系探索*
肖凌范绪枝
(湖北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近几年,湖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努力搭建思政课教改信息化平台,积极探索“一化三改”新模式,力推“三三四”制多元立体考评体系,倡导“五个结合”“三位一体”,切实增强思政课的“两性两力”。经过几年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目前成效明显。
思政课;一化三改;多元立体评价;五个结合;三位一体;两性两力
[Abstract]In recent years,Academy of Marxism in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as been committed to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zation and building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By using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Academy of Marxism is exploring teaching reform in allocation of hours,forms and content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dopting a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system of "30-30-40" in studen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class attendance, class participation, on-line assignments: 30%; out of class practice: 30%;final exam: 40%), advocating "five combinations" (in-class learning and out of class learning, on campus education and off campus education, inter-university exchanges, university-community-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ulture with local features) and "integration of university-community-enterprise" so as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ourse as well as to make the course interesting and influential to the students. Th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proves to be effective.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formatization and reform in allocation of hours, forms and contents;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system; five combinations; integration of university-community-enterprise; practicality and effectiveness; interest and influence
长期以来,湖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手段和方法,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了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近几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努力搭建思政课教学改革信息化平台,积极探索“一化三改”教改新模式(“一化”即思政课信息化建设,“三改”即全面改革思政课的学时、形式、内容),力推“三三四”制多元立体考评体系,倡导“五个结合”“三位一体”,切实增强思政课“两性两力”。经过多年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成效明显。
一、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夯实思政课教改基础
机制、体制的不完善、不顺、不畅,往往会给改革造成阻力。为确保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营造改革必须的内、外部条件和氛围,湖北理工学院多措并举,不断完善机制体制改革,积极创造条件,整体联动,群策群力,不断破除阻力,提供有力保障。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
学校严格贯彻执行党中央、教育部等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工作,成立了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小组。校党委书记任组长带头抓,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驻点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校领导具体抓。校党委书记、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挂点校领导每学期均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调研,了解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小组负责落实教学改革具体项目。
(二)经费保障,政策倾斜
学校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政策支持,鼓励马克思主义学院大胆改革,先行先试。除思政课学时课酬经费不打折扣足额到账外,学校按文件规定的本科生人均20元标准设立思政课教学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单独列支。学校还在政策方面进行了适度的倾斜,如,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置了专门的图书资料室,配备了图书资料管理员,每年划拨3万多元专项经费用于购买思想政治理论期刊图书资料,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每学期学生开展大型主题展板制作、外出参观考察等实践教学活动时,学校也会提供不低于5万元的实践专项经费;另外,在课时系数、信息化软件研发、评职评优评先等方面也进行了政策倾斜。
(三)项目推进,多方联动
学校将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转化为具体项目,校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小组负责具体落实,检查督办,跟踪问效。校计财处、教务处、科研处、设备处、计算机学院等相关部门和学院多方配合,群策群力,确保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二、实现“两库五网”互联互通,搭建思政课教改信息化平台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互联网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深远。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顺应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潮流。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加大信息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努力搭建思政课教改信息化平台,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两库五网”互联互通,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建设两大数据库
两大数据库是指学生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学生网络考试试题库。将学生的姓名、学号、学院、专业等基础信息录入学生信息数据库;建设了四门主干课程试题库,试题库题型多种多样,题目数量多。每学期各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全员参与试题库的增减、审核、完善工作。
(二)建设网上作业和考试平台
网上作业平台实现了网络布置、批改作业,学生通过网络做作业,作业成绩自动生成。学校配置单独的服务器,协调计算机学院约20个机房专门用于思政课课程网上考试。根据设置的试题类型、题目数量、分值比例等要求,服务器通过网上考试软件平台系统自动组卷,考生试卷各不相同,考完自动阅卷,学生成绩自动生成,进入学生成绩数据库。这种开放、自由的网上考试方式,既杜绝了学生考试舞弊现象,又把老师从过去繁重的阅卷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与学生平时交流沟通上,进一步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三)研发网上选课平台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发了“形势与政策”网上选课软件。每学期授课教师根据“形势与政策”要点挑选约30个专题,供全校不同年级、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本、专科学生通过网上平台进行选课。通过这个选课平台,学生可自由、自主地选择上课时间、教室、教师和专题,并附有短信提示,真正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双向选择。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拟开发手机微信选课系统。
(四)建设网上教学平台
2014年9月,我校购买了东西部联盟MOOC网上教学软件系统,在2014级新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进行MOOC教学改革。这种翻转式网上教学模式给老师和学生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不小。经过一学期的运行和实践,从东西部联盟、智慧树平台、复旦大学等对我校的整体评价和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网络教学模式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2015年2月,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视频课程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精品资源网络共享课程。目前,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在构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OOC网上教学平台。
(五)建设网上微课学习平台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正与黄石市电视台合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录制成微课,挂在学校精品课程网站上供学生网上学习。
三、探索“三改”新模式,全面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增强思政课的“两性两力”起着重要作用。各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实践环节涉及的学生人多、面广,且受经费、安全等因素影响,导致创造性的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难题。为适应新形势发展,我校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对思政课学时分配、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和创新。
(一)学时分配改革
学校全面贯彻执行中宣部、教育部“思政课05教改方案”文件精神,开设了5门课程,并严格按照本科16学时/学分标准开足了每门课程的学时数。学校在保证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对思政课课程的学时分配进行了适度的改革,适当减少了理论课课内学时数,增加了课外实践环节学时数,加大了实践环节教学的力度,每门课程的实践环节学时数达到了1/3。
(二)教学形式改革创新
长期以来,思政课一直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填鸭式“满堂灌”,教学形式单一、枯燥,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为增强思政课“两性两力”(指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在实践中,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了许多改革。理论课教学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专题教学等方式,课堂上多理论联系实际,多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践环节教学更多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下功夫,落到实处。实践教学环节分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进行。课内实践教学方式有经典原著导读、理论热点、难点探讨等;课外实践教学方式有演讲赛、辩论赛、大型主题展板制作、“红色记忆”多媒体大赛、模拟法庭、实践基地参观考察、社区活动等。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通过广大师生的互动和广泛参与,有效地改变了传统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变过去“不想学”“要我学”为学生 “我想学”“我要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参与,改革实效明显。
(三)教学内容改革创新
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在新中国建立后教学内容多有重复的现象,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时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时较多,为避免重复讲授,改为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一部分内容少讲、弱讲,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进行主讲。对“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内容也进行了取舍和扩充,对大学生将来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大且比较有学习兴趣的法律知识多讲,并安排学有专长、术业有专攻的教师分类进行专题讲座。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性强、较抽象等特点,对重点、难点进行专题讲座,加强理论灌输,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我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设计与创新。“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有主题演讲赛、模拟法庭和旁听法庭庭审。演讲赛主题紧跟时代主题、热点。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活动时,任课教师选择案例剧本,学生报名扮演角色,模拟庭审,学生观摩。每年学校还会组织近300名学生代表去市法院参观庭审过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主要有参观考察红色教育基地、矿冶文化教育基地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有辩论赛、经典原著导读、理论热难点探讨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有“红色记忆”多媒体制作大赛、经典原著导读、大型主题展板制作。“红色记忆”多媒体制作大赛,每个学生在任课教师指导下,根据对文字、图片、视频等方面的要求,对伟人生平、人物、事件等内容进行多媒体作品制作,通过班级遴选代表作品参加全校预赛、决赛,并对获奖作品进行表彰。大型主题展板以该课程开设时的社会主题制作展板,如:改革开放三十年、建国六十周年、建党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年、中共十八大、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等,内容与时俱进。每次主题制作展板约100个,在校内和社区公开展出。通过这些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力推“三三四”制,构建思政课多元立体考评体系
高校思政课成绩考评大多采用传统试卷考试方法,这种靠一考定成绩的方法并不能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成绩,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延续,弊端明显。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进一步完善思政课考评体系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改革和创新,主要体现在考评方式和内容改革创新两个方面。
(一)考评方式改革创新
主要是改过去的试卷考试考评模式为机考、网考等现代电子、网络考评模式,这也符合当今网络化社会发展潮流。机考即通过阅卷机器来阅读答题卡;网考即通过计算机网络在网上进行考试。过去我校采用传统试卷考试,后过渡到与机考并行。近几年,我校进一步加大校园网络建设力度,逐步实现了计算机机房共享、试题库建设和网上考试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完善。目前,我校思政课已实现了网上考试全覆盖。
(二)考评内容改革创新
主要是改过去一纸试卷定成绩为现在的多元立体测评体系。推行“三三四”制,即平时成绩占比3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网上作业、平时表现三部分,各占1/3;平时表现包括课内师生互动、课外社团、社区活动等),实践成绩占30%(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教学完成情况给出具体分值),网上考试成绩占40%。虽然,这种考评体系比以往单一考评更复杂、工作量更大,但它既综合,又全面;既客观,又科学;既具体、量化、可操作,又科学、合理地考评了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能力及平时表现,改变了过去只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平时表现的做法,改变了学生为考试而学的学习模式,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表现和能力的培养。
五、倡导“五个结合”“三位一体”,切实增强思政课的“两性两力”
在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积极倡导“五个结合”“三位一体”。“五个结合”即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校与学校相结合、学校与社企相结合、思政课教育与地方特色文化教育相结合。“三位一体”即学校、企业、社会一体。我校和武汉理工大学、三峡大学、湖北师范大学、黄石职业技术学院等校多次就实践教学相互进行考察、学习、借鉴、交流。我校在大冶铁矿、矿冶文化博物馆、大冶特钢、华新水泥厂等厂矿企业设立了实践基地,还和辛亥革命纪念馆、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共五大会议馆、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保持联系,多次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同时还把地方特色文化中的红色文化和矿冶文化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之中。通过“五个结合”“三位一体”,切实增强了思政课的“两性两力”。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目前,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受学生欢迎,参与程度较高,学生、老师、学校、社会反响较好,并于2013年获得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湖北理工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12月20—24日,国家教育部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评估,评估专家刘凤泰教授等人认为,我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之举,达到了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仰”的效果,值得在全国高校推广。2011年4月7日,湖北日报刊登文章《黄石理工思政课产生魔棒效应》[1]。2011年6月2日,湖北省教育厅简报第33期全面报道了《黄石理工学院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2]。2011年9月2日,教育部网站转发湖北省教育厅简报内容,新闻“一线采风”介绍了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成效[2]。2015年5月,我校在湖北省第3次高校党建工作会上作“强化实践育人和信息化建设,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的书面交流。
[1]毛光勇,方红,王定兴,魏志刚.黄石理工思政课产生魔棒效应[N].湖北日报,2011-04-07.
[2]湖北省教育厅.黄石理工学院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EB/OL].(2011-09-02)[2015-09-02].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192/s222/moe_1749/201107/t20110720_123871.html.
(责任编辑尹春霞)
Exploration of New Teaching Model and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XIAOLingFANXuzhi
(Academy of Marxism,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uangshi Hubei 435003)
2015-09-28
湖北省教育厅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项目编号:15JT027。
肖凌,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与研究。
G642.0
A
2095-4662(2016)05-0079-05
DOI编码:10.3969/j.ISSN.2095-4662.2016.05.017
范绪枝,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