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评述

2016-03-16张凤玲辛刚国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民政协协商民主

张凤玲 辛刚国

(甘肃省社会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评述

张凤玲 辛刚国

(甘肃省社会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国外学者从反思选举民主以改进决策、政治参与、治理形式等视角理解协商民主的内涵,习惯于向发展中国家推销其民主理论,并没有肯定中国民主政治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贡献;国内研究从探讨协商民主之于中国民主政治的“意义”、“价值”转向论证协商民主的“真实存在”,并建构本土化的协商民主概念,同时,关注人民政协实践问题,总结经验规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注入了新内涵。后续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的深层次拓展应着重思考人民政协的治理特性。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

人民政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专门的协商机构,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展开了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实践之旅。经过60多年的发展,人民政协已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载体。换言之,以人民政协为核心,“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已经当前社会的一种政治自觉和理论自觉,也成为当前社会的时代所需和政治共识。为此,探讨和了解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研究现状,以期在国家治理的时代需要下,深化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研究,建构能够合理解释中国实践经验并指导中国治理的协商民主理论,丰富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的论述即是对此问题的一个展开。

一、国外协商民主研究现状

国外协商民主研究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由哈贝马斯和罗尔斯为主的理论家发起对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的批判反思并超越,形成 “以协商、公共理性为基础最终达成共识、实现政治正义”的协商民主(主要体现于哈贝马斯的《包容他者》、《在事实与规范之间》以及罗尔斯的《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等著作中)。此后,詹姆斯 博曼、艾米.古特曼、丹尼斯 汤普森等理论家着重思考“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社会复杂性因素”,并在《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民主与分歧》等为代表的学术论坛中,就协商民主的价值、发生的条件、遵循的原则、具备的要素等展开激辩反思,以修复协商民主理论。基于协商民主的公共参与、合法性及其对多元社会的治理等价值,学者从反思选举民主以改进决策、从政治参与、治理形式等角度理解协商民主,并将这种形式运用到各种政治实践中。因此,西方协商民主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由民主的局限,具有现实意义。但其价值理念仍然基于自由民主,过分强调 “参与”要素和主体平等,从而忽视了民主的责任性、回应性及政治权威对于多元社会治理的意义(而这正是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要点)。我国的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主的载体,其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建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但是,长期以来,西方世界习惯于向发展中国家推销其民主理论,并没有肯定中国民主政治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贡献。

因此,从自由民主的视角研究协商民主时,西方政治学理论并没有将中国的协商民主包括在他们的研究范畴当中,从而也无视中国协商民主建设的成效,也就无法把握中国政治发展的要点,比如多党合作制、共识型决策制、人民政协所具有的“政治吸纳”功能[1]等。我们可以在其谈论研究的“中国模式”概念的话语中或多或少地发现其中所隐含的政治内涵或焦虑:“即使中国经济强大了,却仍将不会走西方意义上的民主化道路,反而形成一种有别于西方模式的‘中国模式’——它有可能成为中国反对美国新自由主义的一面旗帜,从而把那些反对美国的人和国家招致其麾下”[2],其中的意识形态斗争的火药味十足。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从经验层面来说,中国民主发展模式已经基本形成”[3]。但这个结论的形成仍然依据于自由民主理论而非中国眼光。尽管如此,中国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之于中国伟大成就的作用也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所重视和认可。沙特阿拉伯《中东报》2005年6月5日的文章就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有诸多因素,但最重要的是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为自己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调动了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总体而言,国外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界缺乏对中国政治制度具体细节的关注和把握。

二、国内关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研究

新世纪之初,西方协商民主被学术界引入中国,拉开了国内协商民主的研究序幕,推进了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的两相长,并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研究上形成如下层次。

一是从探讨协商民主之于中国民主政治的“意义”、“价值”转向论证协商民主的“真实存在”,并建构本土化的协商民主概念。

首先,在认知西方协商民主的基础上,探讨反思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问题,推动协商民主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选择。代表作有林尚立的《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陈剩勇的《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何包钢的《协商民主:理论、方法与实践》,陈家刚的《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等,这些著作都隐含了人民政协政治协商走向协商民主的可能性。其中,林著立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自身逻辑和理念论述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可能性;陈剩勇、陈家刚与何包钢三位学者更多以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反观中国政治民主建设,将中国作为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实验地,忽视中国政治发展的本土化理念,而且理论阐释多,实证研究不足,中国化本土化研究严重不足。有学者建言:“中国不应该成为西方理论的试验场,而应是理论的发源地。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和现实实践是产生理论的丰富资源”[4],因此,后续研究应该立足于中国自身优势,树立理论自觉,打造中国本土化的理论。

其次、从多个视角(如文化根基、统战视角、理论源渊、制度载体、基层协商等)论证协商民主在中国的“真实存在”,逐渐形成“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协商民主的制度载体”的认识,并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概念的形成。如李君如的《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陶富源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论》、林尚立的《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中国的创造与实践》等。但陶著仅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进行蜻蜓点水式研究,论述较为薄弱、不系统,缺乏实证调研;林著立足于中国国家建设的逻辑论述协商民主在中国发展的必然性,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着眼于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探究人民政协履职与执政党领导、执政的互动联系,隐含了某种“治理”意蕴,但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深度透视不足。期间也有部分学者对协商民主的“存在”持怀疑态度,如金安平认为“协商民主在中国有误读的地方”[5],谈火生认为“将源自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和中国的政治协商会议直接等同起来有失偏颇”[6],但主流研究群体态度乐观,他们一致认为,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协商民主的制度载体,他们呼唤“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概念的始出,并未充分考虑协商民主过程的复杂性。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概念明确后,围绕怎样协商、如何实现和确保协商的一些基本要素的理论研究也应用而生,代表作有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著的《协商民主研究丛书》,该丛书全面考察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实况,特别是深刻思考了国家机关中坚持和发展协商民主的必要性,有利于打造中国协商民主理论,但缺乏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与国家机关互动的深度透视,不足以体现协商民主的治理作用,尤其是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研究,局限于单个问题,研究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

二是在建构概念的同时,关注人民政协实践问题,总结经验规律。

注重中国经验、关注中国问题的实践理性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特点。人民政协的实践问题主要集中于政协提案信息工作、职能功能、协商的程序机制等等方面。总体上看,人民政协的实践研究越来越务实。但是,这些研究,单个地选取人民政协工作的某一个截面,如提案信息工作、职能功能等等问题进行剖析,比如孙存良的《关于人民政协提案工作研究的几个问题》、齐卫平的《关于人民政协功能问题的思考》、杨根乔的《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与机制建设的思考》等等,尽管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案,但多属静态研究,局限于人民政协自身问题,制度的整体性协作性研究不足;多从政策角度解读寻求解决方案,缺乏实证研究;比如殷啸虎的《关于人民政协法治化问题的若干思考》。凡此种种,都不能全面把握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发展的维度。2006年,是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一个分水岭,人民政协政治协商被纳入决策过程,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被学界政界认同,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研究推向了高潮。随后全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成立及定期举办,使人民政协理论和实践研究者越来越多,催生了一大批人民政协的理论研究成果,推动了人民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建设,也使人民政协的研究热点层出不穷。人民政协协商民主运行的特点、作用的发挥、相关程序建设、机制制度问题和地方化实践经验等都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其中的地方化实践经验中有很多真知灼见,都是对人民政协自身问题经验的总结;但是,地方化的经验研究忽视或缺乏规范性的价值透视,并不必然产生普遍的制度示范效应。由此看,实践研究尚需立足于规范性研究,提炼和发现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规律。

三是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研究人民政协协商民主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治理著称于世,有学者指出,在现代化的今天,“以治理能力衡量现代化,中国不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楷模,‘中国模式’甚至是连西方都不能回避的概念”[7]。因此,中国体制的优势在于“治理”而非“民主”,相比于“民主”,“治理”概念更具有打造本土化的理论的优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无疑是打造中国本土化政治思想的基础性概念。它的提出,拓展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中国化本土化的研究视野,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注入了新内涵。目前已有部分学者清醒地认识到治理之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要义,并从治理视角研究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但多数研究还停留于论述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治理价值、治理地位等层面,问题意识不强,对人民政协如何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无论是在观念、体制还是机制、途径等方面尚处于初步探讨阶段,仅有少量的研究立足于治理角度尝试研究人民政协相关机制制度问题,比如郭小聪的《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一项初步的研究》,董明的《角色与功能:人民政协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互动互构》等,但类似于这样的重量级论文是屈指可数的。

三、“治理”视野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研究的深层次拓展

毫无疑问,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切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因此,国家治理现代化之于人民政协,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新课题,它不仅涉及到人民政协作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形式本身所具有的有序政治参与性和有效的民意回应性等等“民主”特性,而且还关涉到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协同运作达到有效治理的“治理”特性 。为此,在后续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研究的深层次拓展中,需要着重思考以下问题: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它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怎样的内在逻辑关联?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如何完善和发展才能有效承接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需求?人民政协具有哪些治理品性?如何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提升人民政协的治理效能?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经验问题。需要直面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转向时代问题,在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中发现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规律,并进行规范性研究,归纳与提炼本土化的协商民主理论。

[1]肖存良.政治吸纳·政治参与·政治稳定——对中国政治稳定的一种解释[J].江苏社会科学,2014(04):76-79.

[2]朱可辛.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9(04):27.

[3]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94.

[4] [7]杨光斌.中国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N].光明日报,2015-07-30(16)

[5]金安平、姚传明.协商民主:在中国的误读、偶合以及创造性转换的可能[J].新视野,2007(05):63-64.

[6]谈火生.协商民主:西方学界的争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07):10.

[责任编辑:杜联藩]

D627

A

1671-6949(2016)04-0043-04

2016-08-21

张凤玲(1973-),女,甘肃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辛刚国(1966-),男,甘肃社会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我心中的人民政协——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诞生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协商民主与偏好转变